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创新 勇担责任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到2014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这十年,对于每个媒体、每位个人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程。这是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十年,这是传媒生态、传播手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中国之声十年走过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传媒变革的缩影。
  十年,我们行走在变革的路上
  从延安诞生之日起,中央电台的第一套节目一直是中国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广播频率,是国家电台的主频率,代表着国家电台的形象和地位,包括《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小喇叭》等屹立多年的品牌栏目都是在第一套节目播出,七十多年来始终肩负着传递国家大政方针、引导舆论、关照民生的媒体责任。
  进入21世纪,在“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思路下,中央电台启动频率专业化改革,将第一套节目改版为新闻综合频率。2004年1月1日凌晨3点55分,中国的上空开始出现一个全新的呼号——中国之声。改版后的全天节目以新闻为主体,主要功能目标是“集散天下新闻的总平台,解读重大新闻的思想库”,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迎来第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
  2008年8月25日,中国之声再度启动大刀阔斧的新闻改革,在业界开创“板块+轮盘”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新闻播报样态,追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传播速度和及时“解读、点评、追问”的新闻思想高度。中国之声新一轮改革在传播理念、内容定位、节目形态、编排方式、传受互动等诸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快捷”“权威”“深度”“独家”成为中国之声的新标志。
  针对中国转型期信息鱼龙混杂、思潮泥沙俱下的现状,中国之声于2011年10月8日启动新一轮改革,提出国家电台新闻频率应担负的六大责任:“专一、专业做新闻”“促政通谋人和,搭建党和政府同人民大众桥梁”“追寻真相,推动国家、社会、公民进步”“追求真理,构建主流价值观”“服务大众,坚持人性、人本、人文”“记录中国,建设国家级声音档案”,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中国国家新闻广播。
  十年回望,我们始终把增强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根本途径,主动顺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传媒业发展新趋势,科学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探索出一条遵循传播规律、符合广播特点、紧随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从综合频率到专业新闻频率,从录播到全天候直播,从传统广播到新媒体,中国之声坚持创新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新闻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使国家电台的传播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十年,我们见证每一个新闻现场
  十年,中国之声与时间竞速,带领听众穿行在新闻的世界。无论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还是在人迹罕至的边陲荒岛;无论是在乡情浓郁的田野村落,还是在贫困落后的山乡僻壤;无论是在国内救灾抢险的第一线,还是在国际重大事件的最前方……哪里有重要新闻,哪里有鲜活素材,哪里就有中国之声记者的身影,哪里就有中国之声的声音。
  在突发和灾难事件中,广播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得更为充分。当电视不能收看、报纸无法送达、网络失去互联、手机信号中断时,广播成为唯一能够传播信息的通信工具。在灾难降临之后的日日夜夜,天空中的电波甚至等同于生命通道。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数十万旅客和车辆滞留途中,众多县市电力中断、交通中断甚至供水中断。从1月21日开始,中国之声打破既定节目编排,推出不间断特别直播节目《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在冰雪灾害肆虐的十余天里,以最及时的报道、最有效的服务、最充分的互动,为受灾群众服务,为滞留旅客服务,为通电、通路、安民服务。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国震动,世界震惊。中国之声立即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当天19点整,推出24小时不间断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连续22天,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凸显了广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50余名记者通过海事卫星电话随时连线、第一时间发回救援及抢险进展,中国之声成为全国听众尤其是灾区群众获取相关信息最快捷的途径。
  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神舟飞天、嫦娥探月、重测珠峰、南极科考、金融危机、气候谈判……中国之声始终紧随时代步伐,用声音记录并传播中国声音,予人信心,给人力量。一批批记者克服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突进现场、坚守一线,以英勇的壮举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以无畏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敬重。
  十年,我们探索和挖掘真相
  十年,中国之声严守舆论监督阵地,积极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社会难点,积极促进问题解决、社会和谐,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行“铁肩担道义”的承诺。
  十年间,中国之声平均每年播出与舆论监督相关的新闻3600多条,大量独家稿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比如2004年3月播出的连续报道《假药流进北京城》,揭露了药贩子、生产厂家以及医院之间的非法利益链条;报道《河北农民工讨薪不成服毒自杀》,农民工家人获赔26万元;报道《南京市民热议梧桐被砍,城市建设遭遇两难处境》,南京市政府全面调整政策;报道《吉林干部送钱强征农民耕地》,政府出面纠正错误做法,还农民自主选择权;《3·15特别调查:一针一万的天价医疗费》,患者医药费全部得到退赔;《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教学楼里打地铺》,报道第二天学生全部搬入宿舍楼……
  这十年,涉及社会安全的公共危机事件发生频率加快、復杂性增加,中国之声在关注社会热点时,着力创新传播方式,开设了《央广新闻热线》《央广求证》等栏目,回应百姓密切关心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并通过客观公正的采访调查为听众去伪存真、答疑解惑,切实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减压器”和“稳压阀”的作用。在多次热点事件中,中国之声让真相还原,让真理传播,强力提升国家新闻广播的权威特性和责任形象,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作用。   十年,我们守护民生与梦想
