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彭向东、梁秀娟、孙冬敏,张劲松、李巧、刘凡立、黎娟、施惠蓉
老师:宋刚明
整理:李巧
巧:武汉美术馆正在举行《原作100》摄影展,都是西方摄影大师的原作。
宋:告诉鱼儿发通知,要求全体学生去观摩,把自认为好的作品翻拍下来,下周讨论。
孙:什么是原作啊?
宋:摄影有底片,而数码作品连底片的概念都没有了,RAW文件都可以复制。原作是从绘画借用来的概念,绘画手艺性强,具有唯一性。摄影中只有波拉照片,反转片、达盖尔发明的银版照片勉强可以称之为原作。底片都不可以叫原作,因为是半成品,可用来大量复制作品。现在说的摄影原作是放宽了的概念,一般是指摄影师亲手制作的作品,或者其认可、有签名的作品。人们强调原作,除了追求品质,很大一部分是独占心理在作怪。
黎:老师,我早上一个人去看了《原作100》摄影展。看了没太多印象,没什么好谈的呀。
宋:没关系,你有什么看法都可以直接说,哪怕你认为这些都是垃圾,都可以说出来。
黎:确实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认为那些原作许多都是蛮不好的东西,画面很普通,甚至有点儿差劲。
宋:然后这些东西竟然还挂在墙上,号称是大师的作品。
黎:是啊,有些场面看着好恶心。难道我们到农村去,把杀鸡杀猪的场面拍下来,都可以成为大作7但有些作品看着还蛮漂亮,那些光影啊,温馨场面啊。还有一些有故事性的,我就喜欢。
宋:你现在去拍杀鸡杀猪的场面,多半成不了大作,因为你还缺乏对图像的真正理解。大师也不是某一张照片成就的,那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严格地说,你不喜欢这样的图像,可能是因为没看懂,观看图像的经验还不够。你刚接触摄影,第一次大量看有一定深度的国际摄影大师的作品,有这种感受很正常。不要说你,一些人玩了一辈子摄影,也看不懂,甚至嗤之以鼻。前些时我在网上看到有摄影网民在骂一位国内人文拍得非常棒的摄影师,这真是没有办法。他不认为自己没读懂,他认为大师没拍好。
巧:我上摄影网站看到大量充斥的是糖水片,跟帖一片叫好,真受不了。
宋:你是超越了这一阶段,但中国的摄影还在起步阶段,不要说摄影网站,一些摄影报刊不也一样充斥着这些东西?我接触过传媒人,他们中间很多人对影像也有很深的理解,但读者(对这些传媒人喜欢的影像)不买账,他们要生存,局面就只能这样了。
孙:这个展览我看了三遍。第一遍觉得有好多不喜欢的,跟黎娟的感受一样,觉得好恶心。第二次去之前在网上做了功课,了解了有关摄影展的资料,再看展览,多数作品就能看懂了。表面漂亮的照片初看吸引人,看久了就没什么意思,而这些大师作品,初看一般,却越看越有意思,看了上瘾。
宋:我一直强调大家多看真正的大师作品,就是因为摄影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才能拍出好照片。我国现在是一个摄影器材大国,但并不是一个摄影表现大国,就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好照片。
黎:我以前认为看照片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被拍在照片上好不好看,一看就知道。
宋:我曾经在一个行政单位编过杂志,每次定封面都要先送给单位的一把手看。主编认为领导不懂,有段时间没送,一把手把他叫去怒斥:难道我连好看不好看都看不出来?在多数人的理解里,还有比看照片更简单的事情吗?照片好不好看就是脸蛋好不好看、云霞好不好看。然而这只是图片的表象,是皮毛。摄影作品挂在那里,似乎浅显易懂,其实不然。照片不言说,读懂一张照片,全靠自己对图像的解读能力。好的摄影作品如同好的文章,常常是朴实无华的,不是浅显,而是于浅处见深意。
黎:我把这次影展中摄影家的名字记下来,然后到网上去找他们的其他照片,大量地去看。
宋:对,就是要这样。除了上网,还可以买画册看。画册更加系统,成像质量也更可靠。尽量找大师的原作看,一开始不懂也不要紧,反复看就会慢慢理解。再不成就反复给自己强调,这是大师作品,不好也好(嘿嘿)——成为大师、被世界认可,总有他的道理。
