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民族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实际上是看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围绕大学生创新素质五方面内容,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机制的研究,找寻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其原因,进而创新动力机制,探索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这将为高校人才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创新能力 动力机制 培养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21世纪人才资源成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资源”。“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所以,高校人才培养上要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一、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
创新能力是指在现有知识架构下提出新理论、采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創新能力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
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指的是: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理的各种管理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体系。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动力机制,作用在于合理构建和不断优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系统,为加快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程,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机制现状与问题
(一)人才评价机制问题
高校人才评价是对教职工的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能力倾向、发展潜力和工作业绩等全面情况进行的综合测评。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评价标准比较模糊。高校人才评价的突出问题是评价标准定性多、定量少,评价指标不够明确具体,往往搀杂着较强的个人主观意愿,导致评价工作随意性较大。
2.评价方式不够科学。高校的人才评价工作存在重学历、重资历的现象,这导致人们在人才评价过程中出现了以学历代替实际水平,以资历代替领导能力,以数字代替工作业绩的问题。其结果是:重表面评价,轻深层次评价;重主观评价,轻客观评价;重静态评价,轻动态评价。
3.评价效果不够理想。由于评价标准模糊,造成人才评价的不公平性;由于评价方式不科学,造成人才评价的不公正性;由于评价不民主,造成人才评价的不客观性,从而影响了评价的效果。
(二)社会实践运行机制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脱节。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来讲,就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力求从实践中验证书本的知识,了解社会,更好的服务社会,使自己的情智得到提升。然而,高校的社会实践却出现了较多问题。如,学生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经常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写几个字,与其说是实践,不如说是旅游;与其说是搞调研,不如说是凑热闹。专业学习无法与社会实践的内容联系起来。而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参观走访的同时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咨询服务等,这样才能使社会实践更卓有成效。
2.高校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国外名牌高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有社会实践经验。许多大学的教师主要来自于一些大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长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聘用这样的企业家为大学生上课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知识,也增长许多见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我们国家的高校教师基本上在毕业前一学期有一定的实习机会,而一旦毕业就给学生上课,根本没有社会实践的时间和体验。
3.大学生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效果较差。专业实习期间,由于基本都是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绝大多数同学通过亲朋好友可以找到实习单位,因为是通过“关系”去实习,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们基本不到实习单位上班,只是到实习结束时拿到实习单位的意见和证明即可,岗前实践无从谈起。很多单位需要毕业生,但是,到单位实习的大学生如果不想在实习单位工作,这样的学生根本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更谈不上专业上的实践。
(三)教学管理机制问题
1.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素质要求未能紧密结合。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评价重共性轻个性,而个性是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个性的发展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2)评价指标与社会需求匹配性差。综合素质测评更多地从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角度研究,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各项素质要求相匹配。
2.教学模式仍然存在滞后现象。许多高校“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问题仍然突出。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缺乏浓厚的创新意识,没有考虑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健全的制度是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健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和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机制。
三、创新动力机制,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一)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总体来说,高校应当改革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提高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要体现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教师在教学要求上的不同,指导思想要定位在促进教师发展上,使评价体系对教师思想、行为具有引领作用。其次,对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增加过程评价,承认科研成果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价值显现的滞后性,实现以评价促研究的目的。再次,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评价意义、评价体系和标准的宣传,使每一个评价的参与者对评价的目的、意义,评价的操作原则、程序等有明确认识。最后,要对评价者进行教育观念、评价道德、评价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科学使用评价结果,弱化评价结果的评判作用,突出其发展性功能。增加评价过程、结果的透明度。只有教师认可、重视评价的信息和结果,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师的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评价才能真正具有促进作用。
(二)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1.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力争形式多样。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还处于被动的、盲目的状态,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各级组织部门应该在组织的模式上力求创新。例如,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让社团牵头,吸收成员,集思广益,这样可以大大加强社会实践的组织性和计划性,让各个社团的活动百家争鸣。另外要加强项目的引导和方法的引导,指导学生参加可行性较高的,有意义的实践项目,使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比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的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包括如何选择调查对象,如何设计有效的问卷,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等等。从这两个方面的引导起到点面结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实践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此外,鼓励大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勤工助学,开拓视野,积累经验。
2.注重与专业的紧密联系,提高实践技能。实践证明,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即一方面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运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同时,这项活动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促进“教”“学”相长。可以尝试将一些带有专业性质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开展起来,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革人事聘用制度,以吸引更多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走进高校。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喜欢知识结构、能力、经验与社会需求同步的教师。因此,高校教师的培养、晋升目标应该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高校应在人员选用政策上进行改革,可以通过财力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自己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聘用知名企业家或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定期到高校做讲座,还可以聘用既有管理经验,又有理论功底的企业老总到高校授课。
(三)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1.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才必须有独立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为此,在教学管理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要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要从注重过程管理转变到注重目标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从而使其创造个性得以发展。
2.教学方法要体现出创造性和创新性。创造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潜科学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问题的方式、技法,使学生亲自看到教师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从而获得各种有益的启发。再如,内容不完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以便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论。此外还包括:“社会探究法”、“角度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局部探求法”、“智力激励法”、“发展问题教学法”等等。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3.完善學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和制度。高校应该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生、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活动做出成绩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相关的课程。改革各类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评定。各类评优应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为初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应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高校应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对学生科技成果、发表论文等有一定的奖励办法,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1]何军.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和实施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2]黄晓征.构建科学的高校人才评价机制的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3)
