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瓜者言江苏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floodfo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院里通知我要以作者的身份做一个讲话,我就想假如把这个会比作一个西瓜产品的发布会,那么种瓜的王婆讲什么好呢?如果王婆讲真话的话,应该说我种的瓜又涩又苦,大家千万别买!但是这个话好像有点不得体,而且我看到在座的姜小青、倪培翔两位老总,他们是我这个产品的经销商,他们一定不同意。所以下面我就不自我谦虚了,讲另外两点意思。第一点,我是怎么会成为一个瓜农的;第二,我这个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我今年刚满70周岁,我现在坐地铁已经不要钱了,记得我刚到60周岁,我办了一张半价的公交卡,登上公交车一刷,刷卡机就大叫“老人卡”!我明白自己已经进入老年了。十年以后我就更老了,七十老翁何所求?梁启超给我们指出一条道路,他说老年人可以回忆往事,现在我先回忆一下往事。我一向把从事人文学科工作的人比作瓜农,他种的产品是西瓜,不能吃饱肚子,但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甜美。我这个人最初并不想种瓜,我最初的理想是种粮。种粮是什么意思?我指的是工科。我年轻时候是想学工科的,我觉得生产一个什么工业产品,更像种了五谷杂粮,可以直接充饥,直接果腹。可是时代让我改变了方向。去年我回母校苏州中学去和同班同学聚会,纪念我们上山下乡五十周年。1966年我在苏州中学读高三,到了5月份,学校已经让我们填了高考志愿的草表。我跟几个要好的同学事先都商量好了,第一我们都报工科,第二我们坚决不报师范,就是不想当老师,不愿意学文科,没想到最后命运让我当了一个文科老师,命运拨弄人哪!当时我填草表,前三个志愿分别是清华大学的电机工程系、自动化控制系和数学力学系。这一点都不奇怪,苏州中学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想学理工科,我们全班40多个同学,只有两个同学想考文科,其他全想考理工科,那个时候重理轻文更加厉害。但是我们那一代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不幸的高中生,我们还没进入高考考场,中央通知废除高考。等到恢复高考,已是十一年以后,到了1977年了。当然后来我主要的经历就是到农村去当知青。我们苏州中学的同学,还是比较喜欢学习的。我们下乡的时候大家还尽可能地背了一些书下去,有的是事先在新华书店买的,也有的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去偷的。我也带了一些理科的书下乡。假如你是牛顿或者爱因斯坦,把你投放到农村去,你还是能够成功;但是我们是普通人,普通人要在当时农村环境自学理工科是不可能的,你碰到一道坎,没人指点,就怎么也过不去了。所以我们很快就转向了。从第二年开始,我就把一些数理化的书都当废品卖掉,上大学的梦想已经破灭了。农村十年,生活比较艰苦,而且我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我的父亲是国民党军人,当时戴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处于那种境遇下的知青,任何出路都被堵死了。不要说进大学当工农兵学员,或者参军当兵,进工厂当工人,这些离开农村的路都绝对走不通,甚至连赤脚医生、民办教师也是绝对当不上,只能种地。时间长了以后,当然心情有点苦闷。我们生产队倒是有姑娘叫小芳的,但是她也不喜欢我,所以生活相当苦闷,苦闷之余当然也要稍微读点书。以前在中学里喜欢数理化,后来就转读文科书了。我读得比较杂,不是我想要博览群书,而是当时我们借不到书。只能命运赏给我一本什么书,我就看什么书。我曾经有几个月就看了一本《气象学教程》,因为那几个月就借到了一本书,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当初关于种粮的梦想也破灭了。等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已经漂流到安徽去了,插在安徽最穷的泗县,一半的口粮是山芋干,就是山芋晒成的干子,把它打成面再吃。1977年的高考是分省进行的,安徽省有安徽省的政策,规定说超过25周岁的考生要报名的话,必须学有专长,否则不许报考。我跑到公社去报考,一看条文不符合,我已经28周岁了,我心里很委屈,又不是我想拖这么晚才来报考的。现在恢复高考,又说我超龄了。有几个公社干部比较同情我,就说大家帮小莫想想办法,能不能让他报上名。有人说我经常看英文书,就说英文是特长吧。