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2
摘 要 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想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就应该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心理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这也是这样时代所发展的趋势。所以,怎样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疏导学生不良心理是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情绪管理 有效开展
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的身体、心理发展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的素质,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时,应该如何进行情绪管理,让学生可以适应社会以及自已发展的变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小学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否可以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一、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就算小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的复杂生活,但他们的教师、父母以及周围的人都在给他们形成一个事实,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让小学生体会到了生活的压力以及竞争的压力,让一些学生对现实世界充满了困惑以及未知的恐惧。只因如此,很多学生会产生一些无法适应的心态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再加上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发达的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体的信息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
(二)家庭原因
当前我们国家的城市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而这种独生子女化造成了很多家庭的教育失衡以及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康。这是因为家长普遍对孩子都过分的关爱,只是不断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和过分的保护,很多事都代孩子保办,让孩子在生活方面缺少独立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此外,独生子女也造成了家长对孩子产生了太高的希望,希望孩子不单在学业上有所优秀的表现,还想让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艺术特长,而为了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给孩子带来心理、身体上的两方面的压力。
(三)学校原因
长期困扰教育工作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而且这已成为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当前,在小学生在心理压力的来源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的负担过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快,小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且素质教育仍未落实,学校还处于重视分数,轻视能力的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包括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其最注重的也是考试的分数。而这种情况会让小学生疲于去应付,心理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学生过度用脑,机能下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让他们的学习信息和兴趣都有所下降,严重地还会产生焦虑、压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当这一些不良情绪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体育教学强化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学生从事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础条件,正常的智力可以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感知,并且可以从正面的方向去了解世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所以,体育活动更加不可缺少,因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综合发育,培养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以及逻辑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这些都证明了体育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健康以及智力的水平。
(二)情绪管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
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对于坚强意识的磨炼,体育教学的锻炼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克服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障碍和困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优秀的品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循环类的运动项目,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合理的设置具有相应难讲的锻炼项目,培养学生形成敢于拼搏、敢于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
三、在小学体育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
在对教材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照顾到学生的体育兴趣并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满足对现实体育的需求。在体育实际的教学中要尽量扩大选择内容的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开放式课的教学。比如,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而且游戏也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对一些有自卑感、比较内向的学生,多让这类学生参加集体的游戏体育活动可以让他们融入至集体。在游戏里,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的学生为了可以在集体比赛中得到好成绩,会相互帮忙、学习,形成有力的集体力量。
(二)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1.教师的心理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基础,课堂心理环境都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心理健康的何者教师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心理素质,且拥有较强的自我心理的调节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可以真诚的接受学生,理解并尊重每一个学生。
2.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即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学生的朋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关系带来的积极情感和合作支持的态度以及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因为体育教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其要求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要多于其他科目,这也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兴趣的激发。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动力。在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目标的创立、情境创设、价值追求等方法来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通过成功教学法或是快乐教学法来引起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喜爱,让学生养成体育习惯,产生良性心理的定势。在课的准备部分,可以多运用舞蹈、游戏、音乐等多种方法导入,让体育学习变得更加丰富。 举例说明:将体育活动场地划分为几个小角落——投掷角、跑跳角、体操角、探险角等等,并发动学生改造和利用身边的体育器材为小角增加内容。例如在儿童节快要到来时候,可以把一棵高高的小架子放到小角落里,并在架子挂满了各种小礼物,让学生自己去取,取的时候要跳跃才能拿到。这样的操作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孩子对体育的兴趣。
2.合作精神的培养
合作精神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合作精神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养成与人协作、合作的能力。为了他们今后学习、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举例说明: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斗球”的比赛。选择材质比较软的排球,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约5人左右。两两进行比赛,两组分别站在场地的两边,只用一个球,用这个球去攻击对方的组员,对方主要的任务是接球和避球,如果未能接住球被球碰触到了身体就算出局,看五分钟内哪个小剩下的组员最多,哪个小组就算获胜。这种小组的比赛可以有效的培养组员之间的合作精神,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4.竞争适应
体育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竞争性。竞争的结果会有胜利者的高兴和失败者的眼泪。但这些并不是竞争最生要的意义,实际上,重要的是竞争过程将让参与者有机进行各种心理体验以及心理方面的调整,还包括情绪方面的管理,这样可以为将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扎实的心理基础。
举例说明: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增加比赛的激烈性以及对抗性,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性别、技能、技术等方面的差异,采用“让距赛”、“让时赛”等等。在赛前要做好动员的工作,让学生可以建立起信心。比如组织小组间的接力跑比赛、个人间追逐赛,比赛的形式可以比成绩、技术、毅力。而且,学生都特别喜欢游戏,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给每个组一些器材,然后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教师分配的器材进行游戏(游戏自行设计),最后由全班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最佳设计奖和组织奖。这样的活动学生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设计出趣味性游戏,如开锁、救同伴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能更加自然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体育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充分发挥着体育育人的趣味性、创造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造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他们可以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明涛.小学体育教学科 学实践策略[J].小学教育.2008(05).
[2] 林锡江.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刍议[J].体育教学.2005(01).
[3] 曲毅.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4] 王臻鑫.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3).
