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称,礼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礼文化是中国文明史唯一传承不绝的原生文化。认识中国文化,必须研究礼。
【关键词】周礼;内涵;功能
礼之本义,据许慎《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见礼起源于远古时的宗教祭祀。在《礼记·礼运》中也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王国维认为礼起源于宗教仪式,礼字最早指以器皿盛两串玉祭献神灵,后来也兼指以酒祭献神灵,再后来则一切祭神之事统称为礼。祭礼一直是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礼的起源无疑是很早的,中国在原始社会时就有了礼的萌芽,由于材料有限,很难确定其确切年代。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存中出土的一些玉器、漆器和某些特殊的陶器,已具备了后世礼器的性质。远古时的礼制人们能了解的不多,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叹息关于夏、商两代礼的文献不足了,“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而周代则礼文大备,是礼乐文化的盛世,“周兼乎二代,郁郁乎文哉”,礼发展到极其完备的地步。据《周礼》记载,礼主要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吉礼,就是祭祀和敬事鬼神之礼。周人认为:“祖有功,宗有德”,祭祖是为了表达子孙后代对祖先开创之功的感激之情。凶礼,一般指丧葬,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军礼,顾名思义主要指战争,实际上还包括若干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宾礼,比较容易理解,是指诸侯对王廷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等。这在实行分封制的周代,是相当频繁的。嘉礼,内容比较复杂,主要有婚礼、冠礼、飨燕、立储等。另外,诸侯间的庆贺,朋友间的宾射,也都属于嘉礼。由此可见,古代所谓的礼,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规矩和仪式,还包括国家制度在内,愈往后世礼的制度性的意味愈浓重,形成了所谓的“礼制”。在当时,礼和法律、官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正如章太炎在《检论》一书中所说:“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
礼是上古社会的主要调节手段和价值判断标准。 西周时以“礼制”为中心,形成一个包括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治理系统。周礼的本质在于用礼制来规定等级的差别,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礼制,以形成等级秩序下的稳定社会。最能体现礼制等级性的是祭礼,“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士可以“祭其先”,而“礼不下庶人”,这无疑是不平等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这种等级划分有利于资源的相对集中和文明的发展,是当时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也无疑是合理适宜的。可社会现实又是复杂多变的,等级制度过于严格,有时会激化社会矛盾,反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坚持等级秩序下,礼制中又有和谐的一面,这就是乐的功用。乐是礼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礼制的“和”的一面,“乐统同,礼辨异”,“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乐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又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整个社会有序而和谐。礼乐更是美和艺术,是美轮美奂的古代宫廷贵族文化,孔子闻韶可三月不知肉味,延陵吴季子于鲁观乐最后称“观止矣”,礼和乐共同构成了一个美感的和谐天地。正是礼制奠定了我国上古灿烂文明的根基,也孕育了后世的伟大文明。
礼调控社会的能力来源于礼的宗教性,古人认为礼源于天,“夫礼,必本于天,肴 殳 于地,列于鬼神”,《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礼就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对人的身心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但在古代中国祖先崇拜发达,抑制了对神灵的崇拜,避免了宗教神权的过度膨胀,这就为中国文化的世俗化、理性化提供了可能性。周礼的宗法性又大大加强了人们的家族观念,祖先祭祀更为盛行,神灵的权威在无形中被弱化,人事的作用突显出来,在西周时人的道德价值被推到崇高的地位上。礼越来越成为一种外化于宗教的社会制度和生活范式,其宗教意义被淡化,而社会功能越来越强,一些文化精英趋向于摆脱宗教的神秘思维框架。孙子不顾“岁星”的忌讳,趁越国不备大败之,为伐楚解除后顾之忧。齐国有彗星出现,晏子反对齐侯通过祭祀来消灾避祸,认为“无益也”,“祝吏之为无能补也”。 臧文仲阻止鲁僖公用烧死巫祝的方法来求雨。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这表明传统的天命神学的信仰逐渐被人们抛弃。礼乐文化也就丧失了其权威的依据,其价值源泉被切断了,礼不再具有对人们的强大约束力。
可以说,礼文化在人文理性化的过程中走向了对自身的否定,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危机。另外,周王朝在楚国崛起、国人暴动、平王东迁以来日益衰微,一些诸侯国在兼并中逐渐强大,宗法封建的统治秩序失控,礼制失去了外在的维护力量。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危局下,“礼崩乐坏”也就成为了必然。
【注释】
[1]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礼》《论语?八佾》
[2][3]《论语·八佾》
[4][5]《礼记·曲礼》
