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国家保监会明确提出要不断降低保险理财产品比例,严格限制现价理财类产品的开发和限售,在压缩保险理财空间的基础上,帮助客户规避一定的保险理财风险。2017年以来又提出了《关于加强保险业监管》的文件,在人身产品设计的方面,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保险产品也从倡导保险姓保成为了保险只能姓保。投资者在短期内在人身保险产品上获取利益的时代已经消失不存在,而市场上的保险企业也面临着创新和发展的压力和困境。因此,本文根据保险理财产品的内涵,分析了保险理财产品回归现状,并且提出了保险理财产品回归保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保险理财;保障功能;现状;策略
引言:近年来,人们在渐渐经历保险纠纷后,对保险市场公司以及保险中介的银行等诚信都保持着质疑的态度。部分保险公司在引导客户购买保险时,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去骗取保费,侵害客户的利益,其中包含了通過不清晰的合同条款去欺骗客户,提出所谓的老客户补偿方案,利用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进行诱导行为。久而久之,客户则对保险公司渐渐产生了反感和不信任的态度[1]。基于上述现状,我们应该以保险相关制度出发,不断完善和制定相关制度流程,从保险事业长远发展角度入手,全面考虑保险事业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定位,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手段,从而为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的程序保障和支撑。
一、保险理财产品的内涵
所谓的保险理财产品(投资性保险)指的是个人根据自身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通过选择投资相应的保险产品,比如意外险、车险、住房险、养老保险等,都是属于保险范围的金融工具,主要是为家庭(个人)财产进行风险管控和管理投资的目的。其次,保险理财产品设计的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保障功能,也能给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投资利益,保险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下,更具有投资门槛低、无募集期的特点,普通的保险理财产品几百元起就能购买,生效日期快。但其产品投资期限长,从流动性来看,资金流动性较差,短期内很难看到效益,以及产品的额度有限制,资金投向的信息公开透明度较差等缺陷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个人利益。
二、保险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2006年,保监会开始逐渐拓宽保险资金保险人入市限制和保险企业的不断丰富的资金账户,中国投资性保险业也步入了完善和发展阶段。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提倡“保值、稳健”理念下,人们逐渐将保险理财纳入了理财考虑范围,在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规划使用的基础上,更为关键是避免各种意外灾难造成的财务困境,这也是人们在股市之外找寻到的全新的财富发展渠道。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让人们在理财产品投资上逐渐转向了安全风险性较低的理财产品。其次,保险理财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各种高额返还的多样化保险理财产品也在逐步的诞生,而保险理财最本质的意义已将保障和储蓄投资转换,而更多以投资性和储蓄性的保险理财产品以最大的卖点优势产生,这直接显现出保险产品的核心意义和属性也在慢慢流失。在未来,如果保险理财产品不具备保障性意义,过于追求投资和储蓄,而保险则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障。而真正的保险目的在于分摊意外事故的一种财务分配,也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保险理财产品应该回到保障根本,优化传统寿险体系,而绝不是一味的占据传统保险的市场。
三、保险理财产品回归保障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增强人们保险意识
保险文化指的是保险工作人员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们认可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团队意识等。保险理财产品的本质意义在于保障功能价值的实现。因此,保险行业应该不断扩大保险文化的建设,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正确地引导客户购买适合自身的保险产品。其次,由于我国大部分人民群众风险意识并不高,对保险行业存在着较大的误解和认知,对保险知识了解的也不够,也比较偏向于短期高风险保险理财产品的购买。所以,加强保险知识的大力宣传,提升人们对保险知识的了解,增强他们的保险理财产品风险控制意识,促使群众在了解保险理财产品保障功能的基础上,并购买到合适又理想的保险产品[2]。
(二)鼓励保险公司以保障功能为主实现产品的创新,不断提升保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保险理财产品在本质意义上没有违背保险产品的社会保障功能,但是会对客户进行股票、资金投资过程中产生不良因素。现如今,大多数公司只会保险资金带来的资金利益,通过短期投资高回报的产品去诱导产品购买。但短期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不仅提升了投资风险,也满足不了客户的实际的保险需求。这已经不再是本质意义上的保险产品,更像是理财产品。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将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放在产品创新上,以保障功能为主,创新产品发展核心理念,根据不同的客户人群、不同需求,帮助客户选择适合他们保险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保障需求[3]。其次,应该不断提升保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规范宣传资料,制定产品规范标准和用语,对业务外勤人员进行专业服务培训,禁止他们在产品推销过程中使用违规用语,保证客户在对产品功能真正了解的基础上,真心实意地想要购买产品,而不是误导销售。
结束语:总而言之,保险行业要想在市场上取得市场占有率,就应该回归到社会保障功能核心层面,以长远发展眼光去制定目标和规划,不断创新保障性产品,进而发挥出保险理财产品的实际作用和价值,为社会生产生活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尚小琳.新时期关于保险理财应当回归保障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18):241-242.
