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任务驱动”策略的含义、课型结构、教学实践、教学要求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其在中职语文学科融合口语实践活动课中的有效运用。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语文与专业结合;口语训练实践活动;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94-02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对接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这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实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中职语文教学,应把语文教学重点与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素养相结合,关注学生所学专业發展趋势的需求,开展学科融合实践,适应中职学生将来之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任务驱动”策略学科融合口语实践活动课的含义
“任务驱动”策略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紧密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应用已有知识和学习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它主要体现为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特别是在口语实践活动中,语文知识与专业课学习的学科融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策略的运用来完成,这个任务既与专业学科有关,又以语文知识为依托,最后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这是“任务驱动”策略在中职语文口语训练实践活动课中的有效运用。
二、“任务驱动”口语训练实践活动课的课型结构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结构
1.课前准备,设计任务
综合活动课前,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寻找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创设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任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活动任务设计的原则是:
(1)目的明确:布置任务时需要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利用什么知识,达到什么效果,明确实施的价值。
(2)符合实际: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基础情况和实际生活,才能搭建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桥梁。
(3)循序渐进:任务设计要有梯度。设计的一个个任务链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在完成一个活动后心理上体验到成就感,就有了继续探究的动力。
(4)应用广泛:语文是基础性的专业,学生学习的是不同的专业,设计的任务经适当修改应该在不同专业中都可以得到应用。
(5)学科融合: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任务设计须将文理科知识融通,提高学生语言、思维综合运用的能力。
2.体验学习,掌握方法
课堂导入后,学生领取学习任务。这时候教师不要着急直接讲授方法,以免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去实践,发现任务的难点,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就被激发。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梳理难点问题,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寻找资源,探究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示范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内化。
3.实践演练,完成任务
在初步掌握了方法之后,学生围绕任务开启实践。每节课的任务数量以两至三个为宜,以便修改提升。任务难度应由浅入深,互有关联。教师在学生探究时主动观察,给予适时的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点拨。同时可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层级的目标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而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任务:
(1)自主探究。学生个人先进行思考,自主探究学习,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哪些部分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还需提高,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遇到困难时,可向教师请教或者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以提升获取信息、筛选信息、鉴别信息的能力。
(2)协作学习。在个人前期思考后,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集思广益,互讲互评,共同提高。
4.互讲互评,巩固训练
学习效果需要评价才能提升。通过评价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教师改革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相长。评价的方式可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也可以邀请涉及学科的专业人士评价。
评价的标准要有依据。评价的过程应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掘任务结果的闪光点,同时客观地予以建议。
在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巩固训练,学生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使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5.总结巩固,实现目标
当学生学会把老师教的方法进行合理重组,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懂得灵活运用,知识才是活的。课堂最后须进行新知的归总,加深记忆和理解,完成知识建构。
(二)以“专业作品推介会——口语训练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为例,介绍学科融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情况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体验推介—归纳方法—实践演练—总结巩固。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设计任务
首先,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完成,在课前做了以下准备:结合任教的专业,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自己最满意的专业作品(软件媒体专业: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智能电子專业:电路板焊接、监控布线等;通信网络专业:手机维修、网络布线等),并邀请专业任课老师来到课堂参与提问、点评。
教学环节二:体验推介,展现不足
教师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在多媒体屏幕上投影出多幅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制作的作品,然后以随机抽号的形式选出一份作品,请学生上台介绍。
由于学生上台介绍作品时没有准备,介绍时有点混乱,这一乱,刚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口语表达条理性不强的问题。这时候,教师正好引导他们懂得介绍作品时,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明确言之有序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三:启发诱导,归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为下一步推介作品搭桥铺路。学生已学过不少说明文,通过温故,学生很快就能归纳出三种常见的说明顺序: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用时间顺序,介绍人体的结构用空间顺序,介绍海洋与生命的关系用逻辑顺序。
教师引导归纳方法,明确介绍作品时,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可使介绍做到言之有序。
教学环节四:实践演练,完成任务
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是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领整个实践演练活动。
首先创设职业场景——专业作品推介会,让学生带着“职场需要”这个内在驱动进行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语文课中有关的知识发展能力。
