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一片新天地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ijiu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将文、情、理合为一体,其间蕴藏了不少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带来教育效果的巨大提高,而且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实施,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教育;健康;教学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的青少年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心理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小学生为对象,以语文学习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行为。由于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等各不相同,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极具个性差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个性心理。
  二、巧妙疏导心理,构架心灵彩虹
  疏导心理,是指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教育过程。目的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找准语言训练与健康心理的结合点,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做到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学中疏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素材,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听中疏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大胆讲自己的所思、所疑、所虑,及时解释、引导、点拨;写中疏导。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正面引导和点拨学生,使学生大胆抒发自己的所思、所虑、所忧。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达到用“我手写我心”,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从而在作文中优化心理素质。
  三、开展语文活动,促进自主发展
  借助教材内容,净化学生心灵。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教育因素,是进行学科渗透的好材料,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和挖掘,努力使语文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既提高教学效果,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展语文活动,发挥学生潜能。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还应开展适当的语文活动,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语文活动,可以进一步利用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教育收到良好的益智活动占据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小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从而促进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倡导课外阅读,重视人格塑造
  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生的起点。广泛阅读,对塑造他们的人格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本本优秀的书籍给孩子的心灵涂上了最初的底色,那是留在记忆深处永不磨灭的东西。萨克雷说:“读书能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我深知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优秀书籍的引导,因此,每接手一个班,我都精心挑选图书,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五、进行合理评价,促使健康成长
  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作为教师,在评价中要始终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保护学生的自尊;(2)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善待学生;(3)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及优点,合理提出不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运用以下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自信评价。自信心是克服畏难情绪的前提,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前提。认识自我则是树立自信心的前提。例如,在语文口语交际《认识自我》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同学们,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大家想想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是什么,请把它意义讲出来。”经过老师这么一说,学生们跃跃欲试,兴致很高,许多学生都充满信心的把自己的优点说了出来,原本内心自卑的学生也逐渐开朗豁达起来。另一种是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用赏识的眼光充分肯定学生参学习、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勇气和态度,并大张旗鼓地肯定学生获得的成功,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功。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做出判断和抉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应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硬性统一的作业为自主性作业;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  关键词:小学生作业;兴趣;激发    学生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形象和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曲折离奇的情节,体味充满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人性,领悟优美深邃的意境。美,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关键词:语言;情节;人性之美    审美,既是主体发现、发掘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的过程,也是主体内心品赏、评价美的过程,体验美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观赏课文,寻求美,感受美,体验美,感受
期刊
摘要: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阅读能力是人类获取新知、不断进取的一项基本的文化素质,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人类自发明文字开始就已经重视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求学的起步阶段加强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不断更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式的学习,对学生阅读时所遇到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欠缺的想象进行分析,着重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力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期刊
摘要:立体教学能把理论性的、抽象性的概念,化为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可弱化知识的难度,增强理解记忆力,相对加快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和广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立体教学;素质培养;提高效率    “立体教学”是指教师处理教材时能给学生一种“立体感”,也就是教学时能把教材中那些理论性的、抽象性的概念,化为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运用这种方法,可弱化知识
期刊
摘要:让作文深刻起来,可以从多方面考虑:立意的深刻,说理的深刻,结构上的深刻等都可以,当然,这些都要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而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语言上的深刻!  关键词:语言;深刻;艺术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深刻”的具体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就要求文章富于哲理性,观点有独创
期刊
摘要:如何才能走出事倍功半的怪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如何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如何才能让教师从或矫揉造作或沉闷刻板或花架务虚的教学程式中摆脱出来?  关键词:民主平等;加强备课;大胆取舍;节约型课堂;良好习惯    近几年来江苏的教育改革较为频繁,真可谓千变万化。教育教学方式百花齐放,令人眼花缭乱。但学生却没有属于自己阅读的人生舞台。要知道学好语文关键在于拓宽阅读,但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体
期刊
摘要:美术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美术欣赏教学中注意的问题:一是把握欣赏特点。二是尊重学生见解。三是增强欣赏体验。  关键词:尊重;多元化;体验    艺术是常新和无限的,纵观中、西方艺术发展的长河,无不是在追求新的形式。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与技能技巧为主,走的是专业化教育之路,但从美术教育的目的来看,更应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新课标的实施,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人格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将教授
期刊
摘要: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不断在思考如何教好学生的问题,而主要的方法除了摸索、实践外,更多的是来自书中,从书里有时我能得到新的教学理念,有时甚至能激发起新的教学灵感,最重要的还是引导我在教育的路上不断前进。  关键词: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培养品德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是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
期刊
摘要:其实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生活也是作文的唯一源泉,我们在教授作文的同时,千万要把这个道理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生活,观察生活,投入生活,理解生活。  关键词:有效;作文;需要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与以后的生活、工作有密切的联系。学习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也应该为生活服务,那么,作文就应该为生活服务,为生活的需要而写。在平时我就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明白作文是为需要而写。  一、个人生活的
期刊
摘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实践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实验之一)。作为英语学科,课件的设计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英语,脑、眼、耳、口、手并用,这种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