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他为陶渊明写传记、整理陶渊明作品编成《陶渊明集》并作序、在《文选》中收录陶作,对陶渊明有着全面的认识。萧统因为与陶渊明志趣爱好相投、品德人格相通、受到隐逸之风的影响以及二人文学观趋于一致,所以他对陶渊明的为人和作品都很推崇。在萧统之后,陶渊明在文学史中的崇高地位逐步确立。
【关键词】:萧统;陶渊明;全面认识
一、萧统对陶渊明的全面认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年人,是著名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在当时,陶渊明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价值并没有被人发现,颜延之的《陶征士诔》盛赞陶之人品,但对其文学只有“文取指达”的简单评介;南朝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其《诗品》中只将陶渊明的作品列为“中品”;刘勰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并没有提到陶渊明。到了南朝齐,萧统不仅认识到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还推崇陶渊明的人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对陶渊明有着全面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萧统撰写《陶渊明传》,叙述了陶渊明的性格、爱好、志趣及生前轶事。通过具体事件的记述表达了萧统对其人格的景仰,《陶渊明传》虽然不是最早的关于陶渊明的传记,但它是现存同类资料中最完备的陶渊明传记。《陶渊明传》对关于陶渊明的史和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如新增了檀道济劝他出仕刘宋一朝并送以粱肉,渊明麾而去之一事、“浔阳三隐”等事迹,写出了陶渊明的直率、安贫乐道、好饮酒等特征。使陶渊明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化,有助于后人研究陶渊明其人。
2.萧统主持编撰的文学总集《文选》,共收录陶渊明九篇作品,包括八首诗和《归去来兮辞》。首先,从数量上来说,翻阅《文选》发现,选录作品最丰盛的时代是晋代,共有250篇,占据《文选》总篇目的三分之一,可见编者对其重视的程度。在两晋时代《文选》选录的作家中陶渊明的作品选录数量占第四位(所有入选的晋代作家共有45位之多)。可见萧统对陶渊明的重视程度。其次我们从萧统选录陶渊明作品的题材上来看,八首诗分属于行旅诗(两首)、挽歌诗(一首)、杂诗(四首)、杂拟诗(一首)。因为《文选》是部多代文学总集,收录宗旨自然是在有限的篇幅内选取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或者开创一种新的文体风格的作品。陶渊明善于写诗歌、辞赋、散文,而《文选》中大部分收录的是陶渊明的诗歌,可见萧统认为陶诗更能代表陶渊明的文学成就。陶渊明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题材——田园诗,这给当时枯燥、僵化的东晋诗坛带来了新的生机。陶诗古朴而又自然,把日常生活及对人生的思考作为写作的对象,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昭明太子能够突破出身、门第观念的偏见,对于小小“彭泽县令”有着独具慧眼的认识,实属不易。
3.萧统还把陶渊明作品搜集整理编成《陶渊明集》,是第一位为陶渊明的诗文作品编集并为其作序的人。萧统在《陶渊明集序》这样评价陶的作品:“其文章不群,辞采惊拔,跌宕昭彰,读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萧统对陶作第一次从深度和广度上全面挖掘,并给予客观的评介。对于陶渊明130余篇诗歌及辞赋、散文作品的流传有着不小的功劳。最初的《陶渊明集》为八卷本,后来北齐的阳休之又增补为十卷本(混入他人之作)。以上两个版本的《陶渊明集》均已失传。现存的最早版本是南宋末元朝初年的刊本。
二、萧统认同陶渊明的原因
萧统能够这么用力的开掘陶渊明的价值、重视陶渊明的作品,并作出公允的评价。其原因何在?下面做一简要分析:
1.志趣爱好相同,如同隔世的知音。陶渊明少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奠定了“性本爱丘山”的性格基调。《南史》中载:“昭明太子性爱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萧统与陶渊明都喜欢山水,向往自然之美。
2.在品德、人格方面有共通之处。陶渊明一生都在出仕与入世之间徘徊,辞官后,陶渊明下定决心再不出仕。有朋友曾经也劝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奈何自苦如此?”在晋宋之际的黑暗社会中,既要保持自身的高洁又要有所作为,实在很难。陶渊明最后从这种污浊的气氛中抽离出来,这是一种超然,是最风流的风流。萧统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性宽和仁孝”,又是佛教信徒,著有佛教论文《解二帝义》、《解法身义》。思想深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促使他倾心于陶渊明归隐的选择,钦佩他归隐的勇气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耿直。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这样肯定至善人格:“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萧统站在道家立场剖析陶渊明,“道”即自然,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存道”就是使自己的本性顺应自然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那个普遍追求精神极度自由、极度解放的时代,萧统自然也是其中一员,带着自己对陶渊明“至德”、“存道”的生命体验的感悟,与陶渊明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高度契合。