然后,确定任务——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去介绍自己的专业作品,解决学生言之无序的问题。
最后,进行分层教学。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教师设计了两个层级目标:水平高的学生达到A层,即综合运用两种或以上说明顺序推介专业作品;水平一般的学生达到B层,即较好地运用一种说明顺序推介专业作品。
推介活动环节的具体流程是:
(1)学生分成6个小组,写发言提纲,互讲互评。
(2)小组推荐或自荐代表上台推介自己的作品。
(3)台下学生和专业任课老师模拟招标商,针对作品的内容对他们进行提问。
(4)要求学生对上台发言的同学进行打分评价。
在流程(1)组内互讲互评环节,教师把推介活动的评价表发到学生手中,主要从条理顺序、语言表达、答问反应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对学生上台推介有清晰的指引作用。
在流程(2)小组推荐或自荐代表上台推介作品环节,面对学生不能清楚确定用哪种说明顺序推介作品时,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先跟学生做判断能力的训练。
教师选取三个学生熟知的校园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作品的特点,选择判断应该使用哪种说明顺序,如说海报等作品的设计理念,宜采用逻辑顺序;说软件等作品的设计过程,宜采用时间顺序;介绍网页等作品的界面时宜使用空间顺序。三个场景来源于校园生活,也符合职场需要,学生熟悉,易于理解,利于判断。通过这个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推介的方法。
学生上台推介作品时,介绍还有些粗糙,于是教师给出一个学长介绍专业作品的范例,通过生动直观的视频,有效地激发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去“同化”所学经验,进一步发展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水平进行推介,基本能达到A层或B层的目标任务,有效地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也有效地提升了职业素养。
在流程(3)提问环节,学生能围绕说明顺序这个方面,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而作为模拟招标商的专业教师,更多地从专业制作的角度进行提问,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强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学习的融合。
整个实践演练阶段,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上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能力逐步提升。
教学环节五:总结巩固,实现目标
教师通过板书总结所学,明确要清晰、有条理地推介作品,可选用一种顺序,也可将几种顺序合理重组,综合使用。这种讲究条理的习惯和意识,不仅是一种语文能力,更是一种职业素养。可见,在语文学习中,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是可以同步提高的。
最后布置作业:将口语推介落实为文字,完成自己的专业作品推介书,巩固所学。
三、“任务驱动”口语训练实践活动课教学要求
(一)要求教师具有主动促进学科融合的意识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自身专业水平,还必须不断自我完善,学习跨学科的知识,关注本校学生专业发展,提高学科融合的整合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面对更多的挑战。
(二)要求教师加强课堂中对学生个体活动的有效调控,关注到每个学生
任务驱动教学往往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小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关注三方面的问题:关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学生合作技巧的指导,以提高活动效率。
(三)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掌握每个教学活动环节的时间,要懂得灵活取舍,抓住教学重点,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何凯.探讨任务驱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6).
[2]张雪蓉.中职语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
[3]张志红.项目教学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效性探索 [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11).
[4]倪福疆.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探索[J].职教通讯,2014(6).
[5]孙亮.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7).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语文与专业结合;口语训练实践活动;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94-02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对接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这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实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中职语文教学,应把语文教学重点与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素养相结合,关注学生所学专业發展趋势的需求,开展学科融合实践,适应中职学生将来之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任务驱动”策略学科融合口语实践活动课的含义
“任务驱动”策略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紧密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应用已有知识和学习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它主要体现为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特别是在口语实践活动中,语文知识与专业课学习的学科融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策略的运用来完成,这个任务既与专业学科有关,又以语文知识为依托,最后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这是“任务驱动”策略在中职语文口语训练实践活动课中的有效运用。
二、“任务驱动”口语训练实践活动课的课型结构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结构
1.课前准备,设计任务
综合活动课前,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寻找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创设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任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活动任务设计的原则是:
(1)目的明确:布置任务时需要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利用什么知识,达到什么效果,明确实施的价值。
(2)符合实际: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基础情况和实际生活,才能搭建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桥梁。
(3)循序渐进:任务设计要有梯度。设计的一个个任务链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在完成一个活动后心理上体验到成就感,就有了继续探究的动力。
(4)应用广泛:语文是基础性的专业,学生学习的是不同的专业,设计的任务经适当修改应该在不同专业中都可以得到应用。
(5)学科融合: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任务设计须将文理科知识融通,提高学生语言、思维综合运用的能力。
2.体验学习,掌握方法
课堂导入后,学生领取学习任务。这时候教师不要着急直接讲授方法,以免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去实践,发现任务的难点,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就被激发。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梳理难点问题,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寻找资源,探究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示范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内化。
3.实践演练,完成任务
在初步掌握了方法之后,学生围绕任务开启实践。每节课的任务数量以两至三个为宜,以便修改提升。任务难度应由浅入深,互有关联。教师在学生探究时主动观察,给予适时的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点拨。同时可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层级的目标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而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任务:
