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面叫长命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北方面条,南方米饭。闽地不属于麦子的产区,基本不见种麦,闽人亦无吃面食传统。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做起面条来却毫不含糊,闽人能把面条做到最细最长,将南方人细腻的脾性固化在精致的面条上。
  面叫梭面,闽人向来不嗜好面食,对梭面却情有独钟,家居必备,它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批评爱摆花架子、华而不实之人,福州有句俗语:梭面未做架先摆。俗语的基础是大众化,足可见在大部分福州人的生活经验里,对梭面的制作工序了然于心。
  十多年前,母亲身板还硬朗的时候,经常会走街串巷,寻找闽都后屿人做的手工梭面,三五斤的买回家,再配上一二十只鸭蛋,包好,贴上红纸。今天是给大舅祝寿,送去的梭面叫“寿面”;没几天又是三姨家外甥女添丁,送去的梭面叫“福面”;几个月后是小舅家侄儿定亲,送去的梭面变成了“喜面”。
  过去,福州人“泡”梭面,断然少不了两粒鸭蛋,就像吃太平燕的习俗一样,鸭蛋谐音压浪、压乱,眼前的面,马上变成了太平面,如此礼遇,一年一度的生日不可或缺。正月前后,太平面更是隔三岔五出现于福州人的饭桌上。游子歸家团圆,吃一碗太平面,寓意居家平安;大年初一,吃一碗祝福吉祥安康;离家时,还是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顺风,牵起羁绊,记得常回家。
  泡梭面,除了细软溜滑的一束面,就是清鲜味美的汤,或多或少的几块肉只能算是点缀,半流质的样子。梭面细细长长,易煮易熟,好下口易消化,最合适妇孺病者吃,也有人称它为病号饭、健康面。
  为什么叫梭面呢?
  这和福州坊间传说有关。相传九天玄女为了给王母娘娘贺寿,煞费苦心准备贺礼,最后,她用智慧和灵巧的双手,精制出细如丝、长如发的线面。说福州梭面的创制得到九天玄女指点是有出处的。旧时,福州梭面手工业者都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他们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两旁悬挂对联,左边“金梭玉帛”,右边“牵丝如缕”,横批为“巧夺天工”。说的是金梭在编织玉帛过程中将纱线撒开去,就会出现牵丝如缕的奇观,凭此,纺织业者也将九天玄女奉为职业神。线面就是九天玄女撒向人间的神奇纱线,用梭子牵丝如缕一般做出来的面,当然叫梭面啰。
  梭面是由面团一步步拿捏和拉出来的,工艺讲究,步骤繁琐,每一步都花工耗力。看天吃饭,梭面成型必须经过日晒和风干,雨天湿度大,是梭面手工业者的休息日。制作梭面非常辛苦,两百斤的面,通常需要三个人,陀螺似的连轴转,一气呵成把面粉全部变成面。凌晨三四点时,加水搅拌优质面粉,和面、醒面,看天气的温度和湿度,加入一定比例的盐,通常天热多天冷少,控制在百分之三至八之间。面团揉透、揉熟后压平,切成手腕大小的粗条,再从头到尾一遍遍地抹粉捏成长条,大约到手指粗细时,成圈串起挂上撑面杆,放入面槽里,依靠地心引力,从20公分长自然垂到40公分,然后,一根撑面杆从两股面条中间穿过,平行架起,依靠地心引力再垂长一倍,让面条变成了竹箸一般细。这时,一人把两根撑面杆插入架子上的机关,扶稳,另一人手执撑面杆穿入两股面条之间,拉直,弓步,用腰腹之力,手臂均匀后摔,拉一回松一回,反复三五次,待直径细至0.6~0.7毫米时,梭面已成。这时候,便可以移到露天处上架晾晒。
  和面、揉面、松条、串面、牵面、拉面……这一道道的工序,没十个小时下不来。
  我采访过的制面师傅说,有太阳天气做的梭面,质量最好,经过暴晒后的梭面色泽洁白。手艺好的师傅拉出来的梭面,丝细似发,雪白如银,柔软且韧,入汤不糊,并且面头面尾的粗细基本一致。
  拉梭面要求技术精湛,不是随便什么人想拉就能拉成的。福州后屿、闽侯关源里都是传统手艺人较为集中的地方,拉出来的梭面也最为有名。
  现今的市场上,也有批量生产出来的机制梭面卖,细得整齐划一,可是质地松碎易断,入汤易糊,各方面都输手工打制的梭面。
  福州梭面不叫煮而叫“泡”,这是闽都人酷爱的高汤线面,体现出梭面作为地方风味小吃的独特性。
