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课程定义中指出:“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综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注重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求,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各个生活环节中,展现出园本特色、地方优势的课程魅力,成了我们不断探索的新领域。我园以“儿童村”理念为中心,创设园本特色课程,为幼儿提供创新的空间,让他们体会发现的乐趣;给幼儿提供求知的啟迪,让他们自主探究自然的神秘;给幼儿提供游戏的舞台,让他们体验成长的快乐。
我园地处中国五金之镇——大新镇,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园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氛围。我园以《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为蓝本,着力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挖掘、创新改造地方特色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打造蕴含地方特色的“儿童村”特色课程。
(一)建构项目课程
虞永平教授在《早期教育》中说过:“课程游戏化是对现有课程的提升、改造和完善。”我们对现有蓝本《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进行适度的空间开放,进行园本化整合,渗透我园特色的课程内容。我们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努力建构特色课程,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一日活动皆教育,教育活动生活化”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幼儿园特色,我们利用“儿童村”场地、空间、材料、地域等优势,建构特色项目活动,巧妙地将地方特色融入其中。例如结合季节特色和幼儿园资源,我们组织开展了“四节”活动,即春耕种养节——种植、饲养等系列活动;夏嬉童玩节——让幼儿尽情玩水、沙、泥等玩乐活动;秋韵畅想节——开展科技探索等系列活动;冬趣运动节——沙上民间体育游戏等活动。
(二)融入特色资源
据我们初步调查统计,我镇大大小小的五金企业共有上百家,丰富的社会资源为我园小五金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我们对本镇的小五金企业进行深入、详细调查,整理了本镇五金工具厂的分布、规模、厂名以及销售网络等,进一步了解我镇五金企业的发展状况,五金工具的种类、名称、发展史等。我们还动员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收集、整理、筛选出适合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小五金资源,让这一特色教育资源通过环境、集体活动、区域游戏、家园共育等多种形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
幼儿园一日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素材,都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意义。比如在作息时间方面,在原有弹性作息的基础上,进一步真正做到“放心、放手、放开”,让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需要开展活动。例如我们在自主午餐方面,为了更加凸显个性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力特点,以幼儿为中心,各班自主安排午餐座位方式、组织形式等。让幼儿自主商量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正确使用餐具、文明用餐的规则和组织形式等,突出灵活性和自主性,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用餐的兴趣,保证膳食营养的合理摄入,还能让幼儿体会到自主合作的重要性,让幼儿成为班级真正的小主人。在活动组织的班级布局和座位安排等方面,幼儿和教师应遵循自由、宽松的原则,对园内所有班级桌椅的布置根据活动要求、活动形式、幼儿数量、活动组织需要等进行不同的组合。如音乐活动时,幼儿可背向窗户自选座位,而教师应面向光线,这样幼儿可以清楚地看见教师唱歌时的口形变化;当练习室内舞蹈等动作时,需要将桌椅紧靠在活动室四周,以空出较大场地,便于幼儿活动;当活动需要分组让幼儿自选游戏项目时,可以将桌子各占活动室一角,并以活动小书架或小玩具柜等分隔空间,等等。通过各个生活环节的细化,让一日生活成为课程的支点,成为幼儿自由发展、成长的基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利用环境,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同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户外——自然的天地
我园整合原有的室外绿化环境、空置场地,增加了体能锻炼区(梯子、玩球、骑车等)、休闲体验区(表演、露营、饲养等)、沙水涂鸦区(涂鸦、玩沙、玩水等)、创意挑战区(野战、创意、建构等),构建了自然、有趣的户外环境。“自然”意味着抛弃人为限制而获得一种自然的状态,体现出了活动的挑战性。“有趣”则表示自然游戏情景中的快乐活动。“自然有趣”是指幼儿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包括低结构自然材料与成品材料)尽情地、自由自在地享受快乐。我园充分利用幼儿园场地开阔的优势进行有效拓展、合理安排。如涂鸦区,我园景观水池的四周都是瓷砖、水泥质地,可供幼儿绘画涂鸦,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如PVC水管、砂缸、轮胎、纸箱、废旧瓶罐、废旧桌椅等投放到涂鸦区,为幼儿提供更多选择、发挥的空间。在拓展攀爬区中,我们充分利用园内主干道两旁的大树,巧妙地设计了荡绳、吊床、秋千、平衡绳等,这里的地面均为草坪或泥质,保障了幼儿的安全,成了幼儿大胆探索、尝试、冒险的乐园。大型建构区我们购买了大型户外碳化积木,一组800多件,配套各种型号的纸筒等,可以满足多名幼儿的需求,我们将其设置在幼儿园的大塑胶场地,旁边设置存放积木的玩具棚,不仅方便幼儿取放、整理,更为幼儿提供了游戏的时间、空间,幼儿在拼搭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发展了创造能力,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我们还将原有的创意坊和木工坊进行合理调整和改造,扩大木工坊的空间,结合我园地方特色,拓展木工坊的活动内容和内涵,成为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室内——自由的空间
