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对牙列缺牙患者临床疗效与咀嚼功能的影响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对牙列缺牙患者临床疗效与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抽取该时间段内确诊的牙列缺牙患者64例,按单双号随机分组,病案号单号32例设为对照组,双号3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修复,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自觉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评分,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恢复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牙齿肿痛、出血、牙齿松动等,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列缺牙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进行治疗可以提升语言能力、美观度,对咀嚼能力的改善效果较好,可促进恢复,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牙列缺牙;疗效;咀嚼功能
  【中图分类号】R78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213-02
  牙列缺牙属于口腔科常见疾病,先天性缺牙主要因胚胎发育不正常而导致,牙列缺失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根据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报告,每65~74人群中具有10.51%的发病率,而龋坏和牙周炎是最为常见的病因[1-2]。在牙列缺牙发生之后,会造成面容的改变,对咀嚼功能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一种潜在的病理改变。如长期发展不进行治疗,可引起牙槽、口腔粘膜、颞下颌关节、神经功能的改变,同时会对心理造成较大的打击,因此及时的疾病治疗非常必要[3]。牙列缺牙常规以修复为主,但是治疗效果不佳,处理不当可能出现饮食困难,因此需要对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可维持整体美观度,对牙间隙进行调整,改善口腔内部环境,促进疾病恢复[4]。本文对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对牙列缺牙患者临床疗效与咀嚼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抽取该时间段内确诊的牙列缺牙患者64例,按单双号随机分组,病案号单号32例设为对照组,双号3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8例、14例,年龄20~64(42.12±2.87)岁。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7例、15例,年龄21~64(42.76±2.65)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X线确定牙列缺牙[5];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病史或相关治疗资料;(2)牙列缺失高于3颗[6];符合本文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条件;(3)自愿加入实验。
  排除标准:(1)颌骨囊肿、残根、埋伏牙或患有其他牙科疾病,并且对本文研究具有明显的影响者;(2)口腔颌面急性炎症,或发生严重感染性疾病;(3)骨科恶性疾病,或者发生转移者;(3)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性疾病者,无法配合实验;(4)中途退出实验,不依从、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修复治疗:对口腔进行清理,及时去除牙结石、牙菌斑和残牙,定期对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年龄较小需要保持牙齿整齐度的患者,可进行正畸,将错位、倾斜牙齿复位,保持中线、磨牙、牙尖在正确位置。待牙齿位置纠正完成之后对缺失牙齿进行修复,备牙后进行固定桥修复。
  观察组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口腔清理、正畸方法同上,同时做好口腔种植修复,确定好牙齿修复体,以外科手术要求对口腔、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常规铺巾,局部麻醉,在需要种植牙的位置进行L、H型切口,充分暴露出牙槽骨,测定深度和直径,使用先锋钻进行扩孔,将种植牙植入牙列缺失位置,进行固定后缝线。在术后3 d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术后7 d可拆线。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使用自觉满意度评分量表对语言功能、固位功能以及美观功能进行评估,分值在0~10分之间,固位功能是可摘取部义齿安放在基牙上的部分,通常由金属制成,义齿借固位体固位于基牙上;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根据本文设计量表评价,共10个问题,最后计算总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语言功能、固位功能以及美观功能越好。
  (2)两组咀嚼功能分析[7]:咀嚼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咀嚼肌的运动,使牙齿、颞下颌关节、颌骨产生有节律的运动。如患者咀嚼正常、痛感消失,无出血表示良好;如牙龈颜色正常,骨质新生减少,牙周袋变浅,牙齿无松动表示一般;如临床各症状无转变,表示差。有效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
  (3)两组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包括牙齿肿痛、出血和牙齿松动,计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采用SPSS 21.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作为评价指标;計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值作为评价指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要求)。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评分比较
  观察组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咀嚼功能比较
  观察组咀嚼功能恢复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牙列缺牙不仅对咀嚼功能產生影响,同时对美观度和辅助发音等功能也不利,影响口腔健康程度,需及时治疗。常规修复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是需进行大量牙体预备,且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需要对治疗措施进行改进[8]。
  上表数据分析可见,观察组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分析原因为:口腔种植技术用于修复的人工种植牙材料与人体的相似度较高,因此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且与牙床紧密结合,提升使用寿命。近年来,随着种植牙技术的进步,材料和技术均得到提升,在操作中将牙齿种植于牙床内部,美观度得到提升[9],因此患者的接受度高,并且种植牙与患者正常牙齿接近,因此在舒适度等方面均较为理想。且种植牙对牙周以及余牙的影响较小,可及时将缺失的牙列补齐,对于咀嚼能力的改变理想。
  综上所述,牙列缺牙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进行治疗可以提升语言能力、美观度,对咀嚼能力的改善效果较好,可促进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傅人杰,姚江伟,孙佳青.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咀嚼功能及龈沟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 44(4):353-356.
