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磨灭,但也无法模仿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纪念活动还是比较密集的。樊骏先生去世后,我们组织了一批纪念文章,一直拖到了2013年才出版,题目挺好:“告别一个学术时代”。我自己觉得一次次参加这种活动,实际上是我个人的一个告别仪式。我从来没有“我是为学术而生”的这种想法,也不希望是这样。大家的志向还是有点不同的,所以我不认为有清浊高下之分,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2014年是王瑶先生诞辰一百周年,2013年是唐弢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唐先生纪念活动可能是我们研究室主办,在12月。所以我觉得,这真是要让人想到告别。2013年我退休了,我很享受这种状态。虽然还在做,但是感觉不一样,这种状态还是很好。在人生中,告别其实先于纪念活动就已经开始。
  我们离开王先生,离开严老师、樊骏先生,他们那个时候主持学会、学科的时代已经很遥远。说起来其实是有一点悲壮,有一点黯然。我们这个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很喜欢划分世代。王先生、唐先生、李何林先生是第一代,然后樊骏、严老师是第二代,我们是第三代,诸如此类。之后呢?还有代吗?还有这个世代的概念吗?还能够有些什么样醒目的标记来识辨这个世代呢?我其实已经不知道,因为我已经远离这个专业,不太清楚还有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我们都很怀念。
  一边怀念,我一边对自己说,我们在这个怀念中其实是做了很多删除的。20世纪80年代并不是像我们在有的场合所描述的那样明亮。那个年代其实有很多的问题。对于这个学科来讲,80年代有很值得怀念之处,尤其是那种和谐的内部关系,那么不同的视角,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毫无障碍。我记得王先生、樊骏先生、严老师,组织过不止一次创新座谈会,其实都是为了鼓励新人,一次次地,希望推动人才成长。后来整个的学术生态其实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止这一学科。所以有些境界,也在告别。虽然说得比较悲观,但这是一个事实。因为樊骏先生、严老师对于学会、对于丛刊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不仅是因为他们做过学科带头人。那么现在还有谁能够像这样无私地忘我投入呢?首先,我要说我不行,我早就离开这个专业,凌宇怕是也不行。老钱,庶几近之,但是可能境界还是有些不同。
  赵薇“致青春”现在是个热词。最近我通过老伴读到了高远东的一篇纪念他同学的文章,写得多好啊,我头一次发现高远东散文写得如此文采飞扬。更没有想到,他早年居然还是个诗人。我自己就自惭形秽,因为我感觉到自己从皮肤到文字都已经干巴巴的了。看见当年的东西,就会想这是我写的吗?当年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东西呢?很奇怪。岁月很无情。在我们中看看,我又要拿老钱来调侃,除了老钱青春永驻之外,全都不同程度发生着变化。至少我跟凌宇都觉得自己老了,确实抵抗不了岁月的力量,不能够像我们的师长辈一样延续自己的学术。在我,确实也是一種告别。我会做别的,但是,学术我觉得适可而止。
  1978年我回到了北大,那个时候有点比较好玩的事。在那之前,严老师可能很熟悉,有过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那还是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准确的时间。王老师和严老师好像是两派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而我那个时候对派性是很敏感的,在这些事情上会自觉站队。谁说鲁迅一个“不”是不能容忍的,那个时候的心态,现在觉得很奇怪。所以,在回到北大之前,就已经先站队了,那时觉得严老师就很可亲,对王老师就有成见。现在想起来很幼稚,自己也很吃惊,但是那种激情也仍然值得怀念。现在好多时候无可无不可。别人说鲁迅什么不好,我有可能就无动于衷。通过这些小事,你就可以知道我们已经离开那个年代。记得以前我跟王晓明开玩笑说,如果有一个“鲁党”,你加入不加入?王晓明当然也知道是玩笑话,当即回答说:“加入。”但是我觉得我现在不太会问这种问题了。我觉得现在变得有点无关痛痒,少了一点派性,但是也少了一点切身之感。对于专业、对于学术的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我用过一句话,也可能是别人的,不一定是我自己的:将自己烧在里面。最近,《文艺报》有人来采访提问,就谈到我跟学术的关系。我对学术的态度其实发生了变化。我们自己也有提高,但是仍然有个人成长中的一些代价,这些代价得失有时候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比较得失?
