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大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植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强化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小古文群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和文言词汇,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走进意境、以读促悟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在学习古人智慧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小古文简短凝练的表达中蕴含的意趣和情怀,并在指导学生实现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让其在畅享阅读中捕捉文化精彩。
一、选定议题,明确目标
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建构宽领域、广角度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在整合群文阅读篇目的过程中要先选定议题,明确阅读目标,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小古文的针对性学习,要让学生在明晰“学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怎么学”。
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从纵贯教材的思路出发,以表现古代儿童聪明智慧为议题,将《司马光》一文进行整合化阅读,引领学生将阅读的重点放在对文本思想的品析中。学生在自主探究性阅读学习中认识到王戎的聪明智慧,他面对问题不盲从,能冷静地思考,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在《司马光》一文的群文整合阅读中,学生也分析出司马光同样具有遇到问题冷静思考,拥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智慧。教师指导学生在明确群文阅读的议题方向,立足两篇古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其语言表达上的特色,感知小古文语言的简洁凝练,以寥寥数语就交代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深入体会小古文的语言表达技巧。整个群文阅读过程将目标定位在对语言形式的初步感知上,然后在阅读兴趣的激发中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读明白,学生在惊叹于这种表达技巧的同时也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震撼,激发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群文阅读的兴趣,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思维,活化体验
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摒弃小古文教学中的知识化倾向,在生活体验的融入中让学生活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深入感知其中的内在意蕴,在创新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捕捉文本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
例如,在《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的小古文群文阅读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结合课后注释明确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在基于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体会其主题思想对当前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尤其在网上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囊萤夜读》的故事让人联想到那个寒夜在村委会“蹭网”学习的14岁女孩的故事,都是为了学习,都是生活条件艰苦,古有“囊萤”夜读,今有“蹭网”苦读,在强烈的生活体验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应该直面困难,不懈努力。然后,教师将《铁杵成针》《囊萤夜读》和当今“寒夜苦读”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在群文阅读和活化体验中指导学生创新思维,以小古文的形式进行仿写训练,进一步让学生在古今对比中感悟到学习重在努力和坚持,深化了学生对小古文的阅读理解。此外,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梳理前后教材进行单元连横化的教学,科学定位教学立足点,让学生在对群文阅读作品内容和思想的有效衔接中挖掘小古文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内涵。
三、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去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此,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小古文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表达技巧,在对比体验中逐渐深化学生对小古文思想主题的认知,细化学生对情节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杨氏之子》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小古文的比较阅读中,从内容上看都是孩子接待父亲的朋友来访时,聪明应对客人的提问和质疑的故事,不同的是在应对方法上,《杨氏之子》采用的是反问的方式,巧妙地用孔雀非“父子家禽”,直接解释了客人对“楊家之果”的质疑,他采用了委婉的手法巧妙应答,既照顾了客人的颜面,又回答了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彰显出自身的聪明才智。而《陈太丘与友期》中元芳的回答则直面抨击了客人的“无信”和“无礼”,既挽回了父亲的尊严,又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和立场,他说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甚至最后直接拒绝了客人的“引之”而“入门不顾”,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悦。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认识到古代儿童的聪慧,也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看到了古代儿童面对问题时不一样的应对方式,让学生对于古代儿童聪明才智的表达方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同龄人,要向他们学习,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读思结合,提升素养
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读思结合的训练,在思辨性阅读的融入下,引发学生在阅读中去积极思考、发展思维,在质疑和分析论证中,强化对学生自主思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指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将文章读深、读透。针对群文阅读的文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小古文写了什么,如何去写,为何而写,在学思结合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文化内涵,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守株待兔》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从理解熟悉的寓言故事入手,在生活经验的融入中推进读思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小古文写了什么内容,即宋人因获撞株之兔,而后“释耒守株”,最后因“兔不复得”而贻笑千年。在清晰地理顺小古文的写作思路后,指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思考文章为何而写,在明晰文章表达的主题是讽刺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径的基础上,将群文阅读的内容延伸到同样根植于生活基础上的小古文《揠苗助长》上,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在读思结合中仔细品味古人写作手法的质朴自然、语言文字的简洁明了、写作思路的清晰自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推进其活跃思维、品味思想,在心灵解读中涵养人文,在启发想象中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要明确阅读方向,摒弃传统模式化的字词理解、句子翻译体系下的机械教学方式,摒除知识功利化的教学理念,在聚焦学科素养的基础上读思结合,强化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在审美教育的融入中指导学生从群文阅读中发现美和感受美。
