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字,最短的诗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字,是汉语中的独特之美,数个重字落一处,如同珠落玉盘,一下子就有了韵调,也顿时道明了心境。
  古人说叠字,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表爱慕;借“庭院深深深几许”,以叹闺愁。
  今人说叠字,既有陕北“憨憨”这样的流行词当红网络,也有“你穷疯了,扯我秧秧”这样的川话作为段子被调侃。
  小孩子最爱说叠字,显得可爱天真。因此当成年的我们讲起叠字时,话语中便多了一份亲切和纯粹。
  叠字不简单,它既是我们的语言本能,也是人类的早期語言之美。
  一字,一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的一首《声声慢》,用惊心动魄的十四个字,赢尽了古今好评。
  “寻寻觅觅”,是女主人若有所失的恍惚和不安;“冷冷清清”,是孤苦无依的萧瑟和凄凉;而一串“凄凄惨惨戚戚”,更是一种悲泣和低叹。
  读过词句,似也有种莫名愁绪在心头散开,余味无穷。
  且这十四字中,“寻寻、清清、凄凄”属平声,“冷冷、惨惨”为上声,“觅觅、戚戚”是入声,正是叠字词的巧妙之处,顿挫有致,仿佛舌齿间流过的音乐。
  宋人张端义称这十四个字为“公孙大娘舞剑手”,愁也愁得酣畅淋漓,虽写儿女之情,却不忸怩作态。
  李清照用十四个叠字,营造的一份凄楚心境,在她之后,连字成篇也成了后世文人效仿的对象。
  前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后有“渺渺盈盈,遮遮掩掩,袅袅亭亭。暮暮朝朝,凄凄切切,念念卿卿。风风雨雨更更。”
  不过这些读来,总觉堆砌,更是被陈廷焯斥为“丑态百出”。
  想来,用连篇叠字作绝世诗词者,唯有李清照一人而已。
  一字,一叹
  史上有一组著名的三叠字诗词,唱尽了爱情的凄苦和世情的凉薄,那便是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对作。
  陆游二十岁时迎取了表妹唐婉,二人情投意合,本共望白头到老。怎奈陆母不喜唐婉,以“不能生育”为由将其赶出陆家,自此陆游只得专心功名。
  巧的是,一别十年,陆唐又在沈园相遇。情人猝然相见,那时唐婉已再嫁,陆游也又娶了王氏。唐婉只能以表兄妹之名,在宴席上敬了陆游一杯酒。而后陆游情难自持,在墙上题下了那曲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用六连叠字直诉悲情: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年后,唐婉再游沈园,看到了这曲《红酥手》,悲从中来,留下了一首《世情薄》,亦用六叠字回叹: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最后,唐婉郁郁寡欢,四十而逝;而陆游囿于旧事,抱恨终生。
  “错”与“莫”,叹的是陆游深情隽永的思而不得;“难”与“瞒”,慨的是唐婉劳燕分飞的恋恋难舍。
  一字,一境
  叠字因纯粹的重复而有力,因此古人往往用叠字来诉说情愁。但诗僧寒山却用叠字造境,是一字一澄澈,一字一清明。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据考证可能是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多次投考不中,又遭皇室排挤,遂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这样的一个人,用起叠字自然非花前月下,也非百转情愁,而是独具一番自然旷达: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幽、旷、静、默、远。八组叠字,活现了高山深壑中一位僧人孤寂而闲静的形象。
  而寒山这组叠字诗背后的禅意,不禁让人想到了一首佚名的俏皮诗:
  今古人生有几何,
  繁华耀眼烟云过。
  追官逐利马蹄疾,
  得得得得得得得。
  七个“得”字连成句,似有讨巧之嫌,其实也是一种游戏文字、游戏人间的潇洒,背后的深意与寒山的清冷叠字亦互通,皆是借叠字表达的一种精神境界。
  也是见字如人,人活字则灵。
  一字,一朴
  其实在李清照等人之前,我们的祖先便极爱用叠字。《尔雅·释训》就曾列了数百种叠字词,如“晏晏、温温、惴惴、憢憢”等。
  那时用的叠字,更有一份淳朴的意味在里面。
  《诗经》最常用叠字,以“灼灼”表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描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喓喓”学草虫之韵……叠而不乱,才是最难。
  《古诗十九首》中的叠字更是妙极,有“行行重行行”的苦别,有“郁郁园中柳”的凄情,也有“磊磊涧中石”的洒脱。
  早期诗句中的叠字,少了些精细,多为朴素的模仿和表达,但却让人心生一股可爱的拙感。这些叠字,正是人类早期的语言之美。就像小孩子牙牙学语时,最爱重复单字,这样的表达方式,总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份天真。
  叠字让我们的语言多了份温情。
  柳永就常在词中用叠字唤情人,“师师、英英、香香”尽其缠绵。刘辰翁有一句“三岁儿儿,八十翁翁”,更是朴实动人。
  不过,这些诗文都比不上母亲的寻常一句,“娃娃,吃饭饭了,妈妈给你煮了蛋蛋”。
  当这样的话成为美好的回忆时,猛然发现我们对叠字的依恋,早已深扎于心中。
  叠字,是我们的语言本能。每当唇齿间吐出一个叠字,总是多了份娇憨,少了些冷感。这,便是叠字的温度。
