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班班通”环境下实施语文教学时,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的思维,激发“头脑风暴”,积极引导学生根据音频、视频、图片等提供的信息,动脑筋去深入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努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具体而言,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引发质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点拨争鸣,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多向点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图文对照,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关键词:语言教学 思维训练 班班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农村中学“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契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切运用网络视听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运用不当,势必空热闹低成效。那么,怎样使学生在欣赏音频、视频、图片等媒体资源的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呢?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班班通”环境下实施语文教学时,笔者适时点拨学生的思维,激发“头脑风暴”,积极引导学生根据音频、视频、图片等提供的信息,动脑筋去深入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努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
一、引发质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层面跃上逻辑思考的新层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是激发头脑风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往深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古人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形而上学》)在“班班通”环境下开展语文课堂教学,采用视频播放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画面很快了解教学内容。但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对语言本身及主旨内涵难以深层次地体悟。在教学中,笔者采用质疑点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视频内容后,再集中注意力,对所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思考,达到深层次理解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如在教学鲁迅小说《社戏》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教学资料视频,学生很快就沉浸在小说表现的内容中,心态趋于激越,但思维并不深入,他们只满足于视频中孩子们生活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一是社戏到底发生在什么时令,在课文中找出依据;二是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语段,说说其精彩之处;三是鲁迅写作这篇小说主要想表现什么样的主旨。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从视频中再回到课文本身,回到对课文语言、主旨的理解上。学生联系视频内容,再深入阅读课文,通过师生间的讨论、质疑,其思维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形象思维阶段向逻辑思维阶段发展。质疑点拨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借助视频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又抛离视频去积极思考文本语言自身,突出语文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点拨争鸣,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班班通”环境下,教师通过呈现海量信息,点拨争鸣,引导学生改变惯性思维,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进行单元综合课教学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一个单元的文章选材大体相同,在写法上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结构特点上的不同、语言运用上的不同,在表现作者观点的方式上也有不同。对于这些不同之处,我们就可以通过幻灯片呈现本单元课文的诸多信息,点拨学生积极思维、分析比较,找出每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独到之处。这种求异思维十分重要。例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四篇课文,在单元小结时,学生了解了各篇课文的内容,我们便可以点拨学生对这几篇课文进行比较,了解各自的特色:《散步》重在明理,《秋天的怀念》重在抒情,《羚羊木雕》重在叙事,《散文诗两首》重在描写。通过求异点拨,可以促使学生“同中求异”,在领会同类文章共性的同时,去体味思索各篇课文的个性,有效地增强学习效果,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当然,求异只是手段,是思考问题的方法、途径,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寻求变异,尽管思路不同、方法各异,而归宿只有一个,就是解决问题。
三、多向点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层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方案而不是唯一的方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在语文学习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班班通”教学环境下,笔者灵活地运用音频、视频等资源,多角度地点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不要老是把思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如教学《木兰诗》时,笔者播放视频资源后,首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改写这首古诗为散文,从人物的肖像、对话、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上落笔,这些视频资源都十分形象;其次结合这些资源落实一些重要诗句,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万里赴戎机”等;接着再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木兰的评价或对这首诗艺术上的赏析。这样做,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在理解上、写作上敞开思路,根据视频资源内容,增加立意的多样化。经常这样练习,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拓开思路,提高思维的质量,提高语文素养。
四、图文对照,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以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或缺的属性。”语文学习更是要运用想象,通过想象我们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想象跟他们对词句的理解以及他们的表象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初中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表象储备等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往往不太注意认真地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样展开的想象常常跟课文要展示的画面发生矛盾。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把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联系起来,正确理解课文。学生对词句体会越深,想象的思路越灵活,他们可以自由地从自己的生活生发开去,创造出新的形象来。在“班班通”教学环境下,可以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先猜猜词语的含义,然后借助视频、音频等资源,形象地去理解课文的内容,两相对照,融会贯通。如在教学曹操的名篇《观沧海》时,先让学生扣住“观”“何”“竦峙”“涌”“出”等词语想象诗歌表现的画面,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画出简笔画。然后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的是曹操提槊赋诗、大海澎湃的场景,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去体味诗人勾画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及诗人抒发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在这样的图文对照中,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了“观”统摄全篇,“何”表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涌”表现了景象的壮观,“出”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而“志”正是诗的内涵所在。