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荣:其实我是一个摄影家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船长”,荣荣笑称自己在策展方面只能算是半路出家。做三影堂的初衷很简单,和映里回到北京后,发现这里正缺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有图书馆,有艺术展厅,有暗房,有艺术家在里面居住……就在朋友的帮助下,一点点建起了这个地方。随着每年在三影堂举办各式展览,以及连续几年和阿尔勒摄影节合作,创办草场地摄影季,荣荣接触的策展工作越来越多,他对此也有些苦恼,因为专业人士比较少,邀请国内优秀的独立策展人是件挺难的事,所以只好自己亲自上阵,同时抓住和外国策展人合作的机会“偷师学艺”。他认为策展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能把摄影家的作品放到该放的位置上,这个过程不是随随便便将照片挂到墙上那么简单,对于展示空间,展示方式要有充分的考虑。只有作品与之契合时,观众看了才能感觉“对味”。
  荣荣说希望将这个摄影空间推上正轨以后,自己能脱身一点,有更多时间回归到摄影师的身份中。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策展人工作的?
  其实我应该是一个摄影家的身份,只是现在也参与策划一些活动。这种转变源于国内摄影土壤的缺乏。摄影机构太少了,也没有摄影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里面更没有摄影的一席之地。同样,摄影展览的策划人才,理论者等一系列角色也都是缺位的。我不是专业的策划人,也没有学过,只是因为做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承担了一些展览项目,才开始接触策展工作。请国内的策展人很难,因为专业人士太少了,所以我只好边做边学。
  您觉得策展人在一个摄影展览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
  策展人至少要对摄影艺术史,艺术理论有一个全面的学术思考。比如要做一个日本摄影师的展览,你至少要了解当代日本摄影是个什么情况,日本摄影史是怎么样的。如果不了解,那摄影家的创作思想来自于哪里,就会说不清。在中国往往是一个人既要当批评家,又要当策展人,还要当摄影家,多重角色合为一体,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中。
  那策展人和摄影家之间理想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摄影策展人要有很好的眼光,他能直截了当地看懂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东西。其次策展人要被摄影师的作品所打动,有一种想要把它拿出来介绍给观众的冲动。第三还要了解展场的空间结构,考虑是否适合展示这些照片,因为有的空间对于作品来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策展人还要考虑如果是一个摄影家的个展,应该如何呈现;如果是一个群展,又应该怎么平衡作品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在整个策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如何展示是策划人最重要的工作。摄影展览不仅仅是把照片拿出来挂在墙上就完事了,里面有很多学问,策展人要考虑把摄影作品放在什么样的空间来展览,摄影作品和空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展览空间不是专门为了摄影而做的,在这里展示,就会让人觉得不对劲,只有选对空间,才能将这些作品中想要传达的东西非常好地传达给观众。这就要求策展人对摄影作品有非常好的理解能力,能够把作品放到它该放的位置。
  去年草场地摄影季选择了日本著名摄影家细江英公的作品进行展览,就如何展示的问题我们和细江英公谈了很久,最后特地为他做了展板,用布包起来,使布的肌理能对作品画面起到衬托的作用,今年做原久路的摄影展览也一样,为了这个展览,三影堂的空间进行了重新装修。
  您是如何发掘到原久路这名摄影家的。是否可以就这次展览谈谈策划一个摄影展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虽然前两届草场地摄影季我们选择了日本非常著名的摄影家的作品进行展示,一个是森山大道,一个是细江英公,但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大牌,新锐摄影家也很好。两年前,我们的一个顾问就曾推荐过他,说有个年轻人不错的,刚刚拍完了第一组作品。我看过后也很喜欢,之后就一直关注这位摄影家,考察他的功力。今年正巧日本的一个画廊代理他的作品,我把他的作品要过来看,然后当机立断就带回来展览。
  原久路之前做过很多年的纪录片,他的作品很有镜头感,从画面能看出他的布光非常细腻、柔美、古典。同时这也是他的第一组摄影作品,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亮点。
  于是我们特意去日本和他本人见面,商量作品怎么呈现,向他介绍三影堂这个空间。因为他没有来过中国,我就和他解释我们曾做过什么样的展览,会邀请哪些人来看。这样他才觉得靠谱,同意过来办展。
  联络媒体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的主策划人要写篇文章,让观众了解原久路,介绍他的艺术灵感是来自哪里。同时把资料交给媒体,安排报道,采访。
  为什么要为这个展览重新装修展厅呢?
