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化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能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笔者基于教学实践经验,以小学教学生活化教学为视角,探究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生活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159-02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合现在教育改革之路,传统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脱离实际生活,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者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通过数学知识改造现实生活的能力,而小学生活化教学顺应了这一教育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力。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开展的实际意义
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被要求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为了有效践行此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有效运用于生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索解决难题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动手的能力,当学生通过努力解决了实际问题后,会获得成就感,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着直观感性的思维特征。数学作为基础性自然学科,通常以抽象理性见长,数学解题过程即是推理和逻辑思维结合的共同作用。教师有意识地将富有儿童趣味性的生活化素材导入数学课堂中,课本知识不但直观、形象和生动,还使教学增添了情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也符合小学生对事物具有直接感性认识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推動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3.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越贴近,学生越能主动地接受知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抽象晦涩的数学概念和原理都是数学家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得出的数学规律,每一个原理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数学现象。所以,生活素材与教学知识的有机融合,着眼于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是教育改革标准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与途径
1.教学生活素材的选取
小学生通过幼儿教育获得了一些知识体系及生活的经验。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数学知识点与小学生背景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整合,选取富有儿童趣味性的生活化素材。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到生活化素材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新课改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要求。数学素养除了达到常规教学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外,还包括思维品质、创造力、审美情趣等方面。同时,强调了学生能够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生活。因此,教师在生活素材的选取时,要基于教学内容要求进行全面的考虑。
2.创建生活情景化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提倡体验数学教学,即教师通过敏锐地捕捉和收集能为教学内容需要所服务的生活材料,有意识地将生活与数学教学活动紧密融合起来,并精心设计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富有生活化元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枯燥无味,易于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创建学生熟悉的情景,使他们体悟生活中处处见学问,从而使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自主思考分析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够实际解决生活难题。同时,教师将生活化元素导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实行生活化教学评价多样化
生活化教学评价机制,就是以传统课堂认知教学目标为重点转向正视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还包括学生情感、科学态度、思维能力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生活化教学评价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元化评价尺度,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摆脱出来,成为数学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同时,生活化评价体系的建立,使教学不仅重视最终的结果,更重视其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例如,教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及反映学习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小学数学教学,帮助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小学数学作为初级阶段的重要课程,自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盲目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思考和研究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及有效教学方法,希冀对同仁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求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7(26):25-26.
[2]吴小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 2005(12):62-64.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生活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159-02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合现在教育改革之路,传统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脱离实际生活,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者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通过数学知识改造现实生活的能力,而小学生活化教学顺应了这一教育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力。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开展的实际意义
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被要求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为了有效践行此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有效运用于生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索解决难题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动手的能力,当学生通过努力解决了实际问题后,会获得成就感,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着直观感性的思维特征。数学作为基础性自然学科,通常以抽象理性见长,数学解题过程即是推理和逻辑思维结合的共同作用。教师有意识地将富有儿童趣味性的生活化素材导入数学课堂中,课本知识不但直观、形象和生动,还使教学增添了情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也符合小学生对事物具有直接感性认识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推動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3.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越贴近,学生越能主动地接受知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抽象晦涩的数学概念和原理都是数学家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得出的数学规律,每一个原理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数学现象。所以,生活素材与教学知识的有机融合,着眼于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是教育改革标准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与途径
1.教学生活素材的选取
小学生通过幼儿教育获得了一些知识体系及生活的经验。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数学知识点与小学生背景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整合,选取富有儿童趣味性的生活化素材。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到生活化素材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新课改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要求。数学素养除了达到常规教学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外,还包括思维品质、创造力、审美情趣等方面。同时,强调了学生能够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生活。因此,教师在生活素材的选取时,要基于教学内容要求进行全面的考虑。
2.创建生活情景化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提倡体验数学教学,即教师通过敏锐地捕捉和收集能为教学内容需要所服务的生活材料,有意识地将生活与数学教学活动紧密融合起来,并精心设计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富有生活化元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枯燥无味,易于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创建学生熟悉的情景,使他们体悟生活中处处见学问,从而使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自主思考分析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够实际解决生活难题。同时,教师将生活化元素导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实行生活化教学评价多样化
生活化教学评价机制,就是以传统课堂认知教学目标为重点转向正视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还包括学生情感、科学态度、思维能力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生活化教学评价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元化评价尺度,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摆脱出来,成为数学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同时,生活化评价体系的建立,使教学不仅重视最终的结果,更重视其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例如,教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及反映学习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小学数学教学,帮助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小学数学作为初级阶段的重要课程,自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盲目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思考和研究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及有效教学方法,希冀对同仁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求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7(26):25-26.
[2]吴小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 2005(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