摘 要 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想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就应该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心理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这也是这样时代所发展的趋势。所以,怎样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疏导学生不良心理是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情绪管理 有效开展
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的身体、心理发展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的素质,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时,应该如何进行情绪管理,让学生可以适应社会以及自已发展的变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小学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否可以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一、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就算小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的复杂生活,但他们的教师、父母以及周围的人都在给他们形成一个事实,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让小学生体会到了生活的压力以及竞争的压力,让一些学生对现实世界充满了困惑以及未知的恐惧。只因如此,很多学生会产生一些无法适应的心态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再加上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发达的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体的信息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
(二)家庭原因
当前我们国家的城市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而这种独生子女化造成了很多家庭的教育失衡以及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康。这是因为家长普遍对孩子都过分的关爱,只是不断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和过分的保护,很多事都代孩子保办,让孩子在生活方面缺少独立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此外,独生子女也造成了家长对孩子产生了太高的希望,希望孩子不单在学业上有所优秀的表现,还想让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艺术特长,而为了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给孩子带来心理、身体上的两方面的压力。
(三)学校原因
长期困扰教育工作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而且这已成为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当前,在小学生在心理压力的来源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的负担过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快,小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且素质教育仍未落实,学校还处于重视分数,轻视能力的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包括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其最注重的也是考试的分数。而这种情况会让小学生疲于去应付,心理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学生过度用脑,机能下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让他们的学习信息和兴趣都有所下降,严重地还会产生焦虑、压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当这一些不良情绪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体育教学强化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学生从事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础条件,正常的智力可以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感知,并且可以从正面的方向去了解世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所以,体育活动更加不可缺少,因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综合发育,培养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以及逻辑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这些都证明了体育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健康以及智力的水平。
(二)情绪管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
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对于坚强意识的磨炼,体育教学的锻炼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克服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障碍和困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优秀的品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循环类的运动项目,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合理的设置具有相应难讲的锻炼项目,培养学生形成敢于拼搏、敢于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
三、在小学体育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
在对教材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照顾到学生的体育兴趣并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满足对现实体育的需求。在体育实际的教学中要尽量扩大选择内容的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开放式课的教学。比如,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而且游戏也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对一些有自卑感、比较内向的学生,多让这类学生参加集体的游戏体育活动可以让他们融入至集体。在游戏里,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的学生为了可以在集体比赛中得到好成绩,会相互帮忙、学习,形成有力的集体力量。
(二)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1.教师的心理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基础,课堂心理环境都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心理健康的何者教师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心理素质,且拥有较强的自我心理的调节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可以真诚的接受学生,理解并尊重每一个学生。
2.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即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学生的朋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关系带来的积极情感和合作支持的态度以及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因为体育教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其要求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要多于其他科目,这也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兴趣的激发。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动力。在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目标的创立、情境创设、价值追求等方法来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通过成功教学法或是快乐教学法来引起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喜爱,让学生养成体育习惯,产生良性心理的定势。在课的准备部分,可以多运用舞蹈、游戏、音乐等多种方法导入,让体育学习变得更加丰富。 举例说明:将体育活动场地划分为几个小角落——投掷角、跑跳角、体操角、探险角等等,并发动学生改造和利用身边的体育器材为小角增加内容。例如在儿童节快要到来时候,可以把一棵高高的小架子放到小角落里,并在架子挂满了各种小礼物,让学生自己去取,取的时候要跳跃才能拿到。这样的操作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孩子对体育的兴趣。
2.合作精神的培养
合作精神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合作精神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养成与人协作、合作的能力。为了他们今后学习、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举例说明: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斗球”的比赛。选择材质比较软的排球,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约5人左右。两两进行比赛,两组分别站在场地的两边,只用一个球,用这个球去攻击对方的组员,对方主要的任务是接球和避球,如果未能接住球被球碰触到了身体就算出局,看五分钟内哪个小剩下的组员最多,哪个小组就算获胜。这种小组的比赛可以有效的培养组员之间的合作精神,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4.竞争适应
体育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竞争性。竞争的结果会有胜利者的高兴和失败者的眼泪。但这些并不是竞争最生要的意义,实际上,重要的是竞争过程将让参与者有机进行各种心理体验以及心理方面的调整,还包括情绪方面的管理,这样可以为将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扎实的心理基础。
举例说明: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增加比赛的激烈性以及对抗性,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性别、技能、技术等方面的差异,采用“让距赛”、“让时赛”等等。在赛前要做好动员的工作,让学生可以建立起信心。比如组织小组间的接力跑比赛、个人间追逐赛,比赛的形式可以比成绩、技术、毅力。而且,学生都特别喜欢游戏,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给每个组一些器材,然后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教师分配的器材进行游戏(游戏自行设计),最后由全班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最佳设计奖和组织奖。这样的活动学生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设计出趣味性游戏,如开锁、救同伴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能更加自然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体育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充分发挥着体育育人的趣味性、创造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造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他们可以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明涛.小学体育教学科 学实践策略[J].小学教育.2008(05).
[2] 林锡江.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刍议[J].体育教学.2005(01).
[3] 曲毅.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4] 王臻鑫.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