张:这次见到了布勒松的《跳跃》的原作,是“决定性瞬间”的代表作。
宋:这张照片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张:布勒松抓住了那个男人跳起而又即将落入水中的瞬间。
宋:你看到了这张照片最浅的一层。这幅照片最关键的是跳过水面的男人的动作与后面芭蕾广告画上的女演员跳跃的动作形成了呼应,这是布勒松最厉害的地方。BBC关于摄影史的电视片在讲这张照片时说是男人与后面墙上的文字形成联系,我认为这显然不是这张照片最显著的特征,可见对大师作品的解读不是件容易的事。
张:通过这次看展览,我感觉好的片子对焦不准或者虚一点都没关系。内容好了,拍摄条件受限制造成的虚一点毛一点,不影响照片思想的表达就行。有一些纯粹的形式感的照片,第一眼很惊艳,但带不给人心灵的触动。
宋:对抓拍影像是允许有限模糊的,只要不影响辨识度就行。有时,一些虚了的影像比清楚的还有感染力。
巧:我也有类似感受。自从开始街头摄影后,我对决定性瞬间、照片背后传达或暗示某种思想的作品。比较习惯理解了。反而再看一些静物类的,不知如何去理解其中的美。比如保罗·斯特兰德(DauIStrand)的《白栅栏》,就是近处一段白色的栅栏,和后方的房屋通过透视关系组合在一起,就是静止在那里的一个平常景色啊。
宋:保罗-斯特兰德可以称为美国的摄影之父,他推动了直接摄影的观念,在这之前,是画意摄影当道。
巧:那是不是说这张照片的最大意义是代表摄影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宋:这张照片本身也很不错,只是你没看懂。保罗·斯特兰德认为“所有优秀的艺术,其结构都是抽象的”。这张照片从结构上来说,画面的下面是空的,大片的黑色,斯特兰德用白栅栏将它破开,白栅栏充满了细节;接着过渡到灰色的房子,再远处的房子又是一块亮色,最后隐入黑色。具体的景物在这里成了白一黑一灰一白一黑的一层层递进的抽象色块,变化极有节奏感。哪一块都是“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孙:而且上下就像牙齿咬合,严丝合缝。
巧:我觉得咬得太紧啦,很用力似的。
宋:保罗·斯特兰德后来主要拍电影。他的摄影作品直接强烈,比如他的另一幅作品《盲妇》,就是对着人脸直拍,毫无修饰,强烈无比,这种风格影响了美国后来的摄影走向。保罗·斯特兰德在我国受推崇度不高,我们一般人最认可的是安塞尔·亚当斯。但是如果有人在美国讲亚当斯可能会被笑场,这个差别很大。保罗·斯特兰德在摄影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对摄影的贡献要比亚当斯大很多。他开启了摄影的许多方向,亚当斯就是受他的《白栅栏》这一风格的影响走向了自然。亚当斯的贡献主要是技术层面的,他将银盐感光材料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而保罗-斯特兰德的摄影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孙:还有沃克·埃文斯(walkerEvans)拍的照片,典型的美国南方家庭的室内记录。这么多细节:墙纸、家族照片,铁床、座钟。
宋:我们对沃克·埃文斯的照片介绍得很少,美国人开始对他评价也不那么高,后来有个女评论家为他写了传记,认为他是个被摄影史低估了的人。据说美国的摄影界现在对他十分推崇,并且把他和罗伯特·弗兰克并列为美国摄影史上最重要的人。不过我认为还是弗兰克要更好一些。
施:这些人我过去根本没听说过。
宋:多年来我国对外国摄影界的介绍有限,基本是按摄影通史的谱系来,而这个写史的人是否全面公允,并没有人深究。我们多数人缺乏对西方摄影的全盘了解,所以常常是人云亦云。最先接受的只能是那些影像好看的、易懂的,久而久之,许多人就认为好摄影作品就是这样子。一些被我们奉为大师的,其实在国外没那么高地位,一些真正好的又没介绍进来,一些思想深刻的影像反而被我们忽略了。摄影的历史还太短,许多人和事,可能要一百年后再看才比较客观。