[3]兰文富,李侠.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问题的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6)
[4]丁秀琴,刘俊英.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7(11)
[关键词]创新能力 动力机制 培养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21世纪人才资源成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资源”。“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所以,高校人才培养上要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一、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
创新能力是指在现有知识架构下提出新理论、采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創新能力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
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指的是: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理的各种管理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体系。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动力机制,作用在于合理构建和不断优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系统,为加快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程,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机制现状与问题
(一)人才评价机制问题
高校人才评价是对教职工的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能力倾向、发展潜力和工作业绩等全面情况进行的综合测评。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评价标准比较模糊。高校人才评价的突出问题是评价标准定性多、定量少,评价指标不够明确具体,往往搀杂着较强的个人主观意愿,导致评价工作随意性较大。
2.评价方式不够科学。高校的人才评价工作存在重学历、重资历的现象,这导致人们在人才评价过程中出现了以学历代替实际水平,以资历代替领导能力,以数字代替工作业绩的问题。其结果是:重表面评价,轻深层次评价;重主观评价,轻客观评价;重静态评价,轻动态评价。
3.评价效果不够理想。由于评价标准模糊,造成人才评价的不公平性;由于评价方式不科学,造成人才评价的不公正性;由于评价不民主,造成人才评价的不客观性,从而影响了评价的效果。
(二)社会实践运行机制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脱节。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来讲,就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力求从实践中验证书本的知识,了解社会,更好的服务社会,使自己的情智得到提升。然而,高校的社会实践却出现了较多问题。如,学生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经常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写几个字,与其说是实践,不如说是旅游;与其说是搞调研,不如说是凑热闹。专业学习无法与社会实践的内容联系起来。而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参观走访的同时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咨询服务等,这样才能使社会实践更卓有成效。
2.高校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国外名牌高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有社会实践经验。许多大学的教师主要来自于一些大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长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聘用这样的企业家为大学生上课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知识,也增长许多见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我们国家的高校教师基本上在毕业前一学期有一定的实习机会,而一旦毕业就给学生上课,根本没有社会实践的时间和体验。
3.大学生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效果较差。专业实习期间,由于基本都是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绝大多数同学通过亲朋好友可以找到实习单位,因为是通过“关系”去实习,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们基本不到实习单位上班,只是到实习结束时拿到实习单位的意见和证明即可,岗前实践无从谈起。很多单位需要毕业生,但是,到单位实习的大学生如果不想在实习单位工作,这样的学生根本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更谈不上专业上的实践。
(三)教学管理机制问题
1.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素质要求未能紧密结合。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评价重共性轻个性,而个性是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个性的发展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2)评价指标与社会需求匹配性差。综合素质测评更多地从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角度研究,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各项素质要求相匹配。
2.教学模式仍然存在滞后现象。许多高校“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问题仍然突出。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缺乏浓厚的创新意识,没有考虑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健全的制度是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健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和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机制。
三、创新动力机制,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一)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总体来说,高校应当改革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提高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要体现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教师在教学要求上的不同,指导思想要定位在促进教师发展上,使评价体系对教师思想、行为具有引领作用。其次,对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增加过程评价,承认科研成果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价值显现的滞后性,实现以评价促研究的目的。再次,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评价意义、评价体系和标准的宣传,使每一个评价的参与者对评价的目的、意义,评价的操作原则、程序等有明确认识。最后,要对评价者进行教育观念、评价道德、评价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科学使用评价结果,弱化评价结果的评判作用,突出其发展性功能。增加评价过程、结果的透明度。只有教师认可、重视评价的信息和结果,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师的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评价才能真正具有促进作用。
(二)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1.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力争形式多样。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还处于被动的、盲目的状态,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各级组织部门应该在组织的模式上力求创新。例如,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让社团牵头,吸收成员,集思广益,这样可以大大加强社会实践的组织性和计划性,让各个社团的活动百家争鸣。另外要加强项目的引导和方法的引导,指导学生参加可行性较高的,有意义的实践项目,使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比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的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包括如何选择调查对象,如何设计有效的问卷,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等等。从这两个方面的引导起到点面结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实践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此外,鼓励大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勤工助学,开拓视野,积累经验。
2.注重与专业的紧密联系,提高实践技能。实践证明,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即一方面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运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同时,这项活动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促进“教”“学”相长。可以尝试将一些带有专业性质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开展起来,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革人事聘用制度,以吸引更多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走进高校。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喜欢知识结构、能力、经验与社会需求同步的教师。因此,高校教师的培养、晋升目标应该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高校应在人员选用政策上进行改革,可以通过财力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自己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聘用知名企业家或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定期到高校做讲座,还可以聘用既有管理经验,又有理论功底的企业老总到高校授课。
(三)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1.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才必须有独立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为此,在教学管理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要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要从注重过程管理转变到注重目标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从而使其创造个性得以发展。
2.教学方法要体现出创造性和创新性。创造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潜科学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问题的方式、技法,使学生亲自看到教师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从而获得各种有益的启发。再如,内容不完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以便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论。此外还包括:“社会探究法”、“角度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局部探求法”、“智力激励法”、“发展问题教学法”等等。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3.完善學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和制度。高校应该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生、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活动做出成绩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相关的课程。改革各类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评定。各类评优应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为初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应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高校应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对学生科技成果、发表论文等有一定的奖励办法,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1]何军.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和实施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2]黄晓征.构建科学的高校人才评价机制的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3)
[3]兰文富,李侠.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问题的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6)
[4]丁秀琴,刘俊英.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