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现代足球之所以在中国发展相对滞后,与中国儒家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有较大的关系。本文试图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比较、分析,以使足球运动在我国更好的开展及普及,尽快的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中国足球 推动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繁衍生自息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光辉灿烂的儒家文化,这对于中华民族团结和融合,生存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体育运动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足球运动更是体育运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国古代就产生了足球运动,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生活节奏缓慢的小农社会,称之为“蹴鞠”,是一种以娱乐和表演性为主旨的游戏性质的休闲活动方式。而现代足球运动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充满强烈扩张与征服精神的时代,并发展完善于欧美崇尚进取、竞争的文化氛围,产生并成熟于商业社会。
综上所述,二者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比赛方式、比赛目的等诸一方面无一相同。本文试从儒家文化的内容和内涵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总结出它关于体育运动方面的理念并与现代足球运动所倡导的理念进行比较,以找出二者存在的那些难以融合的地方,并分析给出建议。
一、儒家文化的内容与内涵
在关于体育运动方面,早期的儒家教育虽然主张文武兼修,但却不强调强体健身的训练。儒家倡导“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观,以实现儒家“仁”的理想。“内圣”修身重“道”,“外王”经世重“器”,若二者均衡发展,本无缺陷。但儒家人生哲学的重心在“内圣”,认为“仁”是人的内在本体,人性本善,仅靠“内圣”便能成仁,“外王”只是“内圣”成“仁”后的必然逻辑结果。这样,从儒家思想的源头便滋生出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重道轻器、重理性轻实践必然导致重文轻武思想的产生。一千多年来,中国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视武学为不齿,社会上的佼佼者无不埋头咬文嚼字,除了拿笔之外,几乎不从事任何体力活动,虚弱被奉为有涵养和生活悠闲的标志。在儒学创立之初,培养精英还包括御、射二项体育活动,后来这些课程被抛弃,其结果是一代又一代弱不禁风的中国精英们潜心苦读。
二、足球运动的内涵
西方体育强调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如田径、游泳、球类游戏等无不体现出人与自身能力、与对手与大自然的抗争,展现了人类不断开拓、进取、超越现实与创造未来的搏击精神,它象征着西方文化的“士兵哲学”。《奥林匹克宪章》的著名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不只体现了人们用体力与意志来表征的运动精神,西方科学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科学活动强调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奥林匹克运动也强调体育运动为整个人类服务;科学活动强调为科学而科学……奥林匹克运动也强调为运动而运动。”无论是西方科学还是西方体育,都根源于西方文化土壤,是将“理想主义”转变为现实的生命力量,表现出不断向外超越的西方民族文化精神。
三、现代足球与儒家文化所各自所体现和倡导的理念比较
现代足球运动是对野性的极端热望和有力弘扬。它是一种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富有战斗性、对抗激烈的竞技项目。这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按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观点来看是一种典型的“蛮夷文化”,是我们“仁和”、“清静”、“无为”的思想所无法想象和难以接受的。
现代足球运动崇尚进攻和进取,它产生并成熟于商业社会。而商业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参加比赛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取得胜利。而受传统文化影响生存在小农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人却习惯于“与世无争”、“与人无争”,没有形成“敢为天下先”这种竞争和进取的概念。
现代足球运动要求足球俱乐部的建设在时间上和各级人才的培养上要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以期在球迷心目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中国儒家文化在实质上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哲学,它追求的短期效应,所以在俱乐部的建设缺乏连续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毫不重视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儒家文化对于现代足球运动来讲也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在如何遵守比赛规则,维护文明有序的球迷文化等方面应该从悠久的东方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西方国家正借鉴东方社会的经验对球员和球迷贯彻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来试图减少日益严重的足坛暴力事件。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中西足球运动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体能、技术和物质奖励等物化层面上,更主要的是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足球的悲哀在于缺乏对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价值认同,缺乏对足球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过度“异化”发展,球员成了金球的奴隶。事实上,我国运动员对足球运动的价值取向仍然停留在运动比赛这个时空上,注重“利益认同”,造成了对竞技体育价值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中西足球文化意识的认同与接轨是足球文化发展的必然。中国儒家文化应该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选择吸纳西方优秀足球文化扬弃民族文化中不适合文化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通过不断的整合,建立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钱文军.中国蹴鞠未发展成为现代足球的文化原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2] 杨树森.