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对新课标的积极响应和大胆尝试。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等方面,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一、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建构主义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互相促进。在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受教育者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既独立探索又互助协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开发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适当的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帮助指导,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是教师和学生对这个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探究与建构的过程,这不单是客观知识的简单传递。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肯定教师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地位。
其次,建构主义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可行性。运用建构主义是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是在吸收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及发现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这些成果丰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提升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同时,运用建构主义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其实承担的是指导、帮助学生责任。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相关性的问题,而所谓“相关性”就是指问题情境要符合实际。在教学中将学生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目前中學政治课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首先,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政治课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讲授法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则通过听、记、背等方式接收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上课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学生是否得到了除应对考试以外的收获则显得无关紧要。将复杂的知识建构过程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递,学生要做的只是机械的记忆、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带领学生快速入门和学习间接经验都有一定现实意义,但这一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下来学生可能会有消极依赖心理。
其次,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不同类型课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政治课程不是由某一类知识组成的,而是包含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知识,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切忌教学方法的一刀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不同领域的知识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同时,也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营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环境。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更加丰富的知识。不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要达到最大效果是以全班同学的学习基础、成长背景、实践能力大都差不多的这样一个假设为前提的。但事实是,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背景,性格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发展。
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进路
首先,创设合适情境,学生进行体验。情境构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直接影响知识建构质量。如果想成功开展中学政治课教学,就必须创设积极的问题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导入知识。在当今社会,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非常发达,资讯传播得很快,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新闻与话题,这些话题涉及面非常广,也非常适合政治课程的情境创设。从新闻事件出发创设情境不仅使理论与时事紧密结合不脱离时代背景,同时也能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其次,合作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学习协作是建构主义理论中一个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对话、辩论、小组讨论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的把时间交给学生,锻炼他们合作学习、交流思考的能力。通过协作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而且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班级里面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建立了,就会对处在这个氛围中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在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自然就能达成知识的全面构建。
最后,设计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建构主义强调教学活动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我们在现阶段学习的是知识包括客观知识与实践知识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形式。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要丰富学习者的实践经验,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模拟训练,这样学生能更有效地对新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和中学政治课内容、性质及特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可以设计为:制定目标—创设情境—巧设问题—合作会话—意义建构—效果评估—巩固补救等环节,这些环节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政治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内容、学校资源及学生实际设置合适的情境方式。
参考文献:
[1]范芳芳.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政治教学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33):46.
[2]何巧妮.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34):115+179.
[3]陈连军.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150-152.
[4]智月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5]胡亚菊.建构主义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2011.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一、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建构主义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互相促进。在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受教育者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既独立探索又互助协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开发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适当的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帮助指导,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是教师和学生对这个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探究与建构的过程,这不单是客观知识的简单传递。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肯定教师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地位。
其次,建构主义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可行性。运用建构主义是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是在吸收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及发现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这些成果丰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提升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同时,运用建构主义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其实承担的是指导、帮助学生责任。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相关性的问题,而所谓“相关性”就是指问题情境要符合实际。在教学中将学生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目前中學政治课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首先,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政治课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讲授法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则通过听、记、背等方式接收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上课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学生是否得到了除应对考试以外的收获则显得无关紧要。将复杂的知识建构过程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递,学生要做的只是机械的记忆、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带领学生快速入门和学习间接经验都有一定现实意义,但这一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下来学生可能会有消极依赖心理。
其次,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不同类型课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政治课程不是由某一类知识组成的,而是包含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知识,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切忌教学方法的一刀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不同领域的知识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同时,也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营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环境。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更加丰富的知识。不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要达到最大效果是以全班同学的学习基础、成长背景、实践能力大都差不多的这样一个假设为前提的。但事实是,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背景,性格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发展。
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进路
首先,创设合适情境,学生进行体验。情境构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直接影响知识建构质量。如果想成功开展中学政治课教学,就必须创设积极的问题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导入知识。在当今社会,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非常发达,资讯传播得很快,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新闻与话题,这些话题涉及面非常广,也非常适合政治课程的情境创设。从新闻事件出发创设情境不仅使理论与时事紧密结合不脱离时代背景,同时也能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其次,合作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学习协作是建构主义理论中一个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对话、辩论、小组讨论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的把时间交给学生,锻炼他们合作学习、交流思考的能力。通过协作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而且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班级里面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建立了,就会对处在这个氛围中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在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自然就能达成知识的全面构建。
最后,设计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建构主义强调教学活动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我们在现阶段学习的是知识包括客观知识与实践知识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形式。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要丰富学习者的实践经验,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模拟训练,这样学生能更有效地对新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和中学政治课内容、性质及特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可以设计为:制定目标—创设情境—巧设问题—合作会话—意义建构—效果评估—巩固补救等环节,这些环节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政治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内容、学校资源及学生实际设置合适的情境方式。
参考文献:
[1]范芳芳.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政治教学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33):46.
[2]何巧妮.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34):115+179.
[3]陈连军.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150-152.
[4]智月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5]胡亚菊.建构主义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