刘:有两张照片我印象很深。其中一张是通过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电视的视角,画面上主要是床的一部分和一个电视机,电视屏幕上是一个孩子的面孔,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镜头。这应该是欧美五六十年代的作品。
宋:这是李·弗瑞德兰德(LeeFriedIander)的作品,不过这不能算他的代表作,他的代表作是漫不经心的城市景观,叫《开向社会的风景》。李·弗瑞德兰德的成名与一个叫《新纪实》的展览有关。当时是三个人的联展,还有阿勃丝和维诺格兰德,只有阿勃丝日后成了公认的大师,我认为是她的人生故事帮了她。她经历复杂,后来自杀了。阿勃丝的照片未必有那么好,很多人认为她的伟大是关注了畸形人,认为那和我们在舞台上扮演残疾人取悦观众差不多。她展览的作品,管理员第二天早上常常得擦去观众吐在上面的唾沫。三人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李·弗瑞德兰德,他拍的那些城市景观看似漫不经心,杂乱不堪,信手拈来,其实有深意。有段时间我对他那种挑战一切现有摄影法则的涂鸦式作品非常着迷,我模仿过,但真的拍不出来。
巧:展览中萨尔加多(SebastiaoSalgado)的那幅不是太好。
宋:那不是萨尔加多的代表作,要将所有名家的代表作收齐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展览还缺一些很重要的摄影家,比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萨尔加多的作品在我国影响很大,但我个人更喜欢寇德卡的作品。寇德卡的作品强烈、孤寂、精确,有戏剧性,可以读出画面外的很多东西。萨尔加多的作品有史诗性,但他把灾难拍得那样美丽,是个问题。他的照片缺乏延展性,就是画面上看到的那些东西。我收了他多本画册,发现他拍的人在直面镜头时,眼睛都直勾勾的,如同被催眠了一样。我跟玛格南的摄影师艾里交流这个看法时,他也说纽约时报在评价萨尔加多的作品时指出了同一问题
彭:以前把大师看得很神秘,认为他们的拍摄环境好,拍摄机遇好,我们很难遇到那种画面。现在看多了大师的作品,我认为经典就在我们身边,大师们表现的都是寻常景,拍的也是我们看得见的事情。
宋:你前面说大师拍摄环境好,多半是指的我国推崇的所谓大师,一般是比设备、比去过哪些名山大川、比运气。我们的摄影太追求仪式感,要做很多准备,比如风光摄影,好像非得到名山大川才能拍照。我们把这叫创作,这才导致了真实还原生活的作品不吃香,而拼拼凑凑,精雕细琢的作品很得宠的局面。现今时代是用图像叙事的时代,拍名山,美女、鲜花固然能吸引目光,但是朴实、有内涵的照片更有持久的感染力。这二者就如同电影中偶像派和实力派的差别。在寻常生活中果断出手,选择契合自己思想的图像按下快门,比拍名山大川更丰富、更有人间味,也更能打动人。
梁:有几张充满情感的片子给我印象很深。马克·吕布的士兵与持鲜花的少女对峙,还有另一个摄影家拍摄的母亲趴在床沿深情地望着婴儿的那张,还有《加州之吻》,都深深触动了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体会到,不论在哪个国度,喜怒哀乐是最打动人的。我喜欢的照片里面总是有母亲,孩子,充满了家庭的温馨。
宋:你提到的这些都属于二战以后“人情味摄影”时期的作品。你说的那张士兵与鲜花是马克·吕布的代表作,他拍的《中国五十年》比所有中国摄影师拍的中国都好,不过他在西方摄影界还不能算大师。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rwitt)是这次展览中最受欢迎的摄影师,我们学院大专班的学生几乎都喜欢他的《加州之吻》。他以狗的视角拍摄的小狗戴帽子的那张也很受欢迎,可见有情感的照片,总是更易打动人。女性情感细腻,你又爱好文学,当然就会喜爱这一类的作品。
孙:所以你每次到武汉,总是着急地赶回去。还是舍不得多离开孩子一会儿,呵呵呵。
老师:宋刚明
整理:李巧
巧:武汉美术馆正在举行《原作100》摄影展,都是西方摄影大师的原作。
宋:告诉鱼儿发通知,要求全体学生去观摩,把自认为好的作品翻拍下来,下周讨论。
孙:什么是原作啊?