  十年,我们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始终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工作常态,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生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了解掌握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需求。
  中国之声持续推出“走转改”系列采访活动,从领导干部到编辑、记者、主持人全体动员,上百个“走转改”采访团的足迹遍布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4个省市区,深入地方县市的贫困村寨实地采访,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对话,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多次以记者身份,走进田间地头、车间,面对面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永远充满活力、蓬勃兴旺。
  十年,我们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冰天雪地的黔西北高寒山区,中国之声记者徒步走进与外界隔绝的梅花山深处,反映当地群众的燃煤、饮水、用电难题;中国之声报道乌蒙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方方,并为他联系外界的大医院进行救治。中国之声真诚为听众服务,主持人向菲连续三次劝服潜逃在外的杀人嫌疑犯自首投案,《千里共良宵》等节目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安慰和生活的希望。
  中国之声积极树立公益形象,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独创公益报时新形式,联合全国性公益组织,依托公益项目和公益行动,邀请“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慈善大使王振耀、篮球巨星姚明等人进行公益报时,营造健康向上的公益环境,传递关爱互助的公益理念。同时,中国之声通过“爱心助盲”“母亲邮包”等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传递温暖与关爱。
  十年,我们展现思想的锋芒
  十年,我们勇敢突破广播提供信息服务、休闲娱乐的固有形象,让广播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媒体。当社会舆情日趋呈现多元复杂的状态时,中国之声在节目中理性思考,独立发声,牢牢掌控主流媒体话语权。
  为拓展新闻节目的评论深度,提升国家电台的舆论引导力,中国之声自2009年以来,建立了庞大的专家库,培养了一支高质量的观察员队伍,邀请国内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传媒人士甚至部委发言人,点评事实,解读新闻,与中国之声新闻工作团队共同打造具有央广特色的新闻评论,包括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中宣部原副部长龚心瀚,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的巴曙松,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等,都被纳入中国之声的解读评论平台。通过将动态新闻播报与观察员的新闻解读结合,使得中国之声的新闻观点和评论信息量大、分析深入、评说精彩、导向正确。
  此外,中国之声积极拓展信息触角:与交通、公安、民航、气象、地震、安监等多个国家应急系统实时连接,与覆盖全国的记者站、中国广播联盟以及报纸电视媒体资源共享,与覆盖全球的数十家华语广播密切合作。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关注的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而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和中国与世界的同步脉动,站在华人视角、站在全球高度,传递中国的思维和价值观。
  十年砥砺奋进,中国之声始终牢记肩负的媒体责任和时代使命,用智慧、汗水谱写了新闻事业的壮丽篇章。中国之声的实践表明:主流媒体的改革空间巨大,只要尊重传播规律,找准定位,锐意变革,就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站稳脚跟,形成主流媒体的强大舆论引导合力,从而为社会公共舆论建设积极服务,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这对我们未来新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中国之声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当前,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变革,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群体多以网络为主渠道获取信息,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元,主流媒体的舆论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遭遇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顺应时代变化,进一步改革创新,务求实效。我们要强化陣地意识,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把占领新兴媒体舆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抢占舆论制高点。
  首先,始终坚持新闻立台,是媒体立足之本。
  中国之声近年来推进的新闻改革,注重发挥广播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优势,奠定了新闻节目在全台的重要地位,形成品牌节目和强势播出,有效提升了中央电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未来,中国之声将继续强化新闻立台,增强反应速度、解读深度、话题温度。针对社会热点,密切关注社会舆情,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引导、深度引导,帮助人们澄清模糊认识、划清是非界限。
  其次,大力提升媒体公信力,是媒体生存之基。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急速的社会变革使媒体生态格局也出现了结构性转变。调查显示,传统媒体公信力已不具往日绝对优势地位,新媒体影响力上升明显。特别是传媒业有某些过度、过分、失衡、失控等现象,影响了新时期媒体的健康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之声将把新闻事业当做公信事业,让新闻事业在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运行。未来,中国之声将牢牢把住事实和导向两大关口,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核实新闻线索,冷静调查新闻真相,坚持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敢打主动仗,客观报道新闻事实,务必求真实、求准确、求权威,用行动实践“以责任赢信任”的价值理念。
  再次,加快推进媒介融合与战略转型,是成功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网上舆论工作已成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体传播快、覆盖广、接收便捷的优势不复存在。人人拥有媒体、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已经来临,传播逐渐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多向交互式传播转变。因此,要想在新时期的传媒竞争中抢占话语权,顺应潮流、推进媒介融合与战略转型是大势所趋。
