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化帮助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化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并帮助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但也给该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后,教育信息化在全国各大高校铺展开来,“信息化教学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等也因此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开展。有些教师因为这些比赛“一夜成名”,这更大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当然教育信息化不只需要在软件(教师教学思想与能力)上的更新突破,还需要我们的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来辅助,从而使学科的教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信息化更使高职院校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教学焕发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以现阶段普遍应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为例浅谈其对该学科的一些影响。
一、 信息化教学为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 使教学内容由枯燥变得有趣味性
教育信息化科技公司推出的产品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知识简单化、静止的结构动态化。例如桥媒科技推出的3Dbody APP就实现了把课堂上以前借助挂图、多媒体图片等展示的人体结构以三维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可以把人体九大系统叠加,同时还可以模拟解剖过程使学生在感官上体会到人体结构的立体层次。图片效果逼真与学生平时玩的游戏画面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学习积极性。手机App下载后实现人体结构图片成为“口袋画册”而可随时翻阅。除此之外,visible body图集App还扩充了其简短的flash内容,其阐释的人体各个关节的运动就使学生对其中参与的肌肉的作用更容易理解。
(二)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早期的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开始实现了学生可以随时自学。如今的慕课开始注重交互性的提升,精悍的微课紧紧抓住学生的黄金7分钟注意力将知识点的精华以图片、动画、声音的形式淋漓尽致表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思想,进而融合更多的数字化人体结构教学资源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通过这些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如在线慕课、微课、医学类论坛、3D人体结构软件等来完成任务,然后在课上分组研讨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老师辅助答疑重难点并适时结合临床实际来帮助加深人体结构的学习,进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开阔了视野。
(三)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医学院学生的自学意识亟待引导,自学能力当然是他们作为大学生必须具有的素质,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他们的自学能力会显著影响其职业技能的提高。而之前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的意义,与将来自己从事的医学行业很难联系起来,学生就选择不认真学习基础课程比如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更不要说去突破难点,从而不能很好地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教育信息化资源,如“丁香园”、“小木虫”这样专业的医学论坛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打开手机App了解将来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证需要现阶段掌握什么人体解剖学知识,记忆知识有哪些诀窍等,还可以在病例讨论区运用所学习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去做简单的分析理解,进而体会到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对于以后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益处而主动认真学习。另外,还有推出的“人体解剖学立体书城”涵盖了教材、PPT、病例分析、课外拓展、课后测试等,这都大大方便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锻炼提高其自学能力,最终还可把学到的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加深人体结构知识的理解。
二、 教育信息化对人体解剖学教学带来的问题
毋庸置疑,教育信息化对高职院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 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的诸多3D数字模拟人体结构产品给学生感官上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人体解剖虚拟仿真系统直观形象,让学生对其充满了兴趣,而同时会让学生会误以为这可以替代标本解剖。另外有学生讨厌浸泡标本的药水味道或者本身对标本解剖就有恐惧感,更借此系统躲避解剖标本。但是人体解剖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也永远无法替代尸体解剖给学生对于人体的手触感觉,学科也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亲手解剖标本和观察标本。因此,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要激励学生亲手操作解剖标本,通过此实践加深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目标。
(二) 忽视因材施教,容易“拔苗助长”
高職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注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慕课、微课等在线学习资源的学习容易停留在形式,知识理解浅显,不能很好利用这些资源去完成教师课前、课后布置的学习任务,最终会导致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大打折扣。这就需要要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育信息化的手段的运用需要循序渐进,学习任务的布置也需要按照学生的能力逐级增加难度,注重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要求我们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每节课,并且要随时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但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其他的任务比如科研,所以这就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因此教育信息化在我们教学中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总之,教育信息化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过程,使人体解剖学的人体结构知识具有了趣味性,并让人体结构立体逼真呈现,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但这些都只是我们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的手段,尸体与标本的解剖动手操作始终不可被替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到预习和复习,并将所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使人体解剖学真正为医学类其他专业课奠定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加福,陈玲珑,吴碧莲.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信息化教学的初步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5(37).
[2] 马志健,易西南,张海英.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12(34):387-390.
[3] 姚玉英,贾丽丽.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探索[J].探索科学,2016(5).
[4] 黄娟,陆蔚天,黄思琴,孙善全.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4(11):67-69.