  整个流程是这样的:将一束梭面投入沸水锅里,竹箸拨散,煮一二分钟后,待梭面颜色由白变为透明,即可用竹箸捞起沥水放到瓷碗里。一般锅内水多为好,梭面有空间摊开,易熟,汤水亦不糊,而且,便于析出制作时的盐分。福州人泡的梭面都含有酒香,后来被我的一位舅舅点拨了一下,才知道这酒还有另一种妙用。往煮熟捞起的梭面洒一点老酒,用竹箸搅拌均匀,丝缕纠缠的梭面就不会板结成块。这时,便可腾出手取蒸好的肉汤来泡面。肉汤鸡、鸭、羊肉和猪上排都有,隔水蒸熟,汤清味醇,通常会加入水发的香菇、黑木耳、金针菜和任意一种海贝干,丰富其滋味。从这个角度说,福州泡梭面号称百汤百味,一点不假。
  这时,再看碗里,汤是汤,面是面,清清爽爽。恰如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云: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这当口,一箸挑起,含起再吸进嘴去,牙齿剪断,锦缎似的软滑柔嫩,嚼不粘齿,同时沁出高汤的鲜美。
  家里不可能天天备有肉汤,为了快速充饥或解馋,梭面还有一种应急吃法,干拌吃。煮熟的梭面捞起,加猪油、味精和老酒搅拌匀,吃起来也香滑有嚼头,别有一番滋味。
  制面师傅说,梭面最长可以拉到七八米。这好像是天下最长的面了,故又叫“长面”和“寿面”。福州语里,面与命谐音,那就是“长命”了,再将之与鸭蛋泡成“太平面”,两种意思相叠,那就是闽都地域最为吉利的贺寿食品了。
  闽东语系各地声调不同,但面和命都是谐音,八闽最北沿海的福鼎把这种谐音发挥到了极致。梭面在当地的寿宴上不可缺少,被称为长寿面。面一般在50厘米长左右,按当地风俗,若你身矮臂短,吃的时候就是站到椅子上夹也不能掐断。夹的时候,众人嘴里还要念念有词:这面很长!这命很长!如此一来,整桌人都表达了对寿星“长命百岁”的祝福。   记得是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福州的旧城改造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在鼓楼前门面窄窄的一家老铺,我吃过一碗蛏干羊肉泡面,汤没有腥膻,却满是羊肉特有的香醇,梭面滑嫩咀嚼有物。此后,对于泡梭面再也没有留过什么特别的印象。不知是因为食材不够地道,还是肚子见过的世面多了。
  福州人嘛,家里梭面常备,逢年过节以及一些特殊的日子,必须泡梭面。年复一年下来,再有机会与外地的美食相比,开始感觉做法过于单一,符号味太重,只是为了美好寓意而泡而吃,已经不是一种舌尖上的地道美味了。
  与中规中矩的福州人比起来,闽南人的确是“爱拼才会赢”,凡事敢为天下先。福州人唯恐泡糊泡烂的梭面,漳州人居然拿来炒。不仅当了主食、点心和夜宵,还端上了高档宴席的餐桌,乃至厦门“金砖会晤”欢迎晚宴都有它的身影。
  这道叫炒面线的菜肴,是漳州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为宴席必点的主食。炒面线要做到不糊不焦,除了技巧外,还要掌握好火候。
  做这道菜,首先要炸面线,这得有真功夫。鍋里的油热到约六成时放入面线,看到浅咖啡色时捞起,放到沸水里烫去表层的油腻。经过这道处理,一则面线定型,二来和福州人一样忌讳寿面断线,过水后面线能回软,避免生硬被炒断。因为面线柔韧绵长不易断,闽南各地也是以此借喻平安长寿。
  漳州地区盛产海鲜,配料通常有虾仁、海蛎、鱿鱼及剔骨的鱼片,切丝的香菇、红萝卜和青菜也不会少。主料和配料在油锅里炒好后,还得加入高汤稍稍焖煮收汁,使各种食材的味道得到进一步的融合。炒面线油而不腻,劲翘爽口,令人满口鲜香。
  因为广受大众喜爱,如今,闽都很多餐馆也纷纷“引进”了这道菜肴。
  面线在闽南人手里,或远离水,或与水纠缠在一起,像制作细长的面线一样,拉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二十多年前,出差漳州,和朋友去当地著名的小吃店,平生第一次吃闽南传统早餐面线糊。朋友是个人来熟,刚进店,熙熙攘攘的店里,这头递香烟,那头问好,满场熟络。
  都说,没吃过面线糊,就不算到过闽南。看那炉头上的大铝锅热气氤氲,锅里灰褐色的汤羹里,一截截透明的面线在游动。依此推测,煮面线糊的面线一定得手工打制,而且必须工艺精湛。若不,那么熬着,早化成一锅糊了。
  一大早的,我崇善清淡,在朋友的指点下,我只要了虾仁和卤蛋做配料。坐下来等待的时间里,朋友推介起面线糊来。
