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计算的要求是:正确、熟练、合理、灵活。就一年级计算而言,基本口算,尤其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百以内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达到正确、合理、迅速、“脱口而出”呢?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的体会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口算
一、重视算理教学,是准确计算的前提
新大纲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教学规律。”要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首先就要重视计算中的算理教学,使之符合儿童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
1.在操作中揭示算理
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改一改、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为了学生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也需要利用小棒摆一摆。例如:算“18 –7”,学生先摆一捆零8根,然后从8根里拿走7根。这样,为学生理解记忆算理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在演示中明确算理
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明确算理,比如20以内的加法,运用最多的凑十法,如 “9加几”。为了让学生理解“凑十”思想,通过同桌讨论,操作演示,在分、画、填、想、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最后概括出“凑十”的方法。
3.在类比中同化算理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就可以利用“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二、科学组织练习,是准确计算的关键
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1.先慢后快。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侧重掌握计算方法。因此,设计练习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计算要求,重在算快。
2.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
3.经常出错的计算反复练。
学生计算中经常犯的错误: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
(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
(3)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计算过程中学生发生的错误尽管五花八门,但细细发现还是有规律的。粗心是大部分人计算错误的原因,“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还有些孩子较小数加较大数比较大数加较小数容易错;相邻两个加数相加,或者减数和差是相邻数的容易错;只是符号,或者某个数发生变化的算式容易错,例如14+6与14-6、4+2与4+12。
4.讲究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针对一年级儿童好动,持久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试着采用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例如:利用口算卡片;每天课前2分钟的口算或2分钟的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听算;也有“找朋友”“邮递员”“给小动物找家”“放鞭炮”等视算、听算相结合。多样化的练习丰富了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
5.培养瞬时记忆能力。心理学上说:“人们学习是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它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对旧知识拥有记忆才能理解新知识,只有对系统知识拥有记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创设各种条件,教给学生瞬时记忆的策略,指导学生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获取良好的记忆效果,视听、视算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速看速算提高学生感知和记忆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
纵观学生计算中的错误,由于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错误远远要高于认知方面的错误。小学生的可塑性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这一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那么,怎样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呢?
1.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
2.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做口算时,采用“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对又快”;做作业时,“比一比,谁的书写最认真、最仔细、最规范”;课堂上,“看一看,谁听课最当心,回答时声音最响亮”。
3.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的小朋友予以表扬、鼓励。往往一个小小的“优秀作业”“作业认真”“进步真大”的鼓励会给孩子们一个莫大的欢欣与激励:“下一次我会写得更好,做得更快。”
4.及时表扬学习习惯方面有进步的小朋友,并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着他有新的进步。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建国.一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2):189.
[2]张芷贞.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J].知识文库,2016(15):164.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口算
一、重视算理教学,是准确计算的前提
新大纲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教学规律。”要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首先就要重视计算中的算理教学,使之符合儿童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
1.在操作中揭示算理
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改一改、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为了学生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也需要利用小棒摆一摆。例如:算“18 –7”,学生先摆一捆零8根,然后从8根里拿走7根。这样,为学生理解记忆算理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在演示中明确算理
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明确算理,比如20以内的加法,运用最多的凑十法,如 “9加几”。为了让学生理解“凑十”思想,通过同桌讨论,操作演示,在分、画、填、想、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最后概括出“凑十”的方法。
3.在类比中同化算理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就可以利用“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二、科学组织练习,是准确计算的关键
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1.先慢后快。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侧重掌握计算方法。因此,设计练习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计算要求,重在算快。
2.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
3.经常出错的计算反复练。
学生计算中经常犯的错误: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
(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
(3)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计算过程中学生发生的错误尽管五花八门,但细细发现还是有规律的。粗心是大部分人计算错误的原因,“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还有些孩子较小数加较大数比较大数加较小数容易错;相邻两个加数相加,或者减数和差是相邻数的容易错;只是符号,或者某个数发生变化的算式容易错,例如14+6与14-6、4+2与4+12。
4.讲究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针对一年级儿童好动,持久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试着采用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例如:利用口算卡片;每天课前2分钟的口算或2分钟的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听算;也有“找朋友”“邮递员”“给小动物找家”“放鞭炮”等视算、听算相结合。多样化的练习丰富了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
5.培养瞬时记忆能力。心理学上说:“人们学习是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它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对旧知识拥有记忆才能理解新知识,只有对系统知识拥有记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创设各种条件,教给学生瞬时记忆的策略,指导学生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获取良好的记忆效果,视听、视算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速看速算提高学生感知和记忆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
纵观学生计算中的错误,由于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错误远远要高于认知方面的错误。小学生的可塑性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这一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那么,怎样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呢?
1.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
2.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做口算时,采用“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对又快”;做作业时,“比一比,谁的书写最认真、最仔细、最规范”;课堂上,“看一看,谁听课最当心,回答时声音最响亮”。
3.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的小朋友予以表扬、鼓励。往往一个小小的“优秀作业”“作业认真”“进步真大”的鼓励会给孩子们一个莫大的欢欣与激励:“下一次我会写得更好,做得更快。”
4.及时表扬学习习惯方面有进步的小朋友,并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着他有新的进步。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建国.一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2):189.
[2]张芷贞.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J].知识文库,2016(1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