3.隐逸之风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崇尚老庄,主张以自然为宗的玄学思潮盛行。同样具有“镇痛”作用的佛教也流行开来。玄学和佛教助长了隐逸之风气。萧统生活在隐逸之风盛行的时代,本又钟情山水之间,加上道、佛思想的影响,自然也就崇尚隐逸之风。但是作为皇太子,位高而权重,脱离朝野及皇家身份而归隐山林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萧统虽然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文选》中选录的陶渊明的诗文以表达自然之趣为主题,有的篇目是描述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有的篇目是描写陶渊明躬耕生活的怡然自得,如《杂诗》其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一篇“宣言”。从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可以看出一个清高洒脱、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4.文学观趋于一致。陶渊明没有专列篇章阐明自己的文学观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他作品的特点来总结他的文学观。陶渊明的作品主要写普普通通的生活,来表达真挚的感情,是自然的一种流露。语言上不刻意讲究“炼字”,显得平淡自然。做到了“在平淡中见警策,于朴素中见绮丽”的效果。萧统的文学观也没有做具体的阐释,但在《文选序》中有所体现:“综错辞采,缉比文华”;在《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表述为:“文典而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萧统主张文学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陶渊明和萧统的文学观都主张作品要有真情实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萧统之后陶渊明文学史地位的被确定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陶渊明集序》对陶渊明的文学价值进行全面且富有深度的评价,《文选》及“文选学”的传播使陶渊明和他的作品在唐宋时代继续被认识、并得到朱熹等大家的弘扬。至此,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真正得以确立。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3] 俞绍初、许逸民,中外学者文选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8月第1版.
[4] 刘中文,论萧统对陶渊明的接受[J].求是学刊,2003年3月第2期.
[5] 王汇涓,论萧统对陶渊明的全面开发[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3期.
【关键词】:萧统;陶渊明;全面认识
一、萧统对陶渊明的全面认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年人,是著名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在当时,陶渊明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价值并没有被人发现,颜延之的《陶征士诔》盛赞陶之人品,但对其文学只有“文取指达”的简单评介;南朝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其《诗品》中只将陶渊明的作品列为“中品”;刘勰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并没有提到陶渊明。到了南朝齐,萧统不仅认识到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还推崇陶渊明的人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对陶渊明有着全面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萧统撰写《陶渊明传》,叙述了陶渊明的性格、爱好、志趣及生前轶事。通过具体事件的记述表达了萧统对其人格的景仰,《陶渊明传》虽然不是最早的关于陶渊明的传记,但它是现存同类资料中最完备的陶渊明传记。《陶渊明传》对关于陶渊明的史和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如新增了檀道济劝他出仕刘宋一朝并送以粱肉,渊明麾而去之一事、“浔阳三隐”等事迹,写出了陶渊明的直率、安贫乐道、好饮酒等特征。使陶渊明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化,有助于后人研究陶渊明其人。
2.萧统主持编撰的文学总集《文选》,共收录陶渊明九篇作品,包括八首诗和《归去来兮辞》。首先,从数量上来说,翻阅《文选》发现,选录作品最丰盛的时代是晋代,共有250篇,占据《文选》总篇目的三分之一,可见编者对其重视的程度。在两晋时代《文选》选录的作家中陶渊明的作品选录数量占第四位(所有入选的晋代作家共有45位之多)。可见萧统对陶渊明的重视程度。其次我们从萧统选录陶渊明作品的题材上来看,八首诗分属于行旅诗(两首)、挽歌诗(一首)、杂诗(四首)、杂拟诗(一首)。因为《文选》是部多代文学总集,收录宗旨自然是在有限的篇幅内选取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或者开创一种新的文体风格的作品。陶渊明善于写诗歌、辞赋、散文,而《文选》中大部分收录的是陶渊明的诗歌,可见萧统认为陶诗更能代表陶渊明的文学成就。陶渊明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题材——田园诗,这给当时枯燥、僵化的东晋诗坛带来了新的生机。陶诗古朴而又自然,把日常生活及对人生的思考作为写作的对象,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昭明太子能够突破出身、门第观念的偏见,对于小小“彭泽县令”有着独具慧眼的认识,实属不易。
