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活,参与劳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时代,需要一代全面发展的、尤其对科学有着追求,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人才。现在的孩子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主力军,未来社会对他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要求他们具有初步的科学意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勇敢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在1996年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也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当代教育理论已经把人的技能素质(含生活技能素质)放到了突出的地位,未来社会将越来越重视生活技能在内的素质教育。因此,对幼儿进行生活劳动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劳动教育 幼儿 生活
  
  从目前幼儿参与生活劳动的现状来看,我们不少独生子女任性娇宠,在家里,幼儿有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幼儿“超负荷”的包揽,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几乎都被成人包办、代替了,他们虽然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动手做的事情感兴趣,但由于成人的过分的包办代替或是缺乏正确的引导、鼓励,剥夺了孩子动手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失去了在成长过程中本应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抹杀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探索的兴趣。在幼儿园里,老师更多地关注了幼儿日常生活中一些自理能力的培养,专门提供给幼儿生活劳动的机会不多,往往忽视了生活劳动教育环境的创设、缺乏生活劳动技能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不重视幼儿生活劳动习惯的培养。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推进,学前教育界对幼儿的生活教育越来越重视,并将“生活”列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幼儿怎样生活?怎样对待生活劳动?教师如何实施教育?如何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等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幼教界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活动区的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以其活动形式、时间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幼儿园教育朝着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贯彻和落实。在深入实践、探索、反思教育过程的同时,我发现:幼儿进入中班后,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有认真的态度,关心劳动的结果。于是我结合班级实际,创设了生活劳动区,让幼儿充分探索生活中熟悉而丰富的材料、工具,并在与这些"新鲜事物"的接触中,满足尝试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如何利用"生活劳动区"这一非正规学习活动环境和时间,把握好这一教育因素,对孩子在生活劳动教育方面施加影响,是我对生活课程的一个探索实践。
  
  1 研究目的
  
  1.1进一步深入研究中班生活教育的课程内容。
  1.2探索中班幼儿在生活劳动区中开展生活劳动教育内容与方法。
  1.3完善推进生活教育的实践,积累相关经验。
  2 研究步骤与方法
  2.1准备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准备相关材料。
  2.2实施阶段:创设“生活劳动区”(教育环境),定期调整,实施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反馈。
  2.3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撰写专题论文。
  3 研究效果及评估分析
  通过开展了一年的生活劳动区中的生活劳动教育,我对中班的30名幼儿进行了生活劳动情况调查统计和评估,结果如下:
  ☆对成人劳动的关注情况:
  
  从以上数据显示,与学期初的调查相比较,通过中班一年的生活劳动区活动,97%的幼儿更多地关注了成人的劳动,参与的兴趣提高了27%,所有的幼儿都喜欢参与生活劳动,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生活劳动,97%的幼儿能保持生活劳动时间10分钟以上,83%的幼儿感受到活动过程和结果带来的快乐,对自己的满意度提高到了90%。
  由此可见,幼儿是喜欢参与生活劳动的。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喜欢动作性的活动,生活劳动的动作和成果都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关注。其次,简单的生活劳动是适宜幼儿的活动。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满足了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生活劳动使他们的动作得到发展,在动作的满足中幼儿获得了情感的满足。再次,劳动的成果使幼儿增加了信心,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4 实施中的指导策略
  
