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英语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呼声日益高涨。什么是交际能力,它与以往我们经常提到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何区别。同时,这种能力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定位,这种能力应该如何培养。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极大的有利于我们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交际能力途径阶段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因此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英语专业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什么是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 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4点: 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 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 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 4 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几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1.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培养及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其主旨是让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由此看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 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
2.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 清晰、流畅、达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母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 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Chinese English(中式英语)。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 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 :You go first,或Go first,please。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 you。
3.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与运用对象语。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初级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生儿育女、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 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
第三级为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通过初级、中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头交际的技巧,又具备了连贯说话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了基础。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孩子的教育、 青年人的思想情绪、妇女的社会地位、老年人问题、种族歧视、对钱的态度、对时间的看法等等,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通过这3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逐渐地做到运用英 语清楚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以及观点了,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4.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比如:中国人听到对方对自己表示感谢时,常回答道:“这是我应该做的。”直译成英语是“It's my duty”,英语本族人听了会想:原来他并不想做这件事,但这是他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所要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这种由于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而说出不得体的英语的现象非常普遍。
语言交流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及词条,而且还涉及到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一句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话,用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除了培养他们能用目的语清楚地表达思想以外(达意),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和传授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学会得体地交际,懂得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得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适度地、有选择地、比较系统地将目的语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在口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则着重导入知识文化(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从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入手,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美人比较注重定量分析,进行逻辑推理,而中国人比较注重直觉与先验理性。善于以经验为依据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看法,彼此交流时就容易产生误解,如认知行为方面,在西方国家,直言不讳、各抒己见受到普遍尊重,人们对那些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说法非常反感。而大部分中国人则讲究含蓄、委婉,一般不愿意直接提出与对方、特别是上级或长辈不一致的观点,非常担心会使对方难堪,或担心会损坏双方关系对自己不利。学生通过中西文化此类差异的学习,就增强了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刘海量、于万锁《交际能力与口语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8期。
[2]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外语界》,1997 年第1期。
[3]吴祯福等《英语口语教程:2英语中级口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6月版。
[4]邓炎昌、刘润清Language and Culture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 94年4月版。
(河北省晋州市陈家庄中学)
关键词:交际能力途径阶段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因此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英语专业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什么是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 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4点: 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 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 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 4 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几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1.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培养及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其主旨是让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由此看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 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
2.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 清晰、流畅、达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母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 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Chinese English(中式英语)。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 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 :You go first,或Go first,please。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 you。
3.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与运用对象语。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初级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生儿育女、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 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
第三级为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通过初级、中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头交际的技巧,又具备了连贯说话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了基础。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孩子的教育、 青年人的思想情绪、妇女的社会地位、老年人问题、种族歧视、对钱的态度、对时间的看法等等,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通过这3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逐渐地做到运用英 语清楚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以及观点了,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4.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比如:中国人听到对方对自己表示感谢时,常回答道:“这是我应该做的。”直译成英语是“It's my duty”,英语本族人听了会想:原来他并不想做这件事,但这是他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所要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这种由于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而说出不得体的英语的现象非常普遍。
语言交流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及词条,而且还涉及到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一句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话,用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除了培养他们能用目的语清楚地表达思想以外(达意),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和传授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学会得体地交际,懂得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得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适度地、有选择地、比较系统地将目的语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在口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则着重导入知识文化(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从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入手,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美人比较注重定量分析,进行逻辑推理,而中国人比较注重直觉与先验理性。善于以经验为依据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看法,彼此交流时就容易产生误解,如认知行为方面,在西方国家,直言不讳、各抒己见受到普遍尊重,人们对那些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说法非常反感。而大部分中国人则讲究含蓄、委婉,一般不愿意直接提出与对方、特别是上级或长辈不一致的观点,非常担心会使对方难堪,或担心会损坏双方关系对自己不利。学生通过中西文化此类差异的学习,就增强了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刘海量、于万锁《交际能力与口语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8期。
[2]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外语界》,1997 年第1期。
[3]吴祯福等《英语口语教程:2英语中级口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6月版。
[4]邓炎昌、刘润清Language and Culture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 94年4月版。
(河北省晋州市陈家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