宋:摄影有底片,而数码作品连底片的概念都没有了,RAW文件都可以复制。原作是从绘画借用来的概念,绘画手艺性强,具有唯一性。摄影中只有波拉照片,反转片、达盖尔发明的银版照片勉强可以称之为原作。底片都不可以叫原作,因为是半成品,可用来大量复制作品。现在说的摄影原作是放宽了的概念,一般是指摄影师亲手制作的作品,或者其认可、有签名的作品。人们强调原作,除了追求品质,很大一部分是独占心理在作怪。
黎:老师,我早上一个人去看了《原作100》摄影展。看了没太多印象,没什么好谈的呀。
宋:没关系,你有什么看法都可以直接说,哪怕你认为这些都是垃圾,都可以说出来。
黎:确实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认为那些原作许多都是蛮不好的东西,画面很普通,甚至有点儿差劲。
宋:然后这些东西竟然还挂在墙上,号称是大师的作品。
黎:是啊,有些场面看着好恶心。难道我们到农村去,把杀鸡杀猪的场面拍下来,都可以成为大作7但有些作品看着还蛮漂亮,那些光影啊,温馨场面啊。还有一些有故事性的,我就喜欢。
宋:你现在去拍杀鸡杀猪的场面,多半成不了大作,因为你还缺乏对图像的真正理解。大师也不是某一张照片成就的,那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严格地说,你不喜欢这样的图像,可能是因为没看懂,观看图像的经验还不够。你刚接触摄影,第一次大量看有一定深度的国际摄影大师的作品,有这种感受很正常。不要说你,一些人玩了一辈子摄影,也看不懂,甚至嗤之以鼻。前些时我在网上看到有摄影网民在骂一位国内人文拍得非常棒的摄影师,这真是没有办法。他不认为自己没读懂,他认为大师没拍好。
巧:我上摄影网站看到大量充斥的是糖水片,跟帖一片叫好,真受不了。
宋:你是超越了这一阶段,但中国的摄影还在起步阶段,不要说摄影网站,一些摄影报刊不也一样充斥着这些东西?我接触过传媒人,他们中间很多人对影像也有很深的理解,但读者(对这些传媒人喜欢的影像)不买账,他们要生存,局面就只能这样了。
孙:这个展览我看了三遍。第一遍觉得有好多不喜欢的,跟黎娟的感受一样,觉得好恶心。第二次去之前在网上做了功课,了解了有关摄影展的资料,再看展览,多数作品就能看懂了。表面漂亮的照片初看吸引人,看久了就没什么意思,而这些大师作品,初看一般,却越看越有意思,看了上瘾。
宋:我一直强调大家多看真正的大师作品,就是因为摄影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才能拍出好照片。我国现在是一个摄影器材大国,但并不是一个摄影表现大国,就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好照片。
黎:我以前认为看照片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被拍在照片上好不好看,一看就知道。
宋:我曾经在一个行政单位编过杂志,每次定封面都要先送给单位的一把手看。主编认为领导不懂,有段时间没送,一把手把他叫去怒斥:难道我连好看不好看都看不出来?在多数人的理解里,还有比看照片更简单的事情吗?照片好不好看就是脸蛋好不好看、云霞好不好看。然而这只是图片的表象,是皮毛。摄影作品挂在那里,似乎浅显易懂,其实不然。照片不言说,读懂一张照片,全靠自己对图像的解读能力。好的摄影作品如同好的文章,常常是朴实无华的,不是浅显,而是于浅处见深意。
黎:我把这次影展中摄影家的名字记下来,然后到网上去找他们的其他照片,大量地去看。
宋:对,就是要这样。除了上网,还可以买画册看。画册更加系统,成像质量也更可靠。尽量找大师的原作看,一开始不懂也不要紧,反复看就会慢慢理解。再不成就反复给自己强调,这是大师作品,不好也好(嘿嘿)——成为大师、被世界认可,总有他的道理。
张:这次见到了布勒松的《跳跃》的原作,是“决定性瞬间”的代表作。
宋:这张照片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张:布勒松抓住了那个男人跳起而又即将落入水中的瞬间。
