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收益,更是与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紧紧相连。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电力资源需求量日益提升,进而显现出很多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然而目前在电力基建管理中尚且存在制度、管理、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电力安全生产规范如何应用在电力基建管理中。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的电力需求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致使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由于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中具有较为鲜明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特征,导致电力安全生产作业出现了诸多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无法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抓手。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和国家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本条件。
1、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1.1、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电力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扩大,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也在探索中推进,但目前的管理制度尚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部分基建工程的管理条款规定过于笼统,责任划分不到位,须进一步明确细节;虽然各级电力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有一部分规定并没有落到实处,基建生产工作存在应付、敷衍安全规定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奖惩制度力度不够,有些基建项目中,对于破坏安全生产制度的施工人员并没有相应的惩罚制度或者惩罚力度较小,违规成本较低,对于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并且达到一定安全指标的施工人员或施工小组,也没有明确规定激励措施。
1.2、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
从目前电力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表面上看,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制定了自己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责任逐渐合理明确。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很多企业仍然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严重形式化,没有付出足够的人力、精力和财力来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甚至,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认为在当今智能电力系统下,电力潜在安全问题不会有大概率发生,没有进行全面深度的试验研究,对突发危险没有提前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的发生了电力系统意外事故,工作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检查出故障的原因。电力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有匹配的生产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安全生产管理不会为电力企业直接创造价值,但又碍于社会对电力安全的关注,所以有些企业往往只要求了安全生产,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这样并没有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没有强制性的政策监督,也没有专门的设备检测维修人员和风险预估人员,以至于电力设备的定期检修、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等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
2、提高电力生产安全运行的方法
2.1、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是其建设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电力工程虽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危险,这就需要一项安全管理工作来保证其顺利生产,但是当前很多电力建设工程企业没有重视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这就很容易为施工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对此,需要工作人员投入更多的重视。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所制定的预防措施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落实。安全管理者需要牢牢把握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重视,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在进行施工工作之前,需要明确安全管理工作者自身的职权范围和所负责的区域,从而让安全管理者自身的安全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培养。陈文平曾在《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中指出,“电力建设工程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需对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提高监督管理
首先,监管人员要更加注重规范操作和安全管理。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制度制定、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逐步提高监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其成为企业应用标准化作业的抓手。其次,创新监督方法。电力企业应结合标准化作业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确定监督者或部门的监督职责与形式。譬如,在预防安全风险的层面上,电力企业监督者必须结合风险预测结果,确定监督重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监督管理的实效性与有效性。譬如,将监测装置搭载在电力生产设备上,通过数据监测的方式,帮助监督者结合数据变化情况,确定电力生产管理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此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2.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重新梳理重点防火部位,形成目录清单。二是明确设备专责人就是重点防火部位的责任人,是开展预防工作的主体。三是标准化重点防火部位的标志、警示牌和消防器材。四是按照《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相关内容要求,对重点部位的防火措施进行细化,按周期和职责分工分解到各级岗位的日常工作、定期工作和专项工作中并保证常态化开展。五是把防火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纳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部列入公司级的督办流程。六是优化重点防火部位的应急处置方案,做到标准化、可操作、有实效。七是根据方案编制每个岗位的应急处置卡,大卡上墙、小卡随身。八是标准化应急物资贮备和库房管理。九是分类分级标准化全年的演练计划。十是创新方法,认真开展演练,做到熟练掌握、用之能战。
2.4、落实法律法规
电力施工企业在发展中,要注意不断完善自身的施工工作,落实各种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国家制定的各种标准和法律能够严格执行。电力企业需要在获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之后开展施工,在实际施工时,也需要落实安全生产的条件,使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者自身的各种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对企业自身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的工作加以明确,严格实行责任落实制度,使电力工程施工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电力施工企业需要选取合格的项目负责人,而这些项目负责人需要对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负以全责。通过层层签定安全生产协议,让所确定的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并且设置一些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来进行工程安全管理。通过安全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每天或者定期進行生产工具的检查,随时发现质量不合格、设备老旧等工具,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保障生产机械的正常工作。在次日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将一些施工危险点告知施工人员,让其及时进行处理。
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关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时代,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变得尤为紧迫,企业领导者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标准作业的基本要求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重新建构培训机制、安全管理制度与监督方法,使标准化作业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应用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飞.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及管理策略[J].科技风,2020(06):178.
