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二言诗”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同事刘姐忽然找到我,莫名其妙地问:“你听说过二言诗吗?”
  “二言诗?”我奇怪地重复,“我只听说过五言诗、七言诗,要是一首诗是二言诗,那一共才几个字呀?”
  “说得是呀。”刘姐说,“我们家小超他们班,这学期搞了一个古代诗词鉴赏比赛,每天上课前由一个同学到前面给全班讲一首古诗词。”
  “这个活动好呀,以前我上学的时候班里也搞过,我总是选一首最长最难,别人都不知道的诗,好好卖弄一下。”我迫不及待地打断刘姐的话。
  “我也是这么想的。后天就该小超讲了,可昨天我问他准备得怎么样,他却说要讲一首二言诗,这首诗一共才八个字。本来他就不善表达,就这八个字,要讲五分钟,这不是急死人吗?更主要的这是口试,算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我叫他赶紧改一首,他还不干,这可怎么办呀?”
  我想了想,试探着问:“小超一向挺听话的,这次他是不是不知道重要性。”
  “所以我来找你,你帮我去劝劝他。”
  说起来小超是我平时很喜爱的孩子,他今年上六年级,又高又瘦,性情很腼腆,每次见到我都是不好意思地,含糊不清地问一声“李老师好。”小超不是那种聪明伶俐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听了刘姐的话,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超图省事,拿一首最简单的诗应付过去。本来嘛,对于不善言辞的他来说,当然希望说得越少越好。我觉得应该帮帮他。
  吃了晚饭,我来到刘姐家,小超一见我,脸马上红了,他可能已经猜到了我的来意。我索性开门见山地说:“小超,让我看看你那首二言诗。”小超从屋里拿出一本有些破旧的《幼儿学古诗》,翻到了《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在这简单的八个字下面是注释和译文:
   (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狩猎生活的二言诗,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诗。)
  译文: 砍下竹子做弓背,
  紧系两端作弓弦,
  用力射出土弹丸,
  猎取野兽作美餐。
  我看后问他:“你为什么选这首诗?”
  “喜欢。”
  “喜欢?可这首诗太简单了吧?”
  “小时候,回乡下奶奶家,表哥就带着我们做弹弓打鸟玩。”
  我开始有些明白小超为什么选这首诗了。原来这首诗寄托着小超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我不禁重新打量这个孩子,我头脑中忽然闪现了一个很棒的主意,既然小超在表达上不擅长,那为何不以奇取胜:略讲诗意,重点讲他为什么选这首诗,以及二言诗的独特之处。这种新颖的视角,一定能让人感到意外。我得意地把这个主意说给他听,谁知,他轻轻地说:“我原来就这么想的。”
  “你也是这么想的?”我不敢相信地追问。在我的印象里,这孩子很少有自己的主见,没想到自认为很高明的主意,他却早已经想到了。
  “嗯!”他肯定地回答。
  “那你和别人商量过吗?”
  “我们班老师开始看了我的诗也不同意,后来我把想法告诉她,她就同意了。”
  我看着站在一旁的刘姐,她也正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小超。我站起来,看着比我还高的小超,由衷地说:“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出了刘姐家,我不禁感慨,这简单的八个字,可能被我们大人误解为孩子偷懒、图省事,其实它折射出的却是一个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外形的变化,而内在的成熟却让我们很难捉摸。如果我们不去深入地了解、体会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慢慢地,我们和孩子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同时,如果我们一味地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孩子的想法,那么,淹没的将是他们的智慧与创造。
  几天后,我遇见了刘姐,她高兴地对我说:“小超的口试得了满分。从小到现在,这可是第一次呀。”
  我笑着回答:“但我敢打赌,这绝不是最后一次。”
  责任编辑/段冬梅
其他文献
