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提要积累法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09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考纲规定的必考内容,也是高考语文极具变化性与区分度的板块。它命题材料广泛,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文本具有新、宽、严、精的特点,题干客观、主观型兼顾,可以根据整体试卷命制要求进行设置,难易宏微主客时空变化丰富,考查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各个层面。因此,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备考的一个潜在难点。在以往的备考训练中,学生大多停留在习题技巧解析层面,而对文本的解读把握模糊、片面,失去了解题过程中清晰有序的依据,解答习题时存在感性蒙猜、跳窜反复、单一对应等突出问题。题做完了而文本内容未圈点一字,一片空白,这空白也正是解题思路模糊的直观体现。每年高考,论述类文本作答的“悲喜剧”都要上演。
  当前,论述类文本备考训练存在着“四缺”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二是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三是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表达肤浅;四是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抓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个基本能力训练点,运用提要积累法,能突破文本理解这个难点。
  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的能力层次要求是这样表述的: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研读这些要求后就会发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这个板块承上启下的依据性能力点。筛选关联着重要概念与句子,整合则统领着结构思路、要点中心与观点态度。整合有内外之分,能力层次要求属于内在整合,它必须借助于简明的外在文本材料去展开。那么,如何筛选建构这样的文本材料框架就是关键。“提要积累法”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提要积累法”借助语言文字应用部分压缩语段的方式方法,以筛选文本关键词语为方式,从话题性质类、状况特点类与关系条件类三个层面辨析筛选出系列关键词语,使之形成对应与照应关系,以点带面,让文本材料要点带动内在能力训练与思考辨析,以“点穴”的方式打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意气神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从现代汉语语法角度补充强化有关词语的基础知识,以便对词类层次与内涵指向保持敏感。
  下面让我们结合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中的论述类文本进行分析。2015年高考的文本内容摘编自王芳的《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运用“提要积累法”,我们筛选出的文本要点提纲是:
  A话题性质类:宋代信用、信用形式(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信用工具(茶引、盐引/交子、关子、会子);
  B状况特点类:呈现新特点、多种(政府私人/担保形式/宋代形成/普遍)、新型纸质(异地兑取/大宗、跨地区交易);
  C关系条件类:又、新(主要、多/质库、解库/典权人与出典人/也、几乎)、和(除了……也……既……又/先交纳现钱)。
  利用此提要,就能快速准确地理清文本概念、句子的要点与关系,三个小题中的不正确选项也能快速找到解答依据。第一题不正确项A项,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错在“等(全部)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这一点。第二题不正确项B项,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领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文本中“通过民间自发力量和官府的强制推行”中的“和”字便是依据。第三小题错项D项,有整合理解的特点,当全文要点、关系逻辑理清之后,这种综合性辨析也就迎刃而解。
  需要说明的是,“提要积累法”中“积累”有三层含义:一是积累训练需多次反复,达到熟练,养成快速阅读、准确摘要、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二是注意理解揣摩,在内在认知积累与思考整合上养成审读习惯;三是可适当借鉴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主观客观题型结合的方式,变纯粹的客观题训练为主观客观题结合的训练,使辨析判断与表达应用相结合,从而走出技巧性应试训练的峡谷。
  2014年的论述类文本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运用“提要积累法”,筛选整合的文本要点可以是:
  A话题性质类:悲剧、审美、价值、载体、原因、表现;
  B状况特点类:冲突、抗争、文学艺术、心理、距离、对待痛苦与死亡;
  C关系条件类:美好、毁灭、最根本、只能“审美”地加入、人的伟大与崇高;
  2013年的文本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我们筛选整合的文本要点可以是:
  A话题性质类:老子其人其书的年代、纸上材料、地下材料、共通、文句、老学先于孔学;
  B状况特点类:异说、怀疑“黄”“老”合抄之本不会晚于战国早期、《论语·卫灵公》和《论语·宪问》;
  C关系条件类:自《史记》以来、过去、大多、根本改变、许多、甚多、可以认为确实可信。
  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方法可以灵活运用,只要达到快速准确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目的即可。
  关于“整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部分把它放在五个层面的第一层面“积累·整合”,具体表述为: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究竟我们要整合什么,究竟怎样去整合,这很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推敲。站在文本阅读训练的角度,“整合”应该有五个层面:整合文本重要信息,整合文本逻辑关系,整合文本态度倾向,整合文本相关知识点,整合文本阅读行为;应该体现三个结合,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思辩性与表达性的结合,这样才更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