班级是幼儿集体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幼儿参与活动、自主互动、展示自我的主要空间。因此,创设班级特色课程环境与幼儿有着最直接和有效的互动。我们通过提供材料、呈现图片、展示作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展示幼儿在“儿童村”课程项目活动中的活动照片,呈现幼儿在活动探索中的新发现,展现幼兒的活动成果,等等。结合我园的小五金地方文化特色,我们还将在中、大班开设工具角,配备适合幼儿使用的工具箱,包括扳手、螺丝刀、榔头等常用的修理工具。当幼儿的玩具、教师的教具、班级中的物品需要简单修理时,教师和幼儿就可以到工具箱中选取合适的工具,拧拧、挤挤、敲敲、打打,利用工具简单修理。我们还充分利用各个宽敞的廊厅、多个专用室资源等,由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商定游戏活动的主题。我们还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活动资源,充分发挥园内各公共资源的利用率,给予教师课程实施的自主权。对于各个专用室、廊厅等园内公共资源,改变原来统一安排的形式,由班级教师根据当前活动主题的需要,向教务处提前一周预约。我们要让环境资源充分为幼儿发展提供服务,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自主创新的空间。
我们要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发展出发,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开展“儿童村”课程灵活、多样评价方式的探究。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途径开展活动,观察、引导幼儿,用形式记录幼儿活动,形成记录、分析、反思的日常工作习惯,从而更有效、更准确地评价“儿童村”课程活动。通过“五常小达人”“四慧教师”等专项评选活动,对幼儿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专题版面、作品展示、活动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活动成果。我园还改变了以往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尝试每周一次幼儿自主评价和每月一次家长教师评价,并巧妙运用自主开发设计的以机器人为主要形象的新新、园园印章,让评价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这种灵活丰富的多元评价机制,能够提高幼儿的自主评价能力,帮助教师明确幼儿的个体培养目标,转变家长评价方式,真正实现让幼儿快乐、自由、自主、积极发展的目标。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育契机无处不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大大增加了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和环境。“儿童村”正散发着独特的方课程魅力,让我们成为它快乐的“村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儿园)
收集 整理,丰富“儿童村”课程内涵
我园地处中国五金之镇——大新镇,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园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氛围。我园以《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为蓝本,着力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挖掘、创新改造地方特色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打造蕴含地方特色的“儿童村”特色课程。
(一)建构项目课程
虞永平教授在《早期教育》中说过:“课程游戏化是对现有课程的提升、改造和完善。”我们对现有蓝本《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进行适度的空间开放,进行园本化整合,渗透我园特色的课程内容。我们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努力建构特色课程,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一日活动皆教育,教育活动生活化”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幼儿园特色,我们利用“儿童村”场地、空间、材料、地域等优势,建构特色项目活动,巧妙地将地方特色融入其中。例如结合季节特色和幼儿园资源,我们组织开展了“四节”活动,即春耕种养节——种植、饲养等系列活动;夏嬉童玩节——让幼儿尽情玩水、沙、泥等玩乐活动;秋韵畅想节——开展科技探索等系列活动;冬趣运动节——沙上民间体育游戏等活动。
(二)融入特色资源
据我们初步调查统计,我镇大大小小的五金企业共有上百家,丰富的社会资源为我园小五金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我们对本镇的小五金企业进行深入、详细调查,整理了本镇五金工具厂的分布、规模、厂名以及销售网络等,进一步了解我镇五金企业的发展状况,五金工具的种类、名称、发展史等。我们还动员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收集、整理、筛选出适合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小五金资源,让这一特色教育资源通过环境、集体活动、区域游戏、家园共育等多种形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
灵活 自主,细化生活课程实施
