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阅读为前提引导学生数学阅读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首批前瞻性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明达教育”的创造性建构与实施研究》,是以江苏如皋人、开宋朝一代学风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胡安定先生的“明体达用”思想为源头,将“礼、阅、讲、书、泳、商”组合的“六艺”作为培养愿景,以致促进学生扺达美丽教育思想的彼岸。笔者是该实验项目课题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笔者认为:其中的“阅”,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即课本是最好的阅读资源,应以课本阅读为前提,引导学生数学阅读。
  课前预习时阅读
  课前预习是自学的演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大致了解到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于已经读懂之处,再经过上课时老师讲解,其印象就会更加深刻;那些没读懂之处便是听课的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就会轻而易举地搬掉“拦路虎”。显而易见,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的阅读,意味着变教师的先“教”为学生的先“学”。教师可以建立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有目的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取新知。对此,为了使学生课前预习时的阅读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课前预习任务单”,让学生课前预习时的阅读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有序推进。如在课前预习《比例尺》时,可设计这样的“课前预习任务单”:你想知道“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吗?那就请你认真阅读课本中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初步了解“比例尺”的作用,尝试寻找“比例尺”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并把没有读懂的记录下来,带进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究。
  学习新知时阅读
  数学阅读,既是积累处理数学信息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途径,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数学阅读的机会。传统教学中,演示题一般都是老师边朗读、边板演。对此,应该变教师读为学生读演示题。这样的读,不仅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阅读效果较好,而且这样的机会很多,可以说每堂课都有。当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常常会因为思维方向的偏差,致使思维出现阻滞。如果此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当学生对圆锥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可让学生求圆锥体的体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会想到把圆锥体转化为圆柱体。那么,如何转化呢?此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便能从阅读中找到转化的方法;特别是学生阅读了课本上的实验介绍后,再根据实验介绍在学习小组内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马上会恍然大悟,成功的愉悦溢于言表。
  攻克疑难时阅读
  对于数学课本里的概念、规律和法则等,小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枯燥,不易理解。对此,作为攻克疑难时的阅读,应引导学生注重“四到”,即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眼到”就是细看,一字一句地看;“手到”就是边阅读边圈划,把重点字、词、句和暂时没读懂的划下来;“口到”就是边阅读边复述知识的内容、形成和结论;“心到”就是边阅读边思考——此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此结语中有哪些关键的字眼。与此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反复读。如在教学《平角》时,部分学生受表象的干扰,误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此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角的定义,应让学生边“四到”、边“三读”。通过初读明确:作為一个角,平角也应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通过复读知道:平角的两条边,不仅是从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而且是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通过再读懂得: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并非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课堂总结时阅读
  数学课本,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的,阅读价值极高。可是,不少教师并没有利用数学阅读来彰显数学课本的作用,总是习惯成自然的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地讲解,一直到讲完后才让学生翻开书,布置作业,课本成了习题集。当然,课本上的结语较为抽象和概括,让学生完全读懂,会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结语的内涵: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去认知;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例子和实际现象去理解。如教学了《圆的周长》后,为了总结圆周率的概念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可要求学生带着如下一些问题去数学阅读:把圆周长转化为线段测量,课本上用的是哪些办法?圆周率的发现,课本上用的是什么办法?已知圆的半径,怎样求周长?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周长?由此,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课后温习时阅读
  学生的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数学语言、汲取数学知识、获取数学信息、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建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义的学习活动。课后温习时的阅读,能起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整理归纳的作用。及时的课后温习阅读,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反思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质量,还能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进而回味旧知、巩固新知、强化记忆。对此,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课后温习阅读的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如学习了“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后,课本上为什么要强调“一个最简分数”?把“一个最简分数”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要求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在课后温习阅读时进行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让学生在课后温习阅读中有明显的获得感。
  总之,让学生具有一个聪明的数学头脑,不是加班补课,不是题海战术,而是不断强化数学阅读。
其他文献
上学期,笔者上的教研指导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李白的《望天门山》。笔者利用Wi-Fi环境下的iPad学习工具、微信群平台、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精心备课后,充分放手
如何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融入到平日的美术课中?近年来,带着对“核心素养”美好的愿景,笔者开始了美术课程的变革与实践。  课程内容  笔者首先在美术课程内容重构方面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变动,将原有教材进行重组、拓展、简略、删减,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规划、整合。  整体构思 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有5个单元,笔者分别做了以下处理:首先,将第1单元《什么是美术》作为开学美术课学习的开场内容。其次,将第4单元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受外部活动的刺激,从而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感性材料,多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方式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在学校生活中,课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一阵地,可以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本文根据甘肃黄牛改良的现状和特点,黄牛改良和选育培育存在的问题,重点就甘肃河西地区开展肉牛选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开展选育、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肉牛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法部分,浅谈了英语语法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了三种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策略,分别是:情境法、趣味法、循序渐进法。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