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在医患纠纷报道中的责任担当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ix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媒体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只有走出误区,理性认知,才能营造出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本文以“八毛钱事件”为例,通过对媒体的相关报道分析,探讨当下医患纠纷报道的误区及产生原因,并对媒体在医患纠纷报道中的责任担当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医患纠纷 新闻报道 八毛钱事件
  
  一、事件回顾
  2011年9月5日,当事人陈某在其微博上发了一个《10万元手术最终吃8毛钱药搞定》的帖子,该帖称:出生才两天的宝宝便秘,在照了十几次X光、做了100多项检查后,深圳儿童医院作出诊断:要动大手术,花费约10万元。而孩子转到广州市儿童医院治疗时,仅花8毛钱就“搞定”。随后,一些媒体开始争相报道“8毛钱治愈10万元病”。但仅仅几天之后,媒体又爆料“患儿病情反复,父亲坚持出院”、“8毛钱绝对没有治好病”。至此“八毛钱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一些媒体也因此上演了一出“乌龙剧”。
  二、由“八毛钱事件”看媒体对医患纠纷报道的误区
  “八毛钱事件”最初由深圳新闻网报道出来,新闻标题为“婴儿被诊10万治病8毛钱药治好”。随后,各社区论坛、贴吧、门户网站进行了转载。报道内容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报道中关于医院方面的回应很少,在报道中医生和患者呈现出明显的冲突性。以“八毛钱、报纸”为搜索词,在百度搜索到9月8号到9号的纸质媒体关于事件的报道,统计出搜索页面的1-3页里有6家地方级的报纸对此事件做出了报道。对这6家媒体的7篇报道(其中,《南京日报》在9月8号和9号均有报道)的内容及标题分析显示:7篇报道有3篇是倾向性报道,报道内容和深圳新闻网的最初报道基本一致;有2篇类似于短评,内容主要是质疑天价医药费,言辞激烈,其中还有一篇配讽刺漫画;有2篇报道内容无任何涉及医院方面的回应。另外,7篇报道中有5篇报道文后附转自其他媒体。
  通过对“八毛钱事件”的初期报道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及部分传统媒体在对医患纠纷的报道时呈现出两大误区。
  第一、媒体报道将医患双方的矛盾对立化。在“八毛钱事件”中媒体将医患矛盾冲突叙述为简单的二元对立,忽视了医患纠纷事件中诸如医疗机制缺失、患者认知错位等各方面的原因,在客观上成为了制造医患矛盾的“挑唆者”。在“八毛钱事件”中,媒体一开始为陈某呐喊,指责深圳市儿童医院,大肆报道“10万元的手术只需八毛钱就能搞定”,单方面的报道内容和富有冲突性的标题激化了深圳市儿童医院与陈某的矛盾。
  第二、传统媒体盲目跟风网络、捕风捉影,无选择的加以转载。“八毛钱事件”的起因仅仅是当事人陈某在微博上发的一个帖子,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有待考证。但是随着转载、关注度提高,媒体参与进来,并对医患纠纷当中的矛盾冲突做集中渲染。于是继深圳新闻网和一些门户网站、社区论坛之后,部分传统媒体盲目跟踪“网络热点”,未加采访便纷纷转载,一时间“八毛钱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围观和声讨。
  三、媒体医患纠纷报道误区的形成原因
  第一、对医生的刻板印象及群体性失语。首先,媒体对医生的刻板印象影响医患纠纷报道的公允。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认知类型,指个体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套固定看法,并以此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①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公众对医生的形象认识发生错位,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包括:对病人敷衍了事、收受红包、漫天要价、对工作不负责任、态度冰冷等等。显然,这些刻板印象,一方面影响着媒体对医生形象的客观认知,导致认知偏差,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为预设立场、医患纠纷报道有失公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建构着医生的刻板形象,使患者与医生的矛盾加剧。在“八毛钱事件”中,部分媒体的报道就偏向了患者一方,将“天价医药费”的矛头指向了医院,或是对医院无端指责,或是对医院关于事件的表态敷衍带过。
  其次,媒介环境中医生的群体性失语使医患纠纷报道信息不对称。实际上,在关于医患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很难看到或听到医生的声音,媒体大篇幅的报道往往集中在患者身上。在“八毛钱事件”中,媒体的大部分报道中都没有涉及对医院方面的采访。实际上,医生作为医患关系的重要一方,失去了其话语权,民众对医生的误解只会在不对称信息当中加深加重。
  第二、部分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媒体具有天生的取悦市场的倾向。②市场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媒体就报道什么,进而演变成片面追求收视率。首先,媒体盲目报道,缺乏主见,并且喜欢投受众所好。在“八毛钱事件”中,媒体一开始对陈某的网帖就没有进行深入采访,而是不假思索地将矛头指向深圳市儿童医院。其次,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抢到第一手新闻,自然就压缩了采访新闻的时间,导致新闻失实。如果在“10万元手术吃8毛钱药搞定”的网帖出现后能深入采访,而不是在未弄清楚事实,亲历采访之前大肆报道,纷纷转载,媒体也就不会闹出这个乌龙事件了。
