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教育除了要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求知潜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从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学生是通过形式、声音、色彩、感觉来思维的,在看、听、说、想、玩中学习的有效率特别高,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声有色地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教师还可以巧妙构置“悬念”。利用心理效应来激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关键词:有效思考;生活事例;从易到难;调动感官;有声有色;构置悬念;尊重差异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许多学校教师为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求知潜能动了不少脑筋。现在我将自己几年的感受归纳如下:
一、联系熟悉的生活,从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根据一些医学专家提供的资料,儿童的大脑是在对周围一些事物和现象通过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发育,脑力才得到增强的。我们要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身边与他们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从易到难地给予指导。
我对基本上会数数的孩子,在教他们掌握自然数与序数之间的关系时,就拟制了几个逐步加深的思考题。
(1)一本练习本有30页,小明拿到手翻看,只有第17页到第30页的题目不会做,他有多少页会做?(2)体育课排队,小亮排在从前往后数的第8个,从后往前数的第3个,小亮这队有多少人?(3)小虎是个小淘气,家里一只电灯他拉了一下开关,灯就亮了,他觉得很有趣,连续又拉了7下,这时电灯是亮的还是不亮的?
这就是学生平时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学生只有通过平时熟悉的生活现象才能更容易地进行有效思考。
再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学生很容易混淆,常会出现三种单位张冠李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也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指导。
1,量一量算一算
(1)用尺量量小手指指甲的宽度,得出长度约1厘米;(2)用尺量量小手指指甲的长度和宽度,并求出指甲盖的面积。得出指甲的面积是长约1厘米,宽约1厘米,长×宽即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3)用尺量量小手指指甲的长度和宽度及手指的高度,并求出指甲覆盖的手指的体积。得出长约1厘米,宽约1厘米,高约1厘米,长×宽×高即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
2,画一画
经过上面的量一量、算一算,请学生再画一画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3,说一说
通过量、算、画,再说一说对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的认识,以及他们的不同之处。
这时,学生经过了这三轮的训练,已经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有了具体的感性和理胜认识了。
只有这样通过熟悉的物体,学生才能有效地深入思考。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声有色地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感觉来思维的”。又有资料证明,孩子在看、听、说、想、玩中学习的有效率特别高,可达98%。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找规律练习,我设计了一组这样的训练过程。
1,教师示范拍手规律。我先拍手一下,过一会儿,再拍手两下,过一会儿再拍手三下,然后循环一次。
2,猜一猜。这时请学生猜一猜,接下来我会怎样拍手呢?学生纷纷议论后,我不说答案,继续拍手循环一次来验证学生的猜想。
3,说一说。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为什么这样猜。
4,画一画。请学生把规律画出来。有用图形表达的,如:O口口△△△O口口A△△O口……有用颜色表达规律的,如:红黄黄绿绿绿红黄黄绿绿绿红黄……。
5,仿照上面练习自己设计一组规律让好朋友猜。学生有如下一组动作设计:包子、剪刀、布、包子、剪刀、布、包子……;一组声音设计:嘣嚓嘣嚓嚓嘣嚓嚓嚓嘣嚓嘣嚓嚓嘣嚓嚓嚓……等等。
经过这样的找规律。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思考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三、巧妙构置“悬念”,激发学生有效思考
在我们日常和学习的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体验:令人遗憾的戏剧结尾比“大团圆”结局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中途停下来的工作使人牵肠挂肚,而完满完成的工作则容易忘怀……这说明一个道理:我们对学习和工作具有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就会产生一种或去完成,或去修补,或去完善的期待心理——这就是所谓的悬念心理。
悬念,本是文学创作技巧,俗称扣子或“卖关子”,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了一个结,暂时悬挂起来,亦即把作品后面所要表现的那些吸引人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却不马上解答,给读者心中留下疑团,逼使他们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和非读下去不可的强烈欲望。这种悬念往往产生于作品的戏剧性情节中,是戏剧、小说创作中唤起兴趣、逼人期待的一种重要技巧。这种悬念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引入数学学习生活中。
驾驭好这种“悬念”,孩子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唤起自己的兴趣,激发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学习魅力,这也是激发学生有效思考的一种方式。
如: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我就出了一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课外作业,并告诉学生,这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变身。同分母分数怎么就变成异分母分数了呢?学生带着这个“悬念”积极地讨论着,主动翻看着书上未讲的知识内容,并期待着新课的到来。
关键词:有效思考;生活事例;从易到难;调动感官;有声有色;构置悬念;尊重差异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许多学校教师为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求知潜能动了不少脑筋。现在我将自己几年的感受归纳如下:
一、联系熟悉的生活,从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根据一些医学专家提供的资料,儿童的大脑是在对周围一些事物和现象通过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发育,脑力才得到增强的。我们要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身边与他们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从易到难地给予指导。
我对基本上会数数的孩子,在教他们掌握自然数与序数之间的关系时,就拟制了几个逐步加深的思考题。
(1)一本练习本有30页,小明拿到手翻看,只有第17页到第30页的题目不会做,他有多少页会做?(2)体育课排队,小亮排在从前往后数的第8个,从后往前数的第3个,小亮这队有多少人?(3)小虎是个小淘气,家里一只电灯他拉了一下开关,灯就亮了,他觉得很有趣,连续又拉了7下,这时电灯是亮的还是不亮的?
