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操垫“八步”教学法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新授课教学中,利用体操垫平放面的对角线、竖立面的宽度、高度,有效地解决蹬跨、转体探肩的动作重点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循序渐进地将动作结构分成“八步”进行分解教学,使学生有趣、有效地掌握完整的动作技术。
  关键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体操垫 ;八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8-0063-02
  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常规教学中,教师一般以设置障碍物来解决蹬跨、转体探肩的重点,突破变向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的难点。由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技术复杂、环环相扣,加之学生对动作概念的模糊,一堂课下来,部分学生不易较好地掌握动作技术。笔者通过多堂教学实践,利用体操垫平放面的对角线、竖立面的宽度、高度,有效地解决蹬跨、转体探肩的动作重点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一课时即可较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又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巧用体操垫,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亮点
  整堂课选用的体操垫,手段鲜明,既做到安全、科学、高效的使用率,又用出了花样、用出了精彩、用出了创意,为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巧用垫子游戏的设计
  课前将体操垫折叠以间隔3m、间距5m的形状,按四列横队平放在地上,每块垫子上放一个篮球。课的准备部分设计“抢车位”的游戏,先围绕垫子“8”型慢跑,抢到车位后,开车绕“8”型运球继续抢车位。激发学生运球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球性,同时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协调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2.巧用垫子解决重难点
  在常规的教学中往往利用障碍物解决重难点,但很难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采用垫子平放面的对角线、竖立面的宽度、高度,既能有效突出解决蹬跨、转体探肩的重点,又能突破变向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同时“八步”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将教材的教学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科学、有效、快速地掌握动作技术。先徒手练习,再进行持球练习;先单个动作练习,再进行连贯动作练习;先单个技术的学习,再到技术的应用,都无不体现了科学性、递进性和逻辑性。
  3.巧用垫子设计课课练
  在课课练阶段,巧用垫子结合篮球设计了丰富有趣的课课练,如持球仰卧起坐、球上俯卧撑等,学生不仅提高篮球的专项素质,而且又激发学生对练习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垫子进行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
  第一步:复习原地换手运球(图1)。要求:将垫子平放在地上,练习者左右开立站在垫子前沿的两侧,看教师各种信号、手势等,做原地换手运球,同时双脚稍蹬地做左右交替侧弓步,身体左右摇摆,体会按拍球的位置及假动作吸引的方法。
  第二步:徒手变向跨步(图2)。要求:将垫子平放在地上,练习者两脚开立与垫子同宽平行站在垫子的下沿方,先重心移至右侧,手双掷球敲右大腿两次后,右脚向垫子左上角方向跨出,同时双手执球在两脚之间压腕三次球,并同时喊“右右左左左”口令。本练习重点体会蹬跨转体的脚上动作。
  第三步:原地变向上步原地运球(图3)。要求:将垫子平放在地上,练习者两脚开立与垫子同宽平行站在垫子的下沿方,先重心移至右侧,原地低运球两次后,突然按拍球的右后上方,使球经自己体前右侧反弹至前方,同时右脚向垫子左上角方向跨出,右手尽量触垫,左手原地低运球三次,并喊出“右右低低低。本练习重点体会蹬跨、转体探肩的动作技术要领。
  第四步:正面竖立垫子,变向上步原地运球(图4)。要求:将垫子面向练习者竖立在地上,练习者两脚开立与垫子同宽平行站在垫子的后面,先重心移至右侧,原地低运球两次后,突然按拍球的右后上方,使球经自己体前右侧反弹至前方,同时右脚向垫子左上角方向跨出,左手原地低运球三次,并喊出“右右低低低”。其目的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变向运球动作模型。
  第五步:侧立垫子,变向上步原地运球(图5)。要求:将垫子侧立在练习者前方,练习者两脚开立与垫子同宽平行站在垫子的后面,先重心移至右侧,原地低运球两次后,突然按拍球的右后上方,使球经自己体前右侧反弹至前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蹬跨,上体向左转,侧肩尽量与垫子同高并前压挡住垫子,同时换左手低运球。此练习重点解决探肩不明显的问题。
  第六步: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加速。要求:将垫子面向练习者竖立在地上,练习者体前变向换手后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左脚跨出并用力蹬地加速,从垫子的右侧突破。其目的是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时机及用力的方向与大小。
  第七步:过人桩(图6)。要求:防守者面对练习者右手侧平举,练习者先向防守者左侧假动作,迅速体前变向从防守者臂下蹬跨、转体探肩变向运球并加速推进。其目是体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重心要低、要快。
  第八步:连续体前变向运球。要求:四块小垫子为一小组,间距5m正面竖立,统一由慢走连续做体前变向运球练习开始,接着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水平分,自己决定速度连续做体前变向运球。练习目的是尝试用左右手变向运球,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技术应用的展示。
  参考文献:
  [1]周书梅.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之“八步”教学法[J].体育教学,2012(3).