  第三、社会转型期媒体记者职业素养缺失。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往往会有意或无意的预设立场和观点,制造噱头。在“八毛钱事件”中,部分媒体记者就缺乏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事件未查清,就利用“八毛钱”和“十万元”的冲击性大做文章。
  第四、传统媒体受网络媒体传播内容的裹挟。新媒体的各种优势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为了争得一席之地,不乏有地市级报纸等传统媒体跟风网络报道,盲目炒作热点话题以吸引读者眼球。在媒体对“八毛钱事件”的报道中,6家报纸媒体的7篇报道有4家标明转载网络媒体,或是没有标明但与网络媒体的最初报道内容基本一致。而这些转载的网络媒体的报道都是信息公布不对称的偏差报道。
  四、媒体在医患纠纷报道中的责任担当
  媒体的报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媒体应该从“八毛钱事件”中吸取教训,反思自身,真正履行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责任。
  第一、注意热点问题的冷思考,强化社会责任感。媒体在报道医患纠纷这类敏感话题时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在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不要急着妄下结论。对于医患纠纷这类争议性的公共话题,媒体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社会责任,而事件尚未清楚之前冷静对待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民主国家里,记者是很特殊的职业,记者的权威性不是建立在某种社会契约之上,也不是建立在通过法律程序任命或选举出来的人的委托之上。因此,为了维护其尊严和独立性,新闻传媒业需要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根本职责是为全社会提供良好服务。③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的新闻时,首先是要兼顾社会意识、大局意识、媒体责任,坚持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记者,真相需要坚守、理性需要坚守,责任感更需要坚守。
  第二、注意报道全面,证据确凿,要有职业素养。在报道医患纠纷时,媒体记者要力求使报道全面公正。一方面,媒体记者要提高新闻专业素养,具备鉴别真伪的敏锐感知力,避免媒介鉴定。特别是在网络媒体时代,记者从网络社区、微博等平台中发现信息后,不能偏听偏信,预设立场。只有全面核实,自觉规避刻板成见,才能达到好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媒体记者要提高道德素养,新闻报道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忽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利益。一个有责任的媒体,不仅要报道好新闻事实,解读深层原因,还要怀有人文主义精神,顾及医患双方的感受,积极缓解医患矛盾。
  第三、注意报道形式的转变,坚定立场。医患纠纷作为一个争议性很大的公共话题,媒体在报道时就要特别注意将冲突对立式的报道方式转化为对话协商式,在彰显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动员社会成员参与进来。在医患纠纷报道中,媒体新闻报道目的是要服务医患双方。信息公布的不对称,会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医疗服务市场的混乱。新闻报道只有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情况下理性选择,避免群体性失语,才能最大可能的还原真相,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媒体在强化医生职业道德意识与促进患者对医生的理解与信任时,首先应该做到营造诚信的舆论氛围。促进患者对医生的理解与信任,配合医生的工作。④对医患关系的报道坚持平衡原则,深度采访,能够营造出诚信的舆论氛围,规避公众在认知上的偏差。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对医患纠纷的报道所显现出来的力量越来越大。媒体的偏差报道成了影响医患纠纷升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媒体要在建构和谐医患关系中扬长避短,发挥社会协调者的功能,必须加强媒体自律。而全社会公民提高媒介素养,医患双方摆正心态,正确对待媒体的监督,也会形成社会合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项目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研究项目:《新时期高校德育个体发展价值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1sk251);蚌埠医学院科研项目:《医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项目编号:BY0906sk)】
  参考文献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36
  ②克劳德·让·贝特朗:《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③陈龙:《媒介素养通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75
  ④郭小平,《医患要沟通、媒体要引导——医患纠纷报道的误区及其对策》[N].《声屏世界》,2002(3)