作者简介:
李宇婷,湖北省孝感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后,教育信息化在全国各大高校铺展开来,“信息化教学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等也因此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开展。有些教师因为这些比赛“一夜成名”,这更大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当然教育信息化不只需要在软件(教师教学思想与能力)上的更新突破,还需要我们的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来辅助,从而使学科的教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信息化更使高职院校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教学焕发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以现阶段普遍应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为例浅谈其对该学科的一些影响。
一、 信息化教学为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 使教学内容由枯燥变得有趣味性
教育信息化科技公司推出的产品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知识简单化、静止的结构动态化。例如桥媒科技推出的3Dbody APP就实现了把课堂上以前借助挂图、多媒体图片等展示的人体结构以三维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可以把人体九大系统叠加,同时还可以模拟解剖过程使学生在感官上体会到人体结构的立体层次。图片效果逼真与学生平时玩的游戏画面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学习积极性。手机App下载后实现人体结构图片成为“口袋画册”而可随时翻阅。除此之外,visible body图集App还扩充了其简短的flash内容,其阐释的人体各个关节的运动就使学生对其中参与的肌肉的作用更容易理解。
(二)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早期的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开始实现了学生可以随时自学。如今的慕课开始注重交互性的提升,精悍的微课紧紧抓住学生的黄金7分钟注意力将知识点的精华以图片、动画、声音的形式淋漓尽致表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思想,进而融合更多的数字化人体结构教学资源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通过这些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如在线慕课、微课、医学类论坛、3D人体结构软件等来完成任务,然后在课上分组研讨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老师辅助答疑重难点并适时结合临床实际来帮助加深人体结构的学习,进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开阔了视野。
(三)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医学院学生的自学意识亟待引导,自学能力当然是他们作为大学生必须具有的素质,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他们的自学能力会显著影响其职业技能的提高。而之前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的意义,与将来自己从事的医学行业很难联系起来,学生就选择不认真学习基础课程比如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更不要说去突破难点,从而不能很好地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教育信息化资源,如“丁香园”、“小木虫”这样专业的医学论坛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打开手机App了解将来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证需要现阶段掌握什么人体解剖学知识,记忆知识有哪些诀窍等,还可以在病例讨论区运用所学习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去做简单的分析理解,进而体会到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对于以后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益处而主动认真学习。另外,还有推出的“人体解剖学立体书城”涵盖了教材、PPT、病例分析、课外拓展、课后测试等,这都大大方便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锻炼提高其自学能力,最终还可把学到的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加深人体结构知识的理解。
二、 教育信息化对人体解剖学教学带来的问题
毋庸置疑,教育信息化对高职院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 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的诸多3D数字模拟人体结构产品给学生感官上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人体解剖虚拟仿真系统直观形象,让学生对其充满了兴趣,而同时会让学生会误以为这可以替代标本解剖。另外有学生讨厌浸泡标本的药水味道或者本身对标本解剖就有恐惧感,更借此系统躲避解剖标本。但是人体解剖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也永远无法替代尸体解剖给学生对于人体的手触感觉,学科也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亲手解剖标本和观察标本。因此,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要激励学生亲手操作解剖标本,通过此实践加深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目标。
(二) 忽视因材施教,容易“拔苗助长”
高職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注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慕课、微课等在线学习资源的学习容易停留在形式,知识理解浅显,不能很好利用这些资源去完成教师课前、课后布置的学习任务,最终会导致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大打折扣。这就需要要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育信息化的手段的运用需要循序渐进,学习任务的布置也需要按照学生的能力逐级增加难度,注重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要求我们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每节课,并且要随时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但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其他的任务比如科研,所以这就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因此教育信息化在我们教学中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总之,教育信息化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过程,使人体解剖学的人体结构知识具有了趣味性,并让人体结构立体逼真呈现,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但这些都只是我们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的手段,尸体与标本的解剖动手操作始终不可被替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到预习和复习,并将所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使人体解剖学真正为医学类其他专业课奠定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加福,陈玲珑,吴碧莲.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信息化教学的初步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5(37).
[2] 马志健,易西南,张海英.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12(34):387-390.
[3] 姚玉英,贾丽丽.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探索[J].探索科学,2016(5).
[4] 黄娟,陆蔚天,黄思琴,孙善全.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4(11):67-69.
作者简介:
李宇婷,湖北省孝感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