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图有真相”这句话据说最早是在贴吧等交流平台上出现的。因为楼主所表述的话题仅通过文字并不能让观者信服,于是楼主便需借助视觉“图片”来使观者得到丰富的感受,从而获得真实感,借此相信这是事实。于是便衍生出了“有图有真相”这句话。而后来,“有图有真相”由网上至网下,成了经常能听到的话——我就至少从三四个广告里听到过这句话,意思当然是为了让观众和听众相信广告所说所演绎的都是真实的。
早先修图是個技术活,当年康有为为了PS那张著名的与光绪皇帝的“合影”,据说就花了不少银子。我小时候,照相馆里的老师傅一般都会PS,只是需要在暗房里鼓捣大半天。数据显示,近年来美颜修图软件的行业市场占有率已接近一半,这大大降低了修图难度,人人修图就像人人都会打电话那样简单易行。
参加一些饭局,发现如今许多人都喜欢给饭菜拍照。饭桌上有人想先吃,有人劝阻说“先别动筷”。起先我以为是因人还没到齐,后来才明白是因为菜还没上齐。等上齐了,他们好第一时间拍照发朋友圈。于是有人螃蟹才啃掉半个,可他(她)朋友圈下的点赞却已蜂拥而至。我甚至还见过有人刚坐下就接电话有急事要走,临走前还用手机争分夺秒给桌上的饭菜“留”影。有研究表明,用手机给食物拍照部分等于其已吃掉了这些东西,因为据说照片上的食物对人的胃口有代偿效果。倘此说成立,那么每年全世界手机用户朋友圈晒出的食物照片大约早已超过全世界餐馆的年供应量。那些著名的饭店、网红的餐厅,常常其一道菜品的转发量就有几十万上百万次,而且至少会被数万台手机下载收藏。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体象扭曲”,表现为一种自我判断失常。而一位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教授科伊·迪布里则将网络上的修图称作“数字化扭曲”,表现为我们对于美化过的自己由不适应到惊喜到坦然接受,再到干脆对自己的形象与认知就此发生的根本转变。换句话说,被修图过的自己虽然没有替换现实中的自己,但却已被自己的内心所接受,接受了两个不一样的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生活中很老实的一个人,在网上却逮谁骂谁,绝对暴脾气。而有的人,现实生活里几乎没什么朋友,可在网络上却“交友无数”,甚至还担任群主和管理人,拉谁进踢谁走都由他说了算。为确立其网上形象,他们会“有图有真相”地在网上“精修”自己,并认定那也是自己。就像朋友圈天天熬鸡汤的人生活里很可能不是镇关西就是母夜叉;而天天劝人“看破”“放下”的人,日常生活中则睚眦必报、锱铢必较——但他们却都接受了朋友圈中所呈现的、与现实中那个自己互不干涉且“相安无事”的自己。现代科技的确保证了“有图像”,却依然难以保证“有真相”。
从前,人们习惯写日记,也爱写回忆录,爱看传记,但看多了却发现,很多书里的说法,包括日记,与真相实际上存在距离,有的距离还不小。尤其是在人们越来越喜欢打着回忆名号给自己曾经的过往“贴金”或“加戏”的当下,这事实上也是一种“PS”。人们对一些文字记载产生怀疑,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文字基本“无图无真相”。而如今,我们“有图有真相”甚至还有了短视频,但照片被“精修”,视频被“掐头去尾”,真相同样无从谈起。即使有些是真实的,但几分钟“图像”呈现的也只是部分的真相。因为总有人希望以最少的时间、最大的效率获取最有价值且性价比最高的信息、娱乐乃至知识,短视频便应运而生,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懒得再去看十分钟以上的相声小品。短视频是一上来就能把包袱“炸响”,前几秒钟就能把观众抓住,有滋味有趣味却未必有营养。这些“图像”貌似真相,实则只是目的性极强的取舍和“精编”后的一种产品,不能说它没有呈现事实,但它却远不是全部事实。
我多年来有个习惯,就是每到陌生地方,都会买一张当地地图,虽说想买到并不容易,尤其对于一些小城而言。大约二十年前,我去过某城市,买过一张城市地图。不久前,与来自该城的一位作家聊天,我说那座新中国成立前建的老火车站还在用嘛?他说没有老火车站只有高铁站;我说有,他说没有。人家是当地人,我不好再抬杠。但后来我找出那张印有老火车站标记的地图,拍照给他发去。他半天才回说,您说得对,我是十几年前调过来的,来之前就拆了,没见过。看来,“有图有真相”这句话在某些时候的确是真理。