  [2]余立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这个类型的问题更多的是编排在数学奥赛内容里。现在在复习内容中出现,而且只是很小的一节,我认为,教材编排在此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这几个题的解法,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的数学问题;同时也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同样策略也需要不断积累,但不管解决什么数学问题,特别是复杂的数学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树立一种意识——走一步看一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然而有效的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必需的。但这种讲授应是不越位的师生互动中的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怎样才能体现教师的“教”既到位、又不越位,学生的“学”要到位、又不放任呢?我认为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空间,留出足够的余地,使教学
[案例背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训练总是以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不断体会策略的作用,并有意识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最有利于引发学生不断深入的思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是学生最喜欢和最感兴趣的。在课堂教学中,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最近
摘 要:2018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拓展校园文化,让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拳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大推进了教育部和武管中心实施的“武术进校园”的进程。目前学校武术内容缺少的正是民间传统武术看重的根基和核心——攻防技击和功法练习。笔者全面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在武术教学中引入民间传统武术——赵氏擒拿,制定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为“武术进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民间传统武术;
有幸,笔者在三年内分别三次执教《圆明园的毁灭》。很巧,三次执教都设计了读写结合内容。当然,笔者没有重复,而是进行了三次不同的设计,现将三次读写结合做一比较,为探讨读写结合抛砖引玉。   一、即兴抒情,注重思想表达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情感丰富、内蕴深刻、激扬着爱国情感的篇章。初读,笔者就爱不释手,因为其激情澎湃,气势如虹;再读,爱又添上几分,因为其语言优美,字字珠玑;三读,已是欲罢不能,
摘 要:体操垫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运用频繁,使用方法简单有效,甚至在很多项目中可以作为替代品使用,加之轻便、安全,因此受到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关键词:体操垫;武术;教学;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3-0067-02  一个偶然的机会准备了一節名为“武术-防身术”的体育公开课,课上将体操垫作为教具贯穿始终,使整节体育课生动活泼
为切实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掀起全校师生体育运动的热潮,2005年,经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多次研究和有关专家的反复论证,以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跳绳”为突破口,挖掘练习功能,探索科学方法,我校研制开发出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新兴集体运动项目——“多人连锁跳短绳”。  集体竞赛项目“多人连锁跳短绳”属花样跳中的一项创新项目,是在单人原跳短绳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和人数,由传统的单人跳扩展到集体多人的连
品词析句,指的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情味和表达技巧。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设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读写的角度看,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所有课文都是经过专家鉴赏、甄别过的。可以说,每篇课文都是学生阅读、习作的文本典范。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教学就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我市凝聚各级地方政府和教研部门、学校力量,整体协调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打造体育教师队伍,从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整体提高与骨干队伍建设相结合  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基本保障,也有助于骨干的产生;同时,骨干队伍的形成又有利
摘 要:在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结合网球的特点将其渗透在篮球的球感与运球练习中,达到提升球感,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进而提高篮球技能水平与实战能力。  关键词:网球;球感;运球;篮球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2-0072-01  《体育教学》杂志2018年第11期中董琪老师发表了《巧用矿泉水瓶练习篮球技能》的文章,董老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