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9 CAR基因转染的Nalm-6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AR-T细胞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CD19 CAR转染入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

方法

倒置显微镜观察Nalm-6细胞CD19 CAR转染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D19 CAR的转染率和CD19 CAR Nalm-6细胞的免疫表型;化学发光法检测培养体系的细胞因子分泌。

结果

CD19 CAR Nalm-6转染率为(46.50±3.78)%,CD19 CAR KG1a转染率为(15.70±1.22)%;CD19 CAR Nalm-6细胞较Nalm-6细胞增殖迅速(第0天、第4天、第7天、第12天的P值分别为:P0=6.339、P4=3.447、P7=0.012、P12=0.009);CD19 CAR Nalm-6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细胞聚集、互相黏连现象,并逐渐聚集成团;转染率为(46.50±3.78)%的CD19 CAR Nalm-6培养体系CD19表达仅为1.19%,培养体系增加Nalm-6细胞比例后混合培养,CD19表达逐渐增高,而CD22表达无变化;用CD19 CAR Nalm-6细胞培养体系的上清液培养Nalm-6细胞,其CD19表达逐渐下降;CD19 CAR Nalm-6细胞IL-10、TNF-α分泌水平高于Nalm-6细胞。

结论

通过对CD19 CAR基因被引入白血病细胞中的免疫表型分析,提示我们CD22 CAR-T治疗可以作为CD19 CAR基因转染入白血病细胞的挽救或联合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在真核系统中表达全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HIV-1)p24抗原,鉴定其抗原性,探讨其在HIV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p24基因和DRVI信号肽基因,通过融合PCR在p24基因前添加来自gp140质粒的DRVI信号肽序列,并分别将其克隆至pDRVI1.0载体,获得两种重组质粒pDRVI-p24和pDRVI-p24
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是志贺菌和某些大肠埃希菌等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包括志贺毒素1(Stx1)和志贺毒素2(Stx2)两种型别。该毒素由λ样志贺毒素噬菌体编码,通过切割核糖体28S rRNA 3′端腺苷酸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人感染产志贺毒素的细菌可出现腹泻或出血性结肠炎(hemorrhagic colitis,HC),严重者可导致溶血性尿毒综
目的探讨降脂益生菌(DM9054和86066)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及干预组给予高脂饮食,干预组同时给予鼠李糖乳杆菌联合植物乳杆菌灌胃,
目的研究qnrS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药物耐药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57株qnrS1阳性的大肠埃希菌,采用PCR法检测PMQR基因[qnrA, qnrB, qnrC, qnrD, aac(6′)-Ib-cr, qepA和oqxAB基因]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CTX-M-1, blaCTX-M-2, blaCTX-M-8, blaCTX-M-9, blaSHV
目的分析云南省新发现的1个HIV-1独特型重组毒株的基因结构和重组特点。方法在云南省2016年HIV基因型耐药检测样本中,发现1例患者体内HIV-1毒株pol区存在重组片段,运用RT-PCR的方法分两段扩增病毒近全长基因组并测定序列。使用RIP、jpHMM和SimPlot3.5软件进行重组分析,同时采用MEGA6.06软件共同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对该毒株的同源关系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GLA)调节HCCLM3细胞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表达的作用,探讨GLA影响HCCLM3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 ng/ml、1 ng/ml、10 ng/ml、100 ng/ml、1 000 ng/ml)GL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食品分离催吐型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毒力因子携带情况和基因组基本特征,分析催吐型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132株2015—2017年分离自食品的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基因簇(ces基因簇),并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ces基因簇阳性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随后,进行基因组组装、注释、毒力因子、比较基因组学及进化
诺如病毒是引发急性非细菌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由于诺如病毒频繁的基因重组和抗原漂移产生许多新的基因型别,导致诺如病毒在全球呈现出流行感染趋势。诺如病毒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针对诺如病毒的疾病负担、疫苗研究情况、细胞培养以及动物感染模型等进行综述。
目的对一起发生于浙江金华市某幼儿园的疑似无菌性脑膜炎疫情样品进行肠道病毒的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方法抽提病毒RNA并逆转录,利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分别扩增病毒基因组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及VP1基因部分片段。通过比较VP1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对病毒进行分型,并利用MEGA6软件对病毒VP1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7名发病患者及26名无症状学生中,48.5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人群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临床分离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仪器法对CRE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 5.6统计分析软件对菌株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