幼儿园一日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素材,都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意义。比如在作息时间方面,在原有弹性作息的基础上,进一步真正做到“放心、放手、放开”,让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需要开展活动。例如我们在自主午餐方面,为了更加凸显个性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力特点,以幼儿为中心,各班自主安排午餐座位方式、组织形式等。让幼儿自主商量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正确使用餐具、文明用餐的规则和组织形式等,突出灵活性和自主性,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用餐的兴趣,保证膳食营养的合理摄入,还能让幼儿体会到自主合作的重要性,让幼儿成为班级真正的小主人。在活动组织的班级布局和座位安排等方面,幼儿和教师应遵循自由、宽松的原则,对园内所有班级桌椅的布置根据活动要求、活动形式、幼儿数量、活动组织需要等进行不同的组合。如音乐活动时,幼儿可背向窗户自选座位,而教师应面向光线,这样幼儿可以清楚地看见教师唱歌时的口形变化;当练习室内舞蹈等动作时,需要将桌椅紧靠在活动室四周,以空出较大场地,便于幼儿活动;当活动需要分组让幼儿自选游戏项目时,可以将桌子各占活动室一角,并以活动小书架或小玩具柜等分隔空间,等等。通过各个生活环节的细化,让一日生活成为课程的支点,成为幼儿自由发展、成长的基石。
自然 自由,打造适宜课程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利用环境,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同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户外——自然的天地
我园整合原有的室外绿化环境、空置场地,增加了体能锻炼区(梯子、玩球、骑车等)、休闲体验区(表演、露营、饲养等)、沙水涂鸦区(涂鸦、玩沙、玩水等)、创意挑战区(野战、创意、建构等),构建了自然、有趣的户外环境。“自然”意味着抛弃人为限制而获得一种自然的状态,体现出了活动的挑战性。“有趣”则表示自然游戏情景中的快乐活动。“自然有趣”是指幼儿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包括低结构自然材料与成品材料)尽情地、自由自在地享受快乐。我园充分利用幼儿园场地开阔的优势进行有效拓展、合理安排。如涂鸦区,我园景观水池的四周都是瓷砖、水泥质地,可供幼儿绘画涂鸦,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如PVC水管、砂缸、轮胎、纸箱、废旧瓶罐、废旧桌椅等投放到涂鸦区,为幼儿提供更多选择、发挥的空间。在拓展攀爬区中,我们充分利用园内主干道两旁的大树,巧妙地设计了荡绳、吊床、秋千、平衡绳等,这里的地面均为草坪或泥质,保障了幼儿的安全,成了幼儿大胆探索、尝试、冒险的乐园。大型建构区我们购买了大型户外碳化积木,一组800多件,配套各种型号的纸筒等,可以满足多名幼儿的需求,我们将其设置在幼儿园的大塑胶场地,旁边设置存放积木的玩具棚,不仅方便幼儿取放、整理,更为幼儿提供了游戏的时间、空间,幼儿在拼搭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发展了创造能力,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我们还将原有的创意坊和木工坊进行合理调整和改造,扩大木工坊的空间,结合我园地方特色,拓展木工坊的活动内容和内涵,成为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室内——自由的空间
班级是幼儿集体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幼儿参与活动、自主互动、展示自我的主要空间。因此,创设班级特色课程环境与幼儿有着最直接和有效的互动。我们通过提供材料、呈现图片、展示作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展示幼儿在“儿童村”课程项目活动中的活动照片,呈现幼儿在活动探索中的新发现,展现幼兒的活动成果,等等。结合我园的小五金地方文化特色,我们还将在中、大班开设工具角,配备适合幼儿使用的工具箱,包括扳手、螺丝刀、榔头等常用的修理工具。当幼儿的玩具、教师的教具、班级中的物品需要简单修理时,教师和幼儿就可以到工具箱中选取合适的工具,拧拧、挤挤、敲敲、打打,利用工具简单修理。我们还充分利用各个宽敞的廊厅、多个专用室资源等,由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商定游戏活动的主题。我们还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活动资源,充分发挥园内各公共资源的利用率,给予教师课程实施的自主权。对于各个专用室、廊厅等园内公共资源,改变原来统一安排的形式,由班级教师根据当前活动主题的需要,向教务处提前一周预约。我们要让环境资源充分为幼儿发展提供服务,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自主创新的空间。
总结 提升,灵活丰富评价形式
我们要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发展出发,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开展“儿童村”课程灵活、多样评价方式的探究。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途径开展活动,观察、引导幼儿,用形式记录幼儿活动,形成记录、分析、反思的日常工作习惯,从而更有效、更准确地评价“儿童村”课程活动。通过“五常小达人”“四慧教师”等专项评选活动,对幼儿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专题版面、作品展示、活动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活动成果。我园还改变了以往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尝试每周一次幼儿自主评价和每月一次家长教师评价,并巧妙运用自主开发设计的以机器人为主要形象的新新、园园印章,让评价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这种灵活丰富的多元评价机制,能够提高幼儿的自主评价能力,帮助教师明确幼儿的个体培养目标,转变家长评价方式,真正实现让幼儿快乐、自由、自主、积极发展的目标。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育契机无处不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大大增加了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和环境。“儿童村”正散发着独特的方课程魅力,让我们成为它快乐的“村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