  2013年是中国之声的“新媒体年”,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的粉丝量和影响力都稳居电台类媒体微博第一名,影响力位居中央媒体官方微博一线阵营。新时期,中国之声需要进一步更新传播理念,彻底摒弃原来靠互联网“二次传播”“二元传播”的理念,形成“多元传播”新格局。面对网络、手机短信、IPTV等新媒体和移动3G、4G新技术的冲击,我们要转换思路、主动出击,根据自身特色和新媒体特性创新报道观念,整合新闻资源,继续开拓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等传播阵地,并通过手机广播、手机视频等新的传播模式来延伸媒体产业,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之声必须大力推进新媒体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掌握新媒体特性、适应新媒体环境、把握技术发展趋势的新型人才,包括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内容、人力、技术、管理、渠道、终端、品牌等多方面实现融合,并按照新兴媒体的规律与特点进行经营和管理,让传统广播在多媒体信息业态拓展上迈出新步伐。
  回顾过去,我们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满怀、深感责任重大。中国之声走过十年,今天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站在时代的高度,承担起国家、社会、公众赋予的责任,成为社会发展的瞭望者,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其他文献
据美国传媒类杂志《MediaLife》网站报道,2013年,美国在线广播大受欢迎,在线广播收听人数剧增。2013年第三季度,潘多拉(Pandora)递送了42亿小时左右的音乐,创下了有史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潘多拉(Pandora)的广告收入也增长了36%,至1.443亿美元,是订阅收入的两倍。  潘多拉(Pandora)收益大增,竞争对手也开始更新他们的产品。iTunes(苹果公司最热门音乐软件)和
期刊
主题策划:中广协会广播(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 本刊编辑部  栏目主持:韩 丽 刘浩三 吕晓虹  编者按:快乐传递正能量,以娱乐为介质,以文化为灵魂,引领娱乐广播前进方向。这是广播人对娱乐广播的感悟。  《广播电视简明辞典》(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对于广播的作用是这样表述的:广播可以“起到沟通信息、普及教育、提供娱乐、服务大众的作用”。那么,如何界定娱乐广播呢?我们是否可以这样
期刊
【摘 要】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两位年轻人创作的广播特写《蒂姆·基和果戈理的外套》获得2013年度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大奖(以下简称麦鲁利奇奖)、2013年欧广联的新人奖和2013年意大利奖。麦鲁利奇奖的评委称这个作品是“广播特写中的甜品”。作者蒂姆·基进入果戈理的世界,用果戈理荒诞不经的风格来进行自己的探索。本文从结构、语言等多方面,赏析作者如何运用广播手法再现古典文学作品从而赢得现今听众的青睐。 
期刊
近日,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与新浪微博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出微博收视指数,为电视媒体从社会化传播的维度开展节目评估、营销传播提供标准化分析工具。  双方此次战略合作将基于各自的优势资源,围绕新浪微博讨论数据,推动微博收视指数等标准化产品,结合电视节目收视数据,为电视媒体业界全面、深入地分析电视节目的社交化传播效果及全媒体传播整合效果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  新浪微博与CSM此次战略
期刊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的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既给广电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2014年3月20日至22日,第22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4)在北京举行。本届CCBN以“融合高速网络,领航新媒体时代”为主题,旨在加速推进广电融合网络的宽带化,进一步提高广电聚合化生产效率、立体化传播能力和智能
期刊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面临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推出微信互动平台和手机客户端,本文据此详述两者与传统广播及互动的功能和不同点,阐明在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只有与新技术融合才能获得生机。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智能手机 微信 客户端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某大商场,摆放收音机的柜台变成了智能手机专柜,最便宜的智能手机不足千元;在某品牌汽车上,装收
期刊
【摘 要】新闻娱乐脱口秀作为当今流行的脱口秀节目形态,满足了大众获取信息和娱乐休闲的双重需求。中国的新闻娱乐脱口秀可利用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与时事新闻两相对照,制造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幽默效果,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此外,古代民间笑话亦属中国式新闻娱乐脱口秀尚待开掘的宝藏。  【关键词】脱口秀 人文历史元素 借古讽今 古代笑话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脱口秀的发展  脱
期刊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多方面影响社会,间接促使中国交通广播的产生和发展。1991年以来,中国交通广播在探索频率专业化、媒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交通广播模式”,引领、推动着中国广播的变革和发展。本文试通过梳理中国交通广播发展历史,力图分析、总结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交通广播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广播 城市化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自2004年举办第一届广播娱乐译析研讨活动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来,广播娱乐节目收获了一批优秀的节目,涌现出了许多难得的娱乐人才,并在不断探索娱乐广播创作理念的过程中,拓展了娱乐节目创新的路子。  【关键词】创优 人才 理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初,娱乐节目作为一股时兴的热潮,由电视至广播在我国内地蓬勃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广协会广播文艺委员会于20
期刊
主题策划: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本刊编辑部  栏目主持:张 彩 刘逸帆  编者按:当今世界,没有哪项事业可以不需要相互学习,与时俱进。建设媒体、发展媒体也是不断借鉴与创新的永恒运动,而借鉴与创新需要摒弃任何偏见,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广播媒体而言,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台湾虽然地域不大,但经济发达,信息化和国际化程度高,在此背景下的广播发展也多有特点。本期《特别策划》栏目中辑录的数篇文章,就对此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