[2]任东红.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的探讨[J].电力设备管理,2020(02):82-84.
[3]马洪波,张晓虹.县域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策略与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5):60-61.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的电力需求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致使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由于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中具有较为鲜明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特征,导致电力安全生产作业出现了诸多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无法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抓手。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和国家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本条件。
1、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1.1、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电力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扩大,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也在探索中推进,但目前的管理制度尚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部分基建工程的管理条款规定过于笼统,责任划分不到位,须进一步明确细节;虽然各级电力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有一部分规定并没有落到实处,基建生产工作存在应付、敷衍安全规定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奖惩制度力度不够,有些基建项目中,对于破坏安全生产制度的施工人员并没有相应的惩罚制度或者惩罚力度较小,违规成本较低,对于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并且达到一定安全指标的施工人员或施工小组,也没有明确规定激励措施。
1.2、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
从目前电力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表面上看,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制定了自己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责任逐渐合理明确。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很多企业仍然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严重形式化,没有付出足够的人力、精力和财力来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甚至,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认为在当今智能电力系统下,电力潜在安全问题不会有大概率发生,没有进行全面深度的试验研究,对突发危险没有提前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的发生了电力系统意外事故,工作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检查出故障的原因。电力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有匹配的生产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安全生产管理不会为电力企业直接创造价值,但又碍于社会对电力安全的关注,所以有些企业往往只要求了安全生产,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这样并没有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没有强制性的政策监督,也没有专门的设备检测维修人员和风险预估人员,以至于电力设备的定期检修、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等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
2、提高电力生产安全运行的方法
2.1、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是其建设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电力工程虽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危险,这就需要一项安全管理工作来保证其顺利生产,但是当前很多电力建设工程企业没有重视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这就很容易为施工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对此,需要工作人员投入更多的重视。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所制定的预防措施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落实。安全管理者需要牢牢把握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重视,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在进行施工工作之前,需要明确安全管理工作者自身的职权范围和所负责的区域,从而让安全管理者自身的安全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培养。陈文平曾在《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中指出,“电力建设工程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需对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提高监督管理
首先,监管人员要更加注重规范操作和安全管理。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制度制定、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逐步提高监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其成为企业应用标准化作业的抓手。其次,创新监督方法。电力企业应结合标准化作业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确定监督者或部门的监督职责与形式。譬如,在预防安全风险的层面上,电力企业监督者必须结合风险预测结果,确定监督重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监督管理的实效性与有效性。譬如,将监测装置搭载在电力生产设备上,通过数据监测的方式,帮助监督者结合数据变化情况,确定电力生产管理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此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2.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重新梳理重点防火部位,形成目录清单。二是明确设备专责人就是重点防火部位的责任人,是开展预防工作的主体。三是标准化重点防火部位的标志、警示牌和消防器材。四是按照《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相关内容要求,对重点部位的防火措施进行细化,按周期和职责分工分解到各级岗位的日常工作、定期工作和专项工作中并保证常态化开展。五是把防火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纳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部列入公司级的督办流程。六是优化重点防火部位的应急处置方案,做到标准化、可操作、有实效。七是根据方案编制每个岗位的应急处置卡,大卡上墙、小卡随身。八是标准化应急物资贮备和库房管理。九是分类分级标准化全年的演练计划。十是创新方法,认真开展演练,做到熟练掌握、用之能战。
2.4、落实法律法规
电力施工企业在发展中,要注意不断完善自身的施工工作,落实各种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国家制定的各种标准和法律能够严格执行。电力企业需要在获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之后开展施工,在实际施工时,也需要落实安全生产的条件,使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者自身的各种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对企业自身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的工作加以明确,严格实行责任落实制度,使电力工程施工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电力施工企业需要选取合格的项目负责人,而这些项目负责人需要对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负以全责。通过层层签定安全生产协议,让所确定的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并且设置一些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来进行工程安全管理。通过安全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每天或者定期進行生产工具的检查,随时发现质量不合格、设备老旧等工具,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保障生产机械的正常工作。在次日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将一些施工危险点告知施工人员,让其及时进行处理。
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关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时代,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变得尤为紧迫,企业领导者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标准作业的基本要求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重新建构培训机制、安全管理制度与监督方法,使标准化作业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应用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飞.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及管理策略[J].科技风,2020(06):178.
[2]任东红.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的探讨[J].电力设备管理,2020(02):82-84.
[3]马洪波,张晓虹.县域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策略与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