  [2] Orentlicher g,Horowitz A,Kobren L.Computer-Guided Dental Implant Treatment of Complete Arch Restoration of Edentulous and Ter al Dentition Patients - ScienceDirect[J].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9, 31(3):399-426.
  [3] 黄稍稍,林柳,邝晓岚.牙周整复术对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和功能评分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6(5):295-298.
  [4] 杨易,周顺成,何华春,等.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生活质量及龈沟液AST,OPN水平的影响[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9,17(6):59-62.
  [5] 李丽曼,赵丽萍,徐涛,等.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采取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种植修复效果观察(附1例3年随访报告)[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3):139-145.
  [6] 王冠超,孙强,马鹏华,等.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成人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 35(12):748-751.
  [7] Policastro VB, Cassiano A,Silva M,et al.Influence of the height of the mandibular ridge on the masticatory function during the functional adaptation with new complete dentures[J].Journal of Applied Oral Science, 2020, 28(12):23-25.
  [8] 常忠福,姜丹丹,张志荣,等.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20,29(2):217-220.
  [9] 杨毅.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治疗对前牙错牙合畸形与牙列缺损患者牙齿功能及菌斑附着,软垢指数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9):57-59.
其他文献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发展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及体液潴留等,具有持续性特点。针对该病的诊断,现临床主要以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指标等为主,其中血清学指标不仅可用于CHF的筛查及诊断,还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早期监测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以往诊断筛查CHF的血清学指标主要包括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塘厦镇居民中确定为糖尿病高危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均接受3个月健康管理,并进行3个月观察随访,对其各项研究及随访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健康管理前后入组者糖尿病各项相关指标变化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结果:管理后研究对象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时间区间锁定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从本时间段内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展开调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8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两个独立小组。使用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后的血压情况、疾病知识掌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参与社区产后访视,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对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医院分娩后,居住在本辖区的268名接受社区产后随访的产妇,随机将访视产妇分为普通访视组1304名和体质辨识组1384名。普通组产妇予以常规访视服务,体质辨识组产妇实施普通访视,同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和治疗。结果:本研究中医体质辨识组产妇在体质辨识及调理后,乳腺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影响。方法:纳入病例是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纳传统护理,观察组47例患者采纳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舒适度评分、并发症(脑膜炎、无菌性脑炎、肺水肿、心肌炎)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包括溃疡愈合、高热消失、皮疹消失等)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会阴侧切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会阴侧切分娩的初产妇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P<0.05)。两组治
【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10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母乳喂养自我调节问卷(BSRQ)对不同特征孕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孕产期、产次以及怀孕期间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指导的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水平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早期死亡组与对照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儿童的临床特点,探讨可能导致HLH患儿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108例在我科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于发病后30天内死亡,将108例患儿分为早期死亡组和对照组。结果:(1)年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铁蛋白(Fer)、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间接胆红素(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日间病房中采取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白内障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全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护患信任程度、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护患信任程度、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踝泵运动在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50例接受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的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量化踝泵运动干预,观察两组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血栓总发生率(7.68%)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