[2]郭溪茗.“保障”“理财”相得益彰[J].中国金融家,2011(09):69-71.
[3]陆爱勤. 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增进群众财产性收入[C].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239-246.
关键词:保险理财;保障功能;现状;策略
引言:近年来,人们在渐渐经历保险纠纷后,对保险市场公司以及保险中介的银行等诚信都保持着质疑的态度。部分保险公司在引导客户购买保险时,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去骗取保费,侵害客户的利益,其中包含了通過不清晰的合同条款去欺骗客户,提出所谓的老客户补偿方案,利用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进行诱导行为。久而久之,客户则对保险公司渐渐产生了反感和不信任的态度[1]。基于上述现状,我们应该以保险相关制度出发,不断完善和制定相关制度流程,从保险事业长远发展角度入手,全面考虑保险事业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定位,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手段,从而为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的程序保障和支撑。
一、保险理财产品的内涵
所谓的保险理财产品(投资性保险)指的是个人根据自身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通过选择投资相应的保险产品,比如意外险、车险、住房险、养老保险等,都是属于保险范围的金融工具,主要是为家庭(个人)财产进行风险管控和管理投资的目的。其次,保险理财产品设计的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保障功能,也能给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投资利益,保险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下,更具有投资门槛低、无募集期的特点,普通的保险理财产品几百元起就能购买,生效日期快。但其产品投资期限长,从流动性来看,资金流动性较差,短期内很难看到效益,以及产品的额度有限制,资金投向的信息公开透明度较差等缺陷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个人利益。
二、保险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2006年,保监会开始逐渐拓宽保险资金保险人入市限制和保险企业的不断丰富的资金账户,中国投资性保险业也步入了完善和发展阶段。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提倡“保值、稳健”理念下,人们逐渐将保险理财纳入了理财考虑范围,在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规划使用的基础上,更为关键是避免各种意外灾难造成的财务困境,这也是人们在股市之外找寻到的全新的财富发展渠道。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让人们在理财产品投资上逐渐转向了安全风险性较低的理财产品。其次,保险理财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各种高额返还的多样化保险理财产品也在逐步的诞生,而保险理财最本质的意义已将保障和储蓄投资转换,而更多以投资性和储蓄性的保险理财产品以最大的卖点优势产生,这直接显现出保险产品的核心意义和属性也在慢慢流失。在未来,如果保险理财产品不具备保障性意义,过于追求投资和储蓄,而保险则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障。而真正的保险目的在于分摊意外事故的一种财务分配,也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保险理财产品应该回到保障根本,优化传统寿险体系,而绝不是一味的占据传统保险的市场。
三、保险理财产品回归保障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增强人们保险意识
保险文化指的是保险工作人员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们认可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团队意识等。保险理财产品的本质意义在于保障功能价值的实现。因此,保险行业应该不断扩大保险文化的建设,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正确地引导客户购买适合自身的保险产品。其次,由于我国大部分人民群众风险意识并不高,对保险行业存在着较大的误解和认知,对保险知识了解的也不够,也比较偏向于短期高风险保险理财产品的购买。所以,加强保险知识的大力宣传,提升人们对保险知识的了解,增强他们的保险理财产品风险控制意识,促使群众在了解保险理财产品保障功能的基础上,并购买到合适又理想的保险产品[2]。
(二)鼓励保险公司以保障功能为主实现产品的创新,不断提升保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保险理财产品在本质意义上没有违背保险产品的社会保障功能,但是会对客户进行股票、资金投资过程中产生不良因素。现如今,大多数公司只会保险资金带来的资金利益,通过短期投资高回报的产品去诱导产品购买。但短期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不仅提升了投资风险,也满足不了客户的实际的保险需求。这已经不再是本质意义上的保险产品,更像是理财产品。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将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放在产品创新上,以保障功能为主,创新产品发展核心理念,根据不同的客户人群、不同需求,帮助客户选择适合他们保险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保障需求[3]。其次,应该不断提升保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规范宣传资料,制定产品规范标准和用语,对业务外勤人员进行专业服务培训,禁止他们在产品推销过程中使用违规用语,保证客户在对产品功能真正了解的基础上,真心实意地想要购买产品,而不是误导销售。
结束语:总而言之,保险行业要想在市场上取得市场占有率,就应该回归到社会保障功能核心层面,以长远发展眼光去制定目标和规划,不断创新保障性产品,进而发挥出保险理财产品的实际作用和价值,为社会生产生活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尚小琳.新时期关于保险理财应当回归保障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18):241-242.
[2]郭溪茗.“保障”“理财”相得益彰[J].中国金融家,2011(09):69-71.
[3]陆爱勤. 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增进群众财产性收入[C].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23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