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碰到学生对“比喻”和“比拟”两种手法辨析不清。其实,这两种辞格有一些看似相似的点,但是也有诸多的不同点。
首先,谈谈“比喻”和“比拟”两者的相同之处。
现在许多的修辞学专家在论著之中都把比拟纳入广义的比喻的范围,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借助两种以上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点,作为中介物,暂时地有条件地相提并论,互助互补,交相辉映,混为一谈,合二为一”①(王希杰《修辞学导论》)。从“形”上看,比喻是由本体和表体构成,比拟也是由本体和表体构成。
可是,我们要更清楚、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辞格,要从它们之间的“异”来区分。
首先从概念上而言,两种修辞手法就迥异。
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也叫“譬喻” “打比方”。在我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而比拟,也是一种修辞手法,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给比拟下了一个定义:“将人拟物(就是以物比人)和将物拟人(就是以物比人)都是比擬。”
其次,就分类而言,两者也不尽相同。比喻,一般从形式上可分为“明喻” “借喻” “暗喻”三类(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明喻”典型格式“A像B”,其中,A是本体,B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是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桥梁。如:“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当然,比喻词除了“像”比较常见外,还有“好像” “好比”“如同”“若”等。
暗喻,又称隐喻,是一种以“是” “变成”等喻词结合本体和喻体,亦或是省略了比喻词的文本模式。典型格式是“A是B”“A,B”如:这个昔日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令人倾慕的“白天鹅”。
借喻:是将本体与喻词一并省略的文本模式,是一种隐奥的形式。如: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在这个世界上。”(杨朔《泰山极顶》)在接受时,需要接受者用心体会和解读。
当然,比喻这种修辞格还有其他的变体形式,那都是论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结果,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而比拟,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道:“将人拟物(就是以物比人)和将物拟人(就是以物比人)都是比拟。”简言之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称之为拟人。
如:这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然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把人当作物来写是拟物。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也是拟物。
但是,不管是拟人还是拟物,一般来说都是建立在物我同一的移情作用的心理机制上的。正如朱光潜所说:比拟是人“在聚精会神的观照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的往复回流(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也是一种物我情感的互相交融。
再次,从两者的侧重点而言,也是不同的。比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朱自清《春》)从这个比喻句来看,有本体,有喻体还有比喻词,是“明喻”。
如:“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从这个比喻句看来,有本体,东西长安街;有喻体,大海;有比喻词,“成”。此句是“暗喻”。
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从这个比喻句看来,句中没有比喻词,没有本体,就只有喻体:厚障壁,用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的感情距离。
通过以上三种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分析,可见,“比喻”这种手法,重在“喻”,“喻体”一定要有,本体和比喻词可出现,可不出现。就更深层次上而言,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再来说说“比拟”,一般将比拟的构成要素分为:本体、拟体和拟词。比拟一般分为“拟人和拟物”。
1.将本体(物)当作拟体(人)来写
如:“高粱好似一队队‘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诗人满怀激情,将团泊洼的秋景注入了“人”的元素:“高粱”在“观察”,将“高粱”当作“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来写。
2.把本体(人)当作拟体(物)来写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经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此句是将“宏儿”当作“小鸟儿”来写,主体是“宏儿”。
3.把本体(甲物)当作拟体(乙物)来写
如:“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个?”(鲁迅《“公理”之所在》)此句是将“公理”写成商品,值钱,主体是“公理:。
通过对于上述几个例句的分析,可见,在比拟这种修辞中,本体是不可或缺的,拟体和拟词可有可无。进一步来说,比拟中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是共通的。
最后,两者的表达效果、作用上,也是不同的。
比喻的作用一般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的作用一般是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更形象,表意更丰富。
纵观全文,比喻与比拟这两种不同的修辞文本模式,“形”确实很相似,但“神”却迥异。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区分和鉴别,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希杰 . 修辞学导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2).
[2]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1).
[3]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
[5]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大江书铺.1932.
首先,谈谈“比喻”和“比拟”两者的相同之处。
现在许多的修辞学专家在论著之中都把比拟纳入广义的比喻的范围,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借助两种以上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点,作为中介物,暂时地有条件地相提并论,互助互补,交相辉映,混为一谈,合二为一”①(王希杰《修辞学导论》)。从“形”上看,比喻是由本体和表体构成,比拟也是由本体和表体构成。
可是,我们要更清楚、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辞格,要从它们之间的“异”来区分。
首先从概念上而言,两种修辞手法就迥异。
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也叫“譬喻” “打比方”。在我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而比拟,也是一种修辞手法,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给比拟下了一个定义:“将人拟物(就是以物比人)和将物拟人(就是以物比人)都是比擬。”
其次,就分类而言,两者也不尽相同。比喻,一般从形式上可分为“明喻” “借喻” “暗喻”三类(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明喻”典型格式“A像B”,其中,A是本体,B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是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桥梁。如:“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当然,比喻词除了“像”比较常见外,还有“好像” “好比”“如同”“若”等。
暗喻,又称隐喻,是一种以“是” “变成”等喻词结合本体和喻体,亦或是省略了比喻词的文本模式。典型格式是“A是B”“A,B”如:这个昔日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令人倾慕的“白天鹅”。
借喻:是将本体与喻词一并省略的文本模式,是一种隐奥的形式。如: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在这个世界上。”(杨朔《泰山极顶》)在接受时,需要接受者用心体会和解读。
当然,比喻这种修辞格还有其他的变体形式,那都是论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结果,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而比拟,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道:“将人拟物(就是以物比人)和将物拟人(就是以物比人)都是比拟。”简言之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称之为拟人。
如:这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然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把人当作物来写是拟物。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也是拟物。
但是,不管是拟人还是拟物,一般来说都是建立在物我同一的移情作用的心理机制上的。正如朱光潜所说:比拟是人“在聚精会神的观照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的往复回流(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也是一种物我情感的互相交融。
再次,从两者的侧重点而言,也是不同的。比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朱自清《春》)从这个比喻句来看,有本体,有喻体还有比喻词,是“明喻”。
如:“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从这个比喻句看来,有本体,东西长安街;有喻体,大海;有比喻词,“成”。此句是“暗喻”。
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从这个比喻句看来,句中没有比喻词,没有本体,就只有喻体:厚障壁,用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的感情距离。
通过以上三种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分析,可见,“比喻”这种手法,重在“喻”,“喻体”一定要有,本体和比喻词可出现,可不出现。就更深层次上而言,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再来说说“比拟”,一般将比拟的构成要素分为:本体、拟体和拟词。比拟一般分为“拟人和拟物”。
1.将本体(物)当作拟体(人)来写
如:“高粱好似一队队‘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诗人满怀激情,将团泊洼的秋景注入了“人”的元素:“高粱”在“观察”,将“高粱”当作“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来写。
2.把本体(人)当作拟体(物)来写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经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此句是将“宏儿”当作“小鸟儿”来写,主体是“宏儿”。
3.把本体(甲物)当作拟体(乙物)来写
如:“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个?”(鲁迅《“公理”之所在》)此句是将“公理”写成商品,值钱,主体是“公理:。
通过对于上述几个例句的分析,可见,在比拟这种修辞中,本体是不可或缺的,拟体和拟词可有可无。进一步来说,比拟中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是共通的。
最后,两者的表达效果、作用上,也是不同的。
比喻的作用一般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的作用一般是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更形象,表意更丰富。
纵观全文,比喻与比拟这两种不同的修辞文本模式,“形”确实很相似,但“神”却迥异。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区分和鉴别,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希杰 . 修辞学导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2).
[2]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1).
[3]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
[5]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大江书铺.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