孩子,特别是很小的孩子学会了骂人“王八蛋”,是使家长非常恼火,而又十分头疼的事。  我们在以前的《孩子嘴里的“王八蛋”》(《父母必读》1998年第8期)一文里谈到了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经常嘴里叨叨“wang ba dan”的事。当时是因为 “小孩子开始时有一个学习发音的阶段,往往先把一些音发出来,然后才被成人赋予某种意思。于是刚开始学说话的孩子说出的话常常不能让人理解。或者,更确切地说孩子自己想表达
期刊
父母必读:我们应如何预防儿童的感染性疾病?  曾教授:要想预防儿童的感染,首先要知道感染性疾病传播的三个环节。  感染性疾病传播有三个环节,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都会得到相应的控制。    1.控制感染源  (1)对感染人群的管理。比如说学生患水痘、猩红热,便不应该再去上学。一方面,有利于患儿自身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其他人感染的机会。  (2
期刊
“小孩打醋,直来直去。”是几十年前人们形容半大孩子干事儿的一句经典语言。提到它,我们脑子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幅缓慢的、匮乏时代的生活图景:在连自行车都很少的大街上,一个小孩左手拎着醋瓶子,右手紧紧攥着五分钱。他出了院门,往旁边一拐,进了一个脏兮兮的、门脸不大的副食店,踮起脚,费力地把醋瓶子和五分钱递上去,说一句:“三分钱的醋、二分钱的糖。”然后目不斜视地按原路回家交差。那时候,家长既没把干这活儿和独
期刊
期刊
人到异乡,有些原本很难的事会变得比较容易,例如开口说外文;也有些原本很容易的事反而变得很困难,例如以下我要谈的这件事。  葛瑞格第一次来台湾时,我带他去我工作的地方,他忽然想上洗手间,我想起我们的公共厕所为了卫生起见,都已使用蹲式马桶,而这个老外从来没有见过蹲式马桶,当然也没有使用过。于是我以当过幼教老师的细心和耐心,仔细地将如厕动作分解说明,讲解完毕还充满信心地告诉他:“你去吧!很简单的!”  
期刊
美国的小学十分重视鼓励孩子们阅读课外读物,让他们从小养成爱书、读书的良好习惯,以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学校规定,孩子们不得把课本带回家,却广泛开展“国家读书鼓励计划”活动,每月发一张读书记录表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填写每天读书的时间。如果每月学生读书的总时间达到了要求,学校就颁发给孩子一张比萨饼的奖券,凭奖券可以到任何一家比萨饼的连锁店领取到一个比萨饼。连续6个月都完成读书计划,可获得班里读书明星奖
期刊
小华1岁多了,妈妈觉得到了应该教会他自己大小便的时候了。可不知为什么,小华却很长时间都学不会,怎么也不肯去坐妈妈为他准备的小便盆,还是到处撒尿,甚至把屎拉到自己的小裤子里。妈妈是既生气又无奈。    树立卫生观念    一两岁的小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我两岁的小侄儿经常故意把小便淋在脚上,他觉得暖暖乎乎的,满好玩,有时还尿在他的小斗车里,拉着到处跑。  这使我不由想起了儿时用尿调河沙,造房
期刊
我出生在川西农村的一个大家族,在同辈中最小。同龄人皆是侄辈,大都对我敬而远之。生我时母亲体弱多病,不得不到县医院接生。稍懂点事后,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父母的回答和别的家长的回答也是同样——捡的,只不过我是从城里捡的,而其他小孩全是在河边捡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把我同他们区分开来。  大人们总是要我做好表率,总是呵斥那些在嬉戏中冒犯我的子侄。渐渐地,我也接受了这种观点——我与他
期刊
特别记录  宝宝在成长  我能做些什么?    宝宝会举手过肩抛球过1米;能自己完全独立地上下楼梯;不用大人扶,单足能站稳半分钟。  多带宝宝玩一些锻炼平衡、控制、协调能力的游戏。如走平衡木、金鸡独立。    会自己扣、解衣服扣子,还喜欢解下父母衣服上漂亮的扣子;会分左右穿鞋。  不要给宝宝买系带的鞋。教宝宝穿衣服的次序,启发宝宝想原因。    宝宝能把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时不洒不溢;可以
期刊
孩子对色彩的感知要远远早于对线条的理解,而色彩又能更强烈地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所以引导孩子进行美术活动应当从色彩入手。  通过着色小游戏,您可以引导孩子认识三原色(红、黄、蓝),怎样变出三间色(绿、橙、紫),还可以引导孩子认识什么叫对称,并体验色彩变幻的美妙,从而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更大的兴趣和无拘无束神奇幻想的能力。    扎染艺术画(2.5~3岁)    目的:巩固认识三原色,了解三间色的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