于是我就谎报说专长英文,然后就考进了安徽大学的外语系,学了一年半英文。我那时候囊中空空,就是靠助学金生活,每个月18块钱有点不够。忽然传来消息说研究生的助学金每月有35元,我就提前考研了。那时候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我们是到省教育厅去查目录的,南大的目錄是一本书,因为我外婆家在南京,所以老母亲让我考南京的大学,我就选择南大。跑到教育厅一查,南大外语系的英美语言文学专业有第二外语这门考试科目,而我们安大的外语系二年级还没开第二外语,德语法语我都没学过,我没法报考。当时我们班里的同学都知道我要考研了,如果我名都没报上,就太丢人了。我就临时翻看南大的招生目录,看看有没有其他专业可以考。一翻就翻到中文系,看到了程干帆先生的名字。我根本不知道程干帆是什么人,一看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是唐宋诗歌。我觉得唐宋诗歌我还蛮喜欢的,在农村时候还读了一些,我当场决定就报这个专业了,一考就考上了。9月份我到了南大,见到了我的导师程干帆先生,后来就是他教我怎么种瓜的。过了好久我才知道原来程先生这位老瓜农,他年轻时候也是一心想要种粮的,他并不想种瓜。程先生在民国时代考上了金陵大学的化学系,他到金大报到,一看化学系的学费很贵,而中文系的学费很便宜,家境贫寒的程先生就临时转读中文系了。我觉得我跟程先生的师生缘分中间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原来都想种粮,后来改而种瓜了,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意思。
  下面讲第二点,我是怎么种这些瓜的。我到南大读研,读得比较快,在座的徐有富兄长是和我同一年级的,我们那一届硕士读了两年零三个月,就毕业了。然后我就接着读博,前后加起来也不过五年零一个月。程先生当然知道我没读过中文系,中文系的课我一天也没上过,基础特别薄弱,所以吩咐我要下狠功,要恶补。所以我读研应该说还是蛮辛苦的,特别是读博,因为那时南大中文系的博士生培养刚刚开始,在我博士毕业以前,我们没有招第二届。曹虹老师跟今天没到场的蒋寅老师,他们是第二届,是1985年才入学的,我是1984年就毕业了。也就是说在接近三年的时间里,程先生名下只有我一个博士生。程先生又觉得我基础太差了,要请更多的老师来教我,他就聘请了周勋初、郭维森、吴新雷三个老师当他的助手。结果四个老师管我一个学生。我现在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你们现在比较轻松,我一个人管你们十个人,那个时候四个老师管我一个人。四个老师管我一个人,当然把我管得死去活来,不过总算挺过来了,幸亏当了十年农民,身体还比较棒,所以能挺得过来,后来就毕业了。那几年学什么?就是学古代文学研究,具体地说就是唐宋诗歌研究。我这个人性格拘谨,才力薄弱,后来我的师弟们的研究方向都有很大的拓展,从时间上说往下延伸到清代,空间上说向外扩展到域外,但我一直坚守着一亩三分地,一直在唐宋诗歌这个领域里,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光阴如箭,很快几十年过去了。我留在南大教书,当然也要做点研究,写一点论文,后来年纪大了也开始做点普及工作,写些普及读物。慢慢地写的东西就有点多了。到了2016年,姜小青社长向我提议,说你快70岁了,是不是编一个文集,把自己写的东西总结一下?我觉得虽然我写的东西没什么价值,但是毕竟从事文学生涯三十年了,做个总结还是可以的。 我就动手编这套文集了。凤凰出版社派了八个责编来帮我做这套文集,我也动员了目前在读的几个学生帮我一起看校样,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套文集总算出来了。   下面我就稍微介绍一下这套文集。这套文集的内容比较杂,不是纯学术的,有几卷是专著或论文,但是也有几卷是普及性的读物,甚至是我的回忆录和一些讲话稿,也收在里面了。应该说这些瓜种得不好,但是基本上都是我亲手种出来的。只有两点要交代一下。卷六的文学史杂论中间有两篇文章是跟程干帆先生联合署名的,我在程先生指导下一共跟他联合写过五篇论文,那五篇论文都是程先生指导我写,我写好以后程先生亲笔修改过的。1998年我为程先生编文集的时候,把它们都收到《程干帆文集》中去了,那应该算老师的成果,我的文集就不收了。收到这里的两篇,是当年山东大学编写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丛书时向程先生约稿,请他写黄庭坚和王令两个人的评传,程先生说这个是普及性的东西,他也没时间写,就让我写了。程先生还让我写完后直接投稿,他也不看了,所以这两篇的署名虽然是程干帆、莫砺锋,但我1998年为程先生编文集的时候,程先生说这两篇不用收到文集中去,我就没收。现在我收到我的文集卷六中,这里向大家做一个交代。