这样图文对照,运用得好,学生既明确了诗词的字面意思,又通过想象理解了其深刻含义,事半功倍,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总而言之,在“班班通”环境下实施语文教学,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运用“班班通”设备和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最优组合,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当然,以上几种教学手段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而应合理地综合运用,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语言教学 思维训练 班班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农村中学“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契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切运用网络视听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运用不当,势必空热闹低成效。那么,怎样使学生在欣赏音频、视频、图片等媒体资源的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呢?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班班通”环境下实施语文教学时,笔者适时点拨学生的思维,激发“头脑风暴”,积极引导学生根据音频、视频、图片等提供的信息,动脑筋去深入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努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
一、引发质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层面跃上逻辑思考的新层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是激发头脑风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往深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古人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形而上学》)在“班班通”环境下开展语文课堂教学,采用视频播放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画面很快了解教学内容。但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对语言本身及主旨内涵难以深层次地体悟。在教学中,笔者采用质疑点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视频内容后,再集中注意力,对所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思考,达到深层次理解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如在教学鲁迅小说《社戏》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教学资料视频,学生很快就沉浸在小说表现的内容中,心态趋于激越,但思维并不深入,他们只满足于视频中孩子们生活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一是社戏到底发生在什么时令,在课文中找出依据;二是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语段,说说其精彩之处;三是鲁迅写作这篇小说主要想表现什么样的主旨。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从视频中再回到课文本身,回到对课文语言、主旨的理解上。学生联系视频内容,再深入阅读课文,通过师生间的讨论、质疑,其思维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形象思维阶段向逻辑思维阶段发展。质疑点拨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借助视频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又抛离视频去积极思考文本语言自身,突出语文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点拨争鸣,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班班通”环境下,教师通过呈现海量信息,点拨争鸣,引导学生改变惯性思维,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进行单元综合课教学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一个单元的文章选材大体相同,在写法上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结构特点上的不同、语言运用上的不同,在表现作者观点的方式上也有不同。对于这些不同之处,我们就可以通过幻灯片呈现本单元课文的诸多信息,点拨学生积极思维、分析比较,找出每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独到之处。这种求异思维十分重要。例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四篇课文,在单元小结时,学生了解了各篇课文的内容,我们便可以点拨学生对这几篇课文进行比较,了解各自的特色:《散步》重在明理,《秋天的怀念》重在抒情,《羚羊木雕》重在叙事,《散文诗两首》重在描写。通过求异点拨,可以促使学生“同中求异”,在领会同类文章共性的同时,去体味思索各篇课文的个性,有效地增强学习效果,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当然,求异只是手段,是思考问题的方法、途径,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寻求变异,尽管思路不同、方法各异,而归宿只有一个,就是解决问题。
三、多向点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层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方案而不是唯一的方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在语文学习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班班通”教学环境下,笔者灵活地运用音频、视频等资源,多角度地点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不要老是把思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如教学《木兰诗》时,笔者播放视频资源后,首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改写这首古诗为散文,从人物的肖像、对话、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上落笔,这些视频资源都十分形象;其次结合这些资源落实一些重要诗句,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万里赴戎机”等;接着再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木兰的评价或对这首诗艺术上的赏析。这样做,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在理解上、写作上敞开思路,根据视频资源内容,增加立意的多样化。经常这样练习,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拓开思路,提高思维的质量,提高语文素养。
四、图文对照,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以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或缺的属性。”语文学习更是要运用想象,通过想象我们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想象跟他们对词句的理解以及他们的表象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初中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表象储备等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往往不太注意认真地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样展开的想象常常跟课文要展示的画面发生矛盾。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把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联系起来,正确理解课文。学生对词句体会越深,想象的思路越灵活,他们可以自由地从自己的生活生发开去,创造出新的形象来。在“班班通”教学环境下,可以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先猜猜词语的含义,然后借助视频、音频等资源,形象地去理解课文的内容,两相对照,融会贯通。如在教学曹操的名篇《观沧海》时,先让学生扣住“观”“何”“竦峙”“涌”“出”等词语想象诗歌表现的画面,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画出简笔画。然后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的是曹操提槊赋诗、大海澎湃的场景,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去体味诗人勾画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及诗人抒发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在这样的图文对照中,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了“观”统摄全篇,“何”表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涌”表现了景象的壮观,“出”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而“志”正是诗的内涵所在。这样图文对照,运用得好,学生既明确了诗词的字面意思,又通过想象理解了其深刻含义,事半功倍,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总而言之,在“班班通”环境下实施语文教学,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运用“班班通”设备和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最优组合,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当然,以上几种教学手段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而应合理地综合运用,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