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汽车电气》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转变学校教学中传统师生关系的角色,采用师徒式教学模式教学。根据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实一体化课时,理论课贯穿在实训中,团体小组对话式交流探讨,师傅边操作边讲解,全程监督指导,徒弟观察理解动手操作,并及时总结反馈教与学效果。
【关键词】师徒式教学模式;汽车电气;理实一体化
《汽车电气》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中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和实践性都比较强,教学实践中应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动手训练相融合,实现教学内容模块化。如何上好该门课程,笔者尝试了师徒式教学模式,经过两年教学实践的探究,效果明显,现分享如下。
一、完善教学课时安排
新改革前,《汽车电气》课程分为两部分:理论+实践。理论由一个教师负责,采用教室教学模式,主要是以PPT、动画、图片、实物讲解等方式讲解每章每节的知识点,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学年度上学期,每周4课时;实践课则安排在相应学年度的下一个学期,由两位实训老师带领学生在汽车电气实训车间操作汽车电气中的每个项目,完成实践教学内容。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的好处是先上理论课,让学生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在上实训课时,就可以按理论要求循序渐进。但不足的地方也很多,比如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理论太空洞,理论课里面讲解的很多内容学生无法理解,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并不是太好。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师徒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把传统的理实教学相分离的模式整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有理论内容都穿插在实训教学中,具体安排如表二:
二、师徒式教学模式教学运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分工是个关键,涉及到的教师有三个(一个理论老师和两个实训老师)。采用师徒结对的教学后,三个老师变为三个师傅,学生变为徒弟。全班30个徒弟分成三组,每组10个徒弟,一个师傅带十个徒弟。理论课是穿插在实训中的,要求实训课中教师的讲解要包括表一中理论课里的内容,也是分两个学期完成,第一个学期讲到表二的模块4,模块5和模块6在下个学期中完成,所有的课都安排在汽车电气实训教室,都是对着实物讲解和操作的,对着实物讲解。每个师傅带10个徒弟,所有内容都是师傅边做边讲解(讲解的内容应包括表一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训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组内徒弟再分成三组练习,师傅巡回指导,再考核。比如讲模块1电源系的使用与维修模块——蓄电池时,是这样教学的:师傅在实车上找出蓄电池→师傅在实车上边拆蓄电池边讲解拆卸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师傅在实车上边安装蓄电池边讲解安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徒弟练习拆蓄电池→考核每个徒弟拆蓄电池→徒弟安装蓄电池→考核每个学生安装蓄电池→师傅对着拆下的蓄电池讲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放电、容量、型号→师傅讲解蓄电池的维护→徒弟对蓄电池进行维护→考核徒弟维护蓄电池→师傅讲解如何检修蓄电池→徒弟检修蓄电池→考核安装蓄电池→整章考核。
三、教学效果反思
经过两年的实践,现对汽车电气师徒式教学优缺点总结如下:
(一)优点
1.师徒式教学,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个的实训项目,目标明确,徒弟的学习积极性高,更有利于徒弟的学习。
2.对着实物讲解,形象生动,徒弟更容易懂,师傅示范后学生操作练习,徒弟更感兴趣。
3.一个师傅只带几个徒弟,小班化教学,精力充足,可以兼顾所有的徒弟,让每个徒弟都有动手的机会,对于学习稍微差的徒弟,可以多教多让他有动手的机会,师傅一直盯着徒弟,徒弟没有任何偷懒的机会。
对着同一个知识点,师傅讲解操作,学生操作,再考核学生,相当于同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三次,强化了知识点,学习学的更好更牢固。
4.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三个师傅带,每个师傅讲授知识的广度及深度可能不一样,而且每个师傅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利用课余时间让不同师傅下的徒弟之间交流,徒弟学的更多。
5.师徒结对,对师傅来说,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书本上都是一系列的比较散的知识点,要把这些知识融合,最好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训任务把这些知识点都串联在里面,讓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这些知识点,这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动脑筋,而且每个实训项目师傅必须很熟悉,否则无法教学生,师傅传授知识前要大量的备课。
6.一个班有三个师傅,师傅教的内容相同,学期结束时要对徒弟进行考核,组和组要比较成绩的,无形中给师傅造成压力,也是师傅之间的较量,师傅必须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好好教,才能出成绩。
(二)缺点
1.师傅的数量有限,一门课只配三个师傅,一个班级至少有30个学生,一个师傅要带10多个徒弟,无法兼顾。有的课程之前是纯理论化教学,只有一个老师,现在一个师傅要带30多个徒弟,更无法兼顾。
2.师徒结对,对师傅的要求比较高,不能按书本上课,应把每门课整理成一系列的知识点,按知识点讲授,而且要重操作,要求学校能提供所有的知识点包括实训的设备。
