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缺乏应有的主动选择权,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针对我国在国民基础教育方面提出的新的课程标准,以及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各中学都在积极创新,改革原有的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便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法”则是众多创新方法之一,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情景教学法”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进而继续研究“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情景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65-02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
所谓“情景教学法”,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学生创设出贴近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接受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教学情景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的教学情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创设的情景要有针对性、有价值、有深度,并且有助于课堂教学;②创设情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内心活动,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紧密结合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尽量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③创设的情景要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找出教学的关键点。
“情景教学法”能够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性等能力的提升。“情景教学法”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十分广泛,“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作用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情景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和理论更加直观、更加形象、更加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1],拉近了学生与抽象知识间的联系,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进程中。
其次,“情景教学法”很好的融合了“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并将其再次应用到实践中”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具体教学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梳理知识体系,并且对于“知识源于生活,理论源于实践”的说法具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有利于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有助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分析
1.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创设教学情景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其教学的中心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解决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困惑。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应当充分利用周围的可用资源,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并最终改善课堂教学现状是创设教学情景的重要任务。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可以从周围的资源中进行深入挖掘,找出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因素,并利用其创设出具体的、意义深刻的教学情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
物理教材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材料依据,因此,教师在挖掘周围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放在物理教材上,通过其中的图片、实际案例、生活现象等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曲线运动一章的平抛运动一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播放一段关于平抛物体的动画(可以是平拋球,也可以是其他),在动画播放过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总结动画中关于平抛运动的特点,并就此展开课堂教学。
2.通过问题讨论创设教学情景
在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问题讨论环节,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促进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在问题讨论环节中,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一个问卷测验,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基础资料进行摸底,进而根据测验结果的统计将学生按照一定的特性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有几点注意:①组内成员数量要适当,且人员数量要均衡;②人员构成要做到全面,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进而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组内进行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相互作用一章的摩擦力一节,在教师做完摸底测试并进行合理分组之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周围的可用资源,并在地板上进行推动,并陈述具体的推动效果,进而根据学生陈述的结果继续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在地板上的推动会有不同的效果?”。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讨论结果自由发言,并可在小组之间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
3.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教学情景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知识并非是易于描述、易于表达的,因此,可以通过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从而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难于描述的现象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易于理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章,由于人为很难精确地呈现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情形,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制作出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画效果,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具体特征如何。进而根据学生在动画播放之后的发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纠正其中不正确的地方,同时还要加强重点内容的讲解。通过情景的设定,既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2]。
三、结语
高中物理课堂的“情景教学”模式不仅是对教学方式的丰富和改善,也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团队性的提升。本文从“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创设教学情景;通过问题讨论,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教学情景”三方面提出“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对整个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燕.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法新探,2010,11:45
[2]曹海仙.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1,05:32-33
【关键词】情景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65-02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
所谓“情景教学法”,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学生创设出贴近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接受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教学情景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的教学情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创设的情景要有针对性、有价值、有深度,并且有助于课堂教学;②创设情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内心活动,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紧密结合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尽量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③创设的情景要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找出教学的关键点。
“情景教学法”能够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性等能力的提升。“情景教学法”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十分广泛,“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作用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情景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和理论更加直观、更加形象、更加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1],拉近了学生与抽象知识间的联系,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进程中。
其次,“情景教学法”很好的融合了“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并将其再次应用到实践中”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具体教学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梳理知识体系,并且对于“知识源于生活,理论源于实践”的说法具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有利于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有助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分析
1.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创设教学情景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其教学的中心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解决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困惑。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应当充分利用周围的可用资源,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并最终改善课堂教学现状是创设教学情景的重要任务。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可以从周围的资源中进行深入挖掘,找出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因素,并利用其创设出具体的、意义深刻的教学情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
物理教材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材料依据,因此,教师在挖掘周围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放在物理教材上,通过其中的图片、实际案例、生活现象等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曲线运动一章的平抛运动一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播放一段关于平抛物体的动画(可以是平拋球,也可以是其他),在动画播放过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总结动画中关于平抛运动的特点,并就此展开课堂教学。
2.通过问题讨论创设教学情景
在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问题讨论环节,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促进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在问题讨论环节中,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一个问卷测验,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基础资料进行摸底,进而根据测验结果的统计将学生按照一定的特性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有几点注意:①组内成员数量要适当,且人员数量要均衡;②人员构成要做到全面,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进而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组内进行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相互作用一章的摩擦力一节,在教师做完摸底测试并进行合理分组之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周围的可用资源,并在地板上进行推动,并陈述具体的推动效果,进而根据学生陈述的结果继续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在地板上的推动会有不同的效果?”。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讨论结果自由发言,并可在小组之间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
3.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教学情景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知识并非是易于描述、易于表达的,因此,可以通过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从而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难于描述的现象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易于理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章,由于人为很难精确地呈现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情形,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制作出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画效果,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具体特征如何。进而根据学生在动画播放之后的发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纠正其中不正确的地方,同时还要加强重点内容的讲解。通过情景的设定,既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2]。
三、结语
高中物理课堂的“情景教学”模式不仅是对教学方式的丰富和改善,也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团队性的提升。本文从“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创设教学情景;通过问题讨论,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教学情景”三方面提出“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对整个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燕.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法新探,2010,11:45
[2]曹海仙.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1,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