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在的单位最早是事业性质,在计划经济时负责黄河全河上下物资采购和储备; 2004年时根据国家政策转成企业,转型从事路面机械的销售代理; 2009年时,随着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量的增加,根据工作需要,又成立了事业单位。但因为有编制限制,只有一部分人员进到事业。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情况,才使我有幸能接触到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些心得体会,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所以,在整个社会看来,行政事业单位是代表着国家形象,管理着整个社会有效正常的运行。与企业单位不同的是,员工的工资靠国家财政拨款,在人事上是定员定编,在干部選拔上是服从上级分派。还有行政事业单位最主要的特征是在人事上几乎没有自主权。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体现出了较低的效应,表现出来的业务水平并不理想,主要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选拔机制不合理
除了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行政事业单位外,大部分单位的员工普遍学历低下,更不用说对自己所处的职位进行正规的学习和训练。在某项调查中发现某城市的工商部门中,有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以上文凭的职员不到百分之五,而社会上许多正规大学毕业的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却很难进入工商系统工作,原因是进这样的部门必须有很硬的社会关系,即使专业素养再高,也无缘这样的国家部门。所以这样的人才选拔就极大地影响了整体单位的专业素质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开发培养机制不合理
除了人才选拔机制不合理外,人才开发培养也是不合理的。新进职员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后,单位安排的职前岗位训练,大多与职工的个人需求、抱负和单位的目标不协调,不能真正学到履行单位职能需要的知识。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培训计划一般是外出培训,顺带旅游。在职工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对自身的业务培训反而更加放不到心上,难以达到单位的预期目标。所以,与人才开发培养机制的初衷相违背。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激励方式单一
在某些行政事业单位中,没有淘汰机制,一旦专业素养与道德素质差的人员进入这样的部门,终身任用,没有后顾之忧。长期以往,必然导致整个部门的职工素质不高,进而整体的工作效率不高。同时,对于基层职工,上级一视同仁,大家领着同样一份工资,薪酬确定的等级不明显,没有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存在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更谈不上了。没有竞争,哪来的进步呢。
(四)不健全的考核制度。现如今,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工资采取平均分配方式,并且考核方式不全面,
二、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企业单位的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单位进行劳动仲裁。
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并创造效益的制胜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是可创造性财富,推进人类进步的社会潜能,它不仅是当前我国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企业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我国先后推行了如奖勤罚懒、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实施“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等重大措施,使职工与企业的关系悄然变化,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一些企业结合国情,努力学习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技术,并在实践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切表明,改革劳动人事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当一名员工进入一个单位,经过人事部门必要的培训后,安排到一个岗位,完全由员工被动性地工作,自然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也就是说,对员工不仅安排工作,还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整,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三)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以人为本,多激励,少惩罚;多表扬,少批评;多授权,少命令,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四)在管理技术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完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科学手段。
(五)在管理手段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日常的信息检索、报表制作、统计分析多为人工进行,很难保证及时、准确,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系统、信息检索、报表制作、核算、测评、招聘等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
(六)在管理层次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为单位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的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应对来自国际上的竞争压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科学、系统、高效,能够有效激励和约束员工、汰劣引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要求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引进、借鉴优秀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所以,在整个社会看来,行政事业单位是代表着国家形象,管理着整个社会有效正常的运行。与企业单位不同的是,员工的工资靠国家财政拨款,在人事上是定员定编,在干部選拔上是服从上级分派。还有行政事业单位最主要的特征是在人事上几乎没有自主权。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体现出了较低的效应,表现出来的业务水平并不理想,主要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选拔机制不合理
除了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行政事业单位外,大部分单位的员工普遍学历低下,更不用说对自己所处的职位进行正规的学习和训练。在某项调查中发现某城市的工商部门中,有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以上文凭的职员不到百分之五,而社会上许多正规大学毕业的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却很难进入工商系统工作,原因是进这样的部门必须有很硬的社会关系,即使专业素养再高,也无缘这样的国家部门。所以这样的人才选拔就极大地影响了整体单位的专业素质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开发培养机制不合理
除了人才选拔机制不合理外,人才开发培养也是不合理的。新进职员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后,单位安排的职前岗位训练,大多与职工的个人需求、抱负和单位的目标不协调,不能真正学到履行单位职能需要的知识。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培训计划一般是外出培训,顺带旅游。在职工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对自身的业务培训反而更加放不到心上,难以达到单位的预期目标。所以,与人才开发培养机制的初衷相违背。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激励方式单一
在某些行政事业单位中,没有淘汰机制,一旦专业素养与道德素质差的人员进入这样的部门,终身任用,没有后顾之忧。长期以往,必然导致整个部门的职工素质不高,进而整体的工作效率不高。同时,对于基层职工,上级一视同仁,大家领着同样一份工资,薪酬确定的等级不明显,没有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存在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更谈不上了。没有竞争,哪来的进步呢。
(四)不健全的考核制度。现如今,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工资采取平均分配方式,并且考核方式不全面,
二、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企业单位的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单位进行劳动仲裁。
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并创造效益的制胜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是可创造性财富,推进人类进步的社会潜能,它不仅是当前我国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企业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我国先后推行了如奖勤罚懒、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实施“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等重大措施,使职工与企业的关系悄然变化,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一些企业结合国情,努力学习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技术,并在实践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切表明,改革劳动人事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当一名员工进入一个单位,经过人事部门必要的培训后,安排到一个岗位,完全由员工被动性地工作,自然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也就是说,对员工不仅安排工作,还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整,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三)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以人为本,多激励,少惩罚;多表扬,少批评;多授权,少命令,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四)在管理技术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完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科学手段。
(五)在管理手段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日常的信息检索、报表制作、统计分析多为人工进行,很难保证及时、准确,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系统、信息检索、报表制作、核算、测评、招聘等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
(六)在管理层次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为单位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的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应对来自国际上的竞争压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科学、系统、高效,能够有效激励和约束员工、汰劣引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要求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引进、借鉴优秀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