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发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逐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它有效避免了注入式教学,但在新教材、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下,启发如果不恰当,分寸掌握不好,教学重心不倾向于学生,势必削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主导地位,使学生获得呆板的知识,学生在课堂减少动手空间,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和合作的时间,学生的很多能力都得不到锻炼,势必会落入传统教育的圈套,那么,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启发呢?
首先,举出恰当实例进行启发。启发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举和求知欲,要激发兴趣课堂必须举出丰富的实例,而实例应贴近生活,走近学生。如:在讲完《同类项及合并》时,一些教师只知结合教材,判断课后哪些是同类项,哪些不是,再怎么样合并同类项。实际上,我们在讲完同类项知识时,可这样提问启发:生活中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同类项情形?(学生可能会回答超市里,商店里摆放在一起的生活用品、食品等)教师可再适当启发:现在同学们身边有哪些同类项情形?(学生可能会回答:板凳与板凳,桌子与桌子,书与书,本子与本子等)教师再提这样的问题:50千克与30元为什么不能加在一起?50千克与30千克为什么能够相加?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知识,并且对数学也逐渐有兴趣了。
其次,启发应有层次性。启发的问题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若开始提出问题太难,学生积极性易被打消,若问题一直较简单,学生感到无思考必要,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如:在讲完绝对值这个难懂知识点后,可提问:①5的绝对值是多少?-5的绝对值是多少?②绝对值等于10的数是什么?③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8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④数轴上与-1表示的点距离是8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老师再抽学生评价、补充。又如:在讲完“同类项”定义时,老师可这样提问,分别抽学生板书:①写出两个同类项。②写出两个含字母X的同类项。③写出两个含字母X,次数是5的同类项。④写出两个含字母X、Y系数分别是-2和3,次数是3次的同类项。最后抽学生分别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对同类项的知识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再如:在讲究单项式这个概念后,老师可抽学生板书:①写一个单项式。②写一个系数是-2的单项式。③写一个次数是2次的单项式。④写一个含字母a、b系数是-5,次数是2的单项式。现抽学生评价、补充。
再次,通过互动进行启发。新教材教学关注的不是老师讲授如何完美,如何滔滔不绝,而是关注的学生如何动脑、动口、动手,如何交流合作,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想办法如何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团结协助,共同探讨、评价。
如:在讲完有理数的概念后,许多教师往往根据例题和练习题,习题进行训练、巩固,学生很被动接受知识,实际中教师可以这样:抽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写出:两个负数,两个正数两个整数,两个正整数,两个负整数,两个正分数,两个负分数,再分别抽学生评价,看哪些学生写得完美?哪些写得单调?有哪些问题,及时纠正和表扬。
又如:为了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精神,一题可抽多名学生合作完成,每个学生只完成一个步骤。讲完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加号后,可抽5名学生完成:(-7)-(-8)+(-6)-(+4)+3=(-7)+(+8)+(-6)+(-4)+3(统一成加法)=-7+8-6-4+3(省略括号及加号)=-7-6-4+8+3(交换律,结合律)=-17+11(同号两数相加)=-6(异号两数相加)老师再抽学生评价每个步骤,强调哪些步骤易错,哪些步骤是关键,肯定他们的合作精神,合作效果,以此激励学生关注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运算能力。
再如:为了训练学生的互动,在读完多项式升降幂排列后,完成游戏:将事先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写在一块硬纸板上,抽几名学生上讲台一人一张面向其余同学,再抽一名学生上来指挥,使他们手中的单项式组成这个多项式,按某字母升幂排列,这样做,学生兴趣浓,交换某些项时,符号也随之交换,因为符号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再抽一名学生把这个结果记在黑板上面,老师评价。然后再抽一组同学按此游戏方式完成降幂排列。这样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也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胆识,组织能力。
最后,借助实践活动启发。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能够提高我们探究数学的水平,同时数学水平的提高,又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成为生活的强者,增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圆中的有关概念时,可把学生带到球场中圆圈旁边,让学生演示:用尺子或木棍理解弦、半径、直径,用软绳理解弧,用三角板理解圆心角及所对弧和弦,用三角板理解圆周角,圆周角所对弧等知识,理解点和圆的有关知识,直线和圆的有关知识,圆和圆的知识。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活动,去发现,去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效果较好。