宋:你看到了这张照片最浅的一层。这幅照片最关键的是跳过水面的男人的动作与后面芭蕾广告画上的女演员跳跃的动作形成了呼应,这是布勒松最厉害的地方。BBC关于摄影史的电视片在讲这张照片时说是男人与后面墙上的文字形成联系,我认为这显然不是这张照片最显著的特征,可见对大师作品的解读不是件容易的事。
张:通过这次看展览,我感觉好的片子对焦不准或者虚一点都没关系。内容好了,拍摄条件受限制造成的虚一点毛一点,不影响照片思想的表达就行。有一些纯粹的形式感的照片,第一眼很惊艳,但带不给人心灵的触动。
宋:对抓拍影像是允许有限模糊的,只要不影响辨识度就行。有时,一些虚了的影像比清楚的还有感染力。
巧:我也有类似感受。自从开始街头摄影后,我对决定性瞬间、照片背后传达或暗示某种思想的作品。比较习惯理解了。反而再看一些静物类的,不知如何去理解其中的美。比如保罗·斯特兰德(DauIStrand)的《白栅栏》,就是近处一段白色的栅栏,和后方的房屋通过透视关系组合在一起,就是静止在那里的一个平常景色啊。
宋:保罗-斯特兰德可以称为美国的摄影之父,他推动了直接摄影的观念,在这之前,是画意摄影当道。
巧:那是不是说这张照片的最大意义是代表摄影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宋:这张照片本身也很不错,只是你没看懂。保罗·斯特兰德认为“所有优秀的艺术,其结构都是抽象的”。这张照片从结构上来说,画面的下面是空的,大片的黑色,斯特兰德用白栅栏将它破开,白栅栏充满了细节;接着过渡到灰色的房子,再远处的房子又是一块亮色,最后隐入黑色。具体的景物在这里成了白一黑一灰一白一黑的一层层递进的抽象色块,变化极有节奏感。哪一块都是“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孙:而且上下就像牙齿咬合,严丝合缝。
巧:我觉得咬得太紧啦,很用力似的。
宋:保罗·斯特兰德后来主要拍电影。他的摄影作品直接强烈,比如他的另一幅作品《盲妇》,就是对着人脸直拍,毫无修饰,强烈无比,这种风格影响了美国后来的摄影走向。保罗·斯特兰德在我国受推崇度不高,我们一般人最认可的是安塞尔·亚当斯。但是如果有人在美国讲亚当斯可能会被笑场,这个差别很大。保罗·斯特兰德在摄影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对摄影的贡献要比亚当斯大很多。他开启了摄影的许多方向,亚当斯就是受他的《白栅栏》这一风格的影响走向了自然。亚当斯的贡献主要是技术层面的,他将银盐感光材料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而保罗-斯特兰德的摄影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孙:还有沃克·埃文斯(walkerEvans)拍的照片,典型的美国南方家庭的室内记录。这么多细节:墙纸、家族照片,铁床、座钟。
宋:我们对沃克·埃文斯的照片介绍得很少,美国人开始对他评价也不那么高,后来有个女评论家为他写了传记,认为他是个被摄影史低估了的人。据说美国的摄影界现在对他十分推崇,并且把他和罗伯特·弗兰克并列为美国摄影史上最重要的人。不过我认为还是弗兰克要更好一些。
施:这些人我过去根本没听说过。
宋:多年来我国对外国摄影界的介绍有限,基本是按摄影通史的谱系来,而这个写史的人是否全面公允,并没有人深究。我们多数人缺乏对西方摄影的全盘了解,所以常常是人云亦云。最先接受的只能是那些影像好看的、易懂的,久而久之,许多人就认为好摄影作品就是这样子。一些被我们奉为大师的,其实在国外没那么高地位,一些真正好的又没介绍进来,一些思想深刻的影像反而被我们忽略了。摄影的历史还太短,许多人和事,可能要一百年后再看才比较客观。