另外就是卷八,卷八中收了一本我的小书,叫作《诗意人生》,后面有两个附录,一个叫作《诗与道德》,一个叫作《诗与自然》,这两本需要交代一下,因为这是我跟学生合作的。前一本以前已经出版过了,就是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的,书名叫《诗歌与道德名言》。它是卞孝萱教授主编的中华传统文化丛书中的一本,它的写作有一个特殊背景,那是在2000年,我跟台湾的清华大学签了约,下半年要去做半年客座。我就下定决心,下半年到台湾去待半年,什么都不写,专门读台湾学者的书。那年4月,卞先生突然到我家来向我约稿。我家住在六楼,也没有电梯,但是年近80的卞先生居然事先也没打电话联系,突然就爬到楼上来了。我打开门以后一看是卞先生,卞先生马上说:“莫兄你一定要答应,莫兄你一定要答应。”我吓一跳,我说卞先生什么事?他说请你写这本书。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不好拒绝了,所以就接受了。交稿年限又很短,当年年内就要交稿,我实在没办法了,就请同学帮我一起写。我先选了序目,选了200首诗,分门别类写了一些样稿,然后请了十位同学帮我一起写。在座的胡传志、党银平、孙立尧、吴正岚四位都有参加的,这本<诗与道德》就是这样跟学生合作的。第二本《诗与自然》也是跟同学合作的。2008年,我当时在江苏省政协担任文史委员会主任,这是我生平做过的唯一的在校外的一个官,文史委员会主任还真是个官,因为按照规定,它是正厅级的!我手下有五个副主任都是厅级干部,我每次到省政协去开会,都是骑着自行车去的,散会以后五个副主任都抢着说莫主任坐我的车,我说我的自行车还在这里,我要骑车回家。文史委有个日常工作,编一本杂志叫《钟山风雨》,但是省政协主席突发奇想,要编一本“人与自然”主题的古典诗词选。这个任务当然要交给文史委员会,我是主任,又是搞古代文学的,当然义不容辞。所以我就请了在读的六个同学帮我来合编这本书,今天在座的周小山同学也参加了。编法与上一本一样,也是我确定选目,我写样稿,然后同学写初稿,我再从头到尾修改。书出版后题作《我见青山多妩媚》,印数还相当多。这两部书严格地说不是我个人的作品,需要做一个交代。
  关于这个文集的其他话题我就不说了,文字都在这里,是好是坏,请各位来批评。还记得我考上南大研究生以后,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兴冲冲地拿到外婆家去给外婆看。我的小姨妈在旁边说,发表文章太可怕,你的缺点错误人家都看到了,大家一起来批评你,这多可怕!我想确实如此,出一套文集更是这样。晋朝有一个人叫钟会,钟会当年写成了《四本论》,想送到嵇康那里去请教。门开以后,他从门外把书稿远远地扔过去,然后转身就逃,因為他怕听到嵇康当面批评他!今天我也有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但是台下正坐着几十位嵇康,我无路可逃。况且这些嵇康们是文学院专门请来的,我要逃走了也不像话,所以我决定老老实实地坐到台下去,倾听各位嵇康对我的批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立足梁衡“三点一线”散文创作理论,以《把栏杆拍遍》为载体,通过多方论证,重点分析梁衡通过“写大事、大情、大理”,选择并再造英雄人物“悲剧人格的崇高美”,渲染豪壮沉郁、忧愤孤绝的愁情。期冀寻找作者、写作对象、中学生读者之间隐匿的文脉,帮助中学生读者更好地了解粱衡及梁衡笔下的英雄人物。  关键词:《把栏杆拍遍》辛弃疾梁衡  中学生读者“三点一线”  不少语文老师常喜欢推荐学生读梁衡散文,特别
期刊
文章题解、作者及注释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个长句,说明学习是获得学问的唯一进路,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经当中,《仪礼》被称为礼经。《大戴礼记》《小戴礼记》是《仪礼》残存十七篇以及已经亡佚的篇目的传记,被认为是七十子与后学们的读经笔记。关于《虽有嘉肴》,《礼记集说》说:“石梁王氏日:‘六经言学字,莫先于《说命》。此篇不详。言先王学制与教者、学者之法,多是泛论,不如
期刊
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贤圣;云阁兴拜伏之感,掖庭致聘远之别。凡斯缅邈,厥迹难详。今之存者,或其人冥灭。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致理。但事有否泰,人经盛衰,或弱龄而价重,或壮齿而声遒,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至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有若神明,非庸识之所能效;如负日月,岂末学之所能窥
