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精彩的课犹如一首优美的曲子,能给人以心灵的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可以说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自由呼吸的乐园.
一、妙设情境,让学生喜欢学
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
在课前谈话时,教师可以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极为好奇的故事、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一只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5米的绳子拴在草地上,问小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小羊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呢?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问题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他们才能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二、亲身体验,让学生做中学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这句浅显易懂的话,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发现,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通过摸摸数数、折折拼拼、剪剪补补、比比、量量等演练,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然后给每组同学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想办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装满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测量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从而计算出了圆柱体玻璃容器的体积;有的组将圆柱体木块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通过计算上升水的体积计算出了圆柱体木块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体积的关系,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整个学习过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操作不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表面,而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在思考.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由此可见,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和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举一反三,让学生练中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
例如,讲解完乘法分配律后,除了课本中的练习题外,教师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哪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 △) × □和○ × □ □ × △,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见,练习题的设计不仅要合理地选择,而且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分层设计,提高利用率.
由此看出,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练习时,就要求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编排意图,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四、适时评价,让学生相互学
精彩的课堂评价是一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艺术.有一位教师曾说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说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很佩服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认真学习,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
由此可见,合适的评价语,可以创造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简约教学环节.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名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一、妙设情境,让学生喜欢学
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
在课前谈话时,教师可以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极为好奇的故事、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一只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5米的绳子拴在草地上,问小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小羊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呢?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问题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他们才能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二、亲身体验,让学生做中学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这句浅显易懂的话,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发现,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通过摸摸数数、折折拼拼、剪剪补补、比比、量量等演练,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然后给每组同学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想办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装满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测量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从而计算出了圆柱体玻璃容器的体积;有的组将圆柱体木块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通过计算上升水的体积计算出了圆柱体木块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体积的关系,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整个学习过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操作不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表面,而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在思考.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由此可见,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和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举一反三,让学生练中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
例如,讲解完乘法分配律后,除了课本中的练习题外,教师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哪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 △) × □和○ × □ □ × △,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见,练习题的设计不仅要合理地选择,而且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分层设计,提高利用率.
由此看出,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练习时,就要求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编排意图,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四、适时评价,让学生相互学
精彩的课堂评价是一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艺术.有一位教师曾说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说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很佩服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认真学习,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
由此可见,合适的评价语,可以创造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简约教学环节.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名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