总之,通过两年的摸索,总体感觉师徒结对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值得推广。当然也有它的缺点,缺点方面需要学校的配合能克服的,比如每门专业课多配几个师傅,让师傅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经常去4S店、修理厂学习,不断提高师傅自身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师徒式教学模式;汽车电气;理实一体化
《汽车电气》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中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和实践性都比较强,教学实践中应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动手训练相融合,实现教学内容模块化。如何上好该门课程,笔者尝试了师徒式教学模式,经过两年教学实践的探究,效果明显,现分享如下。
一、完善教学课时安排
新改革前,《汽车电气》课程分为两部分:理论+实践。理论由一个教师负责,采用教室教学模式,主要是以PPT、动画、图片、实物讲解等方式讲解每章每节的知识点,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学年度上学期,每周4课时;实践课则安排在相应学年度的下一个学期,由两位实训老师带领学生在汽车电气实训车间操作汽车电气中的每个项目,完成实践教学内容。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的好处是先上理论课,让学生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在上实训课时,就可以按理论要求循序渐进。但不足的地方也很多,比如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理论太空洞,理论课里面讲解的很多内容学生无法理解,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并不是太好。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师徒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把传统的理实教学相分离的模式整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有理论内容都穿插在实训教学中,具体安排如表二:
二、师徒式教学模式教学运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分工是个关键,涉及到的教师有三个(一个理论老师和两个实训老师)。采用师徒结对的教学后,三个老师变为三个师傅,学生变为徒弟。全班30个徒弟分成三组,每组10个徒弟,一个师傅带十个徒弟。理论课是穿插在实训中的,要求实训课中教师的讲解要包括表一中理论课里的内容,也是分两个学期完成,第一个学期讲到表二的模块4,模块5和模块6在下个学期中完成,所有的课都安排在汽车电气实训教室,都是对着实物讲解和操作的,对着实物讲解。每个师傅带10个徒弟,所有内容都是师傅边做边讲解(讲解的内容应包括表一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训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组内徒弟再分成三组练习,师傅巡回指导,再考核。比如讲模块1电源系的使用与维修模块——蓄电池时,是这样教学的:师傅在实车上找出蓄电池→师傅在实车上边拆蓄电池边讲解拆卸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师傅在实车上边安装蓄电池边讲解安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徒弟练习拆蓄电池→考核每个徒弟拆蓄电池→徒弟安装蓄电池→考核每个学生安装蓄电池→师傅对着拆下的蓄电池讲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放电、容量、型号→师傅讲解蓄电池的维护→徒弟对蓄电池进行维护→考核徒弟维护蓄电池→师傅讲解如何检修蓄电池→徒弟检修蓄电池→考核安装蓄电池→整章考核。
三、教学效果反思
经过两年的实践,现对汽车电气师徒式教学优缺点总结如下:
(一)优点
1.师徒式教学,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个的实训项目,目标明确,徒弟的学习积极性高,更有利于徒弟的学习。
2.对着实物讲解,形象生动,徒弟更容易懂,师傅示范后学生操作练习,徒弟更感兴趣。
3.一个师傅只带几个徒弟,小班化教学,精力充足,可以兼顾所有的徒弟,让每个徒弟都有动手的机会,对于学习稍微差的徒弟,可以多教多让他有动手的机会,师傅一直盯着徒弟,徒弟没有任何偷懒的机会。
对着同一个知识点,师傅讲解操作,学生操作,再考核学生,相当于同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三次,强化了知识点,学习学的更好更牢固。
4.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三个师傅带,每个师傅讲授知识的广度及深度可能不一样,而且每个师傅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利用课余时间让不同师傅下的徒弟之间交流,徒弟学的更多。
5.师徒结对,对师傅来说,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书本上都是一系列的比较散的知识点,要把这些知识融合,最好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训任务把这些知识点都串联在里面,讓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这些知识点,这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动脑筋,而且每个实训项目师傅必须很熟悉,否则无法教学生,师傅传授知识前要大量的备课。
6.一个班有三个师傅,师傅教的内容相同,学期结束时要对徒弟进行考核,组和组要比较成绩的,无形中给师傅造成压力,也是师傅之间的较量,师傅必须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好好教,才能出成绩。
(二)缺点
1.师傅的数量有限,一门课只配三个师傅,一个班级至少有30个学生,一个师傅要带10多个徒弟,无法兼顾。有的课程之前是纯理论化教学,只有一个老师,现在一个师傅要带30多个徒弟,更无法兼顾。
2.师徒结对,对师傅的要求比较高,不能按书本上课,应把每门课整理成一系列的知识点,按知识点讲授,而且要重操作,要求学校能提供所有的知识点包括实训的设备。
总之,通过两年的摸索,总体感觉师徒结对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值得推广。当然也有它的缺点,缺点方面需要学校的配合能克服的,比如每门专业课多配几个师傅,让师傅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经常去4S店、修理厂学习,不断提高师傅自身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