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沟通数、形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图形对抽象数学内容的支撑作用,引导学生借助形的直观来理解数的抽象,利用数的抽象来提升形的内在逻辑,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启迪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沟通数、形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图形对抽象数学内容的支撑作用,引导学生借助形的直观来理解数的抽象,利用数的抽象来提升形的内在逻辑,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启迪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全文查看链接
例如,教学小学六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时,我出示题目:“在一个笼子里装有兔子和鸡,其中有8个头,26只脚。请问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假设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归纳总结如下:为什么要用10除以2?5为什么是兔子的只数?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我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解题思路。在第一次试教中,我采取画示意图(如下)“给鸡添脚”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10÷2。可实际教学效果表明,仍有部分学生理解困难。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几何直观”是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对“几何直观”这样解释:“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对“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视。细细研读,“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问题,还可以运用到“数与代数”等其他知识领域的教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大千世界处处有推理的材料,事事是推理的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把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经验,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要规范推理逻辑,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一、提升感性经验,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是指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其实质是“发现——猜想”。生活中离不开合情推理。“早雾晴,晚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桌上都有12个纽扣,请同桌小朋友合作,把纽扣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用加法式子很快地写在纸上。比一比,谁的动作快,写出的加法式子最多。 (学生合作,教师巡视参与) 2.汇报。 生:6 6,4 4 4,3 4 5,5 5 2,2 2 2 2 2 2, 7 5,3 3 3 3,1 1 1 1 1 1 1 1 1 1 1 1,2 4 6…… (
教学片断一:铺垫理解 师(出示■、■、■):怎么理解这些分数的意义?怎么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它们的意义? 生1:把单位“1”平均分为3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用除法来表示就是1÷3,除法的结果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 师:几个几分之一就表示成几分之几。 师(出示■米、■吨):怎么理解这两个分数的意义?和之前的分数比有什么区别? 生2:这两个分数表示的是数量,而不是比率。■米表示1米的■,
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是否进行深层解读,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全面把握和关注。深究教材的科学体系,能使教师教学把握好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化的程度;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实现教学突破的基本保证。下面,结合“认识小数”一课的两次不同试教情况,作点滴思考。 第一次试教: 1.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师:乐天马特超市进行“六一”文化用品优惠促销活动(课件展示:水彩笔一盒8元
在解几何题中,遇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垂线或线段的中垂线时,常设法构造等腰三角形,借助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往往能够迅速找到解题途径.现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例1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 =90°,∠B的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BD的垂线交BD的延长线于E,试说明BD=2CE. 证明:延长BA、CE交于点F,因为∠BAC=∠BEF=90°,所以∠ABD ∠F =∠ACF
2014年4月20日 今晚在南海影剧院《中国好声音》举行《寻找真声音》MINI演唱会。东翔外来工学校师生共享精彩的音乐盛宴,九美仟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向南海慈善会牵线搭桥的南海桂城东翔外来工学校捐赠钢琴一台。这次爱心活动就是借助演唱会东风,把这些钢琴捐给有需要的学校,然后建立音乐课堂,借助《中国好声音》及《寻找真声音》的歌手资源,培养孩子们爱好音乐的兴趣,给孩子们带来音乐方面的专业指导,发现更多
上班8年,儿子没有给父母买过一件衣服;结婚7年,丈夫未给妻子送过一件礼物;孩子4岁,父亲不曾带他逛过一次公园、吃过一次肯德基。他愧为人子、人夫、人父,但父母能够理解,妻子很支持,孩子很自豪。16年来,他先后照顾7名孤寡老人、3名孤儿,资助失学儿童及留守儿童51人;向灾区捐款17次,义务献血3次。16年间他累计捐款捐物13余万元。他就是六度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段君成。 段君成是西飞公司飞机制造总厂
一、问题的提出 前不久,笔者参与了中央教科所华国栋研究员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策略研究》中的《学科课程中的差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定的课题是“照顾差异的习题重组策略”,初步形成了一些教学策略,如:设计针对习题,让目标明确化;设计对比习题,让知识系统化;设计分层习题,让技能多样化;设计开放习题,让思维多元化等。然而,这些策略的采用是否使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课堂互动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那么,怎样才是数学课堂上好的互动?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应当真正促进思维(包括方法)的优化。”这说明好的互动能优化思维,使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得到发展,同时包括对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