还孔孟义利观本来面目──兼论市场经济下对儒家义利观的批判与继承[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摘 要 现代足球之所以在中国发展相对滞后,与中国儒家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有较大的关系。本文试图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比较、分析,以使足球运动在我国更好的开展及普及,尽快的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中国足球 推动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繁衍生自息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光辉灿烂的儒家文化,这对于中华民族团结和融合,生存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体育运动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足球运动更是体育运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国古代就产生了足球运动,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生活节奏缓慢的小农社会,称之为“蹴鞠”,是一种以娱乐和表演性为主旨的游戏性质的休闲活动方式。而现代足球运动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充满强烈扩张与征服精神的时代,并发展完善于欧美崇尚进取、竞争的文化氛围,产生并成熟于商业社会。
综上所述,二者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比赛方式、比赛目的等诸一方面无一相同。本文试从儒家文化的内容和内涵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总结出它关于体育运动方面的理念并与现代足球运动所倡导的理念进行比较,以找出二者存在的那些难以融合的地方,并分析给出建议。
一、儒家文化的内容与内涵
在关于体育运动方面,早期的儒家教育虽然主张文武兼修,但却不强调强体健身的训练。儒家倡导“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观,以实现儒家“仁”的理想。“内圣”修身重“道”,“外王”经世重“器”,若二者均衡发展,本无缺陷。但儒家人生哲学的重心在“内圣”,认为“仁”是人的内在本体,人性本善,仅靠“内圣”便能成仁,“外王”只是“内圣”成“仁”后的必然逻辑结果。这样,从儒家思想的源头便滋生出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重道轻器、重理性轻实践必然导致重文轻武思想的产生。一千多年来,中国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视武学为不齿,社会上的佼佼者无不埋头咬文嚼字,除了拿笔之外,几乎不从事任何体力活动,虚弱被奉为有涵养和生活悠闲的标志。在儒学创立之初,培养精英还包括御、射二项体育活动,后来这些课程被抛弃,其结果是一代又一代弱不禁风的中国精英们潜心苦读。
二、足球运动的内涵
西方体育强调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如田径、游泳、球类游戏等无不体现出人与自身能力、与对手与大自然的抗争,展现了人类不断开拓、进取、超越现实与创造未来的搏击精神,它象征着西方文化的“士兵哲学”。《奥林匹克宪章》的著名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不只体现了人们用体力与意志来表征的运动精神,西方科学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科学活动强调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奥林匹克运动也强调体育运动为整个人类服务;科学活动强调为科学而科学……奥林匹克运动也强调为运动而运动。”无论是西方科学还是西方体育,都根源于西方文化土壤,是将“理想主义”转变为现实的生命力量,表现出不断向外超越的西方民族文化精神。
三、现代足球与儒家文化所各自所体现和倡导的理念比较
现代足球运动是对野性的极端热望和有力弘扬。它是一种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富有战斗性、对抗激烈的竞技项目。这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按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观点来看是一种典型的“蛮夷文化”,是我们“仁和”、“清静”、“无为”的思想所无法想象和难以接受的。
现代足球运动崇尚进攻和进取,它产生并成熟于商业社会。而商业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参加比赛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取得胜利。而受传统文化影响生存在小农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人却习惯于“与世无争”、“与人无争”,没有形成“敢为天下先”这种竞争和进取的概念。
现代足球运动要求足球俱乐部的建设在时间上和各级人才的培养上要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以期在球迷心目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中国儒家文化在实质上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哲学,它追求的短期效应,所以在俱乐部的建设缺乏连续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毫不重视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儒家文化对于现代足球运动来讲也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在如何遵守比赛规则,维护文明有序的球迷文化等方面应该从悠久的东方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西方国家正借鉴东方社会的经验对球员和球迷贯彻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来试图减少日益严重的足坛暴力事件。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中西足球运动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体能、技术和物质奖励等物化层面上,更主要的是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足球的悲哀在于缺乏对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价值认同,缺乏对足球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过度“异化”发展,球员成了金球的奴隶。事实上,我国运动员对足球运动的价值取向仍然停留在运动比赛这个时空上,注重“利益认同”,造成了对竞技体育价值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中西足球文化意识的认同与接轨是足球文化发展的必然。中国儒家文化应该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选择吸纳西方优秀足球文化扬弃民族文化中不适合文化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通过不断的整合,建立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钱文军.中国蹴鞠未发展成为现代足球的文化原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2] 杨树森.还孔孟义利观本来面目──兼论市场经济下对儒家义利观的批判与继承[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