总之,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以“趣”为导,以“题”为线,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读思结合,在引导学生畅享阅读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尽情捕捉精彩。同时,教师要让小古文群文阅读为“悦读”而阅读,在放飞思想中,带领学生学习语言、品味情感、体会内涵,在深入感知古人精准的语言表达技巧、精美的情感表达艺术、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读思结合,将小古文阅读学习与写作练习巧妙融合起来,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小古文教学在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舞台上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一、选定议题,明确目标
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建构宽领域、广角度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在整合群文阅读篇目的过程中要先选定议题,明确阅读目标,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小古文的针对性学习,要让学生在明晰“学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怎么学”。
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从纵贯教材的思路出发,以表现古代儿童聪明智慧为议题,将《司马光》一文进行整合化阅读,引领学生将阅读的重点放在对文本思想的品析中。学生在自主探究性阅读学习中认识到王戎的聪明智慧,他面对问题不盲从,能冷静地思考,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在《司马光》一文的群文整合阅读中,学生也分析出司马光同样具有遇到问题冷静思考,拥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智慧。教师指导学生在明确群文阅读的议题方向,立足两篇古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其语言表达上的特色,感知小古文语言的简洁凝练,以寥寥数语就交代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深入体会小古文的语言表达技巧。整个群文阅读过程将目标定位在对语言形式的初步感知上,然后在阅读兴趣的激发中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读明白,学生在惊叹于这种表达技巧的同时也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震撼,激发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群文阅读的兴趣,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思维,活化体验
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摒弃小古文教学中的知识化倾向,在生活体验的融入中让学生活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深入感知其中的内在意蕴,在创新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捕捉文本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
例如,在《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的小古文群文阅读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结合课后注释明确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在基于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体会其主题思想对当前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尤其在网上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囊萤夜读》的故事让人联想到那个寒夜在村委会“蹭网”学习的14岁女孩的故事,都是为了学习,都是生活条件艰苦,古有“囊萤”夜读,今有“蹭网”苦读,在强烈的生活体验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应该直面困难,不懈努力。然后,教师将《铁杵成针》《囊萤夜读》和当今“寒夜苦读”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在群文阅读和活化体验中指导学生创新思维,以小古文的形式进行仿写训练,进一步让学生在古今对比中感悟到学习重在努力和坚持,深化了学生对小古文的阅读理解。此外,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梳理前后教材进行单元连横化的教学,科学定位教学立足点,让学生在对群文阅读作品内容和思想的有效衔接中挖掘小古文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内涵。
三、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去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此,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小古文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表达技巧,在对比体验中逐渐深化学生对小古文思想主题的认知,细化学生对情节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杨氏之子》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小古文的比较阅读中,从内容上看都是孩子接待父亲的朋友来访时,聪明应对客人的提问和质疑的故事,不同的是在应对方法上,《杨氏之子》采用的是反问的方式,巧妙地用孔雀非“父子家禽”,直接解释了客人对“楊家之果”的质疑,他采用了委婉的手法巧妙应答,既照顾了客人的颜面,又回答了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彰显出自身的聪明才智。而《陈太丘与友期》中元芳的回答则直面抨击了客人的“无信”和“无礼”,既挽回了父亲的尊严,又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和立场,他说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甚至最后直接拒绝了客人的“引之”而“入门不顾”,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悦。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认识到古代儿童的聪慧,也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看到了古代儿童面对问题时不一样的应对方式,让学生对于古代儿童聪明才智的表达方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同龄人,要向他们学习,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读思结合,提升素养
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读思结合的训练,在思辨性阅读的融入下,引发学生在阅读中去积极思考、发展思维,在质疑和分析论证中,强化对学生自主思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指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将文章读深、读透。针对群文阅读的文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小古文写了什么,如何去写,为何而写,在学思结合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文化内涵,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守株待兔》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从理解熟悉的寓言故事入手,在生活经验的融入中推进读思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小古文写了什么内容,即宋人因获撞株之兔,而后“释耒守株”,最后因“兔不复得”而贻笑千年。在清晰地理顺小古文的写作思路后,指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思考文章为何而写,在明晰文章表达的主题是讽刺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径的基础上,将群文阅读的内容延伸到同样根植于生活基础上的小古文《揠苗助长》上,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在读思结合中仔细品味古人写作手法的质朴自然、语言文字的简洁明了、写作思路的清晰自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推进其活跃思维、品味思想,在心灵解读中涵养人文,在启发想象中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要明确阅读方向,摒弃传统模式化的字词理解、句子翻译体系下的机械教学方式,摒除知识功利化的教学理念,在聚焦学科素养的基础上读思结合,强化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在审美教育的融入中指导学生从群文阅读中发现美和感受美。
总之,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以“趣”为导,以“题”为线,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读思结合,在引导学生畅享阅读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尽情捕捉精彩。同时,教师要让小古文群文阅读为“悦读”而阅读,在放飞思想中,带领学生学习语言、品味情感、体会内涵,在深入感知古人精准的语言表达技巧、精美的情感表达艺术、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读思结合,将小古文阅读学习与写作练习巧妙融合起来,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小古文教学在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舞台上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