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主张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知人论世”作为阅读作品的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别是具体作品的写作背景,并利用它们去诠释作品,而不仅仅是把它们当成一般的文学常识。“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使用得当对文本的理解有帮助,能让我们领略到文学之美,但使用不当则适得其反。
一、“知人论世”误区多
1喧宾夺主型
当下,语文边缘化现象很严重。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吸引学生,一堂语文课俨然成了历史课、政治课。在“知人论世”环节,教师对作者的生平介绍过多过细,以至于语文课几乎成为人物传记课。这种“传记式”的“知人论世”,缺少教师对文本的思考和解读,容易导致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先入为主。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确作品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作家自己生活的简单再现,我们不能在作家和作品之间画等号。不加思考的“知人论世”,让学生得到的仅仅是一段历史,一段生活经历,不利于学生用心地去领会文本的“美”。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状物散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但是有的教师忽视了对美文文本本身的挖掘,对朱自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格魅力却情有独钟。课堂上,会提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的清华园,南方还在进行着血雨腥风的屠杀;会提到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会提到这是处在“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谷中的时代的苦闷,是觉醒的一代醒来之后面对无际的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会提到1948年6月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会提到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这些时代背景和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不是不可提,这些内容可以作为理解文章情感的辅助资料和作文素材的引导,但教师过多地介绍这些方面的内容,显然已经导致文本欣赏的喧宾夺主,造成文本赏析的先入为主。这篇文章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在于作者展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当教师的这些“喧宾夺主”式的“知人论世”告知学生之后,学生在欣赏文段时,必然已经有了一个“先知”的告示,脱离了基于文本自身的欣赏和思考,而与那纯粹的美文有了一段距离。
2片面选择型
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片面选择所谓的“兴趣点”,对作者的相关情况做片面性的介绍。这种所谓的“知人论世”不仅没有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反而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
比如《再别康桥》这篇美文,它原本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这是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诗兴勃发,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全诗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全诗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具备了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三美”特质,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如此唯美的诗歌,就是因为作者徐志摩是个有故事的人,尤其是他与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的故事。
有的教师在教授此文本时,没有看到徐志摩一生对真、美和自由的不停追求,没有看到徐志摩的诗的清新美妙、通俗易懂,没有看到徐志摩对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却花大量时间对徐志摩的“爱情史”大谈特谈。如此的“知人论世”,可能出于活跃课堂,或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考虑,学生似乎很感兴趣了,但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点已经不是《再别康桥》这篇优美的诗歌了,而是津津乐道于徐志摩的生活,对徐志摩有了偏颇的认识,这不仅无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脱离文本自身的阅读鉴赏,过多用“知人论世”干预阅读,这种阅读得到的不是文学之美,而是误入歧途。影响文学之美鉴赏的“知人论世”倒不如不采用。
二、“知人论世”应慎用
1挖掘“知人论世”与文本间的密切关系
“知人论世”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它是一种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阅读方法。所以,任何文本的“知人论世”都要准确把握“知人论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文本的思想内容是什么,二者间有无关联。如果没有关联,纵然“知人论世”多么精彩,多么吸引眼球,都不应该采纳。
2找准“知人论世”与文本的契合点
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知人论世”的重点应该放在朱自清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文本中的语言自然会印象深刻,体会真切,对文本的思想感情把握得也更到位。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可以挖掘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而不应该作为“知人论世”的一个重点。
3把握“知人论世”与文本阅读的主次
基于文学文本自身的纯粹阅读,应该不受外来的任何因素影响,只深入文字、语言本身,获取文学美感。纯粹阅读应是主导,知人论世只是辅助。所以,任何文学信息的获取,都应该基于文本自身,知人论世只能点到为止,不应“反客为主”。
文学阅读,必须基于文本自身,从中获取文学愉悦。“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阅读方法,有助于理解文本,但决不能滥用,要慎用,千万不要让“知人论世”误导了文本的纯粹解读。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341100)
一、“知人论世”误区多
1喧宾夺主型
当下,语文边缘化现象很严重。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吸引学生,一堂语文课俨然成了历史课、政治课。在“知人论世”环节,教师对作者的生平介绍过多过细,以至于语文课几乎成为人物传记课。这种“传记式”的“知人论世”,缺少教师对文本的思考和解读,容易导致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先入为主。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确作品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作家自己生活的简单再现,我们不能在作家和作品之间画等号。不加思考的“知人论世”,让学生得到的仅仅是一段历史,一段生活经历,不利于学生用心地去领会文本的“美”。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状物散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但是有的教师忽视了对美文文本本身的挖掘,对朱自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格魅力却情有独钟。课堂上,会提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的清华园,南方还在进行着血雨腥风的屠杀;会提到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会提到这是处在“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谷中的时代的苦闷,是觉醒的一代醒来之后面对无际的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会提到1948年6月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会提到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这些时代背景和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不是不可提,这些内容可以作为理解文章情感的辅助资料和作文素材的引导,但教师过多地介绍这些方面的内容,显然已经导致文本欣赏的喧宾夺主,造成文本赏析的先入为主。这篇文章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在于作者展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当教师的这些“喧宾夺主”式的“知人论世”告知学生之后,学生在欣赏文段时,必然已经有了一个“先知”的告示,脱离了基于文本自身的欣赏和思考,而与那纯粹的美文有了一段距离。
2片面选择型
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片面选择所谓的“兴趣点”,对作者的相关情况做片面性的介绍。这种所谓的“知人论世”不仅没有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反而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
比如《再别康桥》这篇美文,它原本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这是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诗兴勃发,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全诗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全诗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具备了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三美”特质,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如此唯美的诗歌,就是因为作者徐志摩是个有故事的人,尤其是他与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的故事。
有的教师在教授此文本时,没有看到徐志摩一生对真、美和自由的不停追求,没有看到徐志摩的诗的清新美妙、通俗易懂,没有看到徐志摩对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却花大量时间对徐志摩的“爱情史”大谈特谈。如此的“知人论世”,可能出于活跃课堂,或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考虑,学生似乎很感兴趣了,但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点已经不是《再别康桥》这篇优美的诗歌了,而是津津乐道于徐志摩的生活,对徐志摩有了偏颇的认识,这不仅无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脱离文本自身的阅读鉴赏,过多用“知人论世”干预阅读,这种阅读得到的不是文学之美,而是误入歧途。影响文学之美鉴赏的“知人论世”倒不如不采用。
二、“知人论世”应慎用
1挖掘“知人论世”与文本间的密切关系
“知人论世”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它是一种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阅读方法。所以,任何文本的“知人论世”都要准确把握“知人论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文本的思想内容是什么,二者间有无关联。如果没有关联,纵然“知人论世”多么精彩,多么吸引眼球,都不应该采纳。
2找准“知人论世”与文本的契合点
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知人论世”的重点应该放在朱自清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文本中的语言自然会印象深刻,体会真切,对文本的思想感情把握得也更到位。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可以挖掘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而不应该作为“知人论世”的一个重点。
3把握“知人论世”与文本阅读的主次
基于文学文本自身的纯粹阅读,应该不受外来的任何因素影响,只深入文字、语言本身,获取文学美感。纯粹阅读应是主导,知人论世只是辅助。所以,任何文学信息的获取,都应该基于文本自身,知人论世只能点到为止,不应“反客为主”。
文学阅读,必须基于文本自身,从中获取文学愉悦。“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阅读方法,有助于理解文本,但决不能滥用,要慎用,千万不要让“知人论世”误导了文本的纯粹解读。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3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