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分析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sh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社区,它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陕西省把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作为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举措,既是为农民建设幸福新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启动建设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并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标准(试行)。
  【关键词】陕西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分析
  1.陕西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概览
  1.1整体推进情况
  目前,全省各地已建和在建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延安市依据“做美延安、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四级城镇化建设思路,全力打造100个新型农村社区;榆林市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452个,占目前村委会总数8.4%;汉中市规划建设409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目前已累计投资5400余万元;宝鸡市规划实施458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成后农村综合服务设施覆盖面将达到26.5%。从目前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模和进度看,延安市走在了全省前列,截止今年5月底,延安市已实施新型农村社区项目514个,完成投资20多亿,目前完成33.3%的计划任务。关中以西安为龙头,宝鸡、渭南和咸阳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局面,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数量达400多个。陕南地区经济条件相对滞后,发展规模和速度慢于陕北和关中,新建和在建的项目不多,已建成的主要是以移民搬迁和旧村改造的社区。
  1.2主要建设模式
  目前,全省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因地制宜选择不同建设模式,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中心村带动型。是指在村民居住较为集中、人口较多、基础设施较好、特色产业较突出的行政村建立起来的社区。这类社区在宝鸡市占到85%以上。二是整体搬迁型。因自然灾害损毁、人居环境恶劣、土地征用等原因,进行整体搬迁后建成的社区。这类社区主要集中在陕南陕北的移民搬迁点和拆旧村建新村的地方。三是村变社区改造型。通过城市规模扩张、城中村改造、村集体股份制改造等原因,使农民变为市民,使原农村村委会演变成为社区居民委员会。这种类型的社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周边。四产业聚集型。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板块型住宅社区,不仅解决工厂用地难、招工难等问题,还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居住难和本地群众就业难问题。这类型社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周围。五是镇变社派出型。由原乡镇机构改革中被撤并的乡镇政府所在村建立起来、作为新组建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并行使政府服务功能的社区。这种类型的社区在陕北地区较多。
  1.3取得的基本成效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新型农村社区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及其影响已初步显现。一是节约了土地。渭南市澄城县全县农村宅基地包括巷道共占地13万亩,按照目前规划,通过撤村并组、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可以节约8万亩土地。高陵县东樊村原来村庄布局分散,占地较多,村庄占地总面积482亩,户均占地1.14亩。经过改造建成新社区后,全村占地减少到180亩,腾出土地302亩,节地率为62.6%。二是改善了环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了“五通”(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电话电视网络)、“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有效的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三是整合了资源。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推动了自然村落合并,扩大了人口聚集规模,有利于支农资金集中使用,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四是完善了功能。新型农村社区集幼儿园、学校、文化图书、体育、卫生医疗、超市等各种服务设施和功能于一体,为农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宝鸡市千阳县、凤县、眉县先后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2.陕西省农村社区建设路径分析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政府引导,核心在于政策措施是否科学合理。
  2.1规划建设要立足长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合并、人口集中,而应该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遵循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因此,要坚决摒弃就社区规划作社区规划的简单做法,而应该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放到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格局中去定位、去规划。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区域条件、人口分布、产业优势、辐射能力、发展前景等因素,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和布点。尽量让社区规划与城市发展、县域村镇体系、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规划协调统一,以生态良好、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高品位规划吸引农民群众主动融入社区建设。
  2.2建设模式要尊重民情民意
  根据“一村一策、一区一貌”和“能就业、好发展”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决杜绝“一刀切”现象。在选择建设模式上,既要立足本地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要切实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要充分考虑政府的投入能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进程可快些,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可放慢些。争取做到建好一个,填实一个,不搞一轰而上,制造“空心楼”。例如富平县庄里镇,北部贫困山区99.7%的农民愿意进镇、进社区。
  2.3社区用地要从撤并乡村和土地综合治理上找出路
  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广泛实施空心村整治、小村庄并大村工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更多的建设用地。特别是要选择腾空土地潜力大、群众基础好、班子能力强的村庄优先进行迁建,腾出更多土地指标,支持产业发展,实现政、企、村三方共赢。创新农民住房登记、确权、置换、流通相关机制,实施“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换社保”,引导农民到城镇居住,激励农民到规划的集中居住点建房。
  2.4建设资金筹措要走多元化的路子
  整合省、市、县(区)的各项惠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向农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积极探索以土地入股、宅基地抵押等形式积累社区建设资金。精心策划包装社区建设项目,广泛进行宣传推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力争实现“企业得土地、农民得新居”的双赢目标。要牢固树立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理念,优化配置城乡土地资源,以招拍挂等方式获得土地级差收益,最大限度地将所取得的土地变现资金最大化返还民,用于支持、扶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5创新社区服务管理
  一是服务配套。各社区要严格按照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确保同步施工、配套跟进。二是管理创新。要研究物业管理办法。对社区供水、排水、电力、道路、环卫、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实行市场化、社会化管理模式。三是组织创新。加强以农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探索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相关部门指导、村级组织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美]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费孝通.表《行行重行行——鄉镇发展论述》.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6]文慧,郑明媚,王玉杰.基于SWOT分析的小城镇发展战略选择,小城镇建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字信息化席卷全国,要为社会输入大量的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就必须由各大高校为社会培养信息专业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本文从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方面着手,进而探讨怎样成为一名专业的社会人才,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要具备哪些条件。  【关键词】信息管理;人才;条件  0.引言  信息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信息的意思,确切的说,信息管理是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计
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实现用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他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虎奶,但是都没有如愿。于是,许多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让人在4分钟内跑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
【摘 要】21世纪是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时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也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但是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思想认识落后、缺乏竞争机制、整体人员素质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弊端,今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进一步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1.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人力资源是
一只年事已高的蚂蚁奶奶住在一个又阴暗又潮湿的房子里,整天都晒不到太阳。不久,蚂蚁奶奶就得了关节炎,加上年纪大了,活动就更加不方便了,每天从早到晚都只能躺在床上,哪都去
期刊
美国农民的平均年龄不断增长.老一辈农民在过去30年中正在变老,新一代农民却因“务农辛苦、收入低”不愿接棒.为了解决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美国政府着实没少花心思.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母语课程。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实践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因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
随着高考考试大纲内容的修订,以及核心素养在高中课程的提出,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尽快改进,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迎接高考。本文就高考考试大纲的修改、核心素养的
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写几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提高中学生的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了提目为《一系列不幸事件》的文章:果每次收到那种兴奋地宣布“达尔文错在哪里”以及进化到底是什么的电子邮件时,我都能得到一块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