  面线糊吃的是汤头。猪大骨入锅中火炼制,加小块鸭肉,也可用鳗鱼头代替,以虾、蚵、蛏、贻贝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肉烂捞起,留下汤做面线糊。开锅后,把捻断的面线放入浓汤,然后盐巴调味、葱头增香,加湿番薯粉勾薄芡,并不停推勺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坐于炉火上小火继续烧。
  这还只是糊,尚无配料。配料是面线糊的重头戏,它琳琅满目摆于案桌,卤肠、醋肉、虾卷、虾仁、焯猪肝、小芋头、炸排骨、炒花生米、卤蛋、炒香菇、各种鱼煎……大概有十几二十种,直挑得人眼花缭乱。
  面线糊端了上来,还有油条和菜粿。我的那碗,除了自主要的配料,店家在碗里又撒了葱花和胡椒粉,一时辛香四溢,看似糊却喝得清清爽爽,与福州的鼎边糊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朋友告诉我,闽南人通常把面线糊作为早点和夜宵。这样的时候往往没胃口,选两三样自己喜欢的配料,嗞溜着一扫而光,无比过瘾。选取配料过多,风头也会盖过汤味,就不是面线糊的本味了。
  对一位吃货而言,那众多的配料还是充满诱惑力,等哪天胃口入乡随俗了,逐样都来一遍,在闽南的小吃店里饕餮一顿也是可能的。
  好的面线糊,首先面线必须久煮不糊,柔韧滑润,丝缕毕现;其次,面线糊的糊,讲究的是浓而不浊,糊而不烂;第三是面线糊的汤头要味道鲜美,配料要考究多样。
  等朋友买单时,店家说刚才有人付了。朋友开起了玩笑,这才多少呀!等晚上咱兄弟俩好生喝一顿,再有人来买就爽了。
  整个闽南地区都有面线糊,做法大同小异,配料变化而已。
  纵观八闽,山岭相隔,江河阻道,很难有一样手工制作的食材,能让从北到南的沿海县市都看得上,还可以通过迥异的烹饪方式,分别做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性菜肴,而且,其所承载的文化风俗几乎雷同。梭面,这九天玄女从天庭赐予人间的神品,或说是面线、线面就是这样的唯一。
  回头一想,不对呀!这面线糊像是个异数,它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长长的面线捻碎入锅。
  百思不得其解,我在漳州的面线糊传说故事里得到了解脱。
  都说,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一个叫罗甲村的小村庄。当地正遇灾年,村民穷得都揭不开锅。乾隆在一家秀才门口落了轿,村里人无不为之捏把汗。秀才娘子处乱不惊,她在橱柜里翻收出一些丰年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刺,洗净后熬出一碗汤,又从柜子里扫岀一把面线碎末和番薯粉,搅和着做出一碗面线糊。吃遍天下山珍海味的乾隆,感觉味道无比美妙,龙颜大悦,给了巧媳妇一笔丰厚赏赐。从此,面线糊的煮法传遍闽南各地。
  这面线糊却原来是灾年的产物,那样的时候,有东西能填肚子就不错了,岂有遑论长寿的心思。况且,面线糊只是价廉物美的早点和夜宵,人家就待在草根食品的位置上,也没想过要上正席呀。
  这面哩,还是南方人地道的长命面、长寿面,我们还将生生不息地吃下去,直至吃明白其间的人生三昧。
其他文献
初上京城  首次上北京是在1987年的元宵节。  春节刚过不久,我和立群兄奉命到文化部办事,因时间紧迫,就在元宵节的当天,从福州火车站买了站票就匆忙上路。从福州到北京特快列车开了两天两夜,我和立群兄也站了两天两夜,列车终于在两天后的凌晨抵达首都北京。  那年,北京天气出奇的冷。一下火车, 飘飘洒洒的小雪夹着西伯利亚的寒风扑脸而来,身子不禁打了个冷颤。好在首次到北京心是热的,多少抵御了些寒意。  初
期刊
清晨还满脸笑呵呵的天,不知為何突然一脸不快,从刚才四级的风力猛刮起七级大风,一阵紧似一阵。  此刻,正在海边行走。出门前没有看天气预报,只穿着单薄的衣服,无奈独自在肆虐的风中发抖,冷!适才的沉稳与淡定荡然无存。一路小跑着,躲着风的纠缠,想找一处温暖的地方避寒。可是这风却无孔不入,那样执着又热烈地追随着我,想甩也甩不掉。索性就伸长脖子,握紧拳头,挺起胸膛,勇敢面对。如此,感觉不再那样冷了。  路过一
期刊
从小生长在南门海边的缘故,对南门湾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儿时的生活情景,犹如电影蒙太奇叠现在眼前,勾起片片回忆与眷念。  海边的童年时光  每到夏天,对生活在南门海边的男孩子来说,海边就是他们的娱乐世界。天刚刚露出鱼肚白,满载小剥皮鱼归来的罾船在真君宫前靠岸,不一会儿又是从澳岬尾灯捕船过驳来小舢板,一个浪头打过来,鱼多多少少会被刮到海里,小孩子们急忙抄起手里的网兜猛捞。捞少了自己吃,捞多了还可上市场