  接受学习的观点认为,从学习过程来看是将新的符号、概念和命题整合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新旧学习材料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信息内化,融为一体而储存下来,以便日后可以再现并运用。也许这一段话可以作为本文很好的结尾,整合就是一个外在材料符号与内在认知结构、旧有内容与新学知识能融合并储存的过程,它的核心在于有序有效地内化,让我们共同关注“筛选·整合·提要·积累”。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渭南高级中学(714000)
其他文献
词类活用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的认识不尽统一,这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词类活用作深入探讨。  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指出:“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曹先擢先生说:“从语法角度讲,汉语中的每个词,都属于一定的类别。按本类的语法属性去
期刊
在一次全市的教学大比武中,笔者和其他参赛者拿到了《语文读本必修一》“寻找精神家园”板块的《窃读记》这篇文章。细细阅读了几遍,笔者觉得这篇文章文字浅显易懂、主旨纯粹单一、感情真挚外露,是一篇高一学生完全能自主读懂的浅文。这样的文章有什么可教的呢?该如何寻找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突破点呢?  在接下来的备课过程中,笔者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本文语言虽然浅显,可读来却让人深为所动,林海音是怎么做到的?这篇文章
期刊
《兰亭集序》是一篇东晋散文,立意深远,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杜牧《润州》中有言:“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意为大多南朝人都是开朗豁达的,东晋的人士是最风流的。《兰亭集序》体现了王羲之的风流之美,这种美表现在意境美、结构美和境界美上。  一、诵读品味,感受意境之美  《兰亭集序》充满了和谐的整体美,景物具有淡雅清俊之
期刊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摄取多方面的精神食粮。新课改后,《先秦诸子选读》成为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契合了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社会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执教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时,在怎么为学生所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节选部分的思想内容做了整理归类,为学生作文积累精神的底子和可用的素材。  一、心怀天下 
期刊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櫆提出的,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話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
期刊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篇文学作品,每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往往不尽相同。当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逐步摈弃了传统阅读教学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摈弃了千篇一律的“参考答案”,摈弃了教师主宰一切的“独角戏”,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语文课堂出现了灵动与生机。然而,自新课标颁布以来,由于我们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理解不够深入,在实践中不知不觉走入诸多误区。面对教学实践中的诸多误区,我们如
期刊
语文教学是浸润情感的教学。语文教学唯有贴近学生心灵,使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身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教学活动推进学生知行合一,才能在理性和情感上对文本的价值真正产生双重的认同。  一、书读通,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  对高中生提出“书读通”的要求似乎太低了,然而,到现实中去看一看,我们会发现,现在的高中课堂读书声真的太少了,一味地听,一味地讲,表面上是加快了疏通文本的节奏,实际上是慢了,少了自我体验的过
期刊
2015年高考已经曲终人散,对各省高考试卷的分析则方兴未艾。福建省高考将在2016年回归全国卷,把握全国卷作文命题的特点与精神是摆在福建省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笔者通过比较近几年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的作文命题,找到应对全国卷作文命题的对策,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  2015年福建卷的作文题目是关于“路”的三句话: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
期刊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派”最杰出的代表,其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诗中画”“有声画”的有机统一  《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出了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王维精通音乐,二十岁举进士,官职为大乐丞,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乐官。他还擅长绘画,他的名画《雪溪图》和《袁安卧雪图》广为后人学习借鉴,他是和阎立本、吴道子并
期刊
前些年,有人提出“语文教学不应担负历史课和政治课的教育任务”的观点,致使语文教学在一段时间走向偏重艺术感悟与鉴赏的单行道,与魏晋文坛刮起的奢靡文风类似。且不说“古来文史不分家”,就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来说,从《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从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唐代韩愈提出的文以载道、言之有物,文学作品无时不承担着道德品质教育的功能。而世世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