3.萧统还把陶渊明作品搜集整理编成《陶渊明集》,是第一位为陶渊明的诗文作品编集并为其作序的人。萧统在《陶渊明集序》这样评价陶的作品:“其文章不群,辞采惊拔,跌宕昭彰,读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萧统对陶作第一次从深度和广度上全面挖掘,并给予客观的评介。对于陶渊明130余篇诗歌及辞赋、散文作品的流传有着不小的功劳。最初的《陶渊明集》为八卷本,后来北齐的阳休之又增补为十卷本(混入他人之作)。以上两个版本的《陶渊明集》均已失传。现存的最早版本是南宋末元朝初年的刊本。
二、萧统认同陶渊明的原因
萧统能够这么用力的开掘陶渊明的价值、重视陶渊明的作品,并作出公允的评价。其原因何在?下面做一简要分析:
1.志趣爱好相同,如同隔世的知音。陶渊明少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奠定了“性本爱丘山”的性格基调。《南史》中载:“昭明太子性爱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萧统与陶渊明都喜欢山水,向往自然之美。
2.在品德、人格方面有共通之处。陶渊明一生都在出仕与入世之间徘徊,辞官后,陶渊明下定决心再不出仕。有朋友曾经也劝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奈何自苦如此?”在晋宋之际的黑暗社会中,既要保持自身的高洁又要有所作为,实在很难。陶渊明最后从这种污浊的气氛中抽离出来,这是一种超然,是最风流的风流。萧统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性宽和仁孝”,又是佛教信徒,著有佛教论文《解二帝义》、《解法身义》。思想深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促使他倾心于陶渊明归隐的选择,钦佩他归隐的勇气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耿直。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这样肯定至善人格:“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萧统站在道家立场剖析陶渊明,“道”即自然,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存道”就是使自己的本性顺应自然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那个普遍追求精神极度自由、极度解放的时代,萧统自然也是其中一员,带着自己对陶渊明“至德”、“存道”的生命体验的感悟,与陶渊明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高度契合。
3.隐逸之风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崇尚老庄,主张以自然为宗的玄学思潮盛行。同样具有“镇痛”作用的佛教也流行开来。玄学和佛教助长了隐逸之风气。萧统生活在隐逸之风盛行的时代,本又钟情山水之间,加上道、佛思想的影响,自然也就崇尚隐逸之风。但是作为皇太子,位高而权重,脱离朝野及皇家身份而归隐山林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萧统虽然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文选》中选录的陶渊明的诗文以表达自然之趣为主题,有的篇目是描述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有的篇目是描写陶渊明躬耕生活的怡然自得,如《杂诗》其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一篇“宣言”。从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可以看出一个清高洒脱、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4.文学观趋于一致。陶渊明没有专列篇章阐明自己的文学观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他作品的特点来总结他的文学观。陶渊明的作品主要写普普通通的生活,来表达真挚的感情,是自然的一种流露。语言上不刻意讲究“炼字”,显得平淡自然。做到了“在平淡中见警策,于朴素中见绮丽”的效果。萧统的文学观也没有做具体的阐释,但在《文选序》中有所体现:“综错辞采,缉比文华”;在《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表述为:“文典而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萧统主张文学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陶渊明和萧统的文学观都主张作品要有真情实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萧统之后陶渊明文学史地位的被确定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陶渊明集序》对陶渊明的文学价值进行全面且富有深度的评价,《文选》及“文选学”的传播使陶渊明和他的作品在唐宋时代继续被认识、并得到朱熹等大家的弘扬。至此,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真正得以确立。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3] 俞绍初、许逸民,中外学者文选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8月第1版.
[4] 刘中文,论萧统对陶渊明的接受[J].求是学刊,2003年3月第2期.
[5] 王汇涓,论萧统对陶渊明的全面开发[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