期刊
2018年10月14日上午,在漳州古城孔庙广场举行林语堂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杨骚文学馆开馆仪式。  参加仪式后,我骑自行车回家,路上想,这三个文学馆其中的两位作家,许地山与杨骚,都是我的校友,校友者,曾在同一学校工作或学习过的一群人之称谓也。许地山曾于1911年和1917年在漳州一中的前身汀漳龙师范简易科、省立二师任教,杨骚则于1918年从省立第八中学(也是漳州一中的前身)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
期刊
我把楼梯房换了电梯房,从破旧的小区搬到有电梯的新小区。因买的是期房就先租住在小区前期楼房里。一切都改善了,不用爬楼梯了,过条马路就有超市,早点起来还有一个农贸市场在不远处欢腾着。只是我租住的新楼设施没有跟上,信箱还没安装,好在买我房的人信箱继续让我用。毕竟不方便,要跑一段路。后来信箱安装了,我喜出望外,把通讯地址全换了新小区的。那天,新小区的邮差G到我楼上送邮件,四本书和一张稿费单。G看去四五十岁
期刊
在非洲西部高原上,土壤十分稀少,且幾乎长年不下雨,很不适合植物生长。然而,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却生长着一种奇怪的树——龙血树。说龙血树奇怪,主要是指它奇怪的外形——高高的树干上面连着很多密密麻麻的树枝,它们交织在一起,树枝上是绿色长条状叶片,叶片密密麻麻地长在树枝顶端,且树枝和叶片呈漏斗状向上逐渐展开,远远看去就像一把遮阳伞。  其实,龙血树把自己长成伞状,是为了适应加那利群岛长年不下雨的恶劣环境
期刊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亲人团聚的重要时刻。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身处异乡的游子们乡愁越来越浓,回家过年几乎成为每个人心中最大的愿望。  今年是我离乡背井第20个年头。这些年里,父母盼望我回家过年,与我期待回家过年一样,成为每年春节前讨论最多、意见分歧最大的话题,最终的结果是打了将近四折。  近日,正当我和妻子盘算今年带孩子们回家过年的时候,陈年乡愁被刷屏的《啥是佩奇》提
期刊
从2018年8月份开始,我几乎在每天傍晚,吃完晚饭后,都会从家里出来,到江滨路逛上一段,美其名曰:散步。每次散步时,都会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散布在江滨路的两旁。有的缓缓而行,悠闲自在,形散神也散;有的快步疾走,有如赴会;有的边走边甩手,形同醉汉。各色人等,不一而足。我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散步。缓行有缓行的理由,疾走有疾走的好处,但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健康。  最近我使用了微信,看到微信里转载最
期刊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称之“七雅”“七俗”,前者为士大夫修心养性的媒介,后者是平常人的开门七件事。俗是物质基础,雅是上层建筑,没有基础,哪来建筑,所以茶虽居末位,却是生活的必需品。  茶能催生许多事情,“朋友来了茶当酒”,茶一泡开,话题随之而来,古今多少事,都付茶谈中。  云霄是开漳故郡,茶文化源远流长。  小时候经常喝茶。晚饭后,姑妈撤去碗盘,祖父开始结账,我们各就各位,完成各自的
期刊
维基百科大致上这么描写: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美国传教士伍丁就已经在鼓岭建了第一座别墅。自此,常年平均最高气温不超过30℃的鼓嶺,就成了洋人们在福州的第一避暑选择。到了1935年左右,这里已经有了300多栋避暑别墅,除此,还有教堂、游泳池、万国公益社、夏季邮局等。  维基百科作为资料性搜索引擎,正经严肃是必要,却也因此少了那个人性化的,感性的故事。  “KULIANG,KULIANG!”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