  幼儿是自主生活的主体,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力参与生活相关的一切活动,并在其活动中履行自己的责任。在生活劳动区中,孩子们自由的在其中观察、操作、探索、交流、分享经验,自由的选择工具、操作方法和玩伴,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探索、操作、实践)来实施,充分地感受和体验,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能力。
  4.1宽松自然的物质环境是吸引幼儿参与生活劳动的前提
  二期课改明确指出了新的课程理念,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此我们创设了宽松、温馨、有序的生活环境。如我园的“小食代”活动室中,我们添置了供幼儿操作使用的微波炉、榨汁机、电磁炉、冰箱等电器,提供了米、玉米、黄豆、意大利面等各种待加工食物,从而激起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爆爆米花、磨豆浆、包饺子下饺子等活动,幼儿自己做、自己包、自己磨,并且能够在小餐桌上用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碗碟筷勺自己盛、自己尝,从而享受、体验整个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们学会了“生活”。我们还创设了一个“清洁整理区”,配备了水槽、洗洁精、抹布等清洁用具,让幼儿在活动结束后自己讨论分工,有清洗餐具围围裙的“清洗高手”、擦拭电器的“修理能手”、摆放桌椅、收拾垃圾的“服务员”。孩子们在这模拟的“餐厅”环境中学做一些整理清洁工作,不仅在劳动中体验了动手的乐趣,增加了劳动的机会,也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因为教师为孩子创设温馨的环境,将生活劳动变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使孩子们喜欢上生活劳动。
  4.2和谐平等的氛围是支持幼儿参与生活劳动的保障
  《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纲要》中还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由此可见,教师如何对待幼儿,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极大。如果教师能以尊重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会使幼儿觉得老师是理解和尊重自己的,这无疑会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反之,教师高踞于幼儿之上,结果就是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雷雷是班上新来的孩子,他的计数能力较弱。在轮到他做“值日生”时,我有意请他来分点心。有一次吃手指饼干和杏仁饼干,每一个孩子要分别准备3块,这下可为难他了,边上的小朋友一再的催促他快些,另一个却在说,“你分错了,每样要分3块才行。你会不会数呀?”见到一脸着急的他,几乎都要放弃了,我就连忙上前说:“雷雷,老师和你一起来分吧!”手把手,一边分一边数,“一、二、三,再换一种点心……”等分了几份后,就请他自己数自己分,他就一分好就抬头看看我,我就对他点点头,并抱以赞赏的微笑。终于在他的努力下,他完成了,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生活劳动区中,在老师的鼓励声中,孩子们有了对劳动的兴趣,有了学习、练习的动力,劳动生活区的活动才有了真正的意义。在我的脑海中总相信,“只要多给幼儿一次机会,他就会进步。”当孩子在活动中把一盘豆子撒落在地上时,我会蹲下身子一起和他捡起豆子,还会请边上的孩子们一起来帮忙。当看到满地的纸屑时,我不急着扫掉,而是通过手把手的教孩子“怎么扫地”的方法,让孩子觉得扫地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4.3真实的生活劳动工具是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劳动的手段
  《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生活教育要强调在做中培养,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练习。”中班的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劳动,他们已不满足于摆弄那些娃娃家的象征意义的物品了,其好奇心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真家伙”上。因此,我在生活劳动区中提供了许多“真”东西,只是尺码都为“小号”。如:倒饮料用的小水壶,扫地用的小扫帚,小簸箕,拖地板用的小拖把,切菜用的小砧板,还有小筷子、小碗、小围兜……
  让孩子们使用“真”的东西,最关键的是,不仅满足他们动手的需要,更是为了创设条件“真”的让他们进行生活劳作,养成爱动手,勤劳动的好习惯。
  4.4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方法是引导幼儿体验生活劳动乐趣的途径
  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给孩子们巨大的吸引力及兴趣,正是它们的平常、普通,给孩子一种轻松的感觉,并深深的吸引着他们。提供这些熟悉而又丰富的东西,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是老师引导幼儿进行生活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的生活劳动区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活中孩子们吃的、用的东西,虽然很普通,可孩子们们就是喜欢。米饭是幼儿每天的主食,那除了白米饭以外它还能变成什么可口的美食呢?班上的一位朝鲜族的家长来到班级中,为幼儿用米饭配以其他食物制作成饭团。看着她熟练地将胡萝卜、黄瓜等蔬菜卷在米饭、紫菜中变成了可口的紫菜包饭,连原本从不吃蔬菜的幼儿都忍不住尝了很多。当幼儿生成出也想动手试一试的想法后,我和幼儿共同收集、准备需要的食物材料、保鲜袋、卷帘,在家长的指导下,幼儿迫不及待地学着做起了紫菜包饭。在做做玩玩吃吃的过程中幼儿初步掌握一些切、捏、卷等劳动的技能,更是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满足。在冲调饮料的活动时,当孩子们看到老师提供的各种各样的饮料粉,又是冲果珍,又是加奶粉,还有的索性在一个杯子中加了几种饮料粉,你一杯,我一杯,一会儿甜,一会儿酸,一会儿又甜又香,喝得开心极了。
  另外,孩子间又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孩子主动性强,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则表达能力强。老师就应该很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状况,提供适合不同能力水平孩子的学习、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孩子有积极探索的愿望和机会,并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获得自信。
  4.5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情况记录是展示幼儿生活劳动成果的平台
  记录能有效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锻炼幼儿进行独立操作,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科学地运用记录,可以发挥记录在幼儿活动中的最大效应,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让幼儿在记录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劳动区活动的特点,我尝试让幼儿如实记录下自己操作、劳动的过程,并鼓励孩子将自己的记录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幼儿在失败的记录中寻找原因,在成功的记录中得到启示,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种植区”的活动中,经常发生幼儿多次浇水、换水等现象,于是我们和幼儿共同讨论出中照顾植物需要做哪些事,有浇水、修剪枝叶、清洁花盆、松土等,于是,我们就将它们设计成表格用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并放在相应植物位置。当幼儿在晨间来园照顾植物时,就可以根据前几天的记录选择当天需要做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幼儿间的重复劳动又能满足幼儿动手劳动的需要更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
  幼儿的记录也有助于教师更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深入了解每个幼儿,注意其发展水平及是否需要帮助,何时该提供帮助,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并尽力准备有关的材料,适时、适当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有效的促进幼儿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生活劳动和探索意识的形成。
  总之,通过生活劳动区的活动,让幼儿以科学的方法,来积累在成长过程中力所能及的生活劳动知识、技能,并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努力构建一个生活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幼儿在现代社会中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即生活技能素质)。同时,在幼儿充分的动手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经历“生活”,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在自然界里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窝里的幼鸟嗷嗷待哺,但他们的父母却已经远走高飞,父母之所以如此“残忍”恰是为了让儿女更好的生存,因为鸟儿在一个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世界,是生是死全凭他们自己从小练就的本领和能力。同样,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明白这个道理,通过生活劳动区的活动,幼儿学到了多种生活必备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活劳动技能,他们善于观察平常的小事,对生活中的科学充满了激情和好奇心;幼儿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养成了集中精力、大胆尝试、操作探索、发现创造的习惯,幼儿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逐渐学会了从自理与家务开始的服务能力,从识别与应变开始的适应能力,从礼貌与合作开始的交往能力,从想象与求异开始的创造能力。有参与才有体验,有参与才有快乐。因此,放手大胆的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实践,为的是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引导幼儿逐渐走上了自信、自强之路。
  
