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教法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形容为:一根粉笔教到底,一堂课灌到底,缺乏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教学内容程式化,从分析背景、概括过程到总结意义,生硬刻板。有很多教师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钻研。笔者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把历史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历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阐述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方法和益处。
  一、把课前交给学生
  把课前交给学生,是指通过课前活动,让学生先活动起来,打开一节课的大门。笔者常用的方式是开展历史博览活动。历史博览活动是指在历史课上,利用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进行一项历史专题的多媒体汇报和展示。全班学生按照座位顺序轮流进行,内容可以涉及和历史有关的方方面面。历史博览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制作、展示、点评、整理四个环节。历史博览活动对于师生共同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拓展视野、锻炼思维、提高能力、提高兴趣;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增长见识,增加备课资料,增长教学能力、增进师生关系、积累素材,提高教研水平。
  二、把课中交给学生
  把课中交给学生,把是指通过课堂设计,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的主体时间交给学生,把教学的主体任务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体话语权交给学生,并借此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学习方式,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统一。笔者常用的方式有三种:
  1.设计提纲,引导自学
  阅读,并且学会总结、归纳,提取信息,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培养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并尝试总结、归纳。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可以给出导学问题或知识目标,然后解答问题或分组汇报。导学问题的设计不强调探究性,而强调基础性,重在知识的梳理,让学生在自学过程有理有序。
  2.设计问题,引发探究
  探究问题可分为课堂问题、课后问题两类。不需要其他资料辅助,根据教材上和学生已有知识可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课堂上探究,和当堂教学内容结合非常紧密的问题,适合当堂探究。需要学生到室外动手,或者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解决的问题,就放到课后去探究。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假如 错不上《削藩策》还会发生“七国之乱”么?”这两个问题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就能解答所以更适合课堂上去做。而“比较中西文化异同”、“为什么东西方民族性格有这么大差异?”,这两个问题比较有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所以更适合课后探究。
  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人,一直在思考、在研究、在合作、在表达,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成为组织者、聆听者、评论者、激励者,实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3.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同学组成的小组合作解决,或者整个班共同讨论解决,课堂上到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由于由独立思考拓宽到集体思考,许多争辩就在这当中产生,当学生的思考被激发后,往往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有时学生在小组里解决不了问题,甚至离开座位,到其他组中去寻求答案,大家各抒己见,大胆发言,大胆提出反对意见,洋溢着集体的智慧,其乐融融。
  这样的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深化学生的认识。“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往往能拓宽思路,激发思维的火花,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可以培养全班合作精神。社会发展使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合作、自主解决问题的极好方式。
  以上从三个方面,介绍把课中交给学生的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会起到提高教学活力,活跃课堂气氛,构建生动课堂的作用。可以说,所谓“生动”,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会生动。
  三、把课后交给学生
  把课后交给学生,就是通过活动布置让思维的触角继续延伸,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让知识和能力得到应用。笔者常用方式有三种:
  1.留问题
  让学生做课后探究:上面提到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分为课堂问题和课后问题两类,需要课后动手或查阅资料的问题就交给学生课后解决。例如在学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一节后,我留下的课后探究一是调查沈阳市清朝时期的文物古迹,哪些能够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这个问题都需要实地考察、借助网络和其他书籍,并且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解决。
  2.给课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让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闪耀在学生身边。例如,我们曾经做过的课题有“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较”、“九.一八事件全过程”、“盛京的兴衰”、“沈阳市的清代遗迹”等等,都能把课堂延伸社会、延伸到生活。
  3.定主题
  让学生制作历时手抄报、主题班会:结合主要的主题日,例如“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八一南昌起义”、“九.一八”、“一二.九”等,让学生制作主题板报、手抄报,或者制作一节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紧紧跟上时代的脉搏。
  把课前、课中、课后交给学生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变苦为乐学,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历史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瑞金二中)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中,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形成技能、技巧。因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思维方式不一,所以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也是异彩纷呈。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导入方法。  一、话题导入法  在特定情况下,师生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交谈中自然进入课题。如Mod
提出一种能够精确计算异步电机等值电路参数及其稳态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场路耦合的伪静止复数涡流有限元模型,铁芯饱和以及集肤效应直接在场中计及,不须考虑转子的转动,利用不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天然气改革的政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绩效考核管理的完善对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对外竞争力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
【摘 要】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地、正确地、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中提高观察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观察能力;培养提高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细微变化
【摘 要】数学习题蕴藏着强化双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巨大潜在功能,在教学中若能充分的挖掘,即可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关键词】潜能;发散思维;挖掘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当今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以研究和实施呢?笔者认为深入研究习题的内涵,充分挖掘习题的潜在功能,以求达到举一反三之作用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笔者就以一堂作业讲评课中对一道习题的多解、多变等方面的处理为
蒙古艾里乡蒙古族中心小学史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14407平方米,建筑面积1562平方米.学校位于景色秀丽的查干湖畔,下辖4所村小,共有30个教学班。在籍学生466名.现有教职工79人,学历合
以非平面基本运动链(9杆巴氏桁架)为研究对象,对其数学模型和消元过程进行了研究。使用复数向量法对9杆巴氏桁架4个回路建立几何关系,列出矢量方程组并转化成为复指数形式。使用S
【摘 要】通过对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几个优点进行分析,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若能将传统的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会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效果更好一些。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学;学生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体系庞大。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上课时对知识的讲解一般以设疑,提问,解答,总结的方式来完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把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重点分析,同时运用肢体
万安溪面板坝一期面板混凝土总面积约9100m2。在防裂抗裂措施上,通过原材料合理选择,采用三复合外加剂和粉煤灰,改善了面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施工中,强调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