  (源自《谁最中国》)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英国哲学家威廉·欧文在《打脸:辱骂为何会伤害人以及为何它们不应该让人感觉受到伤害》中说,辱骂主要跟阶层有关,辱骂是人们降低他人等级的方式。  2013年5月,英国拳击手柯蒂斯·伍德豪斯驱车100公里,去当面质问一个在网上对他出言不逊的人。这个人在网上说,伍德豪斯丢掉了他的轻量级冠军“非常丢人”。伍德豪斯悬赏1500美元,搜寻到这个人的家庭住址,然后开车赶过去。那个人立刻道歉,拳击手就返回了。加拿大
期刊
最近疫情之下,国家做出一个破天荒的决定,雷打不动的现代“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那么古代的科举,是否也曾因某些事情延期举行呢?  其实还真有。对于参加科举的考生来说,最怕遇到的状况就是科举改日期。  和现代高考不同,古代科举是三年一次,而且是升级式考试。自古以来,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台阶。通过乡试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成功则可以进入殿试。如果你顺利过了三关,那么就将完成人生的蜕变,成
期刊
有些作品的灵感是从结尾开始的,我写《绍兴十二年》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全书结尾的最后一句话:“绍兴十二年的雪停了吗?”有了这句话,全书的色调和氛围就定下来了。《庆历四年秋》是另一种情况,这部作品是由书名开始的。  2015年秋天我在南京参加《钟山》文学奖颁奖活动时,《钟山》编辑部的贾梦玮找到我,要我为他们写一个专栏,我答应了。这几年我对宋代的史料有所涉猎,从中选几段有点意味的情节,两个月写一篇文章也
期刊
二月河的文学梦做得很早,阅读也自然成了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他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读了《封神榜》“三言”“二拍”,接着读外国作品,后又读了《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创业史》等。但对于一个胃口日益扩张的文学青年,阅读欲望仍难以满足。用他的话说:“即使再长的小说,如果废寝忘食地读,也就是几天时间,之后就有很长一段空当,那样的日子比坐监狱还要煎熬。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到处借,凡能借到的国内
期刊
在电影、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看小人书成为许多人的爱好,它虽然仅有巴掌大,内容却精彩绝伦。当时,谁手头上拥有几本小人书,那是绝对风光的事情。  我家有一箱小人书,是父亲外出时特意为我购买的,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小人书仅有巴掌大,用白描的手法绘制人物。虽然没有色彩,却栩栩如生,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绝伦,让我爱不释手。那时候,我一直认为小人书里的故事是真实的,梦想
期刊
骆宾王一辈子共留下122首诗,多吗?一点也不多。陆游有9362首,乾隆有30000多首……但如果说骆宾王的一生,是根丝线;那这些作品,就是被丝线串起来的闪光珍珠。里面有他的精神世界,有他的喜怒哀乐。  我们从他的第一颗珍珠说起。那个时候,他有个公认的身份——神童。  神童们的人生结局,各不相同。  孔融小时候懂得让梨,后来却从董卓、袁绍,一直杠到曹操那儿,终于被砍了头,还祸及满门。曹冲有惊人智慧,
期刊
船中那个姓谢的男子终于从容离去,船只去后水面仅留下了一道迅速被抹平的波纹以及他随口抛下的一句话: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壹  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个偶尔会念叨“行事不法,周公无志也;立言不法,孔子无学也”的才子考中了进士,并从师于理学大家陆九渊。没错,就是“陆王心学”的那个陆。  这个才子就是谢希孟。  谢希孟,又名直,字古民,号晦斋,浙江省黄岩城西三童岙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谢希孟在年仅二十四
期刊
市场上出现过一个品牌,叫“梦露”,它只做一个女式睡衣产品,销售价格为188元一件,只有两种款式;吊带的和齐肩的,也只有两种颜色;橙色和紫色。  他们用了一个不一样的销售方式:送。  怎么送呢?免费。  如果你穿了感觉很好,就请你帮我们做口碑宣传。  如果这件睡衣送给你,你会要吗?  当然会!  但是他提了另外一個要求,我们送给你是可以的,快递费你出可以吗?  快递费是23块钱一件,但是支持货到付款
期刊
当明治三年(1870)高山幸助于日本横滨创制人力车时,他大约没有料到,人力车不仅成为日本“文明开化”的重要物质表征,而且竟与中国文学结下了很深的姻缘。  人力车何时传入中国,笔者未作详细考证,只是据法国梅朋与傅立德的《上海法租界史》得知,1874年,从日本来华的法人梅纳尔首次把人力车这种新式的交通工具引进到上海,从而使法、英租界当局赚了大钱。这个行当在上海迅速发展起来,到1928年,上海的人力车已
期刊
我写过一篇短文,大意是说:我跟在一个灰色的人影背后走人生的路,从他的面容上看世界。他转过脸来,脸上是痛苦的表情。于是,我以为这个世界也是痛苦的。现在,这个人影消失了,但我没有看到世界的真相,反而觉得世界空了。  1962年9月的一天,一趟列车从上海出发开往北京。车厢里拥挤闷热,列车又开开停停,使得人们很不耐烦,经常有人唉声叹气。然而,坐在靠窗座位上的一个少年始终很平静,一张未脱稚气的脸,面容有些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