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它对教学活动主体及其行为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了保证其功能的充分发挥,高校应建立、健全独立的考试监督机构,并建立和完善考试工作管理规定,对考试工作建立全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考试质量;考试管理;考试改革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把握合格人才质量的重要关口,具备检查评价、教育激励、反馈调控和培养督导等功能,同时,考试又是一项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动态系统工程,通过考试收集、提炼的信息是否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实际情况,对高校的教学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高校应加强考试管理,深化考试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校考试质量监控体系。
一、建立、健全独立的考试监督机构。全程监控考试质量
当代教育管理学理论认为,学校实施科学管理的保障是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即教育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三位一体。如果只有决策、执行两个系统而缺乏监督系统,必然会出现自己评价自己的现象,使决策与执行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最终导致教育结果和教育目的的偏离。考试管理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除了要设有考试的决策层与管理层以外,还要有相对独立的考试监督层。
但是在高校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考试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普遍没有形成系统的机制。许多高校在考试管理条例中对考试的监督工作虽然有所规定,但大多尚未形成配套完整的制度,更没有相对独立的监督组织机构,有些高校虽然设有考试检查小组,但一般是在考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就导致检查监督与决策、执行混淆在一起,使检查监督失去了应有的力度。
为了保证高校考试的质量,提高高校考试管理工作效能,应从规章制度上、从机构建设上,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对考试的全过程、各方位进行质量监控。如高校可在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下设考试质量监控部门,主要职责:一、检查指导,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对校、院考试管理工作中的各个运行环节,包括考前、考试过程中和考试结束后的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二、评价校、院考试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水平。三、信息反馈,在监督、检查、评价的基础上把各院情况向校级考试管理部门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为高校考试工作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保证考试工作的质量。
二、建立和完善考试工作管理规定,为考试管理的规范与质量的保证提供督导和评价依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证考试管理工作质量的前提是要有科学、合理的考试管理规章制度,所以首先要针对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才能使教师或学生在考试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考试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考试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有赖于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如果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考试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能增加建设的透明度,得到师生更广泛的支持,另一方面能吸收更加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度建设更加具有人性化,更加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好地激发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师生从内心对管理制度产生认同感,更自觉加以遵守,使考试制度的执行更加顺利。
三、建立考试工作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考试质量
(一)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
1、试卷的命题
试卷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考试质量,命题既要了解学生对“三基”的掌握情况,又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同时一份好的试卷应当满足“四度”一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的要求,“四度”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试题的质量,他们的标准值,就构成了试卷质量的目标值。命题工作的客观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将有利于考试质量的控制。
2、试卷的审批与抽取
命题教师应根据试卷命题的有关规定,对同一课程命题两套试题,重复率应低于15%,并附有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命题完毕后经院长或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交教务部门,由教务人员随机抽取一份用于正考,另一份用于缓考或备考,从而保证考试的可信度。
3、试卷的保管与保密
试卷从命题到最终到达考场,其中需要经历许多环节、许多部门,如命题教师、学院(系)的有关领导、教学秘书、教务人员、胶印人员、保密室工作人员等等,因涉及人员较多,范围较广,试卷的保密工作也就更加重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每一环节做好交接手续,记录交接人员和交接时间,将责任落实到人,严防试卷泄密事件发生。
同样考试前准备工作的其他环节,诸如教室的协调、监考教师的安排、试卷的印刷等等都关系到考试秩序的稳定,故需要在考前周密安排,确保考试工作的质量。
(二)严把考风考纪,保证考试效力
严格组织考试,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杜绝舞弊行为,这是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一环。考风考纪的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早人手,应在考前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考试的相关文件等,提高其对考核违纪作弊现象危害性的认识。一方面对广大考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将作弊动机遏制在萌芽状态。另一对全体监考、巡视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加强教师对考核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监考人员在监考过程中做到公正执法,严格考纪,严守职责,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完成监考工作。
在考试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考试管理工作责任制,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签定考试工作责任状,切实把考试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实施。
(三)加强考后管理,重视考后分析,确保考试质量。
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考试结束后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随之结束了,至于试卷是如何评阅的、如何归档的,是否检测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都缺乏考后管理,疏于讲评与分析。学生也仅仅关心自己的最终成绩,至于答题是对是错,答题方法是好是坏也不过问,教师和学生双方对答卷结果都不加以讨论和分析,这使考试结果中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得以总结、提炼,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使得考试的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考后管理主要应包括试卷评阅、成绩登统、试卷评价、成绩分析及试卷存档和保管等工作,其中试卷评价和成绩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信息,对检查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为:一、试卷评价,主要是针对闭卷笔答的试卷,对其难度、深度、覆盖度、区分度和知识点、题型的合理分配等进行分析。检查试卷的命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命题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二、成绩分析,考试结束后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答卷结果,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提高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同时教师也能从中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不合理的地方,使考试工作更科学,更规范。
考试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的重要手段,教务部门的考试管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试管理系统,形成覆盖考试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考试管理,深化考试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考试质量监控体系,使考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保证考试质量。