这就是学生平时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学生只有通过平时熟悉的生活现象才能更容易地进行有效思考。
再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学生很容易混淆,常会出现三种单位张冠李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也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指导。
1,量一量算一算
(1)用尺量量小手指指甲的宽度,得出长度约1厘米;(2)用尺量量小手指指甲的长度和宽度,并求出指甲盖的面积。得出指甲的面积是长约1厘米,宽约1厘米,长×宽即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3)用尺量量小手指指甲的长度和宽度及手指的高度,并求出指甲覆盖的手指的体积。得出长约1厘米,宽约1厘米,高约1厘米,长×宽×高即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
2,画一画
经过上面的量一量、算一算,请学生再画一画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3,说一说
通过量、算、画,再说一说对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的认识,以及他们的不同之处。
这时,学生经过了这三轮的训练,已经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有了具体的感性和理胜认识了。
只有这样通过熟悉的物体,学生才能有效地深入思考。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声有色地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感觉来思维的”。又有资料证明,孩子在看、听、说、想、玩中学习的有效率特别高,可达98%。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找规律练习,我设计了一组这样的训练过程。
1,教师示范拍手规律。我先拍手一下,过一会儿,再拍手两下,过一会儿再拍手三下,然后循环一次。
2,猜一猜。这时请学生猜一猜,接下来我会怎样拍手呢?学生纷纷议论后,我不说答案,继续拍手循环一次来验证学生的猜想。
3,说一说。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为什么这样猜。
4,画一画。请学生把规律画出来。有用图形表达的,如:O口口△△△O口口A△△O口……有用颜色表达规律的,如:红黄黄绿绿绿红黄黄绿绿绿红黄……。
5,仿照上面练习自己设计一组规律让好朋友猜。学生有如下一组动作设计:包子、剪刀、布、包子、剪刀、布、包子……;一组声音设计:嘣嚓嘣嚓嚓嘣嚓嚓嚓嘣嚓嘣嚓嚓嘣嚓嚓嚓……等等。
经过这样的找规律。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思考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三、巧妙构置“悬念”,激发学生有效思考
在我们日常和学习的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体验:令人遗憾的戏剧结尾比“大团圆”结局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中途停下来的工作使人牵肠挂肚,而完满完成的工作则容易忘怀……这说明一个道理:我们对学习和工作具有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就会产生一种或去完成,或去修补,或去完善的期待心理——这就是所谓的悬念心理。
悬念,本是文学创作技巧,俗称扣子或“卖关子”,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了一个结,暂时悬挂起来,亦即把作品后面所要表现的那些吸引人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却不马上解答,给读者心中留下疑团,逼使他们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和非读下去不可的强烈欲望。这种悬念往往产生于作品的戏剧性情节中,是戏剧、小说创作中唤起兴趣、逼人期待的一种重要技巧。这种悬念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引入数学学习生活中。
驾驭好这种“悬念”,孩子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唤起自己的兴趣,激发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学习魅力,这也是激发学生有效思考的一种方式。
如: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我就出了一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课外作业,并告诉学生,这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变身。同分母分数怎么就变成异分母分数了呢?学生带着这个“悬念”积极地讨论着,主动翻看着书上未讲的知识内容,并期待着新课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