  (作者单位:上海闵行区龙柏第二幼儿园) 
其他文献
【摘 要】父母和其他看护者给婴幼儿提供的互动活动和经验越丰富,在大脑中支持语言、逻辑和计划技能,及智力、情感和运动的神经联系和通路就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本文讨论了婴幼儿看护专业人员确保孩子大脑获得健康发展的20种方式,包括确保婴儿出生前的大脑有一个健康的开始,提供尽量丰富的语言输入等。  【关键词】婴幼儿 看护者 大脑发展    婴儿的大脑(brain)约有1亿个神经细胞(大约和银河系的星星一样多)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公主岭 136000)  摘 要:企业经营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企业经营与企业管理混为一谈,要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管理 经营 科学 基本思想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加速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但我们不能把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混为一谈,要真正理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大学语文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传承性、实用性的特征,来论述大学语文课在促进高职高专学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就业率的提高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学校 素质教育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文章从深题浅问和浅题深问,直题曲问和曲题直问,整题零问和零题整问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提问。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 原则    古语说得好:“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确实如此: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成败的是课堂提
【摘 要】《日用化工》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目前,《日用化工》的教学还局限于书本教材,而制作《日用化工》多媒体课件并用于课堂教学,可以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将大量的新产品信息传输给学生,通过新产品信息的传输,贯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意识;在课件中插入实例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料,结合生活实际,可以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摘要] 《新闻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往往“重传授,轻参与”,“重理论,轻实践”,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任务都留给后续的采写编评等相关课程去完成。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家渐渐发现,只有把“学”和“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旨在思考如何用理论引导实践,探析优化《新闻学概论》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新闻学概论 教学理论 实践    《新闻学概论》是全国高校新闻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活着》在余华的先锋创作之后叙事转型的特征和意义,通过对作品叙事学的分析,揭示《活着》的叙事转型表现为:从以往对死亡的简单叙述,转为真实的演绎活着的过程。文章还分析了《活着》在叙事上变化的深层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叙事转型 叙事情境 叙事控制 叙事语言    作为一名先锋派作家,余华初登文坛便以作品中弥漫的精致的死亡叙述和暴力激情震撼着所有读者,表现着他内在的一种东
摘 要: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时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现代化模式、内容、战略目标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建设 路线 现代化 探索认识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恐怕有三个日子,使每个中国人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就是1949年10月
Abstract:Teach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 in SLA has been a challenge for almost every English teacher because students’ local Chinese accents have been a major obstacle when they’re learning English. T
【摘 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农村普及了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硬件差距迅速缩小,但校外教育的差距仍然巨大。本文调查了四川郫县校外教育的资源及运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村教育共同体,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人 校外教育 教育共同体    一、引言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在众多的形成原因中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整体素质方面的差距是极重要的。农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