  还有一个小故事,也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了。我做论文答辩的时候,严老师参加,当时还有樊骏先生,所以别人都说赵园要经历“严骏”的考验,因为他们两位都是以严格出名的。另外,在我到了文学所之后,还有一件事情跟严老师打交道比较多。严老师主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其中有一部分是由我们所的一个同事承担,但是这个同事一直拖着不交稿,让严老师极其焦虑,万般无奈之下就通过我来催促他。我就跟我这个同事,也是我的一个朋友说,你要想到你这种做法对严老师是一个折磨。后来严老师甚至被逼得跑到我们文学所,坐在他办公室里等着。我不敢告诉他严老师在那等着,所以把他哄过来,见严老师。
  严老师极为认真,对我的意义甚大。我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我读完研究生之后,有一次听严老师说,在我们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我所在的考场大概漏记了一项分数。后来严老师发现了,又重新审查了考场,重新记分。如果没有对错误的发现或者重新计分,我肯定现在不会坐在这里。我会是一个中学老师,也可能从中学语文教师这个位置上退休。我并不是说我有多么幸运。其实回头来想,幸或者不幸,得或者失,本难说得清楚。我只是说它确实是改变了我的命运,就是1978年之后,我的人生被这一次纠错所改变,这对我来说是个有趣的故事。从1978年到今年,确实很漫长,套用“漫长的二十世纪”的说法,确实是漫长的一生中很漫长的一段。回头来想,还百感交集。事实上,心情其实很淡漠,这也是一种老态。
  但是我仍然应该说我对于我的老师,对于严老师,对于我不称之为老师的樊骏先生都怀有敬仰。这一代留下的东西不可磨灭,而这一代人也是我们无法模仿的。我常常比较我们跟他们的区别,我们即使是看似相似的地方,其实也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代际之间的区别,我觉得也是个话题,可能留给年轻一代说更好。
  (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等)
其他文献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而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已不间断地使用了三干多年。汉语的这一特性,使得人们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颇有实效的学习经验。而且,从萧统的(《文选》开始,语文教材的基本形态就固定了下来。虽说不同的历史时期,教材的风貌和功能不完全一样,但其作为教育的元载体也是事实。如此说来,如何学习语言,如何理解文章,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看上去不是问题的问题,
期刊
在这个工具理性、技术思维、专业定位的时代,鲁迅研究正在逐渐接受时代精神的规训,成为一门专门性的学问,建构起严密而精微的知识谱系,这对鲁迅研究而言,并非坏事。虽然它带来了鲁迅研究的学院化、琐细化与技术化,但在一个思想浅薄与情感苍白的时代里,能够把一种作家研究的专门知识谱系化,这也是一种有益进步的学术积累。如果说研究鲁迅强调的是创新性,人们很难在鲁迅思想的内涵、特点、意义与价值方面发现什么新的亮点,不
期刊
哈罗德·布鲁姆在世时给人的印象往往充满矛盾性,作为文学经典性的守护者,他似乎过于刻意地与当下的理论及批评主流保持距离,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便担当起“老朽”的角色。说服力似乎是批评家最需要习得的一种能力,在这力的内涵中,固执乃至偏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批评家对文本的把握往往需要通过一套成体系的阐释语言来得到确立,这让阐释行为本身富有洞见性,而不仅仅是论证性质的。经年的笔耕让这位固执己见的“老朽”终
期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书。自齐梁人敬胤、刘孝标先后为《世说》作注以来,接受和研究《世说》的历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当代中国,阅读与研究《世说》的热潮方兴未艾,《世说》研究者不断奉献出出色的学术成果。刘强教授是其中特别活跃的一位。二十年来,他在《世说》这块宝地上深入耕耘,硕果累累,已出版《世说新语会评》《世说学引论》《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世说三昧>等多部著作,
期刊
张枣关于汉语诗歌对现代性诉求的论文,对诗界,甚至当代文学,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作者本人就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而且,长期思考着母语和今天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这篇论文,凝聚了他全部的思考。这无论就今后对张枣的个体研究,还是对汉语现代诗衍变迄今的观察,都是很珍贵的一份材料。正因为如此,关于它,我才觉得十分有必要,而且也有责任和义务,先澄清些事实。因为诗歌界近来有流言,说这篇论文是别人的代笔,越传越走调
期刊
今天是严先生八十华诞,我非常高兴。现在交通方便,从长沙到这里只要6个小时。来了以后,我见到严先生满面红光,精神也好。来之前,不少同事、熟人、朋友,尤其是学界的许多人,托我代表他们向严先生祝贺八十寿辰。作为学生,我对刚才高远东老师讲的“严上加严”有所想。“严上加严”大概说的是严老师很严。其实这句话就我个人感受来说,既是真相,又是假象。  说是真相,是我们作为学生而言的。记得当年单独到严先生家里去的时
期刊
今天的这个会非常有意义。我们可以夸大点说,北京大学现代文学这个学科,以王瑶先生为首,是一个具有开辟意义的单位。尽管以后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新的成果,但就开辟的意义、开头的意义来说,北大的这个历史地位是无法改变的。而在开辟者中间,我觉得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王瑶先生,另外一个就是严家炎先生。  严先生比我大两岁,我入学的时候,他是副博士研究生,然后调去工作了。我的导师是王瑶先生,但是在我心目中实践的榜样
期刊
经由为学、修身、孝悌、忠恕、仁爱、义权、诚敬、正直诸道,一路走来,盈科后进,移步换景,此刻,我们终于来到了“中庸”之道的门前。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庸”之道,饱受诟病,以其“虚伪”者有之,以其“骑墙”“两面光”“随风倒”甚至“卑怯”者亦有之。鲁迅在其杂文《最艺术的国家》中,曾以不无讽刺的口吻感叹:“呵,中国真是个最艺术的国家,最中庸的民族。然而小百姓还要不满意,呜呼,君子之中庸,小人之反中庸
期刊
摘要:羯鼓源于羯族,兴起于丝绸之路,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于中土,并为玄宗君臣所喜好,成为盛唐之音的一种代表。宋朝歌词之风兴起,羯鼓以独奏、伴奏、协奏的演奏方式参与到宋人歌舞之中,为宋词的创作与表演注入了豪放旷逸的气质,成为丝路风尚与中土文艺结合的一个典范。宋词演唱之风消歇之后,主流音乐中的羯鼓使用随之衰落,羯鼓几近消亡。近代以来,在蒙古族音乐中尚有使用。  关键词:羯鼓 应用 形制 宋词演唱  词产生
期刊
李白的《敬亭山》,应该是他的诗作至少是五绝的代表作之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中的“孤云”之“孤”与“众鸟”之“众”固然是强烈的多与少的对照,但“孤云”意象是否另有寄托呢?觅迹寻踪,早于李白三百多年,我们就曾在陶渊明的诗中看到它的身影。  陶渊明的诗多次写到高天的云,“霭霭停云,漾漾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这是时年四十的他写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的《停云》,那凝而不散的云是写实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