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的生存空间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o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靠读,文靠写,语文就是培养“读书人”。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说: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王栋生曾劝诫学生多读名著,从名著中汲取力量。他说:“鲁迅的《药》,我10岁就读过,61岁重读时还有新的发现。因为经典是一个历史时期语文与人文的最高成就。年少时一旦读过这些人文名著,这个人就坏不到哪里去。”
  读到这一切,想到这一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不断地在问自己:“我拿什么构建我学生的精神家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会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美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但目前,高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多数高中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理科学生,偏重数学、物理、化学的学习,而轻视语文的学习,轻视阅读、写作的投入。相当一部分学生上了十二年学,作文错字连篇,语句不流畅,标点不会用。大部分学生除了课文以外,几乎不读书。问之,则曰:没时间读,无时间写。是的,语文教学的现状就是这样,能埋怨学生吗?一周五天课,没给学生安排一节阅读课。有的学生自习偶尔看看课外书,会被班主任和值班老师及时制止,说这是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真是欲哭无泪啊!教育何以功利到如此地步?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连串的数字和分数,学生的精神世界怎能量化?如果只追求学生考高分,只追求升学率,学生怎么可能飞得高、走得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希望学生多读书,多读文学作品,生命中有诗书的陪伴,精神世界会充满阳光。读书不只是长知识,学谋略,更多的是通过读书跳出书本,形成一种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
  记得以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面谈到如何给学习差的学生补课,其中最重要的一招就是让学习困难的学生阅读,进而慢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现在做的恰恰相反,一个高中生作文语句不通,语言干瘪,毫无想象力,怎么办?以前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记录儿子的成长历程,题目是《妈妈你快看,太阳冒气啦!》,现摘录如下:
  “儿子三周岁的时候,有天去幼儿园接他,回来的路上,儿子很兴奋地大声喊:“妈妈快看,太阳冒气啦!”我一惊,赶紧仰头看,原来是阴天,太阳被一层薄云笼罩着,朦朦胧胧的,看上去真得像冒气啦。车里的其他人听了儿子的话,哈哈大笑,都说小孩子很可爱。我是教语文的,爱极了儿子的这句话。继而想,小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啊,地上有一根弯曲的线,他会故作惊讶地告诉你:“妈妈,这是一条蛇!”一根红色的吸管,他弯一下,会开心地对你说:“妈妈,这是养马岛大桥。”他要夸你做饭很好吃,会说:“很美味啊!”有时候我会想,这些话语连幼儿园小孩子都会说,可为什么高中生写作文却语言干瘪,读来索然无味呢?仅仅是学生时间紧、无时间阅读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是原创,可为什么活着活着就渐渐地成了盗版呢?”
  再过两年,儿子就要上小学了,对于儿子,我期待!
  但更多的是担心,担心……
  同样,对于学生,我期待,但更多的也是担心。因为语文就是“世界”,唯有读书,才能走向世界。面对困难的现实,语文教师的理想怎样坚守?
  我迷茫!我期待!
其他文献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更是开宗明义:作文如同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一样,是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情绪显示,“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作文是作者内心积淀的自然凸现,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交流情感的方式。  作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然而现在的许多作文教学,
期刊
《〈史记〉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一本选修教材,里面节选了《史记》中的不少名篇。可以说,从总体上看,《〈史记〉选读》教材编写细致,材料翔实,是众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比较出色的一本。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史记〉选读》的教学,从教材和教法上做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作为高中教材的一部分,《〈史记〉选读》从“司马迁其人其事”“体例”“史家传统”“理想人格”“人物刻画艺术”“叙事艺术”“影响”“
期刊
文言文是仅次于作文让学生感到头疼的文章,文言文教学也是让教师倍感困惑的:不讲文言词语吧,学生看不懂文章,也没有办法应付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讲词语吧,又怕割裂了文章,将课堂弄得死气沉闷;两者兼顾,又没有足够的课时,把握不好一个度,真是左右为难。  其实对文言文教学中“言”和“文”的问题,历来是有纷争的。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就认为,“文言文教学岂可轻视文言?”“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文言(语言)教学,也是一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写文章不能缺少材料。然而,仅仅有了材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这些零碎粗糙的材料转化加工成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将细碎零散的“生米”做成美味可口的“熟饭”。那么,在写作议论文时,怎样才能实现材料的有机转化呢?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要求,认清区别  写作议论文,一般都会运用事实材料作为论据,因而需要必要的叙述交代。但值得注意的是,议论文应以
期刊
辨析病句,是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年年必考。在汉语表达中,人们喜欢使用并列的词、短语和句子。因为恰当运用并列的成分,可以详尽地描述事物或者情况,使语言表达层次分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是,如果并列成分使用不当,非常容易产生病句。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命题者对并列成分似乎是情有独钟,而许多考生恰恰对此重视不够,往往不易作出准确的判断。  含并列成分的病句,其并列成分之间往往以顿号或
期刊
“多情自古伤离别”,歌咏别离作为古典文学中的永恒主题始见于《诗经》中的《邶风燕燕》,清人王士稹《分甘余话》称其为“万古送别之祖”。在宋词中,别离主题似乎表现得更加执著、更加意味深长。从开宗立派的词坛巨擘,到独树一帜的词苑名家无不“刻意伤春复伤别”,在别离文学的园地里耕耘开拓。落魄江湖、坎坷一生的南宋词人姜夔,固然多次书写过“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长亭怨慢》)的深刻体验,即使是以“太平宰相”
期刊
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敬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绝不会回答“我爱你!”。师爱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无论学生出生于干部家庭还是平民百姓之家,无论他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爱的
期刊
所谓暗示教育,指通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使受教育者处于无对抗状态中,并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受教育者发送教育信息,从而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暗示教育的手段多种多样,语词意义、语调、目光、表情、动作、姿势、距离、榜样、权威、学校环境等都是影响学生的因素,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暗示教育的手段。其中权威、榜样是两种重要的手段,故笔者这里主要谈权威暗示与榜样暗示。  一、权威暗示的应用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常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不够成熟,主体作用有限,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主体”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活动更有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师一定要找到如何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渴望的途径,那就是语文教师一定要魅力无限,光芒四射。当他来到教室和学生在一起时,能自然而然成为学生的中心,具有无限的吸引力。要想在语文课上取得这样的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具备
期刊
一、美育的现状  在高中语文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不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没有将美育置于重要位置,甚至没有形成清晰的美育印象:  (一)美育概念模糊。  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没有将美育置于重要的位置,就是没有灵活地借助各种情境、活动、技艺来彰显事物的美、人的美、生活的美,并转化为世界之于人的意义,从而使学生更加自由、自觉地把创造意义的观念根植于头脑中。语文教师没有将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