刘:有两张照片我印象很深。其中一张是通过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电视的视角,画面上主要是床的一部分和一个电视机,电视屏幕上是一个孩子的面孔,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镜头。这应该是欧美五六十年代的作品。
宋:这是李·弗瑞德兰德(LeeFriedIander)的作品,不过这不能算他的代表作,他的代表作是漫不经心的城市景观,叫《开向社会的风景》。李·弗瑞德兰德的成名与一个叫《新纪实》的展览有关。当时是三个人的联展,还有阿勃丝和维诺格兰德,只有阿勃丝日后成了公认的大师,我认为是她的人生故事帮了她。她经历复杂,后来自杀了。阿勃丝的照片未必有那么好,很多人认为她的伟大是关注了畸形人,认为那和我们在舞台上扮演残疾人取悦观众差不多。她展览的作品,管理员第二天早上常常得擦去观众吐在上面的唾沫。三人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李·弗瑞德兰德,他拍的那些城市景观看似漫不经心,杂乱不堪,信手拈来,其实有深意。有段时间我对他那种挑战一切现有摄影法则的涂鸦式作品非常着迷,我模仿过,但真的拍不出来。
巧:展览中萨尔加多(SebastiaoSalgado)的那幅不是太好。
宋:那不是萨尔加多的代表作,要将所有名家的代表作收齐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展览还缺一些很重要的摄影家,比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萨尔加多的作品在我国影响很大,但我个人更喜欢寇德卡的作品。寇德卡的作品强烈、孤寂、精确,有戏剧性,可以读出画面外的很多东西。萨尔加多的作品有史诗性,但他把灾难拍得那样美丽,是个问题。他的照片缺乏延展性,就是画面上看到的那些东西。我收了他多本画册,发现他拍的人在直面镜头时,眼睛都直勾勾的,如同被催眠了一样。我跟玛格南的摄影师艾里交流这个看法时,他也说纽约时报在评价萨尔加多的作品时指出了同一问题
彭:以前把大师看得很神秘,认为他们的拍摄环境好,拍摄机遇好,我们很难遇到那种画面。现在看多了大师的作品,我认为经典就在我们身边,大师们表现的都是寻常景,拍的也是我们看得见的事情。
宋:你前面说大师拍摄环境好,多半是指的我国推崇的所谓大师,一般是比设备、比去过哪些名山大川、比运气。我们的摄影太追求仪式感,要做很多准备,比如风光摄影,好像非得到名山大川才能拍照。我们把这叫创作,这才导致了真实还原生活的作品不吃香,而拼拼凑凑,精雕细琢的作品很得宠的局面。现今时代是用图像叙事的时代,拍名山,美女、鲜花固然能吸引目光,但是朴实、有内涵的照片更有持久的感染力。这二者就如同电影中偶像派和实力派的差别。在寻常生活中果断出手,选择契合自己思想的图像按下快门,比拍名山大川更丰富、更有人间味,也更能打动人。
梁:有几张充满情感的片子给我印象很深。马克·吕布的士兵与持鲜花的少女对峙,还有另一个摄影家拍摄的母亲趴在床沿深情地望着婴儿的那张,还有《加州之吻》,都深深触动了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体会到,不论在哪个国度,喜怒哀乐是最打动人的。我喜欢的照片里面总是有母亲,孩子,充满了家庭的温馨。
宋:你提到的这些都属于二战以后“人情味摄影”时期的作品。你说的那张士兵与鲜花是马克·吕布的代表作,他拍的《中国五十年》比所有中国摄影师拍的中国都好,不过他在西方摄影界还不能算大师。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rwitt)是这次展览中最受欢迎的摄影师,我们学院大专班的学生几乎都喜欢他的《加州之吻》。他以狗的视角拍摄的小狗戴帽子的那张也很受欢迎,可见有情感的照片,总是更易打动人。女性情感细腻,你又爱好文学,当然就会喜爱这一类的作品。
孙:所以你每次到武汉,总是着急地赶回去。还是舍不得多离开孩子一会儿,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