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常回苏北老家,于是便有了重逢乡亲们的机会。家乡人的纯朴依然如旧,村头田间他们常常是围拢到一起聚合聊天,抑扬顿挫的节奏,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万千。老人们脸上的沧桑、手上的老茧无不诉说着他们的生活经历。面对如此纯朴的形象、动态的语言、动人的故事,不禁使人产生了按捺不住的创作冲动,于是就画了许多人物速写(见图1、图2)。
之后,这些形象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使人难以忘怀,并时时都在打动着创作的心灵。通过对以上所画素材的反复筛选、组合,一套组合陶塑创作方案就形成了,后来又经反复推敲,作品题名为“村里的留守老人”。
“村里的留守老人”组合陶塑,塑造了六个人物造型,围拢在一起的老头儿有说的、有听的、有看的,每个人的神态各异,幸福、喜悦、惆怅、忧虑、期盼……复杂的表情无不写在各自的脸上。图3是组合作品其中的一位老人,情绪似乎有点激动,他急于表达的肯定很多,面部表情写着的内容也太多太多。这位老人的原型是杜大爷,杜大爷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耳不聋、眼不花,而且思维敏捷,早年做过会计,村里人都称他“大会计”。生活中的经历与沧桑,被归纳到陶塑作品里,凝固在“大会计”的面部上;正在听收音机的老人是个大能人(见图4),闲暇之余他喜欢听收音机,大凡看到这位老头儿,总是与半导体相伴。老人耳背,收音机的音量开的太大,怕别人会提意见,音量太小自己又听得不太清楚,还不想离开这帮爷们儿,只好把收音机捧在耳边,不然可就影响收听效果了;手里拿着香烟的这位是个老石匠(见图5),从他的形象可以看出他当年肯定是个壮汉,曾经也是把好手,这位老石匠当年可是远近闻名,谁家建房,哪家缺了石臼、石磨,都想请到他。如今,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常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先进的面粉加工机械,彻底淘汰了石磨、石臼;联合收割机,淘汰了拉石、碌碡等。于是乎,老石匠也早就没人来请了,告别了石匠活儿的老头儿,自然也就闲了下来。
一组陶塑六位老人(见图6),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故事。一个个人物原型时时打动着我,每每创作过程中总是无比的兴奋和激动,也总有一气呵成之欲望,泥片的龟裂恰似激情的裂变,咧咧巴巴的肌理,与老人手上老茧、面部的沧桑形成默契的吻合。制作中有些效果的产生,绝无半点的刻意追求,皆出自于自己内心创作的激情迸发。拍打出来的泥片俨然是绵绵不断的创作思绪,又似缠绵未了的情缘,无限延伸的音符。
在表现力上,寻求制作手法的个性突破,目的即力图达到反映作品的内涵。夸张、粗狂、稚拙、质朴的表现手法既含传统又不乏当下趣味。细节之处尽力追求去斧凿之痕,退去铅华,大朴不雕,豪华落尽,自醉稚拙。如此自然,如此洒脱,如此尽情之表现,恰到好处地释放出了作品的内在张力,真真切切地让欣赏者透过作品瞥见一段历史。另外,采用还原气氛烧成,就是让作品产生更加强烈的凝重感。
去年秋天,我又一次去老家苏北,同樣看到了围拢在一起聊天的老人,只是少了往日一些人的面孔。聊天时得知杜大爷、老石匠等几位老人都已经过世,他们真实的音容笑貌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好在他们的形象以及他们的故事已经留在了我的作品里。我总是在想,我们常常是为了搞创作苦思冥想,搜集素材,寻找创作灵感,其实最好的素材皆在我们身边,皆在我们平日的生活里,皆在我们前行的旅途中。
