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生活中人们的闲暇时间较多,有利于发展群众文化,参与群众文化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在充实生活的同时,还可以接受审美教育,让群众文化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形态。
关键词:群众文化 美育 功能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
人民群众在闲余时间自发组织起来用以满足自身生活审美需要的活动,我们称之为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这种活动能充分培养群众的审美能力,提高群众审美水平,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群众文化的特性
1.传承性。群众文化能实际地体现出人们的审美在我国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这种群众文化随时随地地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2.主体性。群众文化的主体对象是人民群众。我国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群众是我国的主体,每一个人民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影响着社会发展,因此,我国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人民这个主体。我们进行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主体,才能达到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
3.民间性和通俗性。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这就决定了群众文化的民间性和通俗性。群众文化活动的进行完全不需要奢华的会场等,随时随地都可以,具有相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交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群众文化开展范围无所约束,形式灵活多变。
(二)群众文化的功能
群众文化中的交流要求是群众对这种娱乐的需求,是这个群体的本能需求,对专业性毫无限制,是这种相聚与交流时自发形成的,因此,群众文化具有相当高的娱乐性,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建设,人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交流的机会,因此,经常会使人们陷入一种尴尬的氛围中去,群众文化活动能解决这一问题。
群众文化具有自我实现功能。群众文化的开展基于参与者相同的爱好,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实现自我。根据群众文化参与者提供的信息,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过后感到的只有高兴,把生活中、工作中所有的烦心事都抛到脑后。
审美教育功能,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培养人的精神境界,而审美的含义就以情感为核心,因此群众文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
二、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
(一)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群众文化是社会美育的基本途径,社会群体由于群众文化聚集到一起,人们可以通过戏曲、歌剧等来相互进行文化的交流,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发现美的机会。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使人们在群众文化中发现美,感受美。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相互促进,两者是相輔相成的关系,群众文化是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审美教育促进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最终目的是发展审美教育。随着物质的发展,审美教育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难题,群众文化活动的出现,能不断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对美的追求。
(二)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难题
群众文化活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问题。如空间问题,群众文化的开展几乎没有地域限制,这就使得原有的一些公共娱乐场所被长期占据,给当地居民制造了噪音、拥堵等问题,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广场舞活动中。近几年来,因广场舞出现的矛盾并不少,经常出现警方介入到这种群众文化活动中。
三、群众文化发展的限制因素
当代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因素制约群众文化活动的问题,使其审美教育功能难以发挥。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
大众文化又称为市场文化。进入信息时代,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响,显丑媚俗等行为屡见不鲜,明星八卦、校园暴力事件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一个难题。
(二)理论建设滞后,专业人才匮乏
有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书籍极其匮乏,学者对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众说纷纭。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进人渠道不顺畅。
四、群众文化的发展策略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如今,大众传媒占据了传媒的主要途径,影响力巨大;调动群众热情,发挥公共设施作用,我国已经明文规定,将文化馆等区域划为进行群众文化的主阵地,政府部门已经全面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建立群众文化发展良性机制,提高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建立起完善的群众文化社会保障机制,让人们在快乐地享受文化生活。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针对现在文化缺失严重的状况,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来解决。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将会成为培养人们追求美、发现美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群众文化也遭到许多质疑,遇到许多难题。正因如此,群众文化才能不断发展,最终达到健康、完美的形态。
参考文献:
[1]李虎.浅析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6).
[2]曹丽.关于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探讨[J].参花,2016(10).
[3]康晓燕.浅谈群众文化美育功能的发挥[J].参花,2016(09).
(作者简介:金红日,男,本科,延边群众艺术馆,馆员,研究方向:乐器、作曲、比赛策划等)
关键词:群众文化 美育 功能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
人民群众在闲余时间自发组织起来用以满足自身生活审美需要的活动,我们称之为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这种活动能充分培养群众的审美能力,提高群众审美水平,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群众文化的特性
1.传承性。群众文化能实际地体现出人们的审美在我国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这种群众文化随时随地地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2.主体性。群众文化的主体对象是人民群众。我国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群众是我国的主体,每一个人民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影响着社会发展,因此,我国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人民这个主体。我们进行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主体,才能达到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
3.民间性和通俗性。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这就决定了群众文化的民间性和通俗性。群众文化活动的进行完全不需要奢华的会场等,随时随地都可以,具有相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交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群众文化开展范围无所约束,形式灵活多变。
(二)群众文化的功能
群众文化中的交流要求是群众对这种娱乐的需求,是这个群体的本能需求,对专业性毫无限制,是这种相聚与交流时自发形成的,因此,群众文化具有相当高的娱乐性,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建设,人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交流的机会,因此,经常会使人们陷入一种尴尬的氛围中去,群众文化活动能解决这一问题。
群众文化具有自我实现功能。群众文化的开展基于参与者相同的爱好,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实现自我。根据群众文化参与者提供的信息,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过后感到的只有高兴,把生活中、工作中所有的烦心事都抛到脑后。
审美教育功能,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培养人的精神境界,而审美的含义就以情感为核心,因此群众文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
二、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
(一)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群众文化是社会美育的基本途径,社会群体由于群众文化聚集到一起,人们可以通过戏曲、歌剧等来相互进行文化的交流,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发现美的机会。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使人们在群众文化中发现美,感受美。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相互促进,两者是相輔相成的关系,群众文化是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审美教育促进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最终目的是发展审美教育。随着物质的发展,审美教育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难题,群众文化活动的出现,能不断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对美的追求。
(二)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难题
群众文化活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问题。如空间问题,群众文化的开展几乎没有地域限制,这就使得原有的一些公共娱乐场所被长期占据,给当地居民制造了噪音、拥堵等问题,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广场舞活动中。近几年来,因广场舞出现的矛盾并不少,经常出现警方介入到这种群众文化活动中。
三、群众文化发展的限制因素
当代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因素制约群众文化活动的问题,使其审美教育功能难以发挥。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
大众文化又称为市场文化。进入信息时代,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响,显丑媚俗等行为屡见不鲜,明星八卦、校园暴力事件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一个难题。
(二)理论建设滞后,专业人才匮乏
有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书籍极其匮乏,学者对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众说纷纭。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进人渠道不顺畅。
四、群众文化的发展策略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如今,大众传媒占据了传媒的主要途径,影响力巨大;调动群众热情,发挥公共设施作用,我国已经明文规定,将文化馆等区域划为进行群众文化的主阵地,政府部门已经全面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建立群众文化发展良性机制,提高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建立起完善的群众文化社会保障机制,让人们在快乐地享受文化生活。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针对现在文化缺失严重的状况,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来解决。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将会成为培养人们追求美、发现美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群众文化也遭到许多质疑,遇到许多难题。正因如此,群众文化才能不断发展,最终达到健康、完美的形态。
参考文献:
[1]李虎.浅析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6).
[2]曹丽.关于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探讨[J].参花,2016(10).
[3]康晓燕.浅谈群众文化美育功能的发挥[J].参花,2016(09).
(作者简介:金红日,男,本科,延边群众艺术馆,馆员,研究方向:乐器、作曲、比赛策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