总之,新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诱导学生如何动起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总结知识,而教师应该深挖教材,为他们设置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成。
首先,举出恰当实例进行启发。启发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举和求知欲,要激发兴趣课堂必须举出丰富的实例,而实例应贴近生活,走近学生。如:在讲完《同类项及合并》时,一些教师只知结合教材,判断课后哪些是同类项,哪些不是,再怎么样合并同类项。实际上,我们在讲完同类项知识时,可这样提问启发:生活中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同类项情形?(学生可能会回答超市里,商店里摆放在一起的生活用品、食品等)教师可再适当启发:现在同学们身边有哪些同类项情形?(学生可能会回答:板凳与板凳,桌子与桌子,书与书,本子与本子等)教师再提这样的问题:50千克与30元为什么不能加在一起?50千克与30千克为什么能够相加?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知识,并且对数学也逐渐有兴趣了。
其次,启发应有层次性。启发的问题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若开始提出问题太难,学生积极性易被打消,若问题一直较简单,学生感到无思考必要,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如:在讲完绝对值这个难懂知识点后,可提问:①5的绝对值是多少?-5的绝对值是多少?②绝对值等于10的数是什么?③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8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④数轴上与-1表示的点距离是8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老师再抽学生评价、补充。又如:在讲完“同类项”定义时,老师可这样提问,分别抽学生板书:①写出两个同类项。②写出两个含字母X的同类项。③写出两个含字母X,次数是5的同类项。④写出两个含字母X、Y系数分别是-2和3,次数是3次的同类项。最后抽学生分别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对同类项的知识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再如:在讲究单项式这个概念后,老师可抽学生板书:①写一个单项式。②写一个系数是-2的单项式。③写一个次数是2次的单项式。④写一个含字母a、b系数是-5,次数是2的单项式。现抽学生评价、补充。
再次,通过互动进行启发。新教材教学关注的不是老师讲授如何完美,如何滔滔不绝,而是关注的学生如何动脑、动口、动手,如何交流合作,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想办法如何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团结协助,共同探讨、评价。
如:在讲完有理数的概念后,许多教师往往根据例题和练习题,习题进行训练、巩固,学生很被动接受知识,实际中教师可以这样:抽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写出:两个负数,两个正数两个整数,两个正整数,两个负整数,两个正分数,两个负分数,再分别抽学生评价,看哪些学生写得完美?哪些写得单调?有哪些问题,及时纠正和表扬。
又如:为了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精神,一题可抽多名学生合作完成,每个学生只完成一个步骤。讲完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加号后,可抽5名学生完成:(-7)-(-8)+(-6)-(+4)+3=(-7)+(+8)+(-6)+(-4)+3(统一成加法)=-7+8-6-4+3(省略括号及加号)=-7-6-4+8+3(交换律,结合律)=-17+11(同号两数相加)=-6(异号两数相加)老师再抽学生评价每个步骤,强调哪些步骤易错,哪些步骤是关键,肯定他们的合作精神,合作效果,以此激励学生关注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运算能力。
再如:为了训练学生的互动,在读完多项式升降幂排列后,完成游戏:将事先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写在一块硬纸板上,抽几名学生上讲台一人一张面向其余同学,再抽一名学生上来指挥,使他们手中的单项式组成这个多项式,按某字母升幂排列,这样做,学生兴趣浓,交换某些项时,符号也随之交换,因为符号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再抽一名学生把这个结果记在黑板上面,老师评价。然后再抽一组同学按此游戏方式完成降幂排列。这样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也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胆识,组织能力。
最后,借助实践活动启发。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能够提高我们探究数学的水平,同时数学水平的提高,又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成为生活的强者,增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圆中的有关概念时,可把学生带到球场中圆圈旁边,让学生演示:用尺子或木棍理解弦、半径、直径,用软绳理解弧,用三角板理解圆心角及所对弧和弦,用三角板理解圆周角,圆周角所对弧等知识,理解点和圆的有关知识,直线和圆的有关知识,圆和圆的知识。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活动,去发现,去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效果较好。
总之,新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诱导学生如何动起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总结知识,而教师应该深挖教材,为他们设置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