(1)自主探究。学生个人先进行思考,自主探究学习,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哪些部分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还需提高,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遇到困难时,可向教师请教或者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以提升获取信息、筛选信息、鉴别信息的能力。
(2)协作学习。在个人前期思考后,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集思广益,互讲互评,共同提高。
4.互讲互评,巩固训练
学习效果需要评价才能提升。通过评价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教师改革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相长。评价的方式可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也可以邀请涉及学科的专业人士评价。
评价的标准要有依据。评价的过程应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掘任务结果的闪光点,同时客观地予以建议。
在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巩固训练,学生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使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5.总结巩固,实现目标
当学生学会把老师教的方法进行合理重组,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懂得灵活运用,知识才是活的。课堂最后须进行新知的归总,加深记忆和理解,完成知识建构。
(二)以“专业作品推介会——口语训练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为例,介绍学科融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情况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体验推介—归纳方法—实践演练—总结巩固。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设计任务
首先,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完成,在课前做了以下准备:结合任教的专业,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自己最满意的专业作品(软件媒体专业: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智能电子專业:电路板焊接、监控布线等;通信网络专业:手机维修、网络布线等),并邀请专业任课老师来到课堂参与提问、点评。
教学环节二:体验推介,展现不足
教师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在多媒体屏幕上投影出多幅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制作的作品,然后以随机抽号的形式选出一份作品,请学生上台介绍。
由于学生上台介绍作品时没有准备,介绍时有点混乱,这一乱,刚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口语表达条理性不强的问题。这时候,教师正好引导他们懂得介绍作品时,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明确言之有序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三:启发诱导,归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为下一步推介作品搭桥铺路。学生已学过不少说明文,通过温故,学生很快就能归纳出三种常见的说明顺序: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用时间顺序,介绍人体的结构用空间顺序,介绍海洋与生命的关系用逻辑顺序。
教师引导归纳方法,明确介绍作品时,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可使介绍做到言之有序。
教学环节四:实践演练,完成任务
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是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领整个实践演练活动。
首先创设职业场景——专业作品推介会,让学生带着“职场需要”这个内在驱动进行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语文课中有关的知识发展能力。
然后,确定任务——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去介绍自己的专业作品,解决学生言之无序的问题。
最后,进行分层教学。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教师设计了两个层级目标:水平高的学生达到A层,即综合运用两种或以上说明顺序推介专业作品;水平一般的学生达到B层,即较好地运用一种说明顺序推介专业作品。
推介活动环节的具体流程是:
(1)学生分成6个小组,写发言提纲,互讲互评。
(2)小组推荐或自荐代表上台推介自己的作品。
(3)台下学生和专业任课老师模拟招标商,针对作品的内容对他们进行提问。
(4)要求学生对上台发言的同学进行打分评价。
在流程(1)组内互讲互评环节,教师把推介活动的评价表发到学生手中,主要从条理顺序、语言表达、答问反应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对学生上台推介有清晰的指引作用。
在流程(2)小组推荐或自荐代表上台推介作品环节,面对学生不能清楚确定用哪种说明顺序推介作品时,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先跟学生做判断能力的训练。
教师选取三个学生熟知的校园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作品的特点,选择判断应该使用哪种说明顺序,如说海报等作品的设计理念,宜采用逻辑顺序;说软件等作品的设计过程,宜采用时间顺序;介绍网页等作品的界面时宜使用空间顺序。三个场景来源于校园生活,也符合职场需要,学生熟悉,易于理解,利于判断。通过这个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推介的方法。
学生上台推介作品时,介绍还有些粗糙,于是教师给出一个学长介绍专业作品的范例,通过生动直观的视频,有效地激发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去“同化”所学经验,进一步发展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水平进行推介,基本能达到A层或B层的目标任务,有效地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也有效地提升了职业素养。
在流程(3)提问环节,学生能围绕说明顺序这个方面,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而作为模拟招标商的专业教师,更多地从专业制作的角度进行提问,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强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学习的融合。
整个实践演练阶段,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上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能力逐步提升。
教学环节五:总结巩固,实现目标
教师通过板书总结所学,明确要清晰、有条理地推介作品,可选用一种顺序,也可将几种顺序合理重组,综合使用。这种讲究条理的习惯和意识,不仅是一种语文能力,更是一种职业素养。可见,在语文学习中,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是可以同步提高的。
最后布置作业:将口语推介落实为文字,完成自己的专业作品推介书,巩固所学。
三、“任务驱动”口语训练实践活动课教学要求
(一)要求教师具有主动促进学科融合的意识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自身专业水平,还必须不断自我完善,学习跨学科的知识,关注本校学生专业发展,提高学科融合的整合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面对更多的挑战。
(二)要求教师加强课堂中对学生个体活动的有效调控,关注到每个学生
任务驱动教学往往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小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关注三方面的问题:关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学生合作技巧的指导,以提高活动效率。
(三)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掌握每个教学活动环节的时间,要懂得灵活取舍,抓住教学重点,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何凯.探讨任务驱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6).
[2]张雪蓉.中职语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
[3]张志红.项目教学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效性探索 [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11).
[4]倪福疆.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探索[J].职教通讯,2014(6).
[5]孙亮.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