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发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逐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它有效避免了注入式教学,但在新教材、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下,启发如果不恰当,分寸掌握不好,教学重心不倾向于学生,势必削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主导地位,使学生获得呆板的知识,学生在课堂减少动手空间,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和合作的时间,学生的很多能力都得不到锻炼,势必会落入传统教育的圈套,那么,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启发呢?
  首先,举出恰当实例进行启发。启发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举和求知欲,要激发兴趣课堂必须举出丰富的实例,而实例应贴近生活,走近学生。如:在讲完《同类项及合并》时,一些教师只知结合教材,判断课后哪些是同类项,哪些不是,再怎么样合并同类项。实际上,我们在讲完同类项知识时,可这样提问启发:生活中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同类项情形?(学生可能会回答超市里,商店里摆放在一起的生活用品、食品等)教师可再适当启发:现在同学们身边有哪些同类项情形?(学生可能会回答:板凳与板凳,桌子与桌子,书与书,本子与本子等)教师再提这样的问题:50千克与30元为什么不能加在一起?50千克与30千克为什么能够相加?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知识,并且对数学也逐渐有兴趣了。
  其次,启发应有层次性。启发的问题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若开始提出问题太难,学生积极性易被打消,若问题一直较简单,学生感到无思考必要,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如:在讲完绝对值这个难懂知识点后,可提问:①5的绝对值是多少?-5的绝对值是多少?②绝对值等于10的数是什么?③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8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④数轴上与-1表示的点距离是8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老师再抽学生评价、补充。又如:在讲完“同类项”定义时,老师可这样提问,分别抽学生板书:①写出两个同类项。②写出两个含字母X的同类项。③写出两个含字母X,次数是5的同类项。④写出两个含字母X、Y系数分别是-2和3,次数是3次的同类项。最后抽学生分别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对同类项的知识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再如:在讲究单项式这个概念后,老师可抽学生板书:①写一个单项式。②写一个系数是-2的单项式。③写一个次数是2次的单项式。④写一个含字母a、b系数是-5,次数是2的单项式。现抽学生评价、补充。
  再次,通过互动进行启发。新教材教学关注的不是老师讲授如何完美,如何滔滔不绝,而是关注的学生如何动脑、动口、动手,如何交流合作,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想办法如何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团结协助,共同探讨、评价。
  如:在讲完有理数的概念后,许多教师往往根据例题和练习题,习题进行训练、巩固,学生很被动接受知识,实际中教师可以这样:抽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写出:两个负数,两个正数两个整数,两个正整数,两个负整数,两个正分数,两个负分数,再分别抽学生评价,看哪些学生写得完美?哪些写得单调?有哪些问题,及时纠正和表扬。
  又如:为了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精神,一题可抽多名学生合作完成,每个学生只完成一个步骤。讲完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加号后,可抽5名学生完成:(-7)-(-8)+(-6)-(+4)+3=(-7)+(+8)+(-6)+(-4)+3(统一成加法)=-7+8-6-4+3(省略括号及加号)=-7-6-4+8+3(交换律,结合律)=-17+11(同号两数相加)=-6(异号两数相加)老师再抽学生评价每个步骤,强调哪些步骤易错,哪些步骤是关键,肯定他们的合作精神,合作效果,以此激励学生关注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运算能力。
  再如:为了训练学生的互动,在读完多项式升降幂排列后,完成游戏:将事先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写在一块硬纸板上,抽几名学生上讲台一人一张面向其余同学,再抽一名学生上来指挥,使他们手中的单项式组成这个多项式,按某字母升幂排列,这样做,学生兴趣浓,交换某些项时,符号也随之交换,因为符号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再抽一名学生把这个结果记在黑板上面,老师评价。然后再抽一组同学按此游戏方式完成降幂排列。这样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也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胆识,组织能力。
  最后,借助实践活动启发。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能够提高我们探究数学的水平,同时数学水平的提高,又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成为生活的强者,增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圆中的有关概念时,可把学生带到球场中圆圈旁边,让学生演示:用尺子或木棍理解弦、半径、直径,用软绳理解弧,用三角板理解圆心角及所对弧和弦,用三角板理解圆周角,圆周角所对弧等知识,理解点和圆的有关知识,直线和圆的有关知识,圆和圆的知识。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活动,去发现,去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效果较好。
  总之,新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诱导学生如何动起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总结知识,而教师应该深挖教材,为他们设置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成。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今的英语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了不断地更新。然而,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我们有这方面的意识并且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将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课程资源意识 参与 方式    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因而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是日新月异。时代在进步,语言在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要求给予更优秀的人才……同样
期刊
1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缺乏主动性,在课堂上做了旁观者、局外人,他们被动的接受着老师的理论,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发展被压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淡薄,就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口干舌燥、疲惫
期刊
英语快速阅读是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大量英语文字的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学会英语快速阅读,对于扩大阅读范围,增加词汇数量,丰富语言知识,增强英语语感都大有益处。而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就必须改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1 跨越生词障碍    在做英语阅读练习时,学生难免会碰到一些生词。生词成为公认的阅读障碍。对生词的处理,不仅影响阅读速度,同时也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期刊
1 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  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等方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1 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期刊
什么是教育爱呢?概括起来讲,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是从教师热爱学生这一道德规范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教育学和教育伦理学概念,其内涵不仅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还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以及其他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爱的方式,甚至可以认为教育爱是一种教育能力和一种教育手段。    1 教育要出于爱心  教师的爱心能
期刊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氛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待定系数法是求椭圆标准方程■+■=1(a>b>0)或■+■=1(a>b>0)或的基本方法,其一般过程是确定椭圆的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然后根据焦点的位置设出椭圆的标准方程,最后根据条件确定相关的系数。下面就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方程的三种基本类型,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1 确定焦点求椭圆的方程  例如:已知椭圆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焦点在x轴上,长轴是短轴的3倍,焦距为4■求椭圆的方程。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正如日方中,作为一名生物教师,笔者从1996年开始从CAI课件制作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几年来,生物CAI课件制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 自制CAI课件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物学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多媒体计算机集声音、图像、模拟等手段于一体,尤其适用于中学
期刊
【摘 要】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文眼”在于末句中的“闲人”,能否对“闲人”透切理解,是是否读懂全文的关键所在。可以结合写作背景读,感悟“闲人”;结合身世读,理解“闲人”;抓住景语读,体验“闲人”;抓住名句读,深化“闲人”。总之,揪住“文眼”读,可以走进文本,触摸文心,了解文意。  【关键词】 文眼 脉络层次 写作背景    所谓“文眼”,是指诗文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表现主题思想或脉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