关键词:考试质量;考试管理;考试改革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把握合格人才质量的重要关口,具备检查评价、教育激励、反馈调控和培养督导等功能,同时,考试又是一项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动态系统工程,通过考试收集、提炼的信息是否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实际情况,对高校的教学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高校应加强考试管理,深化考试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校考试质量监控体系。
一、建立、健全独立的考试监督机构。全程监控考试质量
当代教育管理学理论认为,学校实施科学管理的保障是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即教育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三位一体。如果只有决策、执行两个系统而缺乏监督系统,必然会出现自己评价自己的现象,使决策与执行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最终导致教育结果和教育目的的偏离。考试管理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除了要设有考试的决策层与管理层以外,还要有相对独立的考试监督层。
但是在高校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考试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普遍没有形成系统的机制。许多高校在考试管理条例中对考试的监督工作虽然有所规定,但大多尚未形成配套完整的制度,更没有相对独立的监督组织机构,有些高校虽然设有考试检查小组,但一般是在考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就导致检查监督与决策、执行混淆在一起,使检查监督失去了应有的力度。
为了保证高校考试的质量,提高高校考试管理工作效能,应从规章制度上、从机构建设上,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对考试的全过程、各方位进行质量监控。如高校可在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下设考试质量监控部门,主要职责:一、检查指导,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对校、院考试管理工作中的各个运行环节,包括考前、考试过程中和考试结束后的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二、评价校、院考试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水平。三、信息反馈,在监督、检查、评价的基础上把各院情况向校级考试管理部门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为高校考试工作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保证考试工作的质量。
二、建立和完善考试工作管理规定,为考试管理的规范与质量的保证提供督导和评价依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证考试管理工作质量的前提是要有科学、合理的考试管理规章制度,所以首先要针对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才能使教师或学生在考试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考试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考试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有赖于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如果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考试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能增加建设的透明度,得到师生更广泛的支持,另一方面能吸收更加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度建设更加具有人性化,更加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好地激发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师生从内心对管理制度产生认同感,更自觉加以遵守,使考试制度的执行更加顺利。
三、建立考试工作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考试质量
(一)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
1、试卷的命题
试卷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考试质量,命题既要了解学生对“三基”的掌握情况,又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同时一份好的试卷应当满足“四度”一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的要求,“四度”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试题的质量,他们的标准值,就构成了试卷质量的目标值。命题工作的客观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将有利于考试质量的控制。
2、试卷的审批与抽取
命题教师应根据试卷命题的有关规定,对同一课程命题两套试题,重复率应低于15%,并附有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命题完毕后经院长或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交教务部门,由教务人员随机抽取一份用于正考,另一份用于缓考或备考,从而保证考试的可信度。
3、试卷的保管与保密
试卷从命题到最终到达考场,其中需要经历许多环节、许多部门,如命题教师、学院(系)的有关领导、教学秘书、教务人员、胶印人员、保密室工作人员等等,因涉及人员较多,范围较广,试卷的保密工作也就更加重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每一环节做好交接手续,记录交接人员和交接时间,将责任落实到人,严防试卷泄密事件发生。
同样考试前准备工作的其他环节,诸如教室的协调、监考教师的安排、试卷的印刷等等都关系到考试秩序的稳定,故需要在考前周密安排,确保考试工作的质量。
(二)严把考风考纪,保证考试效力
严格组织考试,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杜绝舞弊行为,这是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一环。考风考纪的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早人手,应在考前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考试的相关文件等,提高其对考核违纪作弊现象危害性的认识。一方面对广大考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将作弊动机遏制在萌芽状态。另一对全体监考、巡视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加强教师对考核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监考人员在监考过程中做到公正执法,严格考纪,严守职责,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完成监考工作。
在考试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考试管理工作责任制,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签定考试工作责任状,切实把考试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实施。
(三)加强考后管理,重视考后分析,确保考试质量。
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考试结束后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随之结束了,至于试卷是如何评阅的、如何归档的,是否检测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都缺乏考后管理,疏于讲评与分析。学生也仅仅关心自己的最终成绩,至于答题是对是错,答题方法是好是坏也不过问,教师和学生双方对答卷结果都不加以讨论和分析,这使考试结果中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得以总结、提炼,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使得考试的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考后管理主要应包括试卷评阅、成绩登统、试卷评价、成绩分析及试卷存档和保管等工作,其中试卷评价和成绩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信息,对检查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为:一、试卷评价,主要是针对闭卷笔答的试卷,对其难度、深度、覆盖度、区分度和知识点、题型的合理分配等进行分析。检查试卷的命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命题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二、成绩分析,考试结束后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答卷结果,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提高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同时教师也能从中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不合理的地方,使考试工作更科学,更规范。
考试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的重要手段,教务部门的考试管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试管理系统,形成覆盖考试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考试管理,深化考试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考试质量监控体系,使考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保证考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