[6]《礼记·乐记》
[7]《荀子·乐论》
[8]《史记·吴太伯世家》
[9]《十三经注疏》1415页
【关键词】周礼;内涵;功能
礼之本义,据许慎《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见礼起源于远古时的宗教祭祀。在《礼记·礼运》中也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王国维认为礼起源于宗教仪式,礼字最早指以器皿盛两串玉祭献神灵,后来也兼指以酒祭献神灵,再后来则一切祭神之事统称为礼。祭礼一直是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礼的起源无疑是很早的,中国在原始社会时就有了礼的萌芽,由于材料有限,很难确定其确切年代。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存中出土的一些玉器、漆器和某些特殊的陶器,已具备了后世礼器的性质。远古时的礼制人们能了解的不多,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叹息关于夏、商两代礼的文献不足了,“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而周代则礼文大备,是礼乐文化的盛世,“周兼乎二代,郁郁乎文哉”,礼发展到极其完备的地步。据《周礼》记载,礼主要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吉礼,就是祭祀和敬事鬼神之礼。周人认为:“祖有功,宗有德”,祭祖是为了表达子孙后代对祖先开创之功的感激之情。凶礼,一般指丧葬,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军礼,顾名思义主要指战争,实际上还包括若干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宾礼,比较容易理解,是指诸侯对王廷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等。这在实行分封制的周代,是相当频繁的。嘉礼,内容比较复杂,主要有婚礼、冠礼、飨燕、立储等。另外,诸侯间的庆贺,朋友间的宾射,也都属于嘉礼。由此可见,古代所谓的礼,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规矩和仪式,还包括国家制度在内,愈往后世礼的制度性的意味愈浓重,形成了所谓的“礼制”。在当时,礼和法律、官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正如章太炎在《检论》一书中所说:“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
礼是上古社会的主要调节手段和价值判断标准。 西周时以“礼制”为中心,形成一个包括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治理系统。周礼的本质在于用礼制来规定等级的差别,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礼制,以形成等级秩序下的稳定社会。最能体现礼制等级性的是祭礼,“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士可以“祭其先”,而“礼不下庶人”,这无疑是不平等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这种等级划分有利于资源的相对集中和文明的发展,是当时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也无疑是合理适宜的。可社会现实又是复杂多变的,等级制度过于严格,有时会激化社会矛盾,反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坚持等级秩序下,礼制中又有和谐的一面,这就是乐的功用。乐是礼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礼制的“和”的一面,“乐统同,礼辨异”,“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乐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又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整个社会有序而和谐。礼乐更是美和艺术,是美轮美奂的古代宫廷贵族文化,孔子闻韶可三月不知肉味,延陵吴季子于鲁观乐最后称“观止矣”,礼和乐共同构成了一个美感的和谐天地。正是礼制奠定了我国上古灿烂文明的根基,也孕育了后世的伟大文明。
礼调控社会的能力来源于礼的宗教性,古人认为礼源于天,“夫礼,必本于天,肴 殳 于地,列于鬼神”,《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礼就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对人的身心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但在古代中国祖先崇拜发达,抑制了对神灵的崇拜,避免了宗教神权的过度膨胀,这就为中国文化的世俗化、理性化提供了可能性。周礼的宗法性又大大加强了人们的家族观念,祖先祭祀更为盛行,神灵的权威在无形中被弱化,人事的作用突显出来,在西周时人的道德价值被推到崇高的地位上。礼越来越成为一种外化于宗教的社会制度和生活范式,其宗教意义被淡化,而社会功能越来越强,一些文化精英趋向于摆脱宗教的神秘思维框架。孙子不顾“岁星”的忌讳,趁越国不备大败之,为伐楚解除后顾之忧。齐国有彗星出现,晏子反对齐侯通过祭祀来消灾避祸,认为“无益也”,“祝吏之为无能补也”。 臧文仲阻止鲁僖公用烧死巫祝的方法来求雨。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这表明传统的天命神学的信仰逐渐被人们抛弃。礼乐文化也就丧失了其权威的依据,其价值源泉被切断了,礼不再具有对人们的强大约束力。
可以说,礼文化在人文理性化的过程中走向了对自身的否定,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危机。另外,周王朝在楚国崛起、国人暴动、平王东迁以来日益衰微,一些诸侯国在兼并中逐渐强大,宗法封建的统治秩序失控,礼制失去了外在的维护力量。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危局下,“礼崩乐坏”也就成为了必然。
【注释】
[1]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礼》《论语?八佾》
[2][3]《论语·八佾》
[4][5]《礼记·曲礼》
[6]《礼记·乐记》
[7]《荀子·乐论》
[8]《史记·吴太伯世家》
[9]《十三经注疏》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