【原载《今晚报》】
早先修图是個技术活,当年康有为为了PS那张著名的与光绪皇帝的“合影”,据说就花了不少银子。我小时候,照相馆里的老师傅一般都会PS,只是需要在暗房里鼓捣大半天。数据显示,近年来美颜修图软件的行业市场占有率已接近一半,这大大降低了修图难度,人人修图就像人人都会打电话那样简单易行。
参加一些饭局,发现如今许多人都喜欢给饭菜拍照。饭桌上有人想先吃,有人劝阻说“先别动筷”。起先我以为是因人还没到齐,后来才明白是因为菜还没上齐。等上齐了,他们好第一时间拍照发朋友圈。于是有人螃蟹才啃掉半个,可他(她)朋友圈下的点赞却已蜂拥而至。我甚至还见过有人刚坐下就接电话有急事要走,临走前还用手机争分夺秒给桌上的饭菜“留”影。有研究表明,用手机给食物拍照部分等于其已吃掉了这些东西,因为据说照片上的食物对人的胃口有代偿效果。倘此说成立,那么每年全世界手机用户朋友圈晒出的食物照片大约早已超过全世界餐馆的年供应量。那些著名的饭店、网红的餐厅,常常其一道菜品的转发量就有几十万上百万次,而且至少会被数万台手机下载收藏。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体象扭曲”,表现为一种自我判断失常。而一位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教授科伊·迪布里则将网络上的修图称作“数字化扭曲”,表现为我们对于美化过的自己由不适应到惊喜到坦然接受,再到干脆对自己的形象与认知就此发生的根本转变。换句话说,被修图过的自己虽然没有替换现实中的自己,但却已被自己的内心所接受,接受了两个不一样的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生活中很老实的一个人,在网上却逮谁骂谁,绝对暴脾气。而有的人,现实生活里几乎没什么朋友,可在网络上却“交友无数”,甚至还担任群主和管理人,拉谁进踢谁走都由他说了算。为确立其网上形象,他们会“有图有真相”地在网上“精修”自己,并认定那也是自己。就像朋友圈天天熬鸡汤的人生活里很可能不是镇关西就是母夜叉;而天天劝人“看破”“放下”的人,日常生活中则睚眦必报、锱铢必较——但他们却都接受了朋友圈中所呈现的、与现实中那个自己互不干涉且“相安无事”的自己。现代科技的确保证了“有图像”,却依然难以保证“有真相”。
从前,人们习惯写日记,也爱写回忆录,爱看传记,但看多了却发现,很多书里的说法,包括日记,与真相实际上存在距离,有的距离还不小。尤其是在人们越来越喜欢打着回忆名号给自己曾经的过往“贴金”或“加戏”的当下,这事实上也是一种“PS”。人们对一些文字记载产生怀疑,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文字基本“无图无真相”。而如今,我们“有图有真相”甚至还有了短视频,但照片被“精修”,视频被“掐头去尾”,真相同样无从谈起。即使有些是真实的,但几分钟“图像”呈现的也只是部分的真相。因为总有人希望以最少的时间、最大的效率获取最有价值且性价比最高的信息、娱乐乃至知识,短视频便应运而生,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懒得再去看十分钟以上的相声小品。短视频是一上来就能把包袱“炸响”,前几秒钟就能把观众抓住,有滋味有趣味却未必有营养。这些“图像”貌似真相,实则只是目的性极强的取舍和“精编”后的一种产品,不能说它没有呈现事实,但它却远不是全部事实。
我多年来有个习惯,就是每到陌生地方,都会买一张当地地图,虽说想买到并不容易,尤其对于一些小城而言。大约二十年前,我去过某城市,买过一张城市地图。不久前,与来自该城的一位作家聊天,我说那座新中国成立前建的老火车站还在用嘛?他说没有老火车站只有高铁站;我说有,他说没有。人家是当地人,我不好再抬杠。但后来我找出那张印有老火车站标记的地图,拍照给他发去。他半天才回说,您说得对,我是十几年前调过来的,来之前就拆了,没见过。看来,“有图有真相”这句话在某些时候的确是真理。
【原载《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