  (作者:叶红,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学研究生;赵东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宣传部;贾先果,安徽省蚌埠医学院思政部)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蜀中名胜记》由重庆出版社于一九八四年印行,可是将原书的伍崇曜跋删去,使本来完整的,反而变得不完整。而被删伍跋的论点,校注者又在前言里,用自己的口吻写出,令人难以理解其删削的标准。此外还有不少错误:  如“”,书中全部作“柯”。天、皇、元、淳、李嘉的“”字,书中全印作“佑”。洪适《隶释》印成洪造《隶释》(205页)。他如206页“老泉携二子竭雷简夫”句,竭字显是谒字之误。369页“大巴之险,遇于栈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一直是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针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有力措施。  一、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合理性  心理辅导是一个助人的过程,通过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进而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后进生的心理辅导着重
一、当您息急性心肌梗塞,在监护室抢救时    ▲您可能的反应:  (1)怀疑:医生会不会搞错,我平时一向挺好呀!也许曾有些心前区不适,可从未和心脏病联系起来。  (2)恐惧:一旦相信眼前的事实,也许会感到极度的恐惧、焦虑。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吗?我再也看不到我所爱的亲人们了?  (3)忧虑:我还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吗?我是不是不能动了?我还能做些什么呢?还能工作吗?会不会成为别人的累赘?……  因此,
苏老是位书法家,1883年1月1日生,今已整整一百零三岁。去年,苏老被评为上海市的健康老人,本文是苏老应约特为本刊所撰写。  我是一个寒士,小的时候,由于缺乏营养,常常多病。壮岁后,为生活而作小学教师,兼做校役工作。因劳力过度,时感不适。老伴是一个农家女子,只知饥寒,不识锦衣玉食,那时常处于艰难困苦之中。  全国解放后,小辈们在国家的培育下,能自食其力,家庭境况就逐渐好转;生活宽裕,衣食无忧,故而
[摘 要]以初中古诗文的“意象”教学为例,具体结合心理学家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对《天净沙·秋思》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理性探究了语文教学中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明晰了针对不同知识类型所运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意象;古诗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05-02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
[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永新县初中生参加课外自主体育活动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但还是有小部分学生态度不明确,有待学校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希望永新县加大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  [关键词]永新县;体育运动;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
现在很多书里,在讲到共产主义社会建设任务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提法:“消灭智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这说不通。  智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不可能“消灭”的。它们间的“差别”会永远存在。一个是精神上的、思维底力的支出,一个是物质上的、肌肉底力的支出;一基于大脑,一基于四肢;这是自然规定,无法消除其“差别”。即令那种具有人体特异功能的娃娃,据说手也会“看”东西。只不过他(她)们的手
蓝天、白云、绿草是蒙古国风景的写照,也是定格在人们心目中草原之国的美丽名片。然而,一进入冬季,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蒙古人就开始面临空气污染的烦恼,连首都乌兰巴托也被浓浓的煤烟和雾霾所笼罩。空气污染的背后是蒙古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牧区人口向城市聚集,生态环保意识被远远地抛在脑后。蒙古国历届政府出台几十项措施治理空气污染,但仍收效甚微。难怪有当地老百姓戏称,如今的乌兰巴托已经变成了“污炭巴托”。连
春节将至,人们又迎来理所应当的“购物”狂欢,从清空购物车开始,天南海北置办年货,甚至走出国门,代购“尝鲜”,不管再艰难,人们在“买买买”的这条路上乐此不疲。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票证时代”供销合作社,到改革开放后百货商场的大规模兴起,再到“超级市场”与“新零售”……时代巨变,购物方式也适时地改变着存在状态,完成了从凭票购物到电商购物的自身进阶之路。图为上世纪50年代,为迎接春节,北京街头副食品商店将年
自秦汉以来,医药水平及制度不断进步和完善。隋唐医事制度,主要建立有三个系统,一是为帝王服务的尚药局和食医;二是为太子服务的药藏局和掌医;三是百官医疗兼教育机构的太医署及地方医疗机构。  唐代的医药行政,隶属于礼部的祠部掌管,相当于中央卫生总署。另有隶属于太常寺的太医署,相当于中央一级的医学院,兼备医学教育和医疗组织两种功能。  以医疗服务的对象看,这些中央级的机构,各有制度划定的对口单位。如唐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