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锁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體作用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在新教育理念的知道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二)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收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应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与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这里我们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导语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好一个导语,因势利导,那么上课伊始就能扣住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其兴趣,活跃其思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情境是一堂语文课的“小天地”,它是教师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语言,或描述意趣横生的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与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作画面,并借助一定的媒介创造出来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也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艺术提问,加深理解
  提问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思考的一种方式,它是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有效控制手段。艺术的、适合学生思维心理特点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引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这样的提问使抽象的“词义”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地唤起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不应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内涵;不应是僵死的知识灌输,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因此,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至少应该把握以上四环节。应该努力做到:避免晦涩难懂的语言,消除紧张尴尬的气氛,创造兴趣盎然的意境,从容不迫,妙趣横生,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进而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化乐乡化乐中学)
其他文献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全国有55个少数民族,有53个群居或散居在90%的西部土地上。在我国,西部属于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其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文化方面,尤其是作为文化事业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建设更显滞后与发展缓慢,因此,加快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加快西部的经济大发展,更要加快西部的文化大发展,这是实现西部地区社会大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
期刊
许多人认为超现实主义作家利用自动写作总是创作些稀奇古怪甚至让人费解的东西,这一点也许并没有错,但这并不足以概括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的所有特征,布勒东曾经说过,用自动写作手法创作出的作品,很少出现新的词语,并且违背语法规则的现象也不是特别的多见,作为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开路人,布勒东的这一番话,值得我们对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做更深一步的了解、探究。皮埃尔.勒韦尔迪被超现实主义视为自己的道路上的前辈人物,
期刊
一、文章及背景简介    本文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老师和郭于华老师“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计划”的部分成果。郭于华老师在文章中以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女性这个群体对于特定历史事件的独特记忆方式,并分析了在农业合作化的进程中,女性由于某种“误识”所造成的妇女解放“幻象”以及由此帶来的精神富足现象。  文章首先交代了中国社会革命性变革与妇女解放的大背景,然后
期刊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系列的社会与物质的因素,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享受”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在居室空间设计中常提到各种因素。  随着对设计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当代人类对居室空间物质以及精神上的追求,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更好的满足人类生活对居室空间的需求,在居室空间设计就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期刊
乱世迸发的文明曙光总是特别耀眼,作为二十世纪30年代,政治内忧外患,经济伤痕累累的中国,在电影事业上却创造了惊人的财富。这是艺术所独具的力量,也是时代所恩赐的璀璨。  自古乱世出豪杰,纵览历史,群雄割据的局面往往造就无数英雄智者,成就帝王将相的千秋霸业。对于电影来说正是这样,一个王朝的结束,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的诞生。满清王朝在历史的洪流中摇摇欲坠,也正当中外各种新势力注入华夏文明的时刻,中国电影在此
期刊
La conica 是建筑师阿尔罗西在1984年设计的,在20世纪初,咖啡壶的设计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的手工壶和瓮;现代设计的标准化和批量生产;7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重新设计的咖啡壶;17世纪咖啡引入欧洲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它刺激了数百年的咖啡制造商的创新和设计,吸引了众多的设计师重新设计这种小厨具。意大利厨具设计巨头艾烈希公司与后现代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在1970年代一起在工艺设计方面的探索对L
期刊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通过另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的思维方式 。当代教学论认为,教学隐喻是教学的工具,它能为教学提供理解的支架,“是一个有独特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法”。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由于受教学中的一些主客观因素限制,《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佳。本文拟从教学艺术的视角,通过教学隐喻的应用来探讨提升《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
期刊
高三思想政治课的复习应重视方法的选择,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師有必要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视野。  一、夯实基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全面准确地把握每课的知识点——使知识达到“烂熟于心”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知识点是由概念和原理构成的。因此,学生在复习中不仅要全面把握每课讲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而不遗漏,还要准确把握住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处延以及原理的科学内容而不曲解。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
期刊
一、听力理解存在的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统称听力能力 。就笔者几年探索,其障碍概有语音差异、语音障碍、语速障碍、词汇障碍等四个方面。  2.母语干扰的障碍。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
期刊
回顾华夏灿烂的文明史,身为思想家的孔子,其思想光辉照亮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进程,这些真知灼见又在教育中得以传承,关于教育,孔子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切实的实践,而《论语》正是这样一部记录其言行的著作,这些言行中自然包括诸多孔子教化弟子的实践,其中蕴含着其深刻的教育思想与先进的理念。这也奠定了其"万世师表"的地位。那么本文笔者就将从以下两方面浅析孔子教学思想中的批评与表扬艺术,以观其是何以达到卓越的教化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