如同作品中的人和事,将来都会渐行渐远,而后,人们闻听的故事也只是褪了色的传说,然而,也正因如此,彼时的激情和记忆引发的创作灵感才倍感珍贵。这种带着炽热温度的亲身感受,即使在岁月的磨砺中也无法冷却,而且还时时会激发自己的创作欲望,给自己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由此看来,把激情转化为作品方为上举,文章是,艺术亦是,也许作品都应如此。
之后,这些形象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使人难以忘怀,并时时都在打动着创作的心灵。通过对以上所画素材的反复筛选、组合,一套组合陶塑创作方案就形成了,后来又经反复推敲,作品题名为“村里的留守老人”。
“村里的留守老人”组合陶塑,塑造了六个人物造型,围拢在一起的老头儿有说的、有听的、有看的,每个人的神态各异,幸福、喜悦、惆怅、忧虑、期盼……复杂的表情无不写在各自的脸上。图3是组合作品其中的一位老人,情绪似乎有点激动,他急于表达的肯定很多,面部表情写着的内容也太多太多。这位老人的原型是杜大爷,杜大爷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耳不聋、眼不花,而且思维敏捷,早年做过会计,村里人都称他“大会计”。生活中的经历与沧桑,被归纳到陶塑作品里,凝固在“大会计”的面部上;正在听收音机的老人是个大能人(见图4),闲暇之余他喜欢听收音机,大凡看到这位老头儿,总是与半导体相伴。老人耳背,收音机的音量开的太大,怕别人会提意见,音量太小自己又听得不太清楚,还不想离开这帮爷们儿,只好把收音机捧在耳边,不然可就影响收听效果了;手里拿着香烟的这位是个老石匠(见图5),从他的形象可以看出他当年肯定是个壮汉,曾经也是把好手,这位老石匠当年可是远近闻名,谁家建房,哪家缺了石臼、石磨,都想请到他。如今,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常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先进的面粉加工机械,彻底淘汰了石磨、石臼;联合收割机,淘汰了拉石、碌碡等。于是乎,老石匠也早就没人来请了,告别了石匠活儿的老头儿,自然也就闲了下来。
一组陶塑六位老人(见图6),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故事。一个个人物原型时时打动着我,每每创作过程中总是无比的兴奋和激动,也总有一气呵成之欲望,泥片的龟裂恰似激情的裂变,咧咧巴巴的肌理,与老人手上老茧、面部的沧桑形成默契的吻合。制作中有些效果的产生,绝无半点的刻意追求,皆出自于自己内心创作的激情迸发。拍打出来的泥片俨然是绵绵不断的创作思绪,又似缠绵未了的情缘,无限延伸的音符。
在表现力上,寻求制作手法的个性突破,目的即力图达到反映作品的内涵。夸张、粗狂、稚拙、质朴的表现手法既含传统又不乏当下趣味。细节之处尽力追求去斧凿之痕,退去铅华,大朴不雕,豪华落尽,自醉稚拙。如此自然,如此洒脱,如此尽情之表现,恰到好处地释放出了作品的内在张力,真真切切地让欣赏者透过作品瞥见一段历史。另外,采用还原气氛烧成,就是让作品产生更加强烈的凝重感。
去年秋天,我又一次去老家苏北,同樣看到了围拢在一起聊天的老人,只是少了往日一些人的面孔。聊天时得知杜大爷、老石匠等几位老人都已经过世,他们真实的音容笑貌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好在他们的形象以及他们的故事已经留在了我的作品里。我总是在想,我们常常是为了搞创作苦思冥想,搜集素材,寻找创作灵感,其实最好的素材皆在我们身边,皆在我们平日的生活里,皆在我们前行的旅途中。
如同作品中的人和事,将来都会渐行渐远,而后,人们闻听的故事也只是褪了色的传说,然而,也正因如此,彼时的激情和记忆引发的创作灵感才倍感珍贵。这种带着炽热温度的亲身感受,即使在岁月的磨砺中也无法冷却,而且还时时会激发自己的创作欲望,给自己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由此看来,把激情转化为作品方为上举,文章是,艺术亦是,也许作品都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