期刊
摘要:郑山明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对故园的深情叙写所蕴含的那种鼓励人试着用超然的、非功利的眼光欣赏劳动者及其生活本身的态度,让我们领悟  到人的本质处境即“诗意地栖居”。关键词:郑山明《乡愁的滋味》技术时代诗意地栖居  《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是郑山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此书语言简洁、流畅,笔触细腻、节制。作者饱含深情的追忆,让“湘南故园”的风俗礼仪、世态人心、鸟兽虫鱼在读者
期刊
郑山明,文学硕士,研究员,现为湖南科技学院副院长。讷于言,拙于行。教过书,从过政,搞过管理。籍贯湖南永州,喝潇水长大,在潇湘流域学习、成长和工作。留恋乡土,痴迷乡情,关切乡亲,是一生不变的情怀。  易晓明(以下简称易):郑教授,非常高兴获得您惠赠的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我一口气将之读完,感觉它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熟悉的生活以及我们这代人所亲历的历史演变。在现代性语境下,回望散文
期刊
我与莫老师的专业在唐代交叉,近些年来我比较熟悉的是他的《杜甫评传》。虽然这本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出版了,但因为我近十年来才开始做一点杜甫的研究,所以一直把这部书放在案头,成为我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今天也只能谈谈关于读这本书的感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杜甫的代表作,最重要的是我的导师陈贻掀先生的《杜甫评传》和莫砺锋老师的这部《杜甫评传》。两部书各有特色,陈先生的书重在传,以传带评;莫老
期刊
阅读文化名人的生平和著作,有时感觉像是饮一杯烈酒,当时令人亢奋,过后也就消失殆尽,这通常说明你和这名人大概没有多少缘分,你们不在同一个频道。但有些名人不是这样的,读他们的人生就如同饮一杯淡淡的绿茶,滋味虽淡,却能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他们的生平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坎坷,没有叱咤风云的业绩,却凭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让每一个阅读他的人都能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已故国学大家毛子水先生,无疑就是这样可
期刊
我大概只能讲几点。第一点,对莫老师文集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莫老师七十大寿表示深深的祝福。莫老师在为人、为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说到莫老师为人、为学的两方面,各位可能接触得更多,会有更深入的体会。我在“为人”这方面其实与莫老师接触不是非常多,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记得与莫老师的最早接触应该是在2000年的苏州。当时哈佛燕京学社的一个会议上,第一次碰到莫老师,而且是住在一个房间。当时莫老师给
期刊
为学与修身  既然为学之道,其目的不在“为人”,而在“为己”,不是向外“求诸人”,而是向内“求诸己”,那么,为学的第一步,便不是所谓治学,而只能是修身。我们说儒学是“人学”,关键在此。  关于为学与修身之关系,《论语·学而》篇有三章值得注意: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
期刊
经过几年的沉寂,吴正推出他的长篇新作《东上海的前世今生》(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11月版),与他之前的作品相比,艺术风格变化之大,令人惊异,耐人寻味。  禅家有言: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是山。——难道暗合吴正的小说创作?  从本质上讲,吴正是一位诗人,一位唯美主义者,丰富的想象、空灵的思绪、发达的感官,构成他超常的艺术感觉。事实上,吴正最初是以诗歌创作登上文坛的,写下近干首诗之后,开始写小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