  这个空间基本是完全新装修的,我们都亲自参与。选择原久路的作品,首先要考虑展出多少幅,用大尺寸还是小尺寸展出。我们把三影堂的平面图提供给他,看他是否对这个空间有认同感。为了衬托他的摄影作品,我们特意将展厅里原来粗糙的砖墙重新刷白。
  在装裱问题上,木框颜色,卡纸的厚度,卡纸白边的宽度等等,我们都要按照他的意愿来定制,但你不可能把这些原作送到工厂里去装裱,会有被工人不小心弄坏的风险。这次展品使用的是蛋白工艺,非常珍贵。因此这次的装裱用纸,都是原久路自己和助手带过来,在我们的暗房里自己手工装裱的。
  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一般会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这一方面来自和艺术家的交流,另一方面最困难的事就是和工人交流了。一个策展人,不是自己把墙建起来的,你要能把艺术感传达给工人。让他们明白,哪个地方做得对,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和工人沟通很难,我记得有一次三影堂的一个展览,在建展墙时,工人就做错了,墙面上方凸出来,但下方却没有按要求凹进去,违背了设计初衷。我坚持要重新改掉,因为那次展览关键的就是把墙设计出立体感,所以只好一切从头再来。很多时候工人理解不了,你不在场的时候,他们就会经常弄错。这些虽然都是细节问题,但很好地落实下去很难。
  您怎样看优秀的摄影展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桥梁的作用吧。让观众通过展览,更多地了解摄影文化,可惜原来的桥比较少。我们把原久路的东西带过来也是为了让日本摄影家了解中国,让公众通过摄影家的作品来和他交流,同时也可以推动民间的,中日的文化交流。
  您觉得当下中国策展人缺位的原因是什么?
  和我们的制度,教育都有关系。回顾一下,民国时期的摄影非常活跃。但是1949年之后,基本上摄影就是政治的工具。所谓的摄影家都在报社里面,相机也都是单位的,个人没有相机。改革开放以后才有自由摄影师——喜欢摄影的人,从单位里面出来,自己去拍照片。以前都是领导派给任务说,你要拍这个,你要拍那个。但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是很大,现在体制对摄影的态度,对摄影价值的判断,都还没有改变。在西方,摄影和绘画是平起平坐的。很多当代艺术展,都有摄影在场。但是我们这里,摄影一直没有到达这个位置。我们的传播也有问题,理论空白,策划人,批评人,出版业各个环节都没有跟上。
  能谈谈经营三影堂的发展方向吗?
  因为我是一个摄影家,所以当初我不想把三影堂做成一个画廊,那样我会变成经理人,我希望针对本土摄影环境,创造一个空间,让观众看到活生生的艺术家,看到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形成一种立体的交流,从今年开始,在中心会独立出来一个画廊,叫+3画廊。三影堂更关注学术内容,+3画廊则更关注和市场的关系。5年了,这里开始需要一个跟市场挂钩的空间,但两者肯定是各自独立运营的。
其他文献
2012年7月13日,“尼康奖”读者园地月赛上半年入选作品的评选工作在《摄影世界》杂志社举行。本次评选由摄影家李少白先生、中国图片总汇副总编沈伯韩先生及尼康公司代表徐昆女士担任评委。经过多轮的评议,最终从今年1~6期的150幅入选作品中选出12幅获得本次的“尼康奖”。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将为每位获奖者提供获奖证书及奖金800元。  在看过所有的人围作品后,徐昆女士称,如今摄影器材越来越
期刊
本文主题照片是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首相的全景照片,难得见到,除了会见者,书在这张照片中占了很大比例:书房靠主墙长长排列的线装书书架作大背景,毛主席座位两侧茶几上垒着书,座前的圆桌面也摆满了书。其中最显眼的就是要赠给田中首相的那套线装版六卷本《楚辞集注》。书房的背景加上宾客同坐在半弧形的扶手沙发,使会见有一种亲切的家庭气氛。照片中背对读者的两个短发女性,是翻译和速记员。照片中人物从左到右是姬鹏飞外长。
期刊
