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本着学生发展的目的,重点从思想道德方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特有的学情要求教师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实施个性化教育、暖心教育、扬长教育,培养我们国家未来的青春力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凝聚青年;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04
作者简介:于 淼(198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助教,硕士,学生处干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一、信仰坚定——落实四进四信、树立四个意识
高职教育的学情比较特殊,或者说职业教育本身就比较特殊,我们要让学生的思想堡垒异常坚固。
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四进四信”精神,四进:①进支部;②进社团;③进网络;④进团课。四信:①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和团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③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④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这是对我们全党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全体教师的要求,负责学生工作的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有底线思维,知道什么是红线不能触摸。
二、明辨是非——立德树人
(1)有维度的认识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从本质内涵来看,存在着三个维度、六种性质,即本土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未来性、价值性和教育性。
首先,“立德树人”兼具本土性和世界性。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在国际社会已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教育需要有统率性的价值观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教育目标上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其次,“立德树人”兼具历史性和未来性。中国教育传统的落脚点是“为己之学”: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成就自己的人格与个人道德生命的完美。这与其他文明古国、西方主要国家的教育传统有着不同特色的传统教育文化性基础,它是谋划我国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珍视的思想资源与文化特性。
最后,“立德树人”兼具价值性与教育性。没有价值观的教育,很可能会培养出反教育、反人类的“人才”。“立德树人”的教育性则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了国家目标、社会理想与个人修养,是个体成功、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的统一,是对我国国民教育需要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
(2)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学生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师先立德,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3)立志向——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提出八字要求,即: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三、站在新时代的政治高度,加深立德树人认知
(1)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大学生的社会政治活动参与热情淡化,社会责任感弱化,生活追求物质化,就业攀比波动化。
(2)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隐患。现在传播信息方式多样快捷,各种思潮泛滥,加之网络水军捏造谣言,弱化党的思想意识形态,破坏党的形象。
(3)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单一滞后,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形势,发挥作用受限。
(4)首次招考新疆西藏学生入校,少数民族学生增多,信仰宗教学生人数占比较高。
通过“三会一课”,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笔者深知,作为新时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无论传播与塑造,都必须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激发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引领。
按照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我们应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學全过程,努力把党对高校的政治要求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效益。
今后,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思考、实践、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及共青团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调整不平衡,深耕不充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亲和力,以培养未来“德能并进,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汽车行业职业人的使命感,更好担起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指导者的责任,向着争建“国家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努力迈进。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00后”“10后”,也就是构成未来20年中国教育主体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青年群体,他们受教育过程中的成长环境、物质条件、消费环境、观念冲击、全球视野与体验、时代性机遇与挫折,都与“50后”“60后”“70后”有着鲜明的差异。年轻人群体的“亚文化”,即他们的信念、认知、文化、爱好、沟通方式特点等是未来“立德树人”所面临的最直接而又最有挑战性的“时代环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我们要重视这种时代与对象的新特点,用创新的思维开拓教育的创新,培养新一代的中国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农素兰.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思考——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J].广西教育,2017(47).
[2]王 佐.“同心”思想指导新时期青年统战工作的研究探析[J].现代交际,2015(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凝聚青年;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04
作者简介:于 淼(198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助教,硕士,学生处干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一、信仰坚定——落实四进四信、树立四个意识
高职教育的学情比较特殊,或者说职业教育本身就比较特殊,我们要让学生的思想堡垒异常坚固。
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四进四信”精神,四进:①进支部;②进社团;③进网络;④进团课。四信:①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和团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③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④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这是对我们全党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全体教师的要求,负责学生工作的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有底线思维,知道什么是红线不能触摸。
二、明辨是非——立德树人
(1)有维度的认识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从本质内涵来看,存在着三个维度、六种性质,即本土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未来性、价值性和教育性。
首先,“立德树人”兼具本土性和世界性。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在国际社会已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教育需要有统率性的价值观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教育目标上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其次,“立德树人”兼具历史性和未来性。中国教育传统的落脚点是“为己之学”: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成就自己的人格与个人道德生命的完美。这与其他文明古国、西方主要国家的教育传统有着不同特色的传统教育文化性基础,它是谋划我国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珍视的思想资源与文化特性。
最后,“立德树人”兼具价值性与教育性。没有价值观的教育,很可能会培养出反教育、反人类的“人才”。“立德树人”的教育性则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了国家目标、社会理想与个人修养,是个体成功、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的统一,是对我国国民教育需要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
(2)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学生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师先立德,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3)立志向——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提出八字要求,即: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三、站在新时代的政治高度,加深立德树人认知
(1)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大学生的社会政治活动参与热情淡化,社会责任感弱化,生活追求物质化,就业攀比波动化。
(2)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隐患。现在传播信息方式多样快捷,各种思潮泛滥,加之网络水军捏造谣言,弱化党的思想意识形态,破坏党的形象。
(3)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单一滞后,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形势,发挥作用受限。
(4)首次招考新疆西藏学生入校,少数民族学生增多,信仰宗教学生人数占比较高。
通过“三会一课”,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笔者深知,作为新时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无论传播与塑造,都必须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激发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引领。
按照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我们应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學全过程,努力把党对高校的政治要求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效益。
今后,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思考、实践、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及共青团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调整不平衡,深耕不充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亲和力,以培养未来“德能并进,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汽车行业职业人的使命感,更好担起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指导者的责任,向着争建“国家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努力迈进。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00后”“10后”,也就是构成未来20年中国教育主体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青年群体,他们受教育过程中的成长环境、物质条件、消费环境、观念冲击、全球视野与体验、时代性机遇与挫折,都与“50后”“60后”“70后”有着鲜明的差异。年轻人群体的“亚文化”,即他们的信念、认知、文化、爱好、沟通方式特点等是未来“立德树人”所面临的最直接而又最有挑战性的“时代环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我们要重视这种时代与对象的新特点,用创新的思维开拓教育的创新,培养新一代的中国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农素兰.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思考——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J].广西教育,2017(47).
[2]王 佐.“同心”思想指导新时期青年统战工作的研究探析[J].现代交际,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