算上这届奥运会,英国伦敦是世界上仅有的举办过三次夏季奥运会的城市,这大概得益于英国夏季凉爽的气候,也得益于英国虽然骨子里傲慢,满眼沧桑,但仍不失为一个“值得去看看的”国家。伦敦是一个守旧与创新并行不悖,传统与时尚齐飞的城市,是世界上聚集着最多有钱人的城市,也是个世界各色人等最混杂的城市。这里的白金汉宫被称作世界上所有奢侈品牌商品的试用总部;伦敦也曾经是向世界发号施令的中心,也是一千多年来(1066
期刊
兴趣,机遇与工作  1984年8月底,南京中山码头。这一天细雨霏霏,长江后浪推着前浪,滚滚东流。准备候船的杨磊,站在江边码头旁,看着宽阔的江面上,一只沙鸥在翱翔。他已经被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录取,此时,将要乘船溯流上游前往武汉。父亲送他去码头途中,提议到书店看看。二人便来到中山东路,恰书店旁有一幢三层小楼,父亲指着小楼门口的一块牌子,对杨磊说,这里是新华社江苏分社。  四年后,杨磊跨
期刊
问:我看到贵刊介绍了佳能两款首次搭载STM技术的EF镜头。EF—S 18—135毫米F3.5—5.6 IS STM和EF 40毫米F2.8 STM。请介绍一下STM是一项什么技术?可以给摄影带来哪些好处?  (福建读者赵先生)  答:今年6月,佳能在推出EOS 650D的时候,同时推出了两款采用新的STM技术的新镜头:分别是7.5倍变焦的APS—C画幅的EF-S 18—135毫米F315-5.6s
期刊
广义上讲,摄影文化是相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相机作为工具便没有摄影文化,摄影艺术也无从谈起。而相机文化不但包含了摄影文化,更体现了支撑摄影文化不断发展的相机及其附庸产品的价值。这些被称之为摄影器材(或照相器材)的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并催生了基于收集、研究和鉴赏器材本身的文化现象。于是,摄影文化和摄影器材共同勾勒出了相机文化的全部内容。显然,摄影器材中,相机是最为重要的产品,辅以相关的
期刊
春夏之交,天气由寒转暖,是回潮天气的多发期,在我国南方更是如此。近日,笔者试用了一款思锐公司新推出的型号为HS110的防潮柜,相信它可以满足众多摄影师对器材保护的要求:既防潮又防盗。  外形简洁用料厚实  这款防潮柜外形简洁大方、棱角分明,柜体宽450,深380,高856毫米,自重72公斤,容量110升。柜身颜色为钛银和米白色搭配,表面采用喷砂技术。表皮使用加厚钢板,一体成型;柜门采用6毫米高强度
期刊
韩国策展人宋修庭起初是一名编辑,1996年进入韩国版《GEO》杂志,2000年成为主编兼摄影总监。此后,她的工作跨度逐渐变大,并开始成为一名策展人,参加了2008年首尔摄影博览会(Seoul Photo Fair),2008年吴哥摄影节,2010年首尔摄影博览会等。从2009年开始,她作为筹划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了大邱摄影双年展的工作,此外,她还作为评委,评论家,以及摄影活动发言人出现在荷赛,美国
期刊
4月下旬,日本东京都写真美术馆首席策展人笠原美智子应邀来京担任摄影奖项评委期间,以《日本当代摄影中的性别问题》为题做了两场讲座。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会议厅的讲座现场,听众基本都是年轻人。摄影师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1951-)戲仿美术史名画,以自己的男性之躯扮演画中女性,拍摄出《美术史的女儿》系列作品,以此颠覆女性总是作为被观看者、男性总是作为观看者的相对地位。笠原的讲座特别
期刊
学生:彭向东、梁秀娟、孙冬敏,张劲松、李巧、刘凡立、黎娟、施惠蓉  老师:宋刚明  整理:李巧  巧:武汉美术馆正在举行《原作100》摄影展,都是西方摄影大师的原作。  宋:告诉鱼儿发通知,要求全体学生去观摩,把自认为好的作品翻拍下来,下周讨论。  孙:什么是原作啊?  宋:摄影有底片,而数码作品连底片的概念都没有了,RAW文件都可以复制。